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轲:从自己的认知里退出来




马轲:从自己的认知里退出来

文 | 程彦彬

 |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三远当代艺术中心

编辑 | xc

版式设计 | 乐天

(图文未经《Hi艺术》授权,不得擅自使用)


为作品署名的时候,马轲有时用自己的拼音全称“Ma Ke”。当这四个字符合并起来,就变成了英文里使用频率最高的单词之一,“make”。这个延续性的动词,象征的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与双手、头脑与心灵相关,但并不高高在上,像极了马轲的工作状态。在马轲近三十年里的艺术经验里,结果不比过程来得重要,他的整个生活,也并不围绕着某种具体的目的。

这使他身上笼罩着一种既轻松又疏离的氛围。展览尚未开幕时,在空落落的展厅里,这种氛围被放大到极致,与环绕在他四周的作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共振,且弥漫在与我们长约一小时的对话之中。

艺术家马轲 ,图片致谢:三远当代艺术中心

不要过度解读作品的意义 

第一眼看见马轲的时候,他正坐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户外的白色长椅上,手边放了一杯关东煮,与策展人卢迎华相谈甚欢。已经是下午一点,阳光开始热烈,几小时之后,他在上海民生的个展即将开幕。这次展览应是目前为止马轲在国内举办的最大规模的个展,原先的155件展品里,最早的可以追溯到马轲初涉正式艺术创作的1995年,调整过后的90余件展品展现的是近年的成果,但依旧按照一个特定的模式进行组织。

这种模式,卢迎华将其称为“横向徘徊”,既是展览呈现的脉络,又是她最终总结出的,对于马轲的工作方式的认知。刚接手策展工作时,卢迎华便发现马轲会“反复地用不同的词语或者是不同的表现形式去触及同一个命题”,这样的创作散落在不同的时期,并不呈现出明显的规律。她还发现,马轲作品的题目往往来源于成语、寓言故事和古希腊神话,似乎被予以某种象征意味,但艺术家本人总在强调,不要过度解读这些作品的意义,要去看笔触和形式。对于这一切,她承认自己“开始的时候会有一些困惑”。试图理解艺术家的思考,成为她工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窟窿——马轲的绘画”展览现场,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这同样是我们所关切的。当将“为什么”直接抛掷给马轲时,他笑了笑,直接说“我也不明确”,神态一如既往地放松,“你看见什么,它就是什么。”

不直接谈及作品的意义,是马轲历来的态度,比起创作本身,他更热爱谈论自己对于艺术的观念。在他表达的过程中,我同样不可避免地发现那些反复出现的主题语汇,它们闪烁在他连贯而真诚的语流之中,一旦被勾连起来,某种一以贯之的逻辑,就隐隐地浮现了出来。

要解码这位艺术家,这也许是相当重要的一条思路。

开幕对谈,左起:策展人卢迎华、艺术家马轲、主持人&独立策展人李佳

当我们成为虚拟世界中的物种 

约翰·伯格(John Berger)在《观看之道》里提到,“影像是重造或复制的景观”。彼时是1972年,图像虚拟化的浪潮尚未像今天一样如此汹涌。在该书出版两年之前,马轲出生,可以说他是历经了整个图像时代的变迁。在交谈的时候,他积极地分享着自己的思考:“我们看手机屏幕上的图象,它是一个强制缩小的、单眼观看的方式,但是绘画更接近于散点的观看模式,它是更真实的。拍摄一张照片,是瞬间的一个定格,但是人是在用双眼观看世界。我们不否认照片与现实有什么区别,但是两只眼睛的观看和照相机的记录模式,是完全不同的。”

观众在“窟窿——马轲的绘画”观展现场,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从观者视角出发,是马轲表述中的一大特征。他的观看自儿提时期起,构成他与艺术间最亲密的纽带——他至今仍记得小时候家里定期订阅的《美术》杂志、连环画和小人书,以及早年间闯荡上海的祖父留下的众多画册为他留下的启蒙印象。而在研究生时期,他和导师袁运生周游全国各地,到各个地方的考古所和博物馆去欣赏艺术品,“基本上没在教室里待过”。

《国王的游戏》 200×150cm 布面油画 2021

《欢乐颂——七仙女》 300×254cm 布面油画 2021

丰富的观看经验,使马轲能更加从容地漫步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欣赏中。当我随意地提及自己的戏剧背景时,他眼前一亮,马上回忆起自己在维也纳观看戏剧现场的经历,直呼“那个立体派的舞台设计,实在是太让我震惊了”。而当身份切换为创作者时,站在另一个视野中看待自己的作品,对他也并非难事,“观众进来,他自我选择的那个看点才是重要的”。

这种明确的同理心实属难得。作为观者的马轲在各方面都宽容,唯独对于一点对于现今人们观看的方式,实在不很满意:“以图像攫取信息的方式,已经反过来塑造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我们其实被这个东西变异了,我们对真实世界的感受能力越来越差,而我们攫取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成为了虚拟世界中的一个物种。”

