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宠辱不惊
鲁 人
造化弄人。踌躇满志的著名影星巩俐在金马奖铩羽而归,确实有些意外。原本她是满怀希望而去的,舆论说她是获奖热门人选,赞助商已准备好庆功宴,她自己也信心十足,可没想到却输给一个籍籍无名的台湾演员。脸上有些挂不住的巩俐,不免气急败坏,急不择言:“我这次来金马奖,特别感谢金马奖给我这次机会,让我了解一个不专业的电影节是怎么样的,而且一个不公正的电影节,会让所有艺术人员瞧不起他们。”巩俐还说:“这是我第一次来金马奖,也是最后一次来金马奖。”
这个表态就未免有失风度了,如果说没得奖是输了一次,话说得如此难听就等于又输了一次。参加一次颁奖,连输两阵,巩俐这回是得不偿失了。最简单的道理,既然你参加评奖,就是认可评奖的程序,认可评委的资质,准备接受评奖的结果,不能说对自己有利的评比结果就欢天喜地,一旦名落孙山就怨天尤人。
设电影奖的目的是表彰优秀演员、导演、作品,但因僧多粥少,无论如何巧为筹措、精心策划,也不可能把所有优秀演员都请上领奖台,总有遗珠之憾。而且,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表演不同于数理化,电影奖不同于科技奖,标准很难统一,加之不同评委的偏爱,口味各异,见仁见智,价值取向不同,遴选的获奖演员及作品也很难让人人满意。要做到绝对公平、公正,是不现实的,能使未必最好但肯定是高水平演员及作品入选,能把那些明显档次偏低的作品剔除,就算是差强人意了。
因而,我觉得每一个演员都应以淡定达观态度来看待电影奖,可以去努力争取,但不必看得太重,毕竟这是身外之物,有它要演戏,没有它还是要演戏,搞影视表演主要是因为自己喜欢,获奖只是事业的副产品。平心而论,贵为三大电影节主席、威尼斯影后的巩俐在金马奖意外踏空,确实有些遗憾。但像巩俐这样拿奖无数、声名远播的大明星,更应有点胸怀与风度,淡然视之,不必萦绕于怀。世间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相比较而言,在众多演员中巩俐已经是太幸运了,偶有小挫,当一笑了之。
联想起来,前些时为得奖而争得不亦乐乎的还有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也有些志在必得的名家因为“意外”落榜而大为光火,言辞偏激,不无失态。确实,他们的东西也不错,有的甚至比获奖作品还要出色些,但阴差阳错或其他原因,没有“金榜题名”,有点怨气、不服气也很正常,发几句牢骚也在情理之中。但如果再去争去闹,去辩解去上告,不仅无法改变结局,而且有失风度,成为文坛笑柄。我很赞成作家陈世旭的高论:“一个立志写作的人最好看的姿态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最难看的形象是为了争名争利使尽浑身解数。”如果说,评奖落选是输了一场,再去吵闹就又输了一场,一个真正睿智的作家是不会干这种赔本买卖的。
这里,不妨学学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他虽然作品影响很大,好评如潮,一直是“呼声很高”的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但却“陪跑”7年,屡获提名又屡遭淘汰。可是他却超级淡定,从来对此不置一词,似乎这事与他无关一样。这就是《菜根谭》说的那个境界:“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
说到底,文艺奖只是文化界的一个点缀、一个花絮,千万不要喧宾夺主,忘记我们到底是干什么的,对于一个有作为有追求的文化人来说,有奖更好,没奖也不影响创作与生活。因而,对各种奖项还是淡定点好,得之欣然,失之泰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同样是失败,巩俐和韦唯的反应真是天壤之别!
54岁巩俐和“铁榔头”郎平同框,其他女星都想当公主、当爷,她却直接当了“皇”!
七夕分手,内地电影和金马奖,谁依在谁的肩膀哭?
巩俐不需要金马,但金马需要巩俐
巩俐:老娘就是不爽怎么了?
53岁的巩俐,离开张艺谋之后还这么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