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TDS-高级简答题
userphoto

2023.02.04 河北

关注

高级

1、一切可能影响网络性能的因素都属于网络优化的工作范畴,请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简要介绍网络优化的主要内容。

1、设备排障;2、提高网络运行指标;3、解决用户投诉,提高通信质量。4、均衡网络负荷及话务量;5、合理调整网络资源; 6、建立和长期维护网络优化平台

2、请结合自己的日常工作简要叙述无线网络优化的流程。

1、网络评估测试
2、问题初步定位
3、数据采集     4、网络问题分析
5、优化方案制定 6、优化方案实施 7、验证性测试   8、优化验收和总结

3、有哪些高层信令过程可以触发随机接入过程?

1)移动台发起呼叫          2)寻呼响应   3)位置更新  4)登记注册  5)发短消息    6)其它过程

4、在随机接入过程中,UE需要在上行导频信道UpPCH上进行上行同步。请简述该物理信道采用何种功控方式以及功控涉及的相关参数。

采用开环功控方式,相关参数如下
PUpPTS = LP-CCPCH + PRXUpPTS,des + (i-1)Pwramp
LP-CCPCH:测量到的路径损耗;
PRXUpPTS,des:Node B的期望接收功率;
Pwramp:多次接入时的功率爬升步长,0、1、2、3dB;
i:接入次数


5
、在TD-SCDMA切换测试过程中,简述常见的切换问题。

1、邻区漏配或越区覆盖无法触发切换   2、无主覆盖频繁切换导致掉话         3、HC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切换不及时
4、同频同码UE无法识别导致切换失败   5、其他

6、请列举在切换参数优化中常用的主要参数,并对其意义及设置进行简要说明。

1、相对门限,Hysteresis。用于测量,
限制触发事件报告;设置过大,容易掉话;过小容易误切;2、触发时间,Time to trigger。被测实体达到门限后被要求的持续时间,配置要大于测量周期;3、小区个性偏移Cell Individual Offset,该值的大小将直接影响事件触发的难易;4、本小区绝对导频门限,用于切换过程判决,本小区的PCCPCH RSCP值小于该门限值才可能触发切换;5、邻小区绝对导频强度,PCCPCH RSCP值大于该门限值才能触发切换;6、相对导频强度门限,邻小区的RSCP值大于本小区的RSCP达到该值后才可能触发切换。

7、什么是KPI?什么是KQI?简要列举其内容。

KPI-关键性能指标,KQI-关键质量指标。KPI主要根据网络状况与能力划分,主要统计话务状况,传播状况,资源状况,可信性性能及计费性能;KQI主要根据业务生命周期进行划分,主要统计业务支持性能,业务可操作性能,业务性能和安全性能。

8、TD-SCDMA网络接入指标都有哪些?并对比GSM的性能指标进行说明。

TD-SCDMA的接入指标包含:RRC连接建立成功率、RAB指派成功率、无线接通率、RRC拥塞率、RAB拥塞率/业务拥塞率;                   对比GSM:RRC连接建立成功率对应2G的随机接入成功率;RAB指派成功率对应2G的呼叫指配成功率;无线接通率对于3G来说是RRC×RAB,但是无线系统接通率2G主要是讲网络资源使用的性能。

9、试列举RRC连接建立成功率低的可能性原因都有哪些?

1、终端处于弱覆盖区域;2、终端处于信号重叠区域或信号复杂无主导小区区域;3、无线资源不足,RRC建立失败;4、存在同频干扰,外部干扰;5、基站天馈或硬件故障导致接收灵敏度下降;6、参数设置不合理

10、试列举RAB接通率低的可能性原因都有哪些?

1、终端处于弱覆盖区域;2、终端处于信号重叠区域或信号复杂无主导小区区域;3、无线资源不足,RRC建立失败;4、存在同频干扰,外部干扰;5、RAB建立过程中切换失败;6、RAB建立过程中安全模式失败;7、UE故障RB SETUP消息终端无法正确解调或不回RB SETUP COMPLETE;8、参数设置不合理

11、试列举业务拥塞率高的可能性原因都有哪些?

1、小区存在大量用户,无线网络资源已被占满;2、异常操作或硬件故障导致资源挂死导致无法正常释放;3、存在强烈的干扰,导致资源不可用;4、硬件故障导致资源不可用;5、周边基站故障导致本小区话务负荷提高;6、参数定义错误导致无资源可用

12、试列举掉话率高的可能性原因都有哪些?

1、终端处于弱覆盖区域;2、频率规划不合理或存在外部干扰;3、CELLUPDATE CONFIRM超时掉话;4、终端位于切换带,频繁切换掉话;5、通话过程中触发切换,目标小区无线资源不足;6、源小区越区覆盖,无目标小区可切,源小区无线链路失败掉话;7、基站硬件故障或天馈故障,下行射频信号不稳定或上行灵敏度变差导致无线链路失败掉话;8、参数设置不合理

13、请简述由于功率原因造成的基站没有接收到上行同步码的分析思路和解决方法。

思路:确定终端已发送上行同步码,通过跟踪基站,确定基站没有收到上行同步码,可初步确定是由于功率较低造成的。
方法:考虑增加上行同步期望接收功率或上行爬坡步长。

14、在随机接入过程中,Node B不发射FPACH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1. Node B没有收到SYNC_UL; 2. 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UE选择了相同的SYNC_UL码;
3. Node B资源不足。

15、在接入过程中RNC收到了RRC连接请求,但是没有发出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的原因?

1. RNC和Node B间无线链路建立失败;
2. RNC和Node B间ATM承载建立失败;
3. 本地资源不足。

16、TD-SCDMA都有哪些切换问题,请至少列举4中。

邻区漏配或越区覆盖无法触发切换;无主覆盖频繁切换导致掉话;邻区拥塞无空闲信道无法切换;HC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切换不及时;信令原因导致切换失败;目标小区上行失步导致切换失败;同频同码UE无法识别导致切换失败;源小区下行干扰严重导致切换失败;硬件故障导致切换失败。

17、对于服务小区RSCP很差,但是仍没有触发测量报告的问题,采用怎样的思路进行分析?

