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未酬壮志争夕阳

——林永蔚及其作品漫议

刘凡君

新时期的曙光普照着巴南大地,经济社会的推进迎来了百业兴旺,文化事业也乘势而上,呈现出了一派万紫千红的繁荣气象。

2004年3月,东风送暖,桃花吐艳。在巴南花溪河畔召开的姚代云同志作品研讨会中,我读到了《勤奋、忠诚、与时俱进》这篇文艺评论。这篇文章立论新颖,论述慎密,旁征博引,很见功力,我读后十分赞赏作者的笔下功夫,盼望着能有机会与其相晤,以便品文论道,有所裨益。后来在巴南作协的一次会议上,我终于结识了此文作者,他就是时任《今日巴南报》特聘副刊主编的林永蔚先生。

永蔚先生高高的个头,豁达大度,乐观风趣,平易近人,不拘细节,是个很耿直、很好贴近的爽快人。在交往中得知,他出生在巴南木洞一个世代簪缨的书香门第。父亲林显模是1949年后,任朱德故乡仪陇县邮电局的第一任局长。林母徐贤芳亦是出自名门的大家闺秀,她与女大使丁雪松既是同乡,又是重庆崇德女中的同学。可惜人生机遇有异,林母竟长期任教乡庠,含辛茹苦地为5个子女辛劳了一生。

1954年“土地改革”已告一段落。祖父林达邦和祖母黄氏眼见家门破败,为了想培养出个成器的后人重振门庭,于是和大女克敬、幺女克庄商议,决定把长房长孙永蔚接回重庆读书。

幺姑克庄(周旬、周旭生母)谨比永蔚年长7岁,其时刚从市一师毕业分在曾家岩小学任教,可还未满18岁的姑姑,就担负起了侄子抚育的重担。永蔚每每谈起这桩往事,就面带羞愧,表示难以报答姑父姑母孜孜诲教的深恩厚德。

永蔚离开市三中后应运插队下乡,这一去就是十多年,回城后便长期任教于慕禹中学。后来,他几十年淬励出的文学功力,终于受到了巴南区委主要领导的赏识,于是,才不拘一格地擢允他参与了区委机关报的创建。

《今日巴南报》创刊后,广泛地联络了区内外的许多文友,永蔚在著名诗人成再耕先生的帮助下,把报纸副刊办得很是出色。杨矿、张继楼、敖忠、张华、彭斯远、凌云等许多市里知名作家都不吝赐稿,为巴南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大厦增添了亮色。

永蔚博览群书,手不释卷,每天睡前看书是他多年的习惯。这些年来,他虽早已年届花甲,但仍笔耕不辍,个人创作居然进入了高潮期。《走出彷徨  跃向明天》、《“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质疑》等多篇观点独到的文学评论在许多大型学术刊物相继发表。

2005年,极具权威的《西师学报·五月》全文刊发了永蔚撰写的诗评《融汇在玉翠珠玑中的人文精神——读再耕诗集<行走的风景>》。他在这篇文章中说:“古今中外有所成就的作家,对于宇宙、社会、人生几乎都能知其本、通其变。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入乎其内,固能写之;出乎其外,固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就是说文学创作既要深入生活,又要保持俯瞰高度。 新时期的文学创作应该是既跟踪时代演进又能“出乎其外”,力图具有独立清醒的时代审视,以此保持与时代嬗变的正确关系。”这众人推崇的文艺观,正是永蔚所遵循的创作准则。该文发表后,《诗乡》、《重庆文艺》等刊物相继转载。

兴趣广泛、亦庄亦谐是永蔚先生的个性特色。他自幼喜好京剧艺术,在中学时代就能粉墨登场,“文武昆乱不档,吹拉弹唱皆能” 。永蔚和市里沈铁梅父女、程联群、张军强、李莉莉等许多著名戏曲演员和票界名流都交往甚密。永蔚本人对京剧也颇有研究,2006年春《重庆文艺》以头条刊发了他撰写的《根系巴南的艺术奇葩》,《重庆文艺》经常以显著的位置刊发了他《峡江旖旎京韵醇》等多篇专题“戏评”。《中国京剧》这样的京剧艺术专业杂志,也刊发了他《福存巴渝,联群菊香》等多篇评述。能够在这样国内外颇具影响的大型刊物上刊用,可见他对京剧艺术不同凡响的理论水平。当你打开《中国京剧网》,永蔚的《戏评》琳琅满目,他出山短短五年,迅速地以其广博仁厚、敬贤好学的人格,赢得了圈内人士的好评。

