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蹲,这么蹲才更有效!


蹲,几乎是所有运动项目中都会出现的动作模式。

深蹲也像是一门文化,从一个人对深蹲的理解可以看出他训练的大致目标和个人训练涉及的知识范围。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你想知道一个多年训练的人或一个私人教练的专业程度如何,那就问问他深蹲怎么练吧。

下面仅从个人角度出发,发表对于深蹲的看法:

动作训练目的:锻炼下肢肌群

动作路线:上下直线运动

动作幅度:上至膝盖微屈 下至大腿与地面平行

动作要领: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脚脚尖冲外,11点05方向。收腹挺胸,后背挺直,下至大腿与地面平行或膝关节稍小于90度,膝盖不要超过脚尖,上至膝关节微屈,不要超伸。

呼吸:下吸上呼

节奏:4-4拍

到目前为止,很多人认为这样的深蹲就是标准深蹲了。但是实际训练当中依旧会出现很多问题,即使按这个标准执行还是可能受伤或没有效果。

深蹲究竟练哪里?膝关节和髋关节怎么伸屈?

通常,女性练习深蹲为塑形或提高下肢力量,男性深蹲为提高下肢力量,或是为了提高弹跳。这句话的潜台词其实是说:“把能用的肌肉都用上,同时避免运动损伤”。

那回到人体功能,深蹲动作对于关节的活动要求是膝关节和髋关节的伸屈,严谨点说深蹲时髋关节和膝关节要同时屈和伸。而实际情况中很多人是膝盖伸展良好而髋关节伸展不足,很多人下蹲过程中屈膝良好,屈髋不足。

屈髋不足的人表现就是蹲不下去,说好的90°就是到不了,谁也没办法,这样训练也就没有效果。很多人由于蹲不到90°,得到的答案往往是“多练练就好了”,而这样训练最打击人的积极性。伸髋不足的人看起来柔韧性比屈髋不足的好,至少能蹲下去,不过他们在训练上却更危险,膝盖伸直之后髋关节还没充分打开,这说明不会调动伸髋的肌肉发力,例如臀大肌。

长时间这么深蹲,全部练股四头肌,大腿后侧和臀部没有训练效果,导致前面肌肉紧张把躯干向前向下拉,形成骨盆前倾姿态,腰椎会承担整个上半身压力,于是一段时间后腰疼或腰肌劳损。很多人在负重深蹲后腰疼,时间一长膝盖也跟着疼,就说深蹲对身体不好,但他不明白自己可能还没做好最基本的徒手深蹲。

深蹲基本模式长啥样?设计原理是什么?

为了改善以上两种情况出现了两种基本深蹲模式。一种双手在前,这种是为了维持动作平衡,在你大腿后侧肌肉链条控制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让你蹲得下去而设计出来的动作。

还有一种是双手抱头在后,这是真正的为了你找到肌肉平衡而设计的动作。这个动作让起立过程中大腿后侧及内侧参与伸髋的肌肉能更好发力,让髋关节能充分打开。

深蹲时,膝关节=90°,<90°,还是蹲到底?

基于前面提过的深蹲的基本动作要领,咱们来说说深蹲幅度问题。

90°是个分界线,但是<90°还是>90°完全因人而异。在不了解每个人身体特征的情况下不能要求别人或自己做到90°或更低,更不能跟人说“不蹲到90°就没效果或者尽量蹲的低”。

如果一个人蹲不下去,深蹲到不了90°,可以选择双手在前的方式先达到90°,慢慢提高控制能力之后变成双手在脑后,学习如何让更多肌肉发力。如果此人使用双手在前的深蹲还是蹲不到90°,要考虑到踝关节灵活性不足的问题,而不是髋关节。一旦他能很熟练蹲到90°时,应该逐渐过渡到双手在后的深蹲。

深蹲最标准的姿势是怎样的?

对于一个双手在后深蹲可以达到90°的人来讲,如果他可以保持上面说的动作标准,那应该再标准一点。那到底怎样才算最标准呢?标准动作就是把能用的肌肉都用上,让训练效率尽量高,所以需要从解剖学更多地理解这个问题。参与伸髋的肌肉除了臀大肌,其实还有腘绳肌与股内收肌的大收肌部分。

为了让这些肌肉也参与发力,下蹲过程中除了后背挺直,还要尽量保持臀部绷紧并试图向上翘起,尾骨垂直向下。参照这个标准,很多人都可能蹲不到90°了,如果后背挺直但是臀部的这个环节放松,会出现骨盆的反向卷动,腘绳肌、大收肌甚至臀大肌变得松弛,不参与发力,锻炼的效率也就降低,膝关节压力则更大。

从图中可以看到左图为标准动作,红线表示相关肌肉保持紧张,右图骨盆出现反向卷动,蓝线表示臀部相关肌肉变得比较松弛不参与工作,另外蹲到<90°的人往往是以为自己深蹲90°没有问题的人,如果按上述要求蹲不到90°,那建议立刻放弃<90°的深蹲或者全蹲。因为蹲不到90°,说明伸髋肌群不仅仅没有完全调动起来,也意味着自身的控制能力不足。

在伸髋肌群控制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还蹲到90°以下,这时过多参与伸髋发力的是离骨骼最近的深层肌肉梨状肌。梨状肌发力初期会让股骨外旋之后才是伸髋,这样会形成股骨与髌骨关节面的滑动不吻合,股骨与髌骨出现摩擦,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关节弹响和膝关节疼痛。所以全蹲有人能练有人不能练,在于身体能力不一样,和动作没关系。

(梨状肌)

深蹲时,膝关节到底能不能过脚尖?