查看是否有邻区测量值,如果没有应是邻区漏配问题。有邻区测量值的话,如果邻区测量值也很差,说明是覆盖问题或GPS失步;如果邻区测量值很好,则应检查测量上报机制及门限。如果以上方面都正常,需要确认是否是UE故障。

18、对于测量上报后,RNC应该触发信道配置而没有触发的问题,采用怎样的思路进行分析?

首先检查切换门限是否已达到,如果没有,应是参数设置过高。其次,检查是否由于目标小区否拥塞造成目标小区无资源配置。最后,检查RNC是否正常工作

19、对于覆盖问题导致的掉话,一般需要进行天馈系统的优化,请简述天馈系统调整的原则?

方位角和下倾角根据实际覆盖情况进行调整,水平方位角调整范围建议不超过左右30度的范围,避免出现扇区间过度的重叠覆盖。在一个区域保证导频信号相近的小区不超过3个,一般控制在除主覆盖小区和第一强邻区外,其他小区的RSCP比他们低10dB左右。注意不要对着明显的遮挡建筑物进行照射。除非特殊情况需要采用折射或反射信号进行覆盖。尽量利用建筑物的自身的特点对天线的后瓣进行抑制。市区建网中应让天线方位角与道路成一定夹角,尽量不要让天线的方位角与城市道路平行,特别是当基站及天线位置在十字路口附近时,如果让天线照射方向与道路平行(即顺着路照射),那么将带来非常强的越区覆盖。

20、开环功率控制需要计算路损,请简述终端如何计算路损,所需数据通过何种方式获取?

终端用PCCPCH的发射功率减去PCCPCH的RSCP值,得到路损;PCCPCH的发射功率终端通过广播信道获得,PCCPCH RSCP值由终端测量

21、简述TD-SCDMA系统中Iu接口的主要功能。

主要功能如下:
1、无线接入承载管理功能
2、无线资源管理功能
3、连接管理功能
4、用户平面管理功能
5、移动性管理功能
6、安全功能

22、请列出TD-SCDMA网络中一次呼叫涉及的接口,并简要说明。

1、Uu接口
NodeB和UE之间的无线接口。
2、IuB接口
RNC和NodeB之间的接口,RNC通过此接口控制多个NodeB。
3、Iu_CS接口
MSC Server和RNC之间的接口,主要用于:RNS管理、呼叫处理、移动性管理。
4、C/D接口
HLR和MSC Server/VLR之间的接口。主要用于交换路由信息、用户签约信息,位置信息、用户状态等。
5、MSC Server之间的接口
MSC Server之间的接口采用BICC或ISUP。
6、MC接口
软交换和MGW之间的接口,采用H.248协议。

23、简述TD-SCDMA系统中Iub接口中用户平面FP的主要功能。

主要功能是把无线接口的帧转化成Iub接口的数据帧。

24、请描述TD SCDMA到GSM的电路域切换流程

1 在测量的基础上UTRAN决定进行系统间切换时,SRNC发送RANAP消息“Relocation Required”给CN,要求对方系统为系统间切换做好准备;
2 TD SCDMA CN转发此需求给GSM MSC(通过MAP/E消息“Prepare Handover”);
3 GSM MSC向BSC发“Handover Request”;
4 GSM BSS为系统间切换准备好资源后,BSC回“Handover Request Ack”给GSM MSC;
5 GSM MSC发送MAP/E消息“Prepare Handover Response”给TD SCDMA CN;
6 TD SCDMA CN通过发送RANAP消息“Relocation Command”消息应答SRNC的初始请求;
7 通过已存在的RRC连接,SRNC向MS发送“Handover From Utran Command”消息,要求MS进行从TD SCDMA到GSM的系统间切换;
8 MS进行从TD SCDMA向GSM的切换(硬切换),MS发送“Handover Complete”消息给BSC,通知BSC切换完成,BSC发送“Handover Complete”消息给GSM MSC;
9 当检测到MS在GSM覆盖范围内后,GSM MSC发送“Send End Signal Request”消息给TD SCDMA CN,通知TD SCDMA CN切换已经完成,可以释放该MS占用的TD SCDMA网络资源;
10 CN发“Iu Release Command”给RNC,通知以前的SRNC释放相关资源;当TD SCDMA中相关承载资源释放完成后,TD SCDMA CN给GSM MSC回响应,切换信令流程结束。

25、UE给网络侧发送CM SERVICE REQUEST消息,CM SERVICE REQUEST消息中包括那些参数?

IMSI、TMSI、IMEI、classmark2、CKSN、CM业务请求类型(移动始发呼叫建立、紧急呼叫建立、短消息业务、补充业务、位置业务)。

26、UE以百龙基站小区为服务小区做业务,向喜泰站方向移动,随着服务小区信号变弱,UE切换到喜泰1小区,从地理位置分布,UE本应切换到喜泰3小区,但不知何种原因,后续移动过程中一直没有切换到喜泰3小区。1、从上面描述可知,UE本应切换到喜泰3小区,但却切向了喜泰1小区,请问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2、如需核查服务小区是否把喜泰3小区配为邻区,有哪些核查方法?

1、服务小区没配喜泰3小区为邻区;喜泰3小区有故障;喜泰基站经纬度有误;喜泰1和3天馈接反或喜泰3信号被遮挡;2、从测量控制消息核查;通过机房维护人员核查配置参数;通过路测软件服务小区和邻小区测量核查。

27、简述N300,T308,N308这三个计数器的含义?

N300:在RRC连接建立过程中,允许UE重发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的最大次数。  T308:当UE在上行链路上发送一条RRC CONNECTION RELEASE COMPLETE消息时,会重置计数器V308,并启动定时器T308。   N308:N308表示RRC CONNECTION RELEASE COMPLETE 消息重发最大次数。

28、智能天线技术的原理是什么?
答:
智能天线技术的原理是使一组天线和对应的收发信机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列和激励,利用波的干涉原理可以产生强方向性的辐射方向图。如果使用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在基带进行处理,使得辐射方向图的主瓣自适应地指向用户来波方向,就能达到提高信号的载干比,降低发射功率,提高系统覆盖范围的目的。