鸽子之三200×150cm 布面油画 2021

《行走的房屋》 40×30cm 布面油画 2021


音乐响起,而我的身体却动不起来 

感受作为一种本能性的存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轲在意本能,在他的世界里,观看是种本能,创作同样是这样。在马轲的家族中,绘画仿佛是一条垂在水井边的麻制绳索,不需要任何解释地存在,粗砺而坚固,将祖孙三代紧紧地拴在一起。马轲的祖父爱收集画册,父亲则喜欢画画,他用蝴蝶牌的油画颜料,还有一只油画箱。从很早的时候起,马轲就开始描画书上的小人,一段时间过后,祖父素描书上的图像成为了他临摹的对象。双休日不用上课,他就一点一点、一格一格地,开始描绘自己的世界。

《爱之四》 229×179cm 布面油画 2021

《爱之二》 200×200cm 布面油画 2019

某种超脱于庸常生活的体验,开始潜入马轲的头脑。到高中的时候,马轲进入了淄博十九中美术班,开始了正式的习艺生涯。之后他考上了天津美术学院,在毕业之前获得了“罗中立奖学金”,成为学院十年来留校任教的第一批毕业生。艺术的道路在他眼前最终徐徐铺展开来,他将这一切形容成“纯粹的感性和热爱”。在1998年,马轲借调文化部赴东北非厄立特里亚援教,非洲民族与生俱来的艺术直觉使他惊异,他深刻地记得第一次与非洲当地人跳舞的经历:“音乐响起,所有人就像通电一样舞起来,身体处于一种非常美的自然状态,而我发现自己的身体根本动不起来”。

马轲有些沮丧,但更多的是进行自身的反思,“和非洲的文化相比,我们的文化过度成熟且充满了腐败的气息。”由此,心灵和情感产生的力量更强烈地占据了他艺术实践的一隅——从他对作品本体的“不加解释”中,这样的态度可见一斑。从观者的角度来看,艺术家大胆的用色与洒脱的笔触,已然给人感官上的直观冲击,而对同一主题的呈现变幻和回旋,似传递着另一种讯息。

《灯》 179×229cm 布面油画 2020

《搏斗》 145×115cm 布面油画 2020


不执着  

我愿将这种讯息称为“不执着”。对物而言,它意味着不设限,对人而言,它意味着拥抱更多的可能性。展览的名字“窟窿”,某种意义上也生发于此——儿时的马轲,在遇到不认识的字时,都将它读作“窟窿”。他习惯于用转向指代物的方式,来暂时超越个人经验的局限,以获得自由的体验。展览中呈现出的“横向徘徊”工作方法,更像是一场大型的探索实验:“马轲借用它来达到探索绘画语言的目的,打开绘画的多种可能性。每件画作、每个题材只是他暂时的替代物,而不是他真正的意图所在”。


《漫游者之歌》 38×50cm 布面油画 2020

《美狄亚》 40×30cm 布面油画 2020

再一次地,我们试图回到马轲的早年探究答案:当他将祖父珍藏画册中的《芥子园画谱》和《如何画人像》一并翻开的时候,当他前往世界各地游历,被非洲的火热激起夺目的情感,又为欧洲的森严而心生震颤的时候;当他在不同绘画技法中辗转游历的时候,那些彼此之间未曾对话的种种物象,都被逐一联通起来,成为他身上耀眼的侧面,让他的艺术从此生发出自己的筋骨,创造出自己的语汇。

事实上,“不执着”的心理状态,也是这位艺术家带给我最深的感受,采访当天,他穿的是一身黑色的运动服,状态松弛而愉悦,像是刚进行完一次沿着街心花园的慢走。说话的时候他爱举例子,在论及很多事情的时候,思路往往会散逸到其他的地方,但底层逻辑始终是一种强烈的包容性。在问到展览画册封面的选择的时候,他笑道,“我觉得都不错,假如你有更好的主意,我听你的”。当采访即将接近尾声的时候,美术馆的同事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最喜欢的导演是谁?”

这位艺术家歪着头想了一下,回答道:“我喜欢科恩兄弟。”

这算是整场采访里最精确的一个回答了,还怪可爱的。

《带球的裸女》 81×100cm 布面油画 2020

《裸女》 100×120cm 布面油画 2019

绘画传达的是世界观  


Hi艺术(以下简写为Hi): 你这次展出的作品名字都很有意思,像是狄奥尼索斯、美狄亚这些,来源都是古希腊经典,近几年是对这些内容比较感兴趣吗?

马轲(以下简写为马):其实没有,我读书不多(笑)。这些名字,确实是一些很普通的名字。画画完了,肯定会借助一些这样的东西。但是作为一个画家来讲,我觉得我的任务不是取那些名字,我安排的是视觉的秩序,这是我的任务。名字是大家进入画画的一个通道,其实没有名字也可以。

Hi:就是可以自己给他生成一个意义?

