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四经·十大经·12前道》诗解圣义卑身名正道正

题文诗:
举事,阖于天地,顺于民,于神鬼,

使民同利,万夫赖之,义也.圣人真情,

身载于前,主上用之,长利社稷,世利百,

天下名轩,国之,于是虚.壹言利,

谓之士也;壹言利国,国士.是故君子,

卑身从道.以辩之,强以行之,道并世,

柔身,王若知之,国家之幸.国大人众,

国也.然其主,身载于后,主不用贤,

不利,国家百姓.知之,国之不.

王者不以,幸治国,治国之道,固有前道,

上知天时,下知地利,中知人事.善阴阳情,

知雌雄节,知雄守雌,知刚守柔,上善若水,

真情正名,正者治,者乱.正名不奇,

奇名不立.正道不殆,可后可始.乃可小夫,

得之以成;乃可国家,得之以宁.小国得之,

以守其野;大国得之,并兼天下.无形,

无形有原,而无端际,者实,弗用虚.

合之于道,而涅于美,循之有常.古之贤者,

道是行.知此,,情通鬼人,

以居军,以居国昌.古之贤者,道斯之行.
原文

举事也,阖(合)于天地,顺于民,羊(祥)于神鬼,使民同利,万夫赖之,所胃(谓)义也。身载于前,主上用之,长利国家社稷,世利万夫百生(姓),天下名轩执于是虚。壹言而利之者,士也。壹言而利国者,国士也。是故君子卑身以从道。知(智)以辩之,强以行之,并世,柔身以寺(待)之时,王公若知之,国家之幸也。

国大人众,强国也。【若】身载于后,【主上不用之,则不利国家社稷,万夫百姓。王公而不知之,乃国家之不幸也。故王者不以幸治国,治国固有前道,上知天时,下知地利,中知人事。善阴阳情,知雌雄节,知雄守雌,知刚守柔,上善若水,真情正者治,奇者乱。正名不奇,奇名不立。正道不台(殆),可后可始。乃可小夫,乃可国家。小夫得之以成,国家得之以宁。小国得之,以守其野。大国(得之以)并兼天下。

道有原而无端,用者实,弗用者雚(空)。合之而涅于美,循之而有常。古之贤者,道是之行。知此道,地且天,鬼且人,以居军以居国昌。古之贤者,道斯之行。

 译文

那些得道的圣人在做事时,总是考虑如何符合天地之道、顺应民心和神祗的意愿,并且兴民同利,人们都依赖于他们,这便是所谓的道义。他们应该得到应有的官位,君主任用了他们,对于整个国家乃至全天下的人都是大有利处。这样的话,天下的名士就都会来归附的。一句话就可以使君主获利的,这便称作“士”;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获利的,这便称作“国士”。因此说,有道的贤人都是谦卑己身以遵从天道,用他们的才智去认识道,努力用道去指导自己的行动,并且寻求道的与世相合,卑屈己身以待天时。作为一国之君,如果懂得了这些圣贤们所掌握的道便是国家的大幸了。
     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这本该算是强国了。但如果得道的贤人不能得到应有的官位,君主不任用他们,那么对于国家乃至全天下人都是大为不利的。作为一个统治者来说不能够认识到这一点,这是国家的大不幸。君主不应该不遵天道而以侥幸治国,治理国家本来是有既定的法则的,这便是要懂得天时、地理、人事;而且,精通阴阳之道。…… 正定名分使名实相符万事就由条理,否则就会纷乱无序。正定了名分则万事可成,不正定名分事情就不会成功。天地正道是永不衰败的,掌握了正道,则后动先动皆顺当自如。“道”不但可施用于个人的修身,也可施于国家的治理。个人得“道”则可成就其事业,国家得“道”则可以治理太平。小国得“道”可以常保其疆土,大国得“道”则可以统一天下。

“道”是有他的本原的但却寻不着它的边际,应用它的时候会感到它的实有,不用它的时候似乎它又是空无的。合于“道”则万事万物都会向好的方向转化,遵循“道”则一切都会有常规。古代圣贤,办事只知遵行“道”。懂得了“道”,则天地之道、人鬼之道皆能相宜。用“道”来治军则军队强大,用“道”来治国则国家强盛。古代的贤圣,只知遵行“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道德经》漫议 第七十八章
《黄帝四经》谭68(“国士”为国难为君呀! )
《老子释微》——第七十八章
《黄帝四经·前道 》白话译文
《十大经》第12章 前道
《三略》【秦汉】黄石公(全文配译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