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茶壶投资: 什么才是上海家化业绩滑落的罪魁祸首? 2014年,上海家化仍是A股难得的绩优股,净资产...

        2014年,上海家化仍是A股难得的绩优股,净资产收益率为26.53%,扣非净资产收益率25.81%。往前追溯5年,净资产收益率均在20%左右,并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但2015年起,业绩迅速回落,2015年扣非净资产收益率仅17.21%,2016年更是滑到3.38%,净利润仅剩2.16亿元。是什么情况导致上海家化业绩的下滑?

        一、化妆品行业状况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行业分析,近十年来欧美化妆品大牌对于国内市场的持续投入和培育,国内消费者已经逐步形成正确的使用习惯和消费理念,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自身健康及肌肤护理的需求日益关注,周期性合理重复购买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加大护肤品的尝试和选择。过去五年我国化妆品行业CAGR(年复合增长率)为9.1%,远高于全球平均CAGR的4.1%。2016年限额以上企业化妆品零售总额达2221.9亿元,同比增长8.3%。

        随着中产阶级数量的增长及居民消费的升级,我国化妆品产业发展将进一步发展。预计2019年,我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可达4906亿元。我国与日本、韩国等东亚地区护肤品消费特点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目前日本人均护肤品消费103.75美元,韩国人均护肤品消费89.53美元,分别是中国的6.18、5.33倍,充分显示了中国护肤品消费市场潜在空间巨大。

        化妆品行业集中度仍然较低,护肤品市场份额最大的品牌市场份额仅为5%。这几年,行业的产业竞争特点出现较大变化,主要消费群体已逐渐由80后、90后代替,这些消费群体信息渠道更广泛、交流更充分,消费风格更时尚、更个性,倾向于购买价格适中、产品效果和口碑俱佳的“大众精品”。随着本土品牌的品质提升以及对新兴销售渠道的把控,曾占主导地位的外资品牌逐步走下神坛,市占率逐年下滑,内资品牌的化妆品市场份额从2010年的39%升至2014年的46%,珈蓝集团的自然堂成为消费理念转型的最大受益品牌。

        二、上海家化的问题

        2017年1-9月,上海家化实现净利润3.02亿。三季报说已高于上年全年,似乎有逆转迹象,但仔细一分析,2016年前三季净利润为4.33亿元,第四季度亏损2.18亿元。因为业绩下滑,2016年11月,原强生过来的总裁谢文坚辞职,维达纸业的张东方继任。来的时候已是年底,虽说冠冕双十一天猫晚会多付了1亿营销费,但四季度如此大的亏损额,还是无法摆脱洗大澡的嫌疑。如果今年的报表净利润增幅未能在5%以上,实际经营情况应仍未好转。

在其他行业2015年逐步见底、2016年开始反转的经济大环境下,在化妆品自营品牌市占率逐步提升的大背景下,上海家化为何止不住下滑的脚步?究竟什么才是引起上海家化业绩滑落的主因?在年报中,我们找到了以下这些不利因素,就让我们一个一个地进行分析分析。

        1、花王代理业务的结束。只能说有点影响,但绝对说不上是主因。2013-2016年公司代理花王业务净利润分别为849万、-307万、8560万、3316万元,5年的代理合同,等开始赚钱了就结束了,但要把2015、2016年的业绩下滑归到花王代理业务的结束上,我仍觉得非常勉强的。如果代理业务的下降是预料中的,但2016年自有品牌营收下降2.73%,则应该说是很让人不安的。

        2、未能赶上电商渠道发力期。这几年,快消品在传统销售渠道商超和百货的增速明显放缓,电商渠道销量则在飞速增长,2016年化妆品电商渠道赠速为40%,而百货、卖场、超市渠道则下降0.9%、4.3%和0.6%。做好电商渠道,不但可以享受超高的增速,还可以有较高的毛利率,2016年上海家化的线上渠道增速为52.57%,毛利率为75%(线下渠道增速-15.13%,毛利率为58.6%)。但不足的是,2016年上海家化电商渠道收入占比只有16%,而2015年全化妆品行业电商渠道占比就已达18.1%,说明上海家化的电商渠道布局是稍微晚了点。要在电商渠道做出业绩,品牌号召力非常重要,如果你的品牌有足够的号召力,消费者会直接光临你家天猫或京东旗舰店。如果品牌号召力不够,那就需要大量的营销,同时要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要符合消费者的时尚偏好和价格定位。只开个旗舰店,没有有竞争力的产品,各位网友没想到要买你家产品,那就是个虚摆设。所以面对新经济模式,上海家化的营销不但要拓渠道、扬品牌,更要提供有美誉度、认可度及场景联想的热销产品,要有让消费者能主动重复消费的产品。

