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病机本质·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清·高世拭《医学真传》:“医之道奚起乎造物?以正气生人,而不能无夭折疫戾之患,故复借诸物性之相辅相制者以为补救,而寄其权于医,夭可使寿,弱可使强,病可使痊,困可使起。医实代天生人,参其功而平其憾者也。”

中医“实代天生人”,顺生命自然而已,补偏救弊,补不足损有余,保生长全。有生命,才有正气,无生命就无正气。正气,保人之生,保体之健。扶正祛邪,不留后患,疾病就能彻底康复。

正邪虚实,只有根据就诊病人的临床症状群,运用中医理论进行病机之辨,才能得到认识。

病机是《黄帝内经》确立的,天地气交气化相关,社会人事相连,个体情感喜乐相系的活生生的人的疾病本质。既具有动态时空的阴阳共性,又具有天地气化、个体生命的阴阳个性。

在实际临床,活生生的人的疾病,多维联系,多因相关,病机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我命的气宜因素息息相关的。

中医知天地之气化,落实到病机,即“谨候气宜,无失病机”;临床“辨症求机”,要结合天地气化气交、社会人事关系,即“审察病机,无失气宜”。

中医临床,把人当人,尊重活生生的人,尊重生命客观,认识疾病本质,以人的现实生命为客观,临床症状群为根据,遵循病机十九条“诸某某皆属于某”的逻辑规则,求证病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虚者责之,盛者责之。”

病机是比证候重要得多的中医概念,决定辨证论治的临床模式,关系中医理论的临床运用。有病机,中医理论有意义,中医临床有规范,无病机中医理论没有意义,中医临床漫无边际。

决不能轻视病机,更不能否定病机的本质属性!证概念是次要的,无足轻重,病机是主要的,关系中医临床存亡。用病理生理取代病机的西化,就等于否定了中医理论的临床价值。

在“现代化”的西化洪流里,西医生理病理当成了中医的唯一,证候没有本质了,要在实验室里去找本质。于是乎,中医理论和临床病人之间,人为地树立起了一道文化障碍。中医临床需要西医发放通行证了,需要西医继续教育把关了。

证候作为治疗目标,是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确立的,但证候本质——病机,《黄帝内经素问》就很明确了。

证候本质,是疾病本质,就是就诊病人当时的病机性质的判断。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本在哪里?本在阴阳。《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

“阴阳所在”何处?病机。《至真要大论》:“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病机,便是“治病必求于本”的本,便是疾病“阴阳所在”。

中医先有了病机本质的认识,然后才有证候概念。证候的实质是运用中医理论“辨症求机”,“知犯何逆”后作出的病机性质的临床结论。

否定了病机,就等于否定了中医理论,不“辨症求机”,就不是真正的中医。病机作为中医的疾病之本,是衡量中医真假,评判中医临床的基本标准。

在西化灾难深重的今天,病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医治证不治病1-1
病机与临床·上篇·第一章·如何理解病机
中医治证不治病
一气周流|24年前:论古中医之辩机论治理论体系(上)
《一部成医——用方如神 独门心法》​导论
方药中:挺身卫道 睿智善辩(转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