深蹲时膝盖能不能过脚尖?这个问题,早期可能是一些运动康复机构或亚体提出来的,我不清楚谁是第一个说膝盖不让超过脚尖的,不管谁说的,这句话有意义但是没有完全对,膝盖超过脚尖膝盖周围肌腱的压力会比较大,对肌肉力量考验会相对高,大概出于保守才有这样的训练建议。

但实际上很多人练深蹲是为了避免运动损伤,提高运动能力。深蹲训练需要同具体运动项目中的蹲、跳动作相一致,否则这个深蹲就变成了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新动作”。

在任何体育运动项目中,均没有蹲的时候膝盖不能超过脚尖这个说法。立定跳远如果膝盖不过脚尖肯定跳不远,跑步如果膝盖不过脚尖你可以想象那个姿势有多滑稽。

所以深蹲很多时候是膝盖超过脚尖才能对专项运动起到帮助的,只要保持重心在足底,膝盖和脚尖方向一致,避免左右晃动,膝盖就不会受伤,而保持膝盖不晃动的主要肌肉就是前面提到的伸髋肌群,所以做好上一步比膝盖是否超过脚尖更重要。我从徒手训练和运动表现角度分析认为膝盖不过脚尖弊端更多,而负重的深蹲训练如果膝盖不超过脚尖,问题则更严重。

标准的深蹲到底怎么做?

从个人角度看,标准的深蹲应该这么做:

动作要领:

站姿,双脚分开比肩稍宽,双脚脚尖稍微冲外成11点05方向,挺胸收腹,双手交叉抱在脑后,稍微抬头,肘关节打开肩胛骨向后收紧,下蹲时保持后背挺直,收紧小腹并且努力保持脊椎笔直(当然不是要你破坏生理弯曲,就是后背看起来始终是直的,不要弓背),让臀部绷紧并稍微向上翘起,保持重心在足底,起立时重心稍微靠后,并且注意发力次序,尽量让膝关节和髋关节同时打开,膝盖始终保持稳定并与脚尖方向一致。深蹲幅度在动作标准的前提下越低越好。

呼吸:不管。

节奏:慢。

训练目标:熟练深蹲这个动作,找到良好的肌肉本体感觉与发力次序,以此为基础去学习其他下肢类动作。

我说的深蹲动作可能还不是最标准的,举重运动对深蹲会有更深的解读,但是我在改善肩关节与骨盆位置练习深蹲后,在爆发力没有任何提高的情况下,立定跳远提高了10cm。

肩关节在深蹲里起了什么作用?

不管是囚徒深蹲(双手抱脑后的深蹲)还是负重深蹲,肩关节向后收紧和抬头都是在带动后背的多裂肌与竖脊肌发力,以帮助更好地稳定脊椎与骨盆,保持动作的高效性与安全性。同时,肩关节向后收紧会让重心靠后,迫使你提高伸髋肌群控制能力。

手在前的深蹲VS手在后的深蹲

手在前的深蹲:如果你蹲不下去,大概就蹲到45°左右,然后慢慢练习蹲到90°,熟悉深蹲的动作结构。感受和熟悉深蹲时,膝盖和髋同时发力打开的感觉,慢慢过渡到手在后的深蹲。如果手伸前面还是蹲不到90°,那你应选择做健身球深蹲(网上查查)或脚底垫高,或者提高踝关节灵活性让你的深蹲幅度达到90°。

手在后的深蹲:练深蹲必须练这个动作,在挺胸收腹、后背挺直的前提下注意——肩胛骨向后收回和臀部绷紧并试图向上翘起,避免骨盆出现反向卷动,让股内收肌也参与发力。(难度增加可以改进到过顶深蹲,双臂伸直,肩胛向后收回与头和躯干在一个平面上)

膝盖不过脚尖的蹲与过脚尖的蹲:

不过脚尖是一种保守训练推广理念,没有实际功能性,对运动损伤预防与运动表现起不到什么作用,负重训练时过度强调膝盖不过脚尖会出现更高的损伤风险。下蹲膝盖超过脚尖是顺应人体自然活动动作的方法,不会伤害膝盖,只要重心保持在足底就行。

深蹲这个动作起到的作用不仅是塑形或增加肌肉力量,它是一种人体的基本动作模式,出现在多种不同的运动项目当中,良好的深蹲动作与发力模式可以带来更好的运动表现,和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让塑形变得更像是能力提高后的附属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个强化髋肌的训练动作,新的一年了解他们才能全年跑步无忧!
别告诉我你懂深蹲,你绝对要看的超详细讲解
书摘|膝关节伸展与训练,给肌肉好好做个马杀鸡
别再只关注膝踝,这个最易忽视的部位才是核心!
关于3个常见的深蹲谎言与真相
你必须深蹲的9个理由,除了能跑得更快,还能...|训练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