29、我们常用的勘查工具有哪些?他们的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答:激光测距仪、GPS、数码相机、指南针。
1
)激光测距仪是为了获得基站天线的挂高。天线的挂高是指天线到地面的距离。
2
GPS采集数据利用GPS可以确定基站的位置信息,在仿真电子地图和mapinfo二维矢量地图上显示出来。 利用GPS还可以获得基站的海拔高度信息,对地势起伏大,如:山区、丘陵等地区是非常重要的数据。
3
数码相机利用数码相机记录站点的环境信息,保存为以后规划分析和信息查询。为了获得足够清晰的环境照片,记录像素为1024×768。便于在计算机上清晰显示。
4
)指南针在无线网络勘察中,使用指南针是为了获得基站扇区的方位角。 有一些指南针还有测量天线下倾角的功能。在工程上,由于不能确保竖立的抱杆正直,可以测量下倾角是非常有意义。

30TD码资源规划原则:
答:1)利用率:尽量减少因码分配而阻塞掉的码字
2
)复杂度:尽量减少分配的码字数量
3
)利用邻区列表,综合考虑下行同步码和复合码,设定相关性门限值,达到最优分配

31、简述智能天线性能参数选取原则
答:1)波瓣角度的选择:天线的垂直波瓣宽度和下倾角决定基站覆盖的距离。而天线的水平波瓣宽度和方位角度决定覆盖的范围。 水平波瓣宽度的选取:基站数目较多、覆盖半径较小、话务分布较大的区域,天线的水平波瓣宽度应选得小一点;覆盖半径较大,话务分布较少的区域,天线的水平波瓣宽度应选得大一些。垂直波瓣宽度的选取:覆盖区内陆形平坦,建筑物稀疏,平均高度较低的,天线的垂直波瓣宽度可选得小一点;覆盖区内陆形复杂、落差大,天线的垂直波瓣宽度可选得大一些。
2
增益的选择:天线增益是天线的重要参数,不同的场景要考虑采用不同的天线增益。对于密集城市,覆盖范围相对较小,增益要相对小些,降低信号强度,减少干扰。对于农村和乡镇,增益可以适度加大,达到广覆盖的要求,增大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公路和铁路,增益可以比较大,由于水平波瓣角较小,增益较高,可以在比较窄的范围内达到很长的覆盖距离。
3)下倾角的选择:圆阵智能天线可以进行电子下倾,但电子下倾度不是任意可调,一般是厂家预置,下倾角度在0~8度之间,线阵列尚不能进行电子下倾的调节。

32、请列举3种在选择3G基站位置时应尽量避免发生的现象,并说明原因。

    答:在选择3G基站物理位置时,应该避免以下现象发生:
1)基站位置不应该在远离高话务区域,因为这样增加上行干扰,大大减小小区容量;
2)避免站包站的现象发生,因为这样会使导频污染加重,同时软切换区域也会大大增加;
3)避免天线前段近距离遮挡,因为这样会使遮挡物背面产生阴影,同时遮挡物正面形成反射信号,对系统形成干扰;
4)避免两个基站的交汇处为高话务区域,这样会使系统容量降低,软切换区域加大;

33、请简述GPS天线安装位置的要求?

答:
①天线的安装地点尽量远离楼顶边缘,尽量不要安装在楼顶周围的矮墙上,如果安装在这些地点,天线容易遭到雷击。
②天线附近应有有效的防雷设施,即天线接收头与避雷针或铁塔顶端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于30°~45°。
③ 安装卫星天线的位置天空视野要开阔,天线竖直向上的视角应大于90°。
④不能处在频率400MHz以上、功率大于1W的定向发射天线的辐射范围内,距离全向发射天线要在20m以上。

34、请描述无线网络规划目标,及无线网络规划的主要内容

无线网络规划目标:

1、无线网络规划是指根据网络建设的整体要求,设计无线网络目标,以及为实现该目标确定基站的位置和配置。

2、无线网络规划的总目标是以合理的投资构建符合近期和远期业务发展需求并达到一定服务等级的移动通信网络。

3、无线网络规划目标具体体现在覆盖、容量、质量和成本4个方面。

无线网络规划内容:

1、按照网络建设阶段,无线网络规划可以分为已有网络扩容规划和新建网络规划两种。

2、无论新建网络还是扩容网络,均根据网络建设要求,在目标覆盖区域范围内,布置一定数量的基站,从而实现网络建设目标。

3、无线网络规划涉及基站(NodeB)、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和无线网接入传输规划3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基站规划:基站规划包括站址规划、基站设备配置、无线参数设置和无线网络性能预测分析4个方面。

1) 站址规划,根据链路预算和容量分析,计算所需基站数量,并通过站址选取,确定基站的地理位置。

2) 基站设备配置,根据覆盖、容量、质量要求和设备能力,确定每一个基站的硬件和软件配置,包括扇区、载波和信道单元数量。

3) 无线参数设置,通过站址勘查和系统仿真设置以下参数:工程参数包括天线类型、天线挂高、方向角、下倾角等;小区参数包括频率、邻区、扰码、上下行时隙、位置区、路由区等。

4) 无线网络性能预测分析,通过系统仿真提供包括覆盖、切换、导频污染、无线接通率等在内的无线网络性能指标预测分析报告。

2 RNC规划:根据RNC容量和基站规划结果,确定RNC的数量和设备配置,完成RNC控制范围的划分。

3)无线网接入传输规划:计算每一个基站Iub接口传输需求以及IuCSIuPSIur接口的传输需求。

35、列举优化过程中最常见的KPI指标(最少8种),并分别说明这些指标的作用

覆盖指标:PCCPCH RSCPPCCPCH C/I;(CS12.2K/64K)接通率、 CS12.2K/64K)掉话率、建立时长、切换成功率、MOSPS64/128应用层速率、RLC层速率、数据掉线比、HSDPA覆盖率等。

36、简述HSDPA工作过程

HSDPA工作过程如下:

UE接入到HSDPA无线网络,UE周期性地向Node B上报信道质量指示CQI

Node B接收到UE上报的数据后,根据QoSUE上报的CQI,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QPSK16QAM

