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远去的年味

小时候,生活困难

对于年的盼望是太强烈了

过年可以吃好的、穿好的

还可以放鞭炮

因此

从进了腊月门开始

就整天缠着大人问:

“什么时候过年?”

“还有几天就过年了?”

“怎么还不过年?”

诸如此类问题

几乎是天天问

把大人问的都烦了

总算盼到过年了

三十日这一天

天不亮就起床了

穿上崭新的衣服

左看看,右看看

连路都不会走了

心里那个乐啊

一蹦一跳的出去玩了

小时候过年最大的乐趣就是放鞭炮

由于生活不富裕

不舍得燃放成串的鞭炮

都是把成串的鞭炮拆开一个一个放

把鞭炮放在土堆里

或者插在墙缝里

或者在鞭炮上面扣一个小铁盒

手里拿着点燃的香

蹑手蹑脚慢慢靠近

注意力高度集中

若是这时谁恶作剧

在旁边大喝一声——“砰”

点爆竹者定然会吓得浑身一哆嗦

鞭炮炸响的那一刻

一颗心也乐开了花

上午七八点钟

开始请出族谱

挂到正屋正北的墙上

土话叫“祝子”

只有去世的人才能上“祝子”

挂“祝子”时

都要说“请”祝子

表达对祖先的敬奉之情

有一个小孩子

光知道祝子上面写的是长辈的名字

有一次问他的父亲:

爹,祝子上面怎么没有你的名字

气得他爹照着小孩的屁股就是一脚

骂道:嫩爹我还没死呢

还有一位老兄

在挂“祝子”时

为了腾出手来往墙上打钉子

就把“祝子”夹在两腿间

钉子打好后

要挂“祝子”时

忘了夹在两腿间

左找右找找不到

就问他的老婆看没看到“祝子”

他老婆没好气地呛了他一句:

那不是在你裤裆下面夹着吗

这位老兄低头一看也笑了

自嘲地说:我真是骑驴找驴

什么话都怕琢磨

这句话一琢磨就不好听了

骑驴找驴

这是把老祖宗当成了驴

这件事成了一个笑话

在村里广为流传

挂上祝子后

就要在供桌上摆上供品

有猪头肉、鱼、水果、糕点

傍晚时分

要到祖坟去“请年”

顾名思义

“请年”就是请祖先回家过年

这项仪式十分热闹隆重

被看成是家族团结的象征

因此,每当请年时

家族里面除了女孩子

只要能走路的人都要去

几乎倾村出动

人们扶老携幼

队伍浩浩荡荡

场面十分宏大壮观

一时间公墓里热闹起来

人来人往

鞭炮声响成一片

纸钱翻飞

烟雾缭绕

火药的味道浓重扑鼻

夜幕降临

请年回来

一回家先要在供桌上上香

接下来烧纸、放鞭炮

然后全家人围坐一起吃水饺

这也是大年夜吃的第一顿饺子

晚上十点开始

就陆续有过年的了

爆竹声此起彼伏

开始稀稀疏疏

越往后越密集

到十二点时达到高潮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连成一片

电光闪烁

一时间夜空绚烂多彩

煞是漂亮

在所有过春节的仪式里

过年是最严肃、认真、隆重的

是仪式感最强的

要过年了

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小孩子不能乱走动乱说话

如果要走动

也要小心翼翼轻手轻脚

如果要说话

也要细声细语

断不敢像平时那样高声大语

如果那样

轻则引来父母嗔怪的目光

重则引来严厉的、压低声音的一声呵斥

很小的时候

祖母就告诉我

过年的时候

家族里面所有逝去的列祖列宗都来到家里

因此家里到处都是人

连墙角旮旯里都有

只是我们看不见

祖母说的煞有介事

我便信以为真

过年以前这段时间

我们小孩子一般都坐在土炕上

一动不动

静等爹娘呼唤

大人们则一脸的凝重

在下面各忙各的

女人们忙着下饺子

男人们忙着烧纸上香

等饺子煮熟了

男人用碗盛着放在盘子上

然后端着盘子到院子里朝各个方向祭拜

这个仪式是祭拜天地

祈求上天保佑新的一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祭拜完了天地

就开始回到屋里祭拜列祖列宗

在宗谱前面恭恭敬敬的磕头

先给列祖列宗磕

然后给家中的长辈磕

按照长幼顺序依次进行

磕完头开始吃大年夜第二顿饺子

讨要压岁钱

除夕晚上又叫“年五更(jing)”

“年五更”忌讳最多

说话办事都要图个吉利

否则新的一年会不顺当

有一句顺口溜:

大年五更死头驴——不好也好

意思是说大年夜要图个吉利

打碎了盘碗

这叫岁岁平安

放完鞭

大人们都要念叨几句:

这爆竹真响

烧纸的时候

看着纸钱飘起来

大人们也会说:

看这钱欢喜的

村里有一户人家放鞭炮

男当家的用长长的竹竿挑着

儿子负责点火

点上后迅速跑到一边

鞭炮噼里啪啦响起来

由于竹竿太细

而挂的鞭炮分量太重

竹竿的前端向下弯曲快要着地

儿子一看这样不好

就对他爹喊道:

爹,使劲擎(qing)

在土话里,“擎”是往上举的意思

在土话里,“擎”和“穷”又是谐音

儿子喊“使劲擎”

他爹很不爱听

但没有言语

儿子呢以为他爹没听到

声音又提高了八度:

爹,使劲擎

这回儿他爹再也忍不住了

没等爆竹放完就骂开了:

我擎嫩娘个头

大年夜里小孩子最疯狂

可以通宵达旦的玩

放鞭炮

满大街疯跑

累了就聚到谁家打扑克

大年夜家家户户都不关门

彻夜亮着灯

浓浓的年味

弥漫在家家户户

弥漫在大街小巷

弥漫在村里村外

浓浓的年味

像十里春风

温暖了清汤寡水的年月

浓浓的年味

又像一壶窖藏多年的老酒

散发着浓郁的芳香

让人迷恋

让人沉醉

时光流淌

一年又一年

不知不觉间

人生已过中年

年年都过

只是再也感受不到那样的快乐

不知道

是岁月的沧桑麻木了知觉

还是年的味道

被一地鸡毛的生活冲淡了许多

谁能告诉我

作者:高学强,70后,在报刊发表文章若干,擅长情感美文、诗歌,作品多次获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南作家】彭广佩 | 《年味》三篇
蚂螂飞机
一挂鞭炮的年味情怀
童年的年味,妈妈的味道。文曲星散文家记忆中的年味。赵春媚 王英 杨杰暖心怀旧
「王晓坡专栏」:记忆里的年味·上
浓浓的年味儿尽在这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