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荀子》卷11王霸篇诗解10仁人用贤能当一人




题文诗:

贯日治平,权物称用,衣服有制,宫室有度,
人徒有数,丧祭械用,皆有等宜,挟万物,
尺寸寻丈,循制度,数量后行,则是官人,
使吏之事,.故君人者,立隆政本,朝而,
要百事者,诚仁人也,身佚国治,功大名美,
上可以王,下可以霸;立隆正本,朝而不当,
使要百事,非仁人,身劳国乱,功废名辱,
社稷必危,人君枢机,能当一人,而天下取;
失当一人,而社稷危.不当一人,而当千人,
说无之有.既当一人,何劳而为?垂裳而定.
伊尹,文王吕尚,武王召公,成王周公.
卑者五,齐桓公,闺门之内,乐奢泰,
,不见谓修,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为五,无它故焉,一政管仲,君人要守.
用贤,兴力,功名綦大.古大功名,
必道是者;丧国危身,必反是者.故孔子曰:
者之知,固以多矣,有以守少,能无察乎?
愚者之知,固以少矣,有以守多,能无狂乎?

  【原文】

  若夫贯日而治平,权物而称用<1>,使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械用皆有等宜,以是用挟于万物<2>,尺寸寻丈<3>,莫得不循乎制度数量然后行<4>,则是官人使吏之事也,不足数于大君子之前<5>。故君人者,立隆政本朝而当<6>,所使要百事者诚仁人也,则身佚而国治,功大而名美,上可以王,下可以霸;立隆正本朝而不当,所使要百事者非仁人也,则身劳而国乱,功废而名辱,社稷必危;是人君者之枢机也。故能当一人而天下取,失当一人而社稷危。不能当一人而能当千人、百人者,说无之有也。既能当一人,则身有何劳而为<7>?垂衣裳而天下定。故汤用伊尹<8>,文王用吕尚<9>,武王用召公<10>,成王用周公旦<11>。卑者五伯,齐桓公闺门之内,县乐、奢泰、游抏之修<12>,于天下不见谓修,然九合诸侯<13>,一匡天下<14>,为五伯长<15>,是亦无它故焉,知一政于管仲也<16>,是君人者之要守也。知者易为之<17>,兴力而功名綦大,舍是而孰足为也?故古之人,有大功名者,必道是者也;丧其国、危其身者,必反是者也。故孔子曰:知者之知,固以多矣<18> ,有以守少<19>,能无察乎?愚者之知,固以少矣,有以守多,能无狂乎?此之谓也。

  〔注释〕

  <1>权:调节秤锤使秤杆平衡叫(也称为权衡),引申为合理地调节。称[chèn 音趁]:合适,配得上。 <2>用:当作”(王念孙说)。 <3>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尺寸寻丈:这里借指处理各种事情的标准。 <4>制度数量:制、数、度、量:布帛的幅面叫,一二三四叫,尺、寸等长度单位叫,斗、石等容量单位叫,这里都是法度的意思。 <5>[shǔ 音暑]:数说,一一列举。 君子:或指道德高尚的人,或指地位高贵的人。此文即用后一义,指君主。 <6>政:通。 <7>有:通。 <8>汤:姓子,名履,又称武汤、天乙、成汤,原为商族领袖,后来任用伊尹为相,灭掉夏桀,建立了商王朝。 伊尹:商汤的相。他辅助汤消灭了夏桀。 <9>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商朝时周部落的领袖,周武王之父,以贤明著称。 吕尚: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太公望,俗称姜太公。周文王出猎而访得了他,尊他为师。后来他辅佐周武王灭商而使周王朝一统天下,因有功而封于齐。 <10>武王:周武王,姓姬,名发,周文王之子,他继承文王的遗志,打败了商纣王,建立了周王朝。 召公:召,[shào 音绍],姓姬,名奭[shì 音市],因采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所以称召公。曾帮助武王灭商,被封于燕,成为燕国的始祖。 <11>成王:周武王的儿子,姓姬,名诵。武王死时,他年幼,由叔父周公旦摄政,后来成王年长,周公旦归政于他。 周公旦:即周公,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姓姬,名旦,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故称周公。他曾辅助武王灭商,有功而受封于鲁,但他来到封地而留佐成王执政,是著名的贤臣。 <12>县:之古字。 泰:同。 抏:同。 修:讲求,搞。 <13>九:表示多。九合诸侯:据《春秋》、《左传》,公元前681年,齐桓公与宋、陈、蔡、邾会于北杏(今山东聊城东);冬,与鲁盟于柯(今东阿西南)。公元前680年,与宋、卫、郑会于鄄(今山东鄄城西北,卫邑)。公元前679年春又会于鄄。公元前678年,与鲁、宋、陈、卫等会盟于幽(宋邑)。公元前667年,与鲁、宋、陈、郑等会于幽。公元前659年,与鲁、宋、郑等会盟于柽(宋地,今河南淮阳西北)。公元前658年,与宋、江、黄会于贯<今山东曹县南>。公元前657年,与宋、江、黄会于阳谷(今山东阳谷县北)。公元前656年,会鲁、宋、陈等侵蔡,与楚盟于召陵(今河南郾城县东)。公元前655年,会宋、陈、卫等于首止(今河南睢县东南)。公元前653年,会鲁、宋等于宁母(今山东鱼台县内)。公元前652年,会鲁、宋、卫等于洮(今山东鄄城县西南)。公元前651年,会宋、卫、郑等于葵丘(今河南兰考东)。公元前647年,会鲁、宋、陈、卫等于咸(今河南濮阳东南)。公元前645年,会鲁、宋等于牡丘(今山东聊城东北)。公元前644年,会鲁、宋等于淮(今江苏盱眙县)。 <14>一:统一,一致。 匡:正。 一匡天下:使天下归于一统、恢复正道。当时天子衰微,齐桓公靠了管仲的辅助,会合诸侯,订立盟约以尊奉周室,暂时制止了当时的混战局面,所以说一匡天下。 <15>五伯:即五霸,指春秋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公﹑秦缪公。但又称三代五伯,指夏昆吾,殷大彭﹑豕韦﹑周齐桓公﹑晋文公。见《庄子.大宗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成玄英疏:五伯者,昆吾为夏伯,大彭﹑豕韦为殷伯,齐桓﹑晋文为周伯,合为五伯。 长:首。五伯并非同时,而桓公居先,所以称五伯长。 <16>管仲:名夷吾,字仲,是春秋初期具有法家思想的政治家,他开始侍奉公子纠出奔鲁国,公子纠争位失败被杀后,他由鲍叔牙推荐当了齐桓公的相,他辅助桓公成就了霸业,桓公尊他为仲父。 <17>知:通之:指代要守,指任用贤人为相。 <18>以:同。 <19>有:通。守:管。

