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人的标准

读书人的标准

以古人的标准,读过十年书,就可以算作读书人,而且是高级的读书人。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读书十年,可以考状元了,可见已经把书读透了。因此,读了十年书就可以称为高级读书人。譬如现在一般的中国孩子从三岁开始读幼儿园,一直读到小学毕业,他读了九年,再读到初中一年级,满十三岁时,他就读了十年书了,从读书的时间上看,已经可以当中国读书人了。既然号称为中国读书人,不管你学哪一科,连《史记》这么重要的书都没有读过,怎么可以算作真正的中国读书人呢?

凡是中国读书人,如果没有读过《史记》,他就该惭愧。当年胡适之先生,他在《四十自述》里说他十一岁就读《资治通鉴》,而且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原文《资治通鉴》,十三岁就读完《左传》,虽然没有写什么时候读《史记》,但是读完《资治通鉴》,读完《左传》的人,我想,《史记》自在其中了,当年的读书人都是如此读书的。胡适之是四岁开始读书,到十三岁读完《左传》,真可算作读书人了。现在的人,不要说是十三岁,就是倒过来,三十一岁,不知道何时读过《左传》?举目四望,当今天下,好像很难找到一个像样的“中国读书人”。这不是能力的问题,不是古人比我们强,而是一个文化意识的问题。文化意识背后是一个教育思想的问题,是我们近百年来的教育思想出了问题,于是文化意识也跟着出了问题。当然,首先是文化意识影响了教育,后来教育又影响了文化意识,于是产生了恶性循环。

一百年前的中国人认为中国文化是没有意义的,没有价值的,是害人的,所以要打倒它。为了打倒自己的文化,于是设计出一套教育方式,让文化之墙倒下。因为中华文化既符合人性,又流传了这么久,平白的要打倒它,实在不太容易,于是他们设计出一套方法,在神不知鬼不觉之间,把它打倒,而且是彻底打倒。这种方法就是让中华民族的子孙在语文学习的关键期,无论如何也学不好自己民族的语文,这就是所谓的“白话文教育”的方法。要让一个人忘了中国文化,只要让一个中国人不再读中国书就可以了。但是要让一个中国人不读中国书也是很难的,除非你再焚书一次,不过古代的书那么少,要把天下的书收起来烧掉是容易的,现在你要再把天下的书全部收起来烧掉,却是不容易了。要让中国人不读中国书只有一个办法:让他不会读中国书——有书而不会读。要让中国人不会读中国书的方法就比较简单了,只要让所有的中国人的语文程度降低,想读也读不了。而让语文程度降低的方法,就是在他语文能力发展的时候不让他发展。

人类发展语文能力的最好时期是十三岁之前,在此之前,应该把一辈子需要的语文程度培养好,一辈子就可以运用这个高度的语文去求高度的学问。因为所有高度的学问都是用高度的语文记载的,一个人没有高度的语文能力,他就不能够去读高度的文章;不读高度的文章,他就不可能吸收到高度的智慧。那用什么方式让他的语文能力在该发展的时候不得发展呢?他们用一个方法,就是让儿童在十三岁以前,不教他高度的语文,只教低度的语文,到了十三岁以后,这个人一辈子就几乎不可能再读高度的文章了。所以文化的见识,文化的态度,文化的意识影响了教育,而教育实践反过来又会影响了文化意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文常识
一份缩水古籍书单
那么多史学巨著该看哪个版本?
中国历史上十大史家
小升初国学知识1000题(一)——国学经典
阅读历史,我们才可以拥有生存的智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