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掌故 五毒
掌故
五毒
伊 人
说到“五毒俱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那是一个贬义成语,形容某一个人坏得没法再坏了。其实,“五毒”最初指的不是危害社会的某类人,而是五种济世良药。
最初的“五毒”是指五种主治外伤的药性猛烈之药。《周礼·天官》载:“凡疗伤,以五毒攻之。”此“五毒”,据文献记载指的是:石胆,丹砂,雄黄,礐石,慈石。这五种药材,虽说毒性较强,但药力亦猛,故也被医家称为“灵丹”。“五毒”各具非凡的药性和药力:石胆主金创、诸邪毒气,丹砂主身体五脏百病,雄黄主鼠瘘,礐(音:却)石和慈石主周痹风湿。因为这五种药材被称为“五毒”,所以很多误以为这五种药材个个毒性无双。其实,这五种药材并非个个含有剧毒,而是五种药材“合成”后,才产生巨大的毒性。据古代医学著作介绍,将这五种药材连续加热三天三夜后,研成或煲成的粉末,便是“五毒”的成药,用来涂抹患处,具有极其灵验的疗效。这正合中医之法:以毒攻毒。
随着社会的发展,“五毒”的含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由最初的五种药材扩展到五种动物、五种情绪和五种现象。譬如民间传说中的“五毒”是五种动物:蛇、蜈蚣、蝎子、蜘蛛和蟾蜍。每到端午节,民间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佛教五毒。佛教称“贪、嗔、痴、爱、恶”这五种情绪为五毒,认为这五种情绪是众生之“障”,一旦勘破,便能更容易地修成正果。
五种社会丑恶现象:骗、赌、帮、烟、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毒”原来是良药。
【新提醒】疾病是怎样产生的
“五毒俱全”中的“五毒”到底指什么?
“五毒”是什么?
只有少数人知道的端午节的一个习俗——避五毒
人畜无害的壁虎,为什么位居“五毒”之一?原来是它“深藏不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