  〔译文〕

      至于那连续几天把政事治理妥当,合理地调节万物来使它们适用,使各级官吏穿的衣服有一定的规格、住的房子有一定的标准、役使的仆从有一定的编制、丧葬祭祀器械用具都有和等级相适合的规定,把这种做法贯彻到各种事情中去,诸如尺寸寻丈之类的标准,无一不是遵循了法度然后才加以施行,这些都是政府官员和供役使的官吏所做的事,不值得在伟大的君主面前数说。那统治人民的君主,如果为本朝所确立的最高准则完全得当,所任用的总管各种事务的宰相是真正有仁德的人,那么他就会自身安逸而国家安定,功绩伟大而名声美好,高一点的可以称王天下,低一点的也可以称霸诸侯;如果为本朝所确立的最高准则不得当,所任用的总管各种事务的宰相不是具有仁德的人,那么他就会自身劳累而国家混乱,全功尽弃而声名狼藉,国家一定会危险;这是当君主的关键啊。所以,能恰当地任用一个人,那么天下就能取得;不能恰当地任用一个人,那么国家就会危险。不能恰当地任用一个人而能恰当地任用一千个人、一百个人,在理论上是没有这种事情的。既然能恰当地任用一个人,那么他本身又有什么劳累的事要做呢?只要穿着长袍无所事事而天下就能平定了。所以商汤任用了伊尹,周文王任用了吕尚,周武王任用了召公,周成王任用了周公旦。功德低一点的是五霸,齐桓公在宫门之内悬挂乐器、奢侈放纵,游荡玩耍,但在天下他并没有被说成是讲求享乐,相反地他还多次会合诸侯,使天下归于一致而恢复了正道,成为五霸中的第一个,这也没有其他的缘故,而是因为他懂得把政事全部交给管仲,这就是当君主的重要守则啊。聪明的君主容易做到这一点,所以能造成强大的实力而功业名望极大,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值得去做呢?所以古代的人,凡是有伟大的功业名望的,一定是遵行了这一点;凡是丧失了自己的国家,危害到他本人的,一定是违反了这一点。所以孔子说:智者的知识,本来已经很多了,又因为管的事很少,能不明察吗?蠢人的知识,本来已经很少了,又因为管的事很多,能不惑乱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楹联同题春秋五霸之:齐桓公 杨晓雁主评
《荀子·王霸》原文与译文(一百五十二)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齐国往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可惜饿死宫中!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齐桓公却晚年翻车,饿死67天后才被发现!
“《史记》中的成语”[“语音+文字”](八)国士无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