我觉得绘画其实最终传达的不是意义,甚至不是价值观,它其实是个世界观。我举个例子,比如我们现在在手机上看到很多图象,它是强制缩小的、单眼观看的,但是绘画更接近于散点的观看模式,它是更真实的。拍摄一张照片,是瞬间的一个定格,但是人是在用两只眼睛在看,它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我们不否认照片与现实有什么区别,但是两只眼睛的观看和照相机的记录模式,是完全不同的。以图像攫取信息的方式,已经反过来塑造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我们其实被这个东西变异了,我们对真实世界的感受能力越来越差,而我们攫取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成为了虚拟世界中的一个物种。

《钟馗》 50×38cm 布面油画 2020

伫立》 150×200cm 布面油画 2019

Hi:有很多观众可能是带着经验走进一个展览,来看待作品,还有一部分观众可能想要一个解释、一个答案,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你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在工业文明的时代,现代文化对人的塑造夸大了人的智力,把记忆效率、掌控信息的能力给夸张了。我们就是这样被工具化的。在我们被工具化的时候,我们看图片的方式是一个攫取信息的方式,你会很快,但你已经习惯于这样虚拟世界中的判断。这就很像一个依赖阅读说明书来看待产品的人,但是你看到一个姑娘的时候需要说明书吗?

Hi: 可能想要结婚的时候会试图得到那个说明书。

马:这不就变成悲剧了嘛。当你过度依赖这个说明书的时候,你就不会爱了,它失去了情感的诗意的那部分。然后再比如说另一部分人,他没有这些知识,他在知识面前是自卑的。因为在历史一贯的逻辑里,图像是高高在上的。刚刚你把这些人区别开来,但我希望在这个地方,这个区别消失了。

《问》 300×245cm 布面油画 2018


《掘墓鞭尸(二)》 200×150cm 布面油画 2017

我们都应该从自己的认知里退出来  

Hi你曾在非洲援教一年,也曾在陆续在全球不同城市举办个展,接触过不同文化背景的经验。这样的背景为你的创作提供了怎样的思索?

:不同的文化类型面对的是同一个世界。面对相同的世界,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又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模型,宗教其实就是这样。我们今天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再看这个世界,就很像盲人摸象,比如基督教摸到了大腿、伊斯兰教摸到了象牙、佛教摸到了肚皮,假如所有人都执着于这个认知,那么文化冲突就产生了。因为认知不一样,假如你认为自己对世界的解读是唯一的,那其他的文化模型就不应该存在。我们都应该从自己的认知里退出来,直面这个世界。就像我们这个展览名字叫“窟窿”,当有一个文化模型给予你一个对世界具体明确的认知的时候,你粗暴地拒绝了他,然后用一种荒诞的方式说这叫“窟窿”。你可以说它是反智的,但内心里你是自由的。

《星星的窟窿——署红》 76×56cm 纸本水彩 2013

《测量》 285x210cm 布面油画 2013

Hi:也就是一个可能性的综合体。

:对。因为我们过分依赖知识的时候,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对其他人的认知,都是从区别开始的。都是标识、区别,从风格的角度来辨别。不管你是画家还是什么,都模拟的是造物主的语言。造物主的语言就是在不断的重复之后,产生了一个意外。但是人类在模拟这个创造模式的时候,会把意外当作创造的核心。当我们把豹子和猫百万分之一的区别都标识出来的时候,他们相同的那一部分我们就不记得了。我们就无法交流了。我觉得过度夸张这种形式特异性的时候,它的内容可能是零,它不过是个表面的现象。

《三个人和两个桃子》 200×150cm 布面油画 2007
《惘》 59×72cm 布面油画 1997

语言逻辑自身的魅力,

是艺术性的根本的依赖

Hi:作为创作者,也作为观众,在看完这个展览之后,你对自己前期的创作有怎样的感知和体验?

:在认知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们往往从时间的维度,从风格、形式这些方面进行,其实我们还是从“区别”的角度在看。从我的角度来讲,突破这些表象,无论是音乐小说电影戏剧,其实都是一种语言的建立。语言逻辑自身的魅力,是艺术性的根本的依赖,不是内容,也不是意义。我们热爱艺术的永恒性,这种永恒性其实是超越时空的。所以不论是我年轻时候画的画,还是这些年来稀里糊涂画的画,它的好坏都是由他自身语言的逻辑造成的。不是说现在画得好,以前画得不好,还是以前画得好,现在画得不好,它不存在这样的逻辑。

相关展览



 Hi艺术 




 猛 击 右 上 角「 查 看 公 众 号 」关 注 我 们 

     官 方 微 信 ID   h i a r t 3 0 8 3 0 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展览|窟窿-马轲的绘画展
马奈(高清版)法贵族对绘画的无限热情
绘画:哼!
赵剑诚油画作品赏析
沉静的美——芃芃个人画展
【学习强国】校园文化|山东艺术学院:《真实的深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