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冰: 「背后的故事」

徐冰《背后的故事-1》 184cm×367cm 柏林国家东亚美术馆,柏林,德国,2004。原画出处:1.戴进(1388-1462)《松柏贺寿》画卷 2.日本画家Kano Eitoku(1543-1590)的山川风景画 3.佚名画家的六扇屏风绘画,皆为东亚美术馆丢失古画。


《背后的故事》是徐冰做了十几年的一个系列作品,它的创作始於2004年。当时徐冰在柏林做在驻艺术家,受到了德国国家东亚美术馆做个人回顾展的邀请。二战时期,苏联红军将东亚美术馆内85%的藏品(5400件)挪到了苏联,部分作品如今藏于圣彼得堡博物馆的地下室内,而留在美术馆里的只剩下那些丢失的艺术品的照片。徐冰想要做一件可以结合柏林的历史、东亚美术馆的历史以及他本人的文化历史的新作品,于是在馆藏资料里选了三张照片作为素材,以装置艺术的表现手法还原了古画的内容,《背后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下诞生在了柏林。
这件作品的灵感来自于徐冰经西班牙转机时在机场办公区看到毛玻璃后面透出的一盆植物的剪影。

ーー它很像一副水墨画。

这让徐冰想起来郑板桥“依竹影画竹”的典故, 他想到了柏林东亚美术馆的展柜里那些身在异地他乡的艺术品们,以及他历来运用光影的经验和关于中国山水画的知识,由此,他开始了这件作品的构思。


清 石涛 《水容侵古岸》局部

“化作一缕青烟”和“仙雾缭绕”这样写意的浪漫,大概只有以水和墨作画的中国人最可了解与想像了。

只看我们的画——大量的留白,墨在宣纸上像丝绸一样细腻,又像蝉翼一样薄,像烟雾一样轻盈。画里的山水、人物、树木、茅屋、亭台,万物都像是由一股气凝起来的,从无到有,又化为无。 

和道家的“道法即自然,诸相皆空相”的意境十分贴合。

明 董其昌 《烟江叠嶂图》原作局部
   

徐冰《背后的故事:烟江叠嶂图》 台北市立美术馆,台湾,2014
 
在古代,要画水墨画,首先必要的自然是“笔墨纸砚”,这也决定了没有读过书,学过写字的那批人同时也被剥夺了绘画的权利和能力。实际上,士人阶级垄断绘画的创作和流通也是确有其事。


明 唐寅《 溪山漁隱圖》

由北宋开始逐渐兴起的“文人画”传统,除了宫廷画和民间绘画外,几乎奠定了古人绘画创作的模式。 “文人画”一语更是由明代起就已流行,董其昌在《画旨》里便提到: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可见“文人能画”此举蔚为风气。

宋 赵佶《文会图》

在艺术圈各种拍卖会上,文人画也一向都是热门品,价格居高不下。苏轼的《枯木怪石》图就曾拍出4.5亿港元的天价。

宋 苏轼《枯木怪石图》

无论是文学还是绘画,历史上中国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总是根植于自己的文化土壤里的,诗与画,画与字之间总有一种连续性,好像是浑然一派的。水墨画的创作方式也不称为“画”,而是“写”。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书画在某种意义上表达的文化语言是一样的。

徐冰《天书》,《遗失的文字》,澳门艺术博物馆,澳门,2017~2018

这也和徐冰一直坚持的创作方式不谋而合,从《天书》到《背后的故事》,都是最传统又最正统的中国文化和美学体系,只不过表现的媒体跳脱了平面的纸张,被徐冰以更加当代的新媒体语言,用更加立体和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了。

徐冰《文字写生》,《天书》,澳门艺术博物馆,澳门,2017~2018

而徐冰也被公认为是当代最具文人气质的艺术家 。1990年,徐冰抱着”想要了解什么是当代艺术“的念头来到了纽约,在这一个时空纽扣上,中国传统艺术和西方当代艺术之间的次元壁终于被徐冰打破。

