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野个展:《国际建筑》
刘野最新个展《国际建筑》于9月11日在柏林施博尔画廊Esther Schipper揭开帷幕,并将持续至10月23日。此次个展为艺术家于施博尔画廊举办的首场个展,展出了十二幅刘野于2017至2021年创作的绘画作品。




《前奏》,2018年

亚克力、画布

40 x 30 cm(未裱框);42 x 32 x 4 cm(裱框)

刘野《国际建筑》展览现场,施博尔画廊,柏林,2021年

图片来源:艺术家及施博尔画廊,柏林

摄影 © Andrea Rossetti


展览作品灵感源自多个主题,包括建筑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于1925年在德国城市德绍建造的包豪斯建筑群、荷兰建筑师赫里特·里特费尔德设计于1924年的位于乌得勒支的里特费尔德-施罗德住宅,以及墨西哥现代主义建筑 师路易斯·巴拉干建造于1968年的一处马术庄园。刘野创作于2021年的两幅作品描绘的人物身着德国艺术家奥斯 卡·施莱默于1920年代初为其实验性的《三人芭蕾》(Triadic Ballet)所设计的标志性服装,而另一件作品《前奏》同样描绘了一个舞台般的空间,空间几乎被红色帷幕完全遮蔽,帷幕背后一个人正朝外张望。展出作品还包括来自刘野的《书》系列画作,分别描绘了1942年出版的卡尔·布劳斯菲尔德的《自然的奇迹》(Wunder in der Natur )中的书页,以及1925年首次出版的“包豪斯 丛书”中《国际建筑》(Internationale Architektur)一书的封面。


左:《包豪斯4号》,2019年,亚克力、画布,35,5 x 27,5 cm(未裱框);37,6 x 29,7 x 4,2 cm(裱框)

中:《包豪斯6号》,2019年,亚克力、画布, 40 x 25 cm(未裱框);41,5 x 36,7 x 3,5 cm(裱框)

右:《前奏》,2018年,亚克力、画布,40 x 30 cm(未裱框);42 x 32 x 4 cm(裱框)

刘野《国际建筑》展览现场,施博尔画廊,柏林,2021年

图片来源:艺术家及施博尔画廊,柏林

摄影 © Andrea Rossetti


《包豪斯3号》,2017年
亚克力、画布
25 x 40 cm (未裱框)
27,3 x 42,0 x 4,8 cm (裱框)
刘野《国际建筑》展览现场,施博尔画廊,柏林,2021年
图片来源:艺术家及施博尔画廊,柏林
摄影 © Andrea Rossetti

刘野的作品结合了对艺术史直接和间接的引用,利用来自真实和想象世界的艺术作品,虚构和现实生活的人物,创造出一种充满情感、个人化的图像符号。他的作品灵感源自对亚洲和西方文化的形式原则和观念想法精致广博的 融合。其作品中不断出现对荷兰抽象画家皮特·蒙德里安作品的引用和描绘,让人联想起抽象的历史。通过模糊具象和抽象两大主题之间的界限,刘野在在其近期作品中对抽象的历史这一主题展开了探索。
左:《包豪斯4号》,2019年,亚克力、画布,35,5 x 27,5 cm(未裱框);37,6 x 29,7 x 4,2 cm(裱框)
右:《包豪斯6号》,2019年,亚克力、画布,40 x 25 cm(未裱框);41,5 x 36,7 x 3,5 cm(裱框)
刘野《国际建筑》展览现场,施博尔画廊,柏林,2021年
图片来源:艺术家及施博尔画廊,柏林
摄影 © Andrea Rossetti
左:《施罗德太太》,2020年,亚克力、画布, 38 x 60 cm(未裱框);40 x 62 x 4,5 cm(裱框)
中:《书30号》,(国际建筑包豪斯丛书No.1,Albert Langen出版社,慕尼黑,1925年),2020年,亚克力、画布, 35,5 x 27,5 cm(未裱框);
37,3 x 29,3 x 3,9 cm(裱框)
右:《书31号》,(国际建筑包豪斯丛书No.1,Albert Langen出版社,慕尼黑,1925年),2020年,亚克力、画布, 32,5 x 24 cm(未裱框);34,5 x 25,8 x 4 cm(裱框)
刘野《国际建筑》展览现场,施博尔画廊,柏林,2021年
图片来源:艺术家及施博尔画廊,柏林
摄影 © Andrea Rossetti
每幅画作都构成一个极其个人的行为。正如乌多·蒂特曼在2018年指出的那样:刘野的“绘画也是一个时代的晴雨表,在这样一个时代,对个人、主观情感的反映正日益变得至关重要。所谓的主观就是我们的现实生活,包括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问题,我们的喜悦和恐惧,希望和绝望。他的绘画将我们带回到世界和人性的起源,既对我们发起 挑衅,也令我们深受感动。”