        3、韩国等进口产品的冲击。这个应该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去韩国买个护手霜、防晒霜带个气垫是很常见的,韩国护肤品没有很经典的品牌,之所以能在国内兴起一股韩国化妆品热,主要还是韩国产品的物美价廉、包装时尚、使用方便,更适合年轻人的口味,也非常适合电商销售,尤其现在海淘的兴起。

        4、国内自营品牌发力。这个应该也是有一定影响的,依托互联网渠道,传统品牌百雀羚脱胎换骨,主打草本概念,换上经典包装,热卖焕颜美容液等产品,新晋品牌自然堂以雪域为卖点,大卖冰肌水和面膜,还有卡姿兰的气垫、一叶子的补水面膜、美肤宝的防晒霜......国内自营品牌逐渐呈现产品丰富、性价比高等特点,对家化的护肤彩妆品牌——佰草集确实会有一定的冲击。2014-2016年,佰草集的百货渠道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分别为3%、2.8%和2.7%,市场排名则由第7名落到第8名、第11名。

        三、业绩滑落的原因      

       在自主品牌形势好转的大背景下,家化的佰草集、美加净为何没能出现热卖单品呢?佰草集定位高端,主打草本概念,本应是国内最能挑战外资品牌的产品,但因家化布局互联网渠道较晚,同时在营销上没能聚焦于单品,价格也不够有吸引力,所以反被其他自主品牌占据了有利时机。美加净的护手霜很便宜,效果也不错,但那几十年不换的包装风格,总让人想到那是妈妈用的护手霜。年轻小姑娘虽然喜欢物美价廉的产品,但韩国进口或者新晋国货的护手霜、防晒霜,包装时尚、气味好闻,价格也不贵,谁又会买美加净的护手霜呢?在这两个护肤的主要品牌上,我感觉上海家化有点两头不着啊。

        不过,必须承认这几年六神的沐浴露倒是发展不错,关键是性价比高,同样份量的产品要比其他品牌实惠很多,应该说低价抢占市场、然后逐步提高毛利率的策略还是不错的,目前市场份额7.2%,排名第四。六神的花露水当然还是一如既往处于霸主地位,只是行业空间就这么大,估计对总体营收的影响不大。婴儿护理品牌启初这两年倒是发展得非常不错,已稳居细分市场第二,只是与“她经济”中的化妆品相比,市场空间总归要小很多。男士品牌高夫发展得也还不错,面霜市占率已由2014年的3.9%上升至6.3%,位列第三,但跟欧莱雅和妮维雅还有较大差距。

                                                上海家化2013-2016年收入结构

        从以上表格,我们可以推断,护肤产品没有洗护产品发展得好,洗护产品4年合计增幅23.5%,毛利率先下降再上升,护肤产品4年合计增幅15.3%,毛利率则逐年下降。这样的数据跟我们以上的品牌分析结果还是一致的。

        归根结底,化妆品的品牌效应很重要,但化妆品也是时尚行业,需要顺应时尚潮流,不断更新包装和设计风格,更要重视新兴群体和新兴渠道,投消费者所好,研究消费新动向。家化的问题不在品牌上,应该说,与国内同行比,家化的几个品牌还是最有价值的,但能否利用品牌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能否抓住一切新兴的力量,则主要还是看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

        很多人将家化的业绩滑落归咎于2013年的那场变革。对一个企业来说,失去经营数十年的管理层确实是非常大的损失。但必须承认,从强生高薪请来的谢文坚董事长,这几年在抓公司治理推电商营销上都很努力,在一个国有企业底子上改造企业治理机制,阻力是可以想见的,虽然上任后马上推电商,但布局还是晚了,当然产品的创新也做得不够。但这些一定是谢的错吗?原来的领导班子一定能做得更好吗?   

        上海家化新一任的张东方总经理来自维达纸业,有多年的快消品管理经验。但还是得问一问上面的几个问题,她能带领上海家化赶上互联网这班车吗?她能让上海家化提升产品创新能力赶上时尚潮流吗?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今日话题 @老鹰不飞 $上海家化(SH60031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度)上海家化改制元年业绩猛增,明年发力新产品新渠道
业绩大退步受质疑:家化回应短期波动不代表长远
失去灵魂的上海家化,何时能告别动荡?
市值接连被珀莱雅和丸美赶超,六神业绩增长乏力,上海家化怎么了?
御家汇陷上市魔咒:主品牌御泥坊收入陡降,4成营收砸市场致首亏
转型带来阵痛?御家汇一季度预计利润持续缩水,下滑超七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