UE接收到Node B的下行数据包后,通过HSDPA专用信道HS-SICH,向Node B发送确认信息ACK/NACK

通过UE上报的确认信息ACK/NACKNode B可以确定重发数据的时间和方式。

通过UE上报的CQI,快速分组调度器可优化用户间的数据传输。

37、简述数据采集要点

答:进行数据采集要确保采集数据的有效性和相同权重。  

要求:a.每种地物采集足够多的数据点;

b.测试半径应尽量大,RSSI要达到接收机灵敏度以上6dBm左右;

c.中速匀速行驶;

d.尽量避免重复路线(在分析数据时如有测试路线重复的情况,则在mapinfo里找到重复的点后在excel里删除);

e.停车时(如红灯)不记录数据。

38、建网初期怎样估算网络站点个数

答:网络规模估算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覆盖估算,通过链路预算计算单站覆盖半径,进而得到单站覆盖面积,推出规划区域需要的站点个数;另一方面是容量估算,通过需求分析预测网络容量需求大小,通过站型设置(已知各种站型支持用户数量),推出规划区域需要的站点个数;原则上需要进行匹配设计,然后选择最大值。

39、为什么要进行混合业务容量估算

3G网络是多业务并存的网络,对小区容量的估算不能再简单沿用纯语音网络中对小区容量的估算方法,这是因为不同业务的业务速率和所需的Eb/No不同,因此对系统负荷产生的影响和消耗的基站资源也不同。比如说:同是1个erl话务量,若是语音业务,在td系统中只占2个(下行)码道,但是对64K数据业务来说,就占了8个码道资源。

40、根据勘察的无线环境,论述一下天线选型和安装勘察的要求

答:网规网优工作中,主要关心天线的增益、天线辐射方向图、水平波瓣宽度、垂直波瓣宽度和下倾角度这几个参数。

a)   天线增益是天线的重要参数,不同的场景要考虑采用不同的天线增益。对于密集城市,覆盖范围相对较小,增益要相对小些,降低信号强度,减少干扰。对于农村和乡镇,增益可以适度加大,达到广覆盖的要求,增大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公路和铁路,增益可以比较大,由于水平波瓣角较小,增益较高,可以在比较窄的范围内达到很长的覆盖距离。

b)   覆盖区内陆形平坦,建筑物稀疏,平均高度较低的,天线的垂直波瓣宽度可选得小一点;覆盖区内陆形复杂、落差大,天线的垂直波瓣宽度可选得大一些。

c)   天线的垂直波瓣宽度和下倾角决定基站覆盖的距离。而天线的水平波瓣宽度和方位角度决定覆盖的范围,水平波瓣宽度的选取:基站数目较多、覆盖半径较小、话务分布较大的区域,天线的水平波瓣宽度应选得小一点;覆盖半径较大,话务分布较少的区域,天线的水平波瓣宽度应选得大一些。对于业务信道定向赋形,全向天线的水平波瓣宽度的理论值为35度;定向天线在0度赋形时水平波瓣宽度的理论值为12.6度,40度赋形时水平波瓣宽度的理论值为17度。在城市适合65度的三扇区定向天线,城镇可以使用水平波瓣角度为90度,农村则可以采用105度,对于高速公路可以采用20度的高增益天线。

d)   圆阵智能天线可以进行电子下倾,但电子下倾度不是任意可调,一般是厂家预置,下倾角度在0~8度之间,线阵列尚不能进行电子下倾的调节。实际布网中,线阵天线通过机械调整下倾角。

e)   天线无线环境勘察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i.覆盖方向的障碍物勘察:天线的方向图不能由于天线周围障碍物的反射和遮挡发生严重畸变。

  ii.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包括发射天线和发射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以及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为了实现一定的分集增益,接收天线之间的分集距离。

iii.天线安装环境和条件的堪察是无线网络堪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其进行技术堪察中需要注意一下原则:

Ø  天线的方向图不能由于天线周围障碍物的反射和遮挡发生严重畸变。

Ø  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发射天线和发射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不同系统之间天线的隔离度;(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定义为天线在实际安装的情况下,信号从一个天线的端口到另一个天线端口之间的衰减。为了避免不需要的信号进入接收机,天线之间隔离度要求如下:两发射天线之间以及发射和接收天线之间,隔离度至少大于30dB。为了得到要求的隔离度,天线之间的距离必须满足一定的最小距离。这个距离同天线形式和天线配置有关。一般来说,全向天线间比定向天线间的水平安装距离大;天线间垂直方向安装的距离比水平方向安装距离小)。

41、简述TD-SCDMA在组网方面的优势

答:首先,TD-SCDMA系统能同时保证各业务的连续覆盖。TD-SCDMA的系统设计使得其各业务的覆盖半径基本相同,即“同径覆盖”,因此能同时保证各业务的连续覆盖。

其次,TD-SCDMA系统呼吸效应(不明显)。TD-SCDMA是一个集CDMA、FDMA、TDMA以及SDMA于一身的系统,它通过低带宽FDMA和TDMA来抑制系统的主要干扰,使产生呼吸效应的因素显著降低,在单时隙中采用CDMA技术来提高容量,单时隙中多个用户之间的干扰也是产生呼吸效应的唯一原因,而这部分干扰通过联合检测和智能天线技术(SDMA技术)也基本上被克服了,因此TD-SCDMA不再是一个干扰受限系统,而是一个码道受限系统,覆盖半径基本不随用户数的增加而变化,即呼吸效应不明显。

最后,TD-SCDMA系统的无线资源丰富。我国为TDD划分了155MHz的频率带宽,而TD-SCDMA单载波仅占用1.6MHz的带宽,这就意味着TD-SCDMA将有93个频点可以分配,所以说TD-SCDMA有着丰富的频率资源。

42、请简要分析在CS12.2k业务中,引起“呼叫保持过程中,听不到话音”故障的可能原因

答:物理层错包过多

传输层丢包

UE本身的原因

43、请简要分析在CS12.2k业务中,引起“一对时隙内接入多个UE很困难”故障的可能原因

答:空口质量不好,CRC错包太多;功率配置不合理,主要涉及上下行初始发射功率、最大最小发射功率、SIR TARGET等。

44、功控的分类和作用

功率控制分开环功控、闭环功控。闭环功控分内环功控、外环功控。
开环功控:UE测量接收到的宽带导频信号的功率,并估计传播路径损耗,根据路径损耗算出UE需要的发射功率。接收到的功率越强,说明距离越近或有较好的传播路径,UE发射功率越小。开环功控只决定接入初期发射功率和切换时决定切换后初期发射功率的时候使用。Node-B    UE单向
内环功控:Node-B测量信噪比并和目标信噪比作比较,比较后向UE发指令调整其发射功率。如果测定SIR>目标SIR则降低UE发射功率,如果测定SIR<目标SIR则升高UE发射功率。每个UE都有一个自己的控制环路。Node-B    UE双向
外环功控:RNC侧测量误帧率(误块率),并下发指令给Node-B。调整目标信噪比。RNC    Node-B双向
开环:

闭环(内环)
闭环(外环)

开环功控:UpPTSPRACH
闭环功控:UPCH

45、简述传输信道DCH、BCH、PCH、FACH、RACH到物理信道的映射关系

答:DCH——DPCH(专用物理信道);

BCH——P-CCPCH(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

PCH——P-CCPCH(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辅助公共控制物理信道);

FACH——P-CCPCH(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辅助公共控制物理信道);

RACH——P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46、常见的系统消息有哪些,一般都包含什么信息?