左:《包豪斯3号》,2017年,亚克力、画布,25 x 40 cm (未裱框);27,3 x 42,0 x 4,8 cm (裱框)

中:《包豪斯8号》(三人芭蕾),2021年,亚克力、画布,37,5 x 52 cm (未裱框);39,8 x 54,0 x 4,2 cm (裱框)

右:《包豪斯7号》(扮作“土耳其人”的奥斯卡·施莱默),2021年,亚克力、画布、装于木板, 52 x 80 cm (未裱框);54,2 x 82,2 x 6 cm (裱框)

刘野《国际建筑》展览现场,施博尔画廊,柏林,2021年

图片来源:艺术家及施博尔画廊,柏林

摄影 © Andrea Rossetti

左:《包豪斯8号》(三人芭蕾),2021年,亚克力、画布,37,5 x 52 cm (未裱框);39,8 x 54,0 x 4,2 cm (裱框)
右:《包豪斯7号》(扮作“土耳其人”的奥斯卡·施莱默),2021年,亚克力、画布、装于木板, 52 x 80 cm (未裱框);54,2 x 82,2 x 6 cm (裱框)
刘野《国际建筑》展览现场,施博尔画廊,柏林,2021年
图片来源:艺术家及施博尔画廊,柏林
摄影 © Andrea Rossetti

指涉奥斯卡·施莱默为其《三人芭蕾》所设计之服装的两件作品,极大程度地扩展了刘野在对包豪斯教程体系探索上的语汇。以施莱默根据色彩鲜艳的几何形状所设计的著名服装为出发点,刘野对身着各色服装的人物展开想 象,并将他们置于舞台场景之中。其中一件描绘了三个偶人般、面目模糊的人物,另一件则描绘了一个单独的、出自 现实生活的男性人物,画作的标题则揭示了此人正是施莱默本人。这两幕场景皆由窄条的红色帷幕——艺术家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框起,既营造出舞台的效果又起到框架的作用。在《前奏》一作中,红色帷幕被置于画面中央,几乎笼罩了整幅画布,而一个孤身一人的男性形象正从阴影之中朝我们张望——“我们”正是观看演出的观众,也是画作的观察者。


左:《书30号》,(国际建筑包豪斯丛书No.1,Albert Langen出版社,慕尼黑,1925年),2020年,亚克力、画布, 35,5 x 27,5 cm(未裱框);37,3 x 29,3 x 3,9 cm(裱框)
右:《书31号》,(国际建筑包豪斯丛书No.1,Albert Langen出版社,慕尼黑,1925年),2020年,亚克力、画布, 32,5 x 24 cm(未裱框);34,5 x 25,8 x 4 cm(裱框)

刘野《国际建筑》展览现场,施博尔画廊,柏林,2021年

图片来源:艺术家及施博尔画廊,柏林

摄影 © Andrea Rossetti



包豪斯的主题也贯穿着出自艺术家的《书》系列绘画的两件作品,该系列描绘了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在1925年出版 的“包豪斯丛书”中的《国际建筑》第一卷。画面中,由Farkás Molnar设计的封面看起来略微有些磨损,或许是向这部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珍贵书籍的重要作用致敬。
展览中另外三件作品借鉴了瓦尔特·格罗皮乌斯于1925年建于德绍的包豪斯建筑的外观,并结合了艺术家对建筑的兴趣和他对这所德国学校及其教学长期以来的关注(由于纳粹压迫而关闭多年后,其教学仍在世界各地广为传 播)。它们的几何形状几乎是抽象的构图,由其字母设计或字母B的元素为代表。《施罗德太太》(Mrs Schroeder)一作中所描绘的里特费尔德-施罗德住宅的一处细节便展现了相似的效果:窗户中掩藏的长方形、突出的阳台和栏杆都可以被解读为几近抽象的构图。

《施罗德太太》,2020年,亚克力、画布
38 x 60 cm(未裱框)
40 x 62 x 4,5 cm(裱框)

刘野《国际建筑》展览现场,施博尔画廊,柏林,2021年

图片来源:艺术家及施博尔画廊,柏林

摄影 © Andrea Rossetti



刘野对墨西哥现代主义建筑师路易斯·巴拉甘(1902-1988年)建筑的指涉做了更为戏剧化的削减处理:在明亮的粉红色墙壁前,矗立着一匹英姿飒爽的枣色马。该作品指涉了热爱马术的建筑师巴拉甘于1968年设计的带有马厩的大型别墅圣·克里斯特博马术庄园。作品中,仅仅是巴拉甘对粉红色的独特使用影射了这一所指。


