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收割乡愁
在线荐稿记者博客联系记者
拍摄手记
这是记者5月27日上午拍摄于汝阳县十八盘乡登山村的一处打麦场,村民正在碾压场地准备打麦。由于是山区梯田,麦收仍靠传统的手工收割。如今,这种劳动场景已经很难在平原地区看到了。
□图/陈更生文/陈炜
远山如黛,麦场如盘。大山怀抱中的一方天地,让人不禁想起梵高画中的麦田,每一笔的触碰,都会激起记忆的涟漪,扯牵出乡愁缕缕。
南风起了,布谷叫了,杏儿熟了,麦梢黄了,空气中时而飘过来一阵燎麦的清香。骄阳下,糙场的石磙一遍遍碾过,大场的地面开始变得平滑如镜、瓷实如砥,一场气势磅礴的麦收已箭在弦上。
麦子在中国人尤其是北方人心中的位置无可替代。有一两囤麦子围蹲在厦屋里,人们就有了底气,脸上就有了笑意,走路就会轻快许多。从头年晚秋播种到来年夏天收割,大自然的每一次风吹草动都牵动着他们的心,一场透雨、一场冬雪会让他们喜笑颜开,一阵狂风、一阵冰雹会令他们心急如焚。他们像守护子孙一样守望着麦田——那里孕育着他们的未来,更是希望升腾的地方。
麦收总是在6月初的某个清晨悄然打响。青灰的曦光里,人影浮动,弓腰屈膝,埋头前行,镰刀过处,嚓然有声,他们用指尖检阅着、用臂膀搂抱着,用气息呵护着每一垄麦秆麦穗,大野麦田呈现着一尊尊雕塑般的形体,笼罩在凝重的仪式感之中,那意味着技艺与力量的比拼,尊严与自豪的释放。
我还是坚持用“割”这个大型动词来形容麦收,它营造出来的氛围神圣而崇高、庄严而凝重,它是镰刀一镰一镰地攒起来的,是锋刃穿过麦秆的“霍霍”声演奏出来的,是太阳的芒刺和蒸腾的热气烘托出来的,是洒落泥土的汗水和结晶衣背的盐渍描摹出来的......也是对“累并快乐着”这个著名判断最精准的解读和最贴切的阐释。
终于,大地上滚滚的麦浪偃旗息鼓,汇涌到了打麦场——那是麦子与太阳相看两不厌的地方,是麦子与石磙喁喁私语、依依不舍的地方,是麦子在空中翩翩起舞,与轻风互诉衷肠的地方,更是一个放飞希望和分享快乐、诞生故事和酝酿诗情的地方——他们多日来始终揪着的心开始放松、因劳累而僵硬的身体逐渐活泛起来。一轮圆月下,清风徐来,蛙声如潮,伴随着一缕缕辛辣旱烟儿的飘散,怪力乱神欣欣然从他们的嘴边登陆,一幕幕关于爱或情的活剧生动地悄然上演……我总想,假如辛弃疾当年不是在江西黄沙岭,而是在麦收时节行走到中原某个村庄的话,他的那首著名的《西江月》或许会有这样的句子:打麦场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依然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的那个夏天,我乘火车自兰州一路东进。那一刻,夕阳西下,关中平原野旷天低,麦浪滚滚。列车在一个名叫蔡家坡的小站旁暂停,晚霞里,一群麦客蹒跚而来。猛然间,一声秦地老腔拔地而起,悲怆苍凉,哀转久绝,如电光石火,刹那间穿透了我的胸膛……
日月如梭,我们不断告别着旧时光。当一队队被叫做“铁麦客”的大型联合收割机隆隆驶过我们身边北上西进的时候,我们记忆深处的麦收场景,连同已延续数千年的农耕文明正在渐行渐远。或许,我们应该保留这样一块地方,留下石磙、草垛,留下打麦场,来承载我们的乡愁。???8
下一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月,又到麦香时节||孟祥玲
布谷鸟的叫声||周国利
姜广富:麦收时节|散文
【散文】高永康||父亲的打场号子
南唐村·麦收
「写作坊·美文」李健|远去的麦客远去的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