SIB1:包括NAS系统信息,UE在空闲态和连接态下所使用的定时器和常数信息。
SIB3、SIB4:小区选择和重选的参数。

SIB5、SIB6:包含了公共物理信道的配置参数。

SIB7:包含了快速变化的参数,比如上行干扰和动态持续值。

SIB11:包含了测量控制信息。

47、简述N300T300T312定时器的含义?

1、、T300:当UEUTRAN发送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后T300启动;UE在下行接收到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后T300定时器终止

2N300:重发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的最大次数。在RRC连接建立过程中,允许UE重发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的最大次数。若UE重发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的次数超过N300,则UE认为本次RRC连接建立请求的整个过程失败(即呼叫失败),UE进入Idle状态。

3T312UE在开始建立专用物理信道时启动此定时器, 检测到N312次来自L1层的“in sync”指示后停止;如果超时意味着物理信道建立失败。在SIB1T312有两套取值,分别表示空闲模式下和连接模式下的

48、如果被叫UE未收到寻呼消息,则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1CN没有下发寻呼消息。

2、寻呼容量不足,RNC未下发寻呼。

3、由于功率设置不合适,导致UE没有收到寻呼消息。

4UE频繁进行小区重选或位置区更新没有收到寻呼消息。

5、 覆盖或干扰问题导致的寻呼消息接收失败。

49、请描述Aoll仿真的基本流程。

1、 新建工程

2、 导入三维地图

3、选择坐标系

4、导入网络数据

5、 传播模型使用与校正

6、 传播计算及生成覆盖图

g)  网络容量估算

h)  Monte Carlo仿真

i)  生成其他覆盖预测图

j)  生成报告

k)  邻小区分配

50、在仿真或者传播模型校正过程中对地图精度有什么要求?

电子地图精度要求与传播模型及规划的精度有关,一般50m、100m精度用于农村,20m精度用于城市和郊区,5m精度用于微蜂窝。

51、UE在空闲模式下有哪几种行为,介绍一下他们的过程。

UE在空闲模式下的行为可以分为PLMN选择/重选,小区的选择/重选和位置更新三种。

a)   PLMN选择/重选:当UE开机后,首先应该选择一个PLMN,一般来说,这个PLMN是用户和运营商签约时确定的,由运营商指定。当选中了一个PLMN后,就开始选择属于这个PLMN的小区,找到一个这样的符合驻留条件的小区后,UE就驻留在这个小区,并继续监测小区的系统消息广播中的该小区的邻小区,从中选择一个信号最好的小区,驻留下来。接着UE会发起位置登记过程(Location Update或者Attach),用以通知网络侧自己的状态,成功后UE就成功的驻留在这个小区中了。驻留的作用有4个:使UE可以接收PLMN广播的系统信息;可以在小区内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可以接收网络的寻呼;可以接收小区广播业务。

b)   小区选择/重选:当PLMN选定之后,就要进行小区选择,目的是选择属于这个PLMN中信号最好的小区。首先,如果UE存有这个PLMN的一些相关信息,比如频率,扰码等,UE就会首先使用这些信息进行小区重搜。这样就可以较快的找到网络,因为大多数情况下,UE都是在同一个地点关机和开机,比如晚上关机,早晨开机等等。这些信息保存在SIM卡中。随着UE的移动,当前小区和临近小区的信号强度都在不断变化。UE就要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小区,这就是小区重选过程。这个最合适的小区不一定是当前信号最好的小区,举例来说,如果一个UE处在一个小区的边缘,又在这两个小区间来回走,恰好这两个小区又是属于不同的位置区LA或路由区RA。这样UE就要不停的发起位置更新,既浪费了网络资源,又浪费了UE的能量。因此在小区中选择哪个小区是有规则的。

c)   位置更新:当UE重选小区,选择了另外一个小区后,通过读取该小区的系统信息广播,如果UE发现这个小区属于另外一个位置区LA或路由区RA,UE就要发起位置更新过程,以通知网络最新的UE的位置信息。如果Location Update或者Attach不成功,UE就要进行PLMN重选。

52、请简述TD-SCDMA网络仿真的意义。

网络规划仿真是网络规划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实际组网提供仿真上的依据。通过仿真,我们可以预先了解建成后网络的大致情况,如导频覆盖、最好小区、系统负载、切换区域等,对实际组网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53、DwPTS Best Server的图层表示何含义?如何评价此图层的效果?

DwPTS Best Server图层表示导频的最佳覆盖小区,通过比较在每个栅格找到最强的DwPCH主覆盖小区,以不同颜色区分某一位置归属的小区。

良好的Best Server应为各个小区覆盖范围均衡、边界清晰、没有越区覆盖;

好的设计可以减小网络的越区覆盖,减小切换区,从而为网络提供更多的容量,更好的服务质量。

54、在随机接入过程中,Node B不发射FPACH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1、SYNC_UL的发送功率设置不合理;

2、基站侧先后收到两个以上的用户发射的相同的SYNC_UL码;

3、接入用户较多,FPACH的资源受限;

55DCCC算法涉及到的参数配置有哪些?

1、  DCCC开关

2、  RAB降速接入开关

3、  BE业务状态迁移开关

4、  HSDPA状态迁移开关

5、  H2D开关

6、  触发4A事件测量的门限

7、  触发时间4A

8、  触发4B事件测量的门限

9、  触发时间4B

10、动态信道调整策略

56、处理HSDPA速率低时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排查处理?