左:《圣·克里斯特博马术庄园》,2020年,亚克力、画布,安装于木板,30,5 x 40,5 cm(未裱框);32,5 x 42,5 x 4 cm(裱框)
中:《书22号》(卡尔·布劳斯菲尔德,《自然的奇迹》,H. Schmidt & C. Günther出版社,莱比锡,1942年,第49页),2019年,亚克力、画布, 32,5 x 24 cm(未裱框);34,5 x 25,5 x 4 cm(裱框)
右:《书29号》(卡尔·布劳斯菲尔德,《自然的奇迹》,H. Schmidt & C. Günther出版社,莱比锡,1942年,第47页),2020年,亚克力、画布, 32,5 x 24 cm(未裱框);34,5 x 25,5 x 4 cm(裱框

刘野《国际建筑》展览现场,施博尔画廊,柏林,2021年

图片来源:艺术家及施博尔画廊,柏林

摄影 © Andrea Rossetti


《圣·克里斯特博马术庄园》,2020年

亚克力、画布,安装于木板

30,5 x 40,5 cm(未裱框)

32,5 x 42,5 x 4 cm(裱框)

刘野《国际建筑》展览现场,施博尔画廊,柏林,2021年

图片来源:艺术家及施博尔画廊,柏林

摄影 © Andrea Rossetti

《书22号》《书29号》描绘了展示卡尔·布劳斯菲尔德极具影响力的植物照片的书页。这两件作品富有刘野的《 书》绘画系列的特征,它们既是这位前卫摄影师镜头下引人入胜的放大花朵图像,也是我们所看到的来自1942年的《自然的奇迹》的精美凹版印刷。

左:《书22号》(卡尔·布劳斯菲尔德,《自然的奇迹》,H. Schmidt & C. Günther出版社,莱比锡,1942年,第49页),2019年,亚克力、画布, 32,5 x 24 cm(未裱框);34,5 x 25,5 x 4 cm(裱框)

右:《书29号》(卡尔·布劳斯菲尔德,《自然的奇迹》,H. Schmidt & C. Günther出版社,莱比锡,1942年,第47页),2020年,亚克力、画布, 32,5 x 24 cm(未裱框);34,5 x 25,5 x 4 cm(裱框)

刘野《国际建筑》展览现场,施博尔画廊,柏林,2021年

图片来源:艺术家及施博尔画廊,柏林

摄影 © Andrea Rossetti


对现成图像的强调和让人联想起老照片及印刷品柔和配色的使用,展览仿佛在对图像及其可复制性的本质提出质疑。在此,绘画置身于当今快速的数字图像经济之外,成为了对静止和沉思的一种表现。

关于艺术家

刘野于1964年出生于中国北京,现于北京生活及创作。艺术家于1989年毕业于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并于1994年获得柏林艺术学院艺术硕士学位。他于1998年担任阿姆斯特丹皇家美术学院驻留艺术家。

刘野

摄影 © 刘野


刘野的作品曾在许多机构展出,其中包括《刘野:寓言叙事》,Prada基金会,米兰(2020年)及Prada荣宅,上海 (2018-19年);《欺骗的快感:从古代艺术到虚拟现实》,路德维希国际艺术论坛,亚琛(2019年)及慕尼黑艺术博物馆(2018-19年);《世界你好:重新定义收藏》,汉堡车站美术馆,柏林(2018年);《蒙德里安和刘野》,蒙德 里安故居,阿默斯福特(2016年);《2015年的世界》,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5年);《开今·借古》,龙美 术馆西岸馆开幕展,上海(2014年);《天人之际:余德耀藏当代艺术》,余德耀美术馆,上海(2014年);《戴汉 志:5000个名字》,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4年);《轻:一条线索与六张面孔》,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2013年);《古往今来》,龙美术馆开馆大展,上海(2012年);《在当代:2012中国油画双年展》,中国美术馆, 北京(2012年);《未来通行证——从亚洲到全球》,鹿特丹世界艺术馆(2011年);以及《中国窗》,伯尔尼美术馆 (2007年)。



施博尔画廊(Esther Schipper
1989年创立于德国,
致力于不断重新诠释并塑造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


Esther Schipper GmbH

Potsdamer Strasse 81E, D-10785 Berlin

+49 (0)30 374433133

艺术家、作品、画廊信息垂询: 

office@estherschipper.com

官方网站: www.estherschipper.com

关注施博尔画廊微信公众账号:EstherSchipper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今夏最精彩的一场展览,你必须要看!
50位全球最火的90后艺术家!(上)
50位全球最火的90后艺术家!(下)
瓦西里·康定斯基——生平及作品大全(下)
世界名画家系列 ——印象派大师毕沙罗作品欣赏(一)
德国 柏林的博物馆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