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特高压治霾”将加剧国家电网垄断

“特高压治霾”将加剧国家电网垄断

出于安全、经济等方面考虑,特高压交流输电并没有被发达国家广泛采用。但在连日雾霾之下,国家电网被搁置多时的特高压输电项目正蠢蠢欲动。 …[详细]

特高压输电在雾霾下蠢蠢欲动

在雾霾之下,国家电网被搁置多时的特高压输电项目也蠢蠢欲动。国家电网日前表示,将规划建设多条特高压治霾送电通道,让雾霾频发的东中部地区少燃煤,多用“远方来的电”。

特高压输电存在成本高昂、技术不成熟、易造成大面积停电等问题。由于没有大量输送能源的需求,目前世界范围仅有日本和俄罗斯铺设了特高压线路,且并未投入商业化运行。

而在中国,国家电网则始终不遗余力地推动特高压输电建设,但由于与国家规划意见存在分歧而进展缓慢。“淮南-南京-上海”和“武汉-雅安”两条线路甚至在递交评审后难以进入行政核准程序。

此前,中国的能源消费模式是将西部煤炭长距离运送到东部,用于火力发电、供热和工业生产。与长距离输电相比,输煤更经济,业界关于输煤还是输电的争论一直存在。

靠特高压输电治霾恐适得其反

当前国内仍以燃煤发电为主,从输煤改为输电,只是将本该在东部地区烧的煤提前在西部烧掉而已,本质是污染的转移,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空气污染。

而且,长期以来的输煤格局也导致西部地区火电产能远远无法满足东部需求,如果要在短时间内实现输电,势必导致“小火电”的无序增长,污染将更加严重。

2013年全国火电装机量中,中东部地区占近七成,长江沿岸平均30公里就建有一座电厂,华东地区单位面积火电装机密度为西北地区的16倍。目前火电环保措施主要靠加装脱硫、脱硝设备,环保成本较高,电厂规模与集中度直接决定了环保效果,西部地区一度电产生的燃煤污染将比东部地区更高。

在发电领域,几乎垄断供电业务的国家电网一直向全国各发电企业低价购电,然后加价出售给企业和消费者。发电企业为降低成本,只能使用包含污染物质的劣质原料发电,这也是造成污染的重要原因。

特高压输电的治霾效果尚难定论,但成本高企已是不争的事实。例如,特高压交流线路一个变电所投资在20亿元以上,而普通输电线路变电所只需2亿多元,相差近十倍。

此外,随着中国铁路运输效率急速提高,特高压输电容量大的优势也不复存在。原来设计最大年运输能力1亿吨的大秦铁路,现在的运输能力已经达到每年2.5亿吨,如果全部用于燃煤发电,约等于5条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送电量。

特高压项目强化国家电网垄断

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于2008年12月底竣工,2009年1月正式投入运行,在工程上马之前,电力业内就有广泛争议,但由于专业性较强,并未引起公众注意。

业界对特高压项目的异常敏感,是由于特高压项目一旦实行,中国的所有区域电网将全部用交流特高压连成“一张网”,意味着国家电网真正形成全国性的绝对垄断。这显然与政府破除行业垄断的精神背道而驰。

国家电网向国内11亿民众供电,资产规模超20000亿元,员工数量达190万人。近两年发改委多次上调电价,电网的盈利能力有所提高,但运营效率未明显提升。

始于2002年的电力体制改革,曾在国家电网内设立了五大区域电网公司。改革有意鼓励区域电网做大做强,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股份化改造以促进竞争。

国家电网建设特高压电网从技术上形成了壁垒,会与通过改革形成的区域电网体制格局形成矛盾,国家电网借雾霾推动特高压工程将进一步强化垄断地位。

结语

特高压输电改变的只是能源输送的方式,从输煤到输电,本质是污染的转移,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空气污染,只会加强国家电网的垄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警惕电荒背后的市场溃败
深度好文 | 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特高压将构建跨区输电“主动脉”
能源圈专业人士:特高压列入新基建无法理解|特高压
实地探访:今夏湖南电力保供怎么样?
刘振亚提出的特高压电网建设到底对于中国来说是好是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