徐冰《背后的故事 :春游晚归图》 作品正面, Museum MACA,雅加达,印尼,2019

虽然内核是传统文化,但「背后的故事」的表现手法却是十分当代的。

不同于用油彩,石墨,矿物颜料,丙烯,画布或宣纸等传统媒介来表现的绘画,「背后的故事」是用“光影”和“空气”“画”成的。

徐冰《背后的故事:桃源仙居图》 作品正面,Museum MACA,雅加达,印尼,2019

徐冰《背后的故事:桃源仙居图》 作品背面,Museum MACA,雅加达,印尼,2019

水和墨本身已经是非常轻薄的物质,而“光”的创作,可能在某种意义上更加重了“虚无”的概念。光的通透度在灯箱的投射下有着清澈的层次,像是上帝的画笔,渲染出了水墨画仙雾弥漫般的缥缈景象。

徐冰 《背后的故事:庐山图》One Art Museum,上海,2015

而物与物之间“空气”的流动,使作品背后的材料高低起伏,让画面更加的生动,正面观看时,画里的世界宁静悠远,微风吹动枝叶簌簌,流水潺潺,宛如“活”了一般。

 “光影”和“空气”使作品有了新的生命力。

 


 徐冰尝试用塑料袋、干枯植物、麻丝、纸张、编织袋及各种废弃物在灯箱的半透明玻璃后面造型,借灯箱的“光”与物的”影“,达到观展者透过正面的玻璃观看时像是在看一幅幅笔触飘逸,意境空灵的泼墨山水画。

 可实际上既没有山水也没有绘画。

徐冰《背后的故事:秋山仙逸图》 作品正面,麒麟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5

徐冰《背后的故事:秋山仙逸图》 作品背面,麒麟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5

如果不去细究或人为展示的话,恐怕很难想象这看起来清新自然的景象背后,竟然是由杂乱不堪的人造垃圾拼凑而成的。 作品关注的环保问题也十分符合21世纪全球化的环境下人类的主流诉求。

《背后的故事:秋山仙逸图》 自然山水背后的塑料污染
 

“白色污染”(White Pollution)


塑料垃圾对地球环境的污染早已不是新鲜话题,但大部分时候我们都选择视而不见。人类为了自己生活的便利以污染自然环境为代价,破坏了整个地球的生态,也为其它的生物带去了次生灾难。

  
被垃圾污染的森林

被冲上海岸的塑料垃圾

这些遍布在海洋、湖泊、陆地上的垃圾,一旦被动物误食,可能就会因此夺走它们的生命。
  
被吸管堵住鼻孔的海龟

徐冰的作品在表现中国传统美学的同时,也讽刺了人类文明下所产生的工业垃圾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古声古色的水墨山水背后,是现代文明下的垃圾。也许还有一些别的方面的影射,而这些反思与沉淀是艺术家带给我们的艺术品以外的。


“东方主义” (Orientalism)


The Orientaliam in one piece of Gary D.Hoffmann's paintings,霍夫曼画下的东方主义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中国大陆还处于比较信息闭塞的年代,西方观看东方,交流的窗口可能更多还是通过日本与港澳台。在19世纪,印象派沙龙中流行一时的东方主义也多是源于对日本浮世绘的着迷,那时从日本售往欧洲的陶器和茶饼的包装纸上都印有浮世绘的插图,法国画家乔治・布拉克将包装纸拿给印象派的友人一起观看,才在欧洲艺术圈引起了一场「东方主义」的风暴。对于西方主流艺术圈来说,有幸接触到一位来自中国的,做着深刻又正统的中国传统艺术的当代艺术家,想必是非常新鲜又有趣的体验。
   
梵高临摹歌川广重的作品《开花的梅树》




「背后的故事」系列作品为徐冰以及中国当代艺术赢得了全世界的声誉与关注度。文集里收录了宝琳娜·阿罗赫・弗格里、米格尔·安赫尔・赫尔南德斯·纳瓦罗、丹尼尔·赫尔维兹、等众多西方的艺术批评者们关于《背后的故事》的评论文章。其中不乏许多从未有过的奇特的视点,构建了一个东西方互相理解和沟通的桥梁,也使西方艺术世界看到了真正的来自中国的传统美学。




更多内容

 

 CASH ART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徐冰用艺术重新发现中国智慧
徐冰:旧有文化无法界定艺术家创作
徐冰和他颤动的鸢尾花
《背后的故事之江山万里图》光影创作的艺术展丨《清明上河图3.0》宋“潮”游乐园绍兴展
如何更好地理解徐冰的艺术作品?
徐志广作品展:昼与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