   1 无线环境;

   2 终端能力;

   3 开卡速率;

   4 设备硬件告警;

   5 参数设置:HSDPA功率、HS-SICH/HS-SCCH功率配置;HSDPA码道时隙配置;传输配置和其他参数配置

57、使用空分复用的必须条件有哪些?

1、一个小区必须由多通道组成(室内站适用)

2、两个PATH间隔离度好(一般12dbm

3、用户移动速度较为缓慢

4、只对HSDPA业务有效

58、谈谈你对HSDPA技术的理解(可以从HSDPA的优点,技术特性等方面阐述,但不限于此)。(6)

HSDPA是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通过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下行高速数据传输。

在物理层采用HARQAMC等链路自适应技术

引入高阶调制(16QAM)提高频谱利用率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单载波容量大大增加:理论最大下行容量达到560Kbps/时隙×最多5个时隙=2.8Mbps/载波

引入新的共享物理信道,多个用户可以共享资源

引入快速数据调度算法,每5ms可对用户资源重新分配一次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用户下行瞬时速率,提高小区整体吞吐率。

另外HSDPA创新技术,比如:空分复用、帧分复用、DCCC算法等

59HARQ(混合自动重传)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以及各自的特点?

1HARQ主要由ARQFEC组成。

2ARQ(Automatic Repeat Reqyest):依靠错码检测和重发请求来保证信号质量,特点是只传不纠

3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根据接收数据中冗余信息来进行纠错,特点是只纠不传

HARQ技术综合了FECARQ的优点,避免了FEC需要复杂的译码设备和ARQ方式信息连贯性差的缺点,在信道条件比较好的情况下,HARQ可以起到信道编码同样的作用,而且效率更高

60、请简述HSDPA关键技术有哪些?

1、引入16QAM高阶调制,提供更高的调制效率。

2AMC可使数据传输很好的适应无线信道的变化。

3HARQ可以根据无线链路的状况快速调整信道速率,实现数据的纠错和重传。

4、快速调度可以使无线资源在多用户间实现共享。

5、共享信道技术使得接入用户不受码资源数量限制。

6、在N频点技术基础上实现多载波的捆绑,提高系统最高接入速率。

61、双工主要用于区分用户的上行和下行信号,主要包括那几种,且说明各自的优缺点?

1、频分双工:以不同的频率区分上行和下行。

优点:实现简单。
缺点:上下行业务不对称时(主要是数据业务)频谱利用效率低。

2、时分双工:以不同时隙区分上行和下行。

优点:在上下行业务不对称时可以给上下行灵活分配不同数量的时隙,频谱效率高,上下和下行使用相同频率载频,便于引入智能天线、联合检测等新技术       
缺点:实现较复杂,需要GPS同步,和CDMA技术一起使用时,上下行之间的干扰控制难度较大

62、HSDPA中CQI的反馈流程

答:1)UE监听HS-SCCH,根据HS-SCCH上的UE ID判断出发送消息给自己的HS-SCCH,读取信息,得到HS-DSCH发送数据所使用的资源信息。

2)UE接收HS-DSCH信息,作出必要的质量测量,然后产生TFRC推荐值,这个推荐值在当前信道条件下要保证BLER<=10%。

3)在下一个相继的HS-SICH上,UE报告导出的质量指示CQI发送到NodeB。以便NodeB在一个HS-DSCH进行传输时使用。 

4)NodeB根据自身的判断来使用UE上报的CQI中的TRFC参考。

5)NodeB端将从(4)中得到的TRFC设置信息、HARQ上报的应答信息以及其他信息组装在HS-SCCH中,比HS-DSCH发送提前2个Slot发送给UE。

63、对小区个性偏移的理解?

答:每个小区,都用带内信令分配一个偏移。偏移可正可负。在UE评估是否一个事件已经发生之前,应将偏移加入到测量量中。从而影响测量报告触发的条件。通过应用一个正的偏移,UE发送测量报告就如同P-CCPCH(TDD)比实际上要好x dB。相应地,也可对P-CCPCH(TDD)使用一个负的偏移。此时P-CCPCH(TDD)的报告被限制。

利用本参数,运营商可以获取一个调整切换带重选带的手段。当某小区的小区个性偏移为正时,UE将会“易进难出”,当小区个性偏移为负时,UE将会“易出难进”。

64、如何理解小区重选迟滞参数

答:Rs = Qmeas,s +Qhysts 。

    Rn = Qmeans,n – Qoffsets,n

    Qmeas,s  服务小区接收信号功率测量值,即PCCPCH的RSCP。

   Qmeas,n  邻小区接收信号质量测量值,也就是PCCPCH的RSCP。

   Qhysts 小区重选时的服务小区重选迟滞1。

   Qoffsets,n  两个小区接收信号质量所要求的偏移量,应该是小区个体偏移

  小区重选的判断准则:如果连续测得的Rn和Rs能够在监测时间内都保持Rn>Rs,则需要重选。

65、UE在空闲模式下有哪几种行为,并介绍PLMN选择的过程。

答:UE在空闲模式下的行为可以分为PLMN选择/重选,小区的选择/重选和位置更新三种。

d)   PLMN选择/重选:当UE开机后,首先应该选择一个PLMN,一般来说,这个PLMN是用户和运营商签约时确定的,由运营商指定。当选中了一个PLMN后,就开始选择属于这个PLMN的小区,找到一个这样的符合驻留条件的小区后,UE就驻留在这个小区,并继续监测小区的系统消息广播中的该小区的邻小区,从中选择一个信号最好的小区,驻留下来。接着UE会发起位置登记过程(Location Update或者Attach),用以通知网络侧自己的状态,成功后UE就成功的驻留在这个小区中了。驻留的作用有4个:使UE可以接收PLMN广播的系统信息;可以在小区内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可以接收网络的寻呼;可以接收小区广播业务。

66、等效爱尔兰容量估算方法的原理是什么
答:等效爱尔兰容量估算方法的原理:

1)  确定小区的载波配置和时隙比例

2)  计算每种业务的等效爱尔兰

3)  计算单位小区支持的每种业务的用户数

4)  计算单位小区所支持的爱尔兰

5)  计算规划区域每种业务的总业务量

6)  计算规划区域的基站数

67、坎贝尔容量估算方法的原理是什么?