永蔚先生热心地方文化的发展,当他读了徐胜利、李华的诗歌后,满怀激动地写了《<银河系>中的巴南新“宿”》。全国著名诗人、重庆文坛泰斗杨山先生看到这篇评论后喜不自胜,对永蔚的功底作了极高的评价。杨老多次电告永蔚,慰勉有加,杨老在世时,把许多重大题材都放心地交给永蔚执笔,让他也在《银河系》中迸发了几点星光。

永蔚在《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读《银河系》诗刊中的抗旱组诗》中说:“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在他的诗中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无论古今中外,大凡有所建树的文学艺术作品无不具有广泛而深厚的人民性;爱国爱民,与庶民百姓同呼吸、共命运的悲悯情结,就是作品得以永恒的生命基因。竖看一部中外文学史,趋权附势、粉饰太平的矫情之作几乎没有一篇得入文学的圣殿。可以说,作品的价值是与其人民性成正比的,这就是《诗经》、《离骚》、《三吏三别》等文学精品千百年来永葆其旺盛生命力的要诀。” 

永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悟性甚高,他坎坷的前半生大多生活在社会最下层,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感同身受。他在我的小说集《河西街的夏天》,陈显明的小说《典型风波》、《纠纠的作坊》、《农民代表》等作品的评论中提出:“文艺人要倾情于对社会发展的礼赞、对文明进步的追寻、对崇高精神境界的景仰,才能支撑起健康向上的文艺大厦。”永蔚还说:“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全面推进,我们该尽快转变观念,带着感情去深入农村,贴近农民,为农民立言,努力创作出为广大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我们深深地知道,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大厦,这些观点对于文艺创作,毫无疑问是很重要的。

2006年,全球闻名的南开中学特邀永蔚回校参加七十校庆大典,并增聘其为校友会理事。永蔚关注母校事业发展,受命主编了《校庆专辑》一书。他在这段时间,与许多资深校友进行了交流,从中丰富了自已的见识。

民族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奠基石,当前“国学热”已呈烈火之势。永蔚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他的《龙州水岸赋》、《南开津南村赋》、《洞天王府赋》、《何氏古井赋》、《木洞中学序》等多篇作品,被《中国辞赋》评为精品,录为专辑。

 2008年永蔚先生创作了《辛亥杨公》和《仙女泉香》两部京剧剧本。2010年,他为团市委撰写了双桥宋敏、大足李文菊、城口熊兴桂等二十多位青年模范事绩的报告文学。2011年以来,他接替著名作家陆大献完成了《走马故事概述》的学术专著后,参与了《“巴南精神”丛书》、《巴南区政协志》、《双河口散记》、《琵琶洞故事》、《姜家龙故事》等书的编纂工作。永蔚先生的文艺理论和实践受到了重庆市文艺界的推崇,重庆京剧团每有新戏出台,都要请他观摩点评。近年来,永蔚先生先后特邀出席了“重庆市‘延讲’发表70紀念专家座谈会”、“ 重庆市梅花奖得主专场演出座谈会”、“ 沈福存舞台生活60年专场演出暨全国戏曲名人座谈会” 等高层次的学术活动。今年,永蔚先生又荣耀地被录入了重庆市当代作家名人榜。

“莫道桑榆时已晚,未酬壮志争夕阳”。

永蔚先生而今虽已年过古稀,但他却依然学而不倦,辛勤耕耘,常有新作问世,全无老气横秋的颓废。这本《巴里拾遗》就是他创作活力的展示,捧读击节之余,我们衷心地祝愿他老当益壮,不断迸发出夕阳红的绚丽色彩,精神矍铄地走进从心所欲的人生境界。

(本文作者系重庆市著名作家。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重庆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家协会会员,第二、三届全委会委员;重庆巴南区作家协会主席,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报告文学》杂志特聘作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庆巴南·杨沧白故居
【纪念专辑】徐平老师给中国人民警察节留下了一个“永别礼物”
重庆巴南:天星寺
《盆景》
目标明确!重庆今年要这样干
重庆巴南一个名字很文艺的镇,因古桥而得名,地处三区交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