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分析上市公司必须要懂的24个财务术语

图片城市:意大利·米兰

以下指标具体数据基本上都可以在雪球的公司页面看到。比如格力电器的数据:

https://xueqiu.com/snowman/S/SZ000651/detail#/ZYCWZB

1. 扣非净利润

全称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又称为经常性净利润,是指公司主营业务产生的净利润,是可持续的。所谓的损益,是指利润的增加或者减少,是一种统称的说法。

非经常性损益与公司的主营业务无直接关系,比如政府补贴,税收返还,出售固定资产,投资股票,理财获得的利润。

比如小明便利店,出售矿泉水是他的主营业务。小明还收集了便利店旁边顾客偶尔扔下的矿泉水瓶,通过垃圾回收获利,这个收入就是非经常性损益;除此之外,小明还把便利店的流动资金放入余额宝赚年化率为3%的利息,这部分利息也是非经常性损益。

2. 每股收益

也叫做每股盈利(EPS:Earning Per Share),又称每股税后利润、每股盈余,指税后利润与股本总数的比率。

3. 资本公积金

资本公积金不是由企业经营的利润获得,而是通过企业发行股票溢价,政府的专项拨款,接受他人捐赠的资产价值和公司财产重估增值等。

企业发行股票溢价:比如上市的时候每股定价5元,但是IPO的时候投资者愿意用6元的价格买入,这多出的1元就是资本公积金。

公积金的用途只能为转增股本(也即是向每个股东等比例赠送股票,最终是扩大企业的总股本),不能作为利润分红给股东,也不能用来弥补企业亏损。

4. 每股未分配利润

每股未分配利润=企业当期未分配利润总额/总股本

未分配利润,是指公司历年经营积累下来的未分配利润或亏损。它是公司未来可扩大再生产或是可分配的重要物质基础。

分析每股未分配利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每股未分配利润越多,不仅表明该公司盈利能力强,也意味着该公司未来分红、送股的能力强、概率比较大。

  2. 一般而言,如果某公司的每股未分配利润超过一元,该公司就具有每10股送10股或每股派现1元红利的能力。

  3. 每股未分配利润较多的上市公司,往往被各类投资者青睐,因为该类公司盈利和分红能力强,投资回报高。

  4. 每股未分配利润较多的上市公司股票,容易被一些主力特别是长线主力炒作。主力资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上市公司配合,通过多次分红送股的方式,或降低已被炒高的股价,或赚取上市公司的大比例现金分红,从而达到降低炒作成本的目的。

每股未分配利润应该是一个适度的值,并非越高越好。未分配利润长期积累而不分配,肯定是会贬值的。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每股未分配利润”很高,但却很少给股东进行现金分红,或是分红水平很低,则表明公司是标准的“铁公鸡”!

假设一家上市公司的“每股未分配利润”高达5元以上,但它既不扩大再生产,又舍不得给股东分红,这样的公司一定是有问题的。一般地,上市公司在当期分配后,如果仍能保持每股未分配利润在0.5元以上,大体应该算是比较正常的。如果每股未分配利润为零,甚至是负数,则公司的日子肯定不好过,可列为高风险级别。

5. 经营现金流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经营活动现金流出

自由现金流,就是企业经营产生的、在满足了再投资需要之后剩余的现金流量。这部分现金流量是在不影响公司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可供分配给企业资本供应者的最大现金额。

自由现金流量(FCF)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扣除资本性支出(Capital Expenditures,CE)的差额。

自由现金流是一种财务方法,用来衡量企业实际持有的能够回报股东的现金,是在不危及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下可供分配给股东(和债权人)的最大现金额。

公式:

自由现金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资本性支出

资本性支出=购建固定资产支出 产生无形资产的支出 购置其它长期资产的支出

6. 净资产收益率(Return on Equity,简称ROE)

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报酬率/净值报酬率/权益报酬率/权益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

7. 摊薄

指由于增发新股等使得分摊到每一股的利润相应减少。

8. 定向增发

简称定增(Private Placement), 指上市公司向符合条件的少数特定投资者(通常是机构投资者,个人的都是土豪)非公开发行股份的行为(相当于私募),规定要求发行对象不得超过10人,发行价不得低于公告前20个交易日市价均价的90%,发行股份12个月内(认购后变成控股股东或拥有实际控制权的36个月内)不得转让。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是需要投资新项目,并购重组等需要才会做定增。具体操作就是在原有股份的基础上在发行新的股份,比如原有1亿股,增发2000万股,公司总股本就变成1亿2000万股。增发后提高了公司的总资产,不过由于股票的数量增加,降低了每股的收益。

一般来说,定向增发对股价是利好。首先股票定增对股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可以减少股价下跌。另外上市公司为了股票定增成功,会将本期的业绩做好,这样也有利于让股价上涨。股票定增成功后,资金可以用于投入收入较好的项目,从而扩大企业的盈利,这样企业效益越好,股价自然就越高了。

9. 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 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

所谓息税,就是交税的意思。

总资产报酬率的计算举例:

A公司2001净利润为800万元,所得税375万元,利息支出480万元,年末资产总额8400万元;2002年净利润680万元,所得税320万元,利息支出550万元,年末资产总额10000万元。假设2001年初资产总额 7500万元,则A公司总资产报酬率计算如下:

2001年总资产报酬率=(800 375 480)/ [(7500 8400)/2] * 100% = 20.82%

2002年总资产报酬率=(680 320 550)/ [(8400 10000)/2] *100% = 16.85%

由计算结果可知‚ A公司2002年总资产报酬率要大大低于上年‚需要对公司资产的使用情况‚ 增产节约情况‚ 结合成本效益指标一起分析,以改进管理,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盈利能力。

10. 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rate of return)

衡量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的指标。企业在人力资本上每投入1元所获得的回报,是一项衡量人力资本有效性的核心指标。

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企业净利润/员工薪酬福利总额

11. 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

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短期偿债能力亦越强;反之则弱。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在2:1以上,