答:

坎贝尔容量估算的原理步骤:

1)  确定小区的载波配置和时隙比例

2)  计算中间变量m.v

3)  计算虚拟负荷数

4)  计算单位小区支持的信道数

5)  计算单位小区支持的虚拟信道数

6)  计算规划区域的虚拟业务总量

7)  计算规划区域的站址数

68、DwPCH的功率比PCCPCH功率设置过高可能产生何种影响?

答:在DwPCH功率设置过高的小区边缘,可能导致即使UE可以同步到小区,但是由于路损过大,无法解析PCCPCH所携带的BCH信息,无法在小区上发起呼叫。即使可以发起上行同步DwPCH(或接下来的PRACH),由于BN的接受灵敏度是一定的,就要求UE加大发射功率,来抵消过大的路损,但是UE受到功率限制的,从而可能造成UE由于路损过大无法完成上行同步(或网络侧无法收到PRACH上的消息),导致接入失败。

69、简述随机接入过程

1、随机接入准备:UE处于空闲模式,他将维持下行同步并读取小区广播信息,得到该小区所使用的码资源以及PRACH和FPACH信道的详细情况

2、UE从要接入小区所采用的8个可能的SYNC_UL中随机选择一个,在UpPTS发射到基站

3、基站检测到UE发来的UpPTS信息,并确定发射功率和定时调整指令,并在以后4个子帧内通过FRACH发给UE

4、UE在选定的FPACH收到上述控制信息,表明基站已经收到UpPTS序列。UE将调整发射时间和功率在对应的FPACH和PRACH信道上发送RRC接入请求消息

5、之后,UE会在对应于PRACH的CCPCH信道上接受来自网络的RRC连接响应消息,如果被接受,UE按L3信令要求在DCCH信道上向网络发送证实消息,至此随机接入过程就完成了

70、多载波组网和N频点组网在扰码规划上有何不同?

答:多载波组网需要为每个小区设定不同的扰码。由于TD-SCDMA扰码只有128个,扰码的性能也有别,在同频组网且每扇区载频数量多的情况下,小区码的分配比较麻烦,容易发生将相同的扰码分配在同一个频点的相近小区上,或者使用了性能较差的扰码,对联合检测的性能影响很大,导致网络质量恶化。N频点组网时,主载频和辅助载频使用相同的扰码,大大降低了扰码规划的难度。

71、带宽为200Khz,SNR为10db的信道的理论最大数据速率为多少?

答:利用香农公式公式:C=B

(1+S/N),C为信道容量,B为信号带宽,S/N为信躁比。SNR=10db,S/N=10,B=200Khz,C=200000
(1+1000)=1.99Mbps

72、请简述TD-SCDMA的联合检测技术,采用联合检测对网络规划有什么影响?WCDMA为什么不能使用联合检测?

联合检测是TD-SCDMA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充分利用多址干扰以及符号间干扰的结构特性,可以极大地消除MAI和ISI。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系统容量,提高频谱利用率,降低功率控制要求。WCDMA的码资源长度大且一个小区内的用户数相对较多(TD-SCDMA考虑一个时隙的用户),因此出于复杂度方面的考虑不易实现联合检测;另外,WCDMA中上下行链路不具有互惠性也不利于联合检测算法的实施。

73、TD-SCDMA系统UTRAN通过发送测量控制消息启动一个UE的测量时,该消息中包括哪些测量控制信息。

答:规范中共定义了七种测量类型:

1、测量类型。

2、测量标识号。当UTRAN 要修改或释放测量时用来指示的号码,UE 在测量报告时也使用

3、测量命令。可能有:建立、修改、释放;

4、测量对象。UE 测量的对象及相关信息;

5、测量数量。UE 应测量的数量。它也包含对测量的筛选;

6、 报告模式。UE 用确认还是非确认RLC模式。

74、请简述TD-SCDMA系统RLC层三种模式的实际操作。

 答:RLC三种模式的实际操作如下:

1、透传模式:发送实体在高层数据上不添加任何额外控制协议开销,仅仅根据业务类型决定是否进行分段操作。接收实体接收到的PDU 如果出现错误,则根据配置,在错误标记后递交或者直接丢弃并向高层报告。实时语音业务通常采用RLC透传模式。

2、非确认模式:发送实体在高层PDU 上添加必要的控制协议开销,然后进行传送但并不保证传递到对等实体,且没有使用重传协议。接收实体对所接收到的错误数据标记为错误后递交,或者直接丢弃并向高层报告。由于RLC PDU包

含有顺序号,因此能够检测高层PDU 的完整性。UM 模式的业务有小区广播和IP电话。

3、确认模式:发送侧在高层数据上添加必要的控制协议开销后进行传送,并保证传递到对等实体。因为具有ARQ 能力,如果RLC接收到错误的RLC PDU,就通知发送方的RLC重传这个PDU。由于RLC PDU中包含有顺序号信息,支持数据向高层的顺序/乱序递交。AM 模式是分组数据传输的标准模式,比如www和电子邮件下载

75、多载波组网和N频点组网在扰码规划上有何不同?

答:多载波组网需要为每个小区设定不同的扰码。由于TD-SCDMA扰码只有128个,扰码的性能也有别,在同频组网且每扇区载频数量多的情况下,小区码的分配比较麻烦,容易发生将相同的扰码分配在同一个频点的相近小区上,或者使用了性能较差的扰码,对联合检测的性能影响很大,导致网络质量恶化。N频点组网时,主载频和辅助载频使用相同的扰码,大大降低了扰码规划的难度。

76、比较室内分布系统中对于信源(宏基站、微蜂窝、直放站、BBU+RRU)的区别。

答:宏基站:业务承载量大,适用于用户众多、业务量大高的大楼等,但缺点是信源安装环境要求较高,馈线较多,需较大的布线空间。

微蜂窝:业务承载小,适用于业务量适中的大楼等建筑,优点是易于安装。

直放站:用于改善覆盖,不能提高容量。

BBU+RRU:既能改善覆盖,又能提高容量。

77、请写出UE发出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RNC没有收到的RRC连接失败问题分析思路

a)   如果此时下行P-CCPCH的C/I较低,则是覆盖的问题,通过RF优化解决。

b)   覆盖正常则可能是RACH的问题,可以调高上行P-RACH期望接收功率,增大终端发射功率,提高成功率。

c)   终端发射功率受限,属于UE本身性能问题,没有特别的方法解决。

d)   UpPTS受干扰导致,轻微干扰可以通过调高上行FPACH期望接收功率解决,严重可以采用Up Shifting技术,通过后台配置相应参数,调整UpPCH的位置避免受到干扰,根本还是要避免干扰源。

e)   可能NodeB设备问题,需要检查RRU通道是否存在告警。

78、终端在高速移动状态下,我们怎么划分LAC区域呢?

