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孩子伸手向你要钱时,你的态度决定孩子未来

01

金钱人人都需,不光大人,连还没有完善金钱观的小孩也会有欲望需要用金钱来实现的时候。

是不是常常听孩子闹腾、撒娇说“妈妈,我要买这个玩具”、“妈妈,我要吃那个零食”、“妈妈给我几块钱,我要和朋友出去玩”……?

前不久,在网上就看到这么一段问妈妈要零花钱被拒的视频:

事情发生在广东肇庆,14岁男孩为要几块钱零花钱拳打脚踢亲生母亲,甚至用自行车按压母亲。

据了解,男孩父亲在其9岁时去世,母亲有智力障碍,男孩向母亲索要几块钱零花钱被拒绝,于是便对母亲实施暴力。

当看到视频当中的母亲说:“我不怪他,因为我是他妈妈啊”时,心里颤栗一了下,实属痛心,但也让人深思。

现如今未成年人对金钱理解之肤浅,已经达到可以伤害至亲的程度。

那么在成年之后,是否会因为金钱观教育的缺失走上一条违背道德、法律的不归路呢?

02

孩子起初对金钱是一无所知的。

但后来孩子渐渐频繁地向家长索要金钱,肆意挥霍,除了受社会风气、校内跟风的影响,更多的原因还是家长对孩子金钱观教育的缺失。

我们一起来看看在给孩子零花钱时,我们不经意间犯的两种错误:

1、 片面式金钱教育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泰勒·克罗弗德在《金钱传》中说:

“钱本来没有建过一幢大楼,制造过一件产品,抢救过一个人,或提出精明的投资意见,尤其在当代社会中,钱只是毫无价值的纸片。”

城市的发展让生活变得更加快捷便利,各式娱乐消费也应运而生,在光怪陆离的社会熏陶下,很多家长的物欲也无限膨胀,于是加速了正在成长的孩子自主或在家长带领下把金钱投入到腐败游、聚餐娱乐和或无度购物中。

这种错觉造就了孩子早期的金钱价值观,他们认为钱就是万能的,因为可以换来自己想要的。

于是年纪轻轻的他们开始想方设法撒娇、讨好,甚至不择手段的从父母这要来零花钱。

有了金钱可以让他们走出封闭的家园、走出羁绊、走出广阔的社会。

但片面的金钱观也会无形的给他们套上最悲哀的道德枷锁。

在《金钱传》中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

太平洋雅普岛有一种质地洁白细腻的石头钱,叫做斐,大小从一英尺到十二英尺(1英尺=0.3048米)不等。

由于这种钱太重,交易时不需要搬动,只要在上面做标记就能表明钱的所有者。

1898年德国政府占领了这个小岛,为了迫使岛民服从统治,德国人想出一个诡计:

用黑色染料在斐上画黑十字,宣布斐不再是钱。

岛民们惊恐万分只好被迫服从统治,按要求去做工。

后来德国人把黑十字去除,岛民们的财产又失而复得,开心不已。

有人也许会嘲笑雅普岛人的愚昧无知,但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

人们只看到金钱表面的有用性,却不能认识到金钱的真正价值从何而来。

我们年幼的孩子在未形成完善的金钱观前,对金钱的看法其实和雅普岛人是一样的。

2、 哭穷式金钱教育

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曾说:“吝啬必受惩罚。”

吝啬无疑是在间接的对孩子哭穷,贫穷的思维就像是父母留给孩子的遗产,不管孩子愿不愿意继承,它都会记在孩子户头。

说惜金如命的家长有罪,可能会伤了那些想教孩子勤俭节约的家长,但过于克扣节省的确会在孩子心头种下“我家很穷”的自卑心理。

明代冯梦龙的杂记中记载有一个“一钱莫救”的笑话:

一位父亲性极吝啬,在路途中遇河水新涨,虽然可以坐船渡河,但不想出船钱,于是涉水渡河。

结果被河水冲倒漂流半里多,儿子找到船家商讨,但在船费“一钱”还是“五分”上没有谈妥。

父亲在垂死挣扎之际回头对儿子大喊:“我儿,我儿,五分便救,一钱莫救!”

虽是野史流言,但艺术源于生活,故事中“一钱莫救”的父亲入骨三分地展现了现如今部分家长的金钱观。

从小被灌输贫穷观的结果,往往是孩子特别在乎钱,哪怕长大后有钱,也会很抠门,以致出来社会后交际受阻。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往往越是被传输穷概念的孩子,想要得到的欲望会愈加强烈。

哭穷式的金钱观教育正是导致现如今熊孩子为了零花钱和家长争执打闹事件频发的原因之一。

03

你是否正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金钱观呢?

一个孩子若是只被几块钱零花钱任由摆布,那家长的教育也就败了。

金钱观关系到孩子未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用对正确的教育方法对孩子一生受益:

1、 优化自身金钱观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说:“如果你懂得使用,金钱是一个好奴仆,如果你不懂得使用,它就变成你的主人。”

所谓正确的价值观,就是让孩子意识到零花钱只是价值的一种象征物,让孩子能够正确处理零花钱和道德的关系,并能科学、健康的将零花钱消费在所需的地方。

在教育孩子的同时,父母通过不断优化自身的金钱观也是对孩子金钱观塑造的一场修行。

孩子本单纯如白纸,初始肯定是没有什么物质上的欲望,只是在成长中,他会不断接触自己想要的东西。

如果父母只懂一味满足孩子,对孩子的欲望“有求必应”,甚至“无求先应”。孩子就会从无物质欲望转变成对物质需求贪得无厌。

2、 君子爱才,取之有道

连续两年排名全球财富500强第一的沃尔玛公司老总——老沃尔顿从不给孩子们零花钱,而是要求他们自己挣钱。

四个孩子从小就开始给父亲打工,他们跪着擦地板、修补漏雨的屋顶、夜间帮助卸货,工钱和工人们一样高。

在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也体恤到父母的养育之恩与金钱的来之不易。

不仅要教会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让孩子明白钱从何而来、如何赚钱、用什么方式赚钱同样重要。

用对正确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对金钱的取舍走上正轨。

3.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贫穷和富有。

告诉孩子:

有的人生来富有,但并不会永远伴随,它像流水一样,稍有不慎,就会变的一滴不剩;

有的人生来贫穷,却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或靠自己双手,扎扎实实挣生活,我们应该尊重这样一直努力的人;

不可用钱衡量身边的人幸福与否,高贵与否。

富有者不应该炫耀,而贫穷者也不必自卑,只有自强自立者才值得尊敬。

如果对“富养”的认知有误,即使耗尽心力和金钱富养,也仅是把孩子教育成教养上精神上极度“贫穷”的人。

04

一旦误入金钱的深渊,用片面说教、哭穷的方式挽回是杯水车薪的。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生命本身不以功利为目的,我们可以把人生过得金碧辉煌的富贵,也可接受活色生香的烟火平凡。

虽然没钱寸步难行,但一定要坚信自己的能力是可以摆脱现状的,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懂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理,才能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家长就要给零花钱了,不然长大后容易让你失望
孩子会花钱 家长该注意
教育专家“怒”谈“零花钱”:父母无心之举,导致孩子一生自卑
如何培养孩子的财商:怎样给孩子零花钱 | 幸知喊你听课啦
教育专家教你“什么地方该花,什么地方该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