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艺术家自撰|马轲:画家的目的,就是绘画本身


对自然的认识与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哲学上称之为自由。

绘画建立在认知之上。

抛弃旧的束缚,

改变已知规则,

才有资格被称为创作。

艺术家是有“绘画自由”的,

代价是不断消磨自我,

寻找新的、更新的出口。

艺术家马轲对此深有感悟,

今天带来他的自撰,

我们一起感受绘画的能量。

-小撰


第42期作者


艺术家:马轲


1970生于山东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立体派裸女(四)》2020年 布面油画 59x72cm





绘画的能量

绘画很难写,因为这是一件历经万年的事情。

人类早期的绘画从符号图示开始,以“象形”为核心。

十五世纪乔托的绘画出现了“影像”的观念,绘画由“二维”进入“三维”,人的感性受到理性逻辑的支撑和支配。

十九世纪末期西方绘画首先获得了俯瞰全球的文化视野。

二十世纪初毕加索受到以“形体”为核心非洲原始木雕的影响,突破了“手工照相”的束缚,突破了“影像观念”的逻辑限制,出现了“形像”的绘画。

《爱(二)》2019年 布面油画  200x200cm


《骑马上虚空—漫游》2018年 布面油画 159x262cm

《掘墓鞭尸(二)》2017年 布面油画 200x150cm

《游戏(二)》2016年 布面油画 200x150cm

毕加索说“他希望自己像孩子那样画画”,不想一语成谶。毕加索之后绘画一路返祖,向着“儿童化”一路狂奔,出现了抽象、涂鸦和极简。艺术更是分门别类,蓬勃发展:丰塔纳的被刀割的画布,杜尚的小便池也更像不负责任的儿童行为,一直到杰夫昆斯的金属兔、卡通Kaws,无不像是儿童玩具。你方唱罢我登场,从开宗立派到“每人成名十五分钟”,既有大师到儿童的巨大空间,也有从儿童到大号儿童乏味无知,一边活着,一边死了,为人类揭示出方生方死的未来景象。

世界变化越快,艺术的演化也会越快。

越基础的形式在越动荡的背景下会越稳固。绘画作为艺术的基础形式,在当下信息量超大,充满迷茫、冲突和矛盾的文化巨流中,反而会释放出更大的空间和能量。


2020年


《刻舟求剑(四)》2015年 布面油画 297x243cm

《仪式(二)》2014年 布面油画 200x200cm

《舞蹈》2013年 综合材料 105x75cm

《围观》2012年 布面油画 390x438cm


人藏在画里

人藏在画里。
悲欢离合,需要魔法来跨越。
 
我停顿的时候,是不知道怎么画,只有破坏的自由才能打破失败的恐惧。
也只有自由,才能与恐惧、欲望、浮泛较量。
每天都面临绘画如何开始……
似乎每一幅画都经过同一条隧道。
 
我走了这么长的路,是有原因的。
只有很少数人,能走到伟大画家的行列。
但毕竟是有人能走到那里。
 
小时候读《阿凡提的故事》,每遇到不认识的字,我就读作“窟窿”。
这个时候,我心里都会有一丝得意。
这可能是我最早的自由的体验吧。

《玩偶》2011 布面油画 240x180cm

《沙尘暴(三)》2010年 布面油画 320x230cm 


《夜晚》2009年 布面油画 133x236cm 

《吹喇叭》2008年 布面油画 200x150cm

在绘画中不确定的疑惑、迟滞,是因为我没有突破自然主义的束缚。
 
绘画一直以来被当作手段。但进入现当代,画家的目的,就是绘画本身。
 
好的艺术家,是一盏灯。
 
时间不能逆流,如何回归传统?
 
绘画性在今天是认识,理性带来的自由。

气韵生动和笔墨不仅等于零,还是进入现代绘画的障碍。
 
我的面容,似是而非。

至于绘画的传统,无需多虑,在审美上,气质上,自然存在。与传统相对的,是对世界的新认识。对绘画的新认识,才是更重要的。没有对世界新的深刻认识,传统只存在于遥远的过去,回归传统也只是对传统的摹拟。

既然是道路,就一定有新的可能。

《望》2007年 布面油画 200x145cm


《英雄时代(一)》2006年 布面油画 200x150cm 


《英雄气概》2005年 布面油画 200x254cm 

《月光(三)》2004年 布面油画 50x60cm 


每一块颜色,每一条线都能独立吗?是存在一个显而易见的关系中,还是伪装在一个隐秘而复杂的关系中?它需要从一个想当然的关系中独立出来,重新集结和依附于画家这个主体。
 
依附出现的时候,艺术家失魂落魄,艺术也荡然无存。
 
岩画以来,中国绘画基本上是在应物象形,用线条描绘轮廓,只有形状,没有光影。
 
画一个完整的形。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最吸引我的,是一张毕加索的小幅头像,脖子下面一片灰色的阴影。我觉得整个世界都在里面。我不明白,为什么这片阴影对我的吸引力,会胜过其他众多的伟大作品。现在想来,是在我自身的绘画传统里,从来没有看见阴影。那片阴影对我的震撼,就是新世界对我的震撼。
每一张画的过程,似乎都有一个张道陵成仙的故事。自由的获得,必定经历觉悟。

《卧冰求鱼》2003年 布面油画 138x153cm

《鹰》2002年 纸本素描 55x75cm 

 《舞》2001年 布面油画 143x200cm 

绘画建立在认知之上。我们看到自然中任何一个物体,都只是这个物体形状的一部分,也就是表象。传统绘画的基本理念,建立在对这个表象(也就是物体的局部)的摹拟(写实)或标示(水墨画)之上。照相机出现以后,绘画不再满足于表象的呈现,而需要比表象更加深刻的真实。比如,把看不见的那一部分也画出来。比如,绘画不再局限于复制一眼看上去的效果。
为什么要现代化?绘画需要现代化吗?绘画现代化的本质是什么?
 
我想要的,实际上是形象比以往更真实、更深刻地呈现,即超像。在我脑中的这个形象,并不确切,是一种意象或倾向,只有蛛丝马迹。我把这些蛛丝马迹拼装在一起,致幻成艺术的形象。
 
我绘画中的坏习惯,就是完成一个固定的、僵化的作品。我依赖长时间的遗忘,来重新开始。以至于画画中大部分时间,是在惯性中消磨,辛苦却低效。

陷入得失之时,就是失去自我之时。
绘画中没有得失,只有抛弃,才能获得新生。
 
绘画出现在某一瞬间,然后就不见了。
这个瞬间的验证,瞬间的识别是基于什么?
如何回避这种飘忽不定?
这个不稳定,是如何造成的?

2019年

 《迦陵频伽(一)》2000年 板面油画 72x59cm 

 《噩》1999年 纸本素描 50x70cm 

Asmara 1998年 纸上炭笔 尺寸未知

《惘》1997年 布面油画 59x72cm 

主编:海   竹

编辑:庞雨靖

图片提供:马轲工作室

— END —




这是一个艺术家自由发声的平台,
国内知名艺术家的见闻、观点、思考,
都在这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马奈:只有对绘画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热爱,你才是一个画家。
曹星原丨朱乃正的造境理念
姜建忠油画的品格和精神|姜建忠|油画|新架上画派
【艺汇】赵培智:画画是个慢活儿,急不得
我们永远的朋友——忻东旺
中国当代绘画,一次集体的冒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