答:

高速移动线路划分为一个LAC区,减少高速线路内部LAC区更新

LAC更新区域最好选在线路慢速移动的区域,如高铁车站或高速公路收费站

出入口在人员流动高峰时,需要大量用户LAC区同时更新,设备负荷相对大

79、假设13.6k建在DCH信道上,从Outum的log看到有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没有看到任何响应消息,请分析可能原因是什么?

可能原因如下:

UE1的物理层上报了RRC Connection Request,但是在高层没有发出去,以致Uu口上没有该条消息。

随机接入时NodeBUE的发射功率估计不够,导致该信息无法RNC正常接收。

RNC接收到该消息,但由于传输中错误,无法正常解答该消息。

RNC正确接收该消息,但没有无线资源进行分配。

RNC对消息进行了回复,因为无线信道等原因UE没收到。

80、使用HSDPA数据卡进行文件下载,发现实际到达的速率仅为300k,请分析造成此问题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1) 小区是否配置了HSDPA 资源;

2) UE 申请的业务类型是否可以进行HSDPA 业务;

3) UE 申请的业务速率是否满足使用HSDPA 资源的条件;

4) 进行HSDPA 业务的用户数是否已经达到了设置的HSDPA 用户数的最大值;

5) 判断伴随DPCH 资源是否满足分配需要

81 AB两个小区,UE工作在A小区上并向B小区方向移动,如果UE上报了Measurement Report(满足事件条件的为B小区),但未收到RNC下发的切换命令,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上行质量太差,UE发送的报告,网络侧收不到.

网络测收到后,切换算法中的门限设置与事件触发门限不一致,切换算法更苛刻,不满足切换算法条件;

目标小区资源不足;

下行链路质量差,UE收不到RNC下发的切换信令.

82、简述利用路测数据进行网络分析的优缺点。

答:路测数据展示了网络下行信号的电平和质量的分布状况,能比较直观地反应网络服务质量,比如是否存在越区覆盖或者盲区,话音质量是否良好,是否存在掉话、干扰和切换等问题;同时能够帮助检查工程参数的正确性,例如基站经纬度,天线方位角等。缺点是无法反映上行信号的情况。

83、对于高层多小区室内覆盖,如何做好邻区配置?

  答:对于多小区高层室内分布系统,邻区配置只限于覆盖大堂的小区,对于覆盖高层的小区原则上不配置邻区关系。如果在高层区域确实存在一个比较强且比较稳定的室外信号,则考虑将室外信号和高层室内信号加为单向邻区,保证室外信号可以切入室内,但是室内信号不能切出室外

84PCCPCH发射功率设置要求。

答:PCCPCH的发射功率不要大于小区最大下行发射功率。而且对于TS0,小区最大发射功率〉=PCCPCH+SCCPCH*5(假设配5条)+FPACH的功率(假设FPACHTS0),同时,OMCR上配置的小区最大发射功率要<=OMCB上的最大时隙功率,否则小区建立不了。为了PCCPCH 要覆盖到整个小区,保证小区内的用户能够可靠接收广播信息,PCCPCH Power 的值不能太低。

85、简述切换流程。

答:切换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测量报告->测量终止->资源重配置->测量打开。

a)      RNC在前一次的测量控制中告诉UE,当满足阈值门限时,UE将向RNC上报measurement Report

b)     RNCNodeB发送measurement Control,告诉UE停止测量。同时RNC通知NodeB终止专用测量。

c)      RNC向目标小区的NodeB发送Radio Link Setup Request,要求NodeB建立上下接口的用户面资源。

d)     目标NodeBRNC回复Radio Link Setup Response

e)     RNC从原小区的DCCH上向UE发送Physical Channel ReconfigurationUE收到后,同目标小区进行上行同步。

f)      当目标小区NodeBUE的上行同步建立完成之后,目标小区NodeBRNC上报一个RL Restore

g)     当目标小区NodeB判断收到有效的上行信号后,会向UE发送下行数据,使得同UE建立下行同步完成,之后UE将从目标小区的DCCH上向RNC发送Physical Channel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

h)     RNC向原小区NodeB下发Radio Link Deletion Request,要求原小区NodeB删除上下接口的用户面资源。

86ACLR是道(或者带外)发射信号落入到被干扰接收机通带内的能力,ACS是邻道选择性他们是如何定义的?

答:ACLR定义为发射功率与相邻信道(或者被干扰频带)上的测得功率之比。ACS定义为接收机滤波器在指定信道频率上的衰减与在相邻信道频率上的衰减的比值。

87、请列举出不少于3个的小区切换的参数并说明该参数的设置要求。

答:(1)小区个体偏移:对于每个邻接关系,都用带内信令分配一个偏移。偏移可正可负。在UE评估是否一个事件已经发生之前,应将偏移加入到测量量中,从而影响测量报告触发的条件。

2)抑止乒乓切换定时器长度:在UEA小区切换到B小区后,为了防止乒乓切换,在一段时间内不允许再从B小区切回到A小区(如果是从B小区切换到其他非A小区,则不受该惩罚时间的限制),这个时间段即为抑止乒乓切换定时器设定的值,也叫切入UE惩罚定时器长度。

3)切换时间迟滞:触发时间主要用于限制测量事件的信令负荷,其含义是只有当特定测量事件(如2a)条件在一段时间即触发时间(TimeToTrig)内始终满足事件条件才上报该事件。

4)切换开关:UE是否可以切出该小区的开关。正常情况设置为“true”状态;如果在测试时,不想切入到该小区,即可设置为“fals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移动集采认证-华为LTE练习题
LTE 中高级面试总结-2018
如何提升接通率和处理TOP小区 - TD-SCDMA技术讨论 - 3G技术专区 - MSC...
LTE-仿真题
移动通信A
三、WCDMA(空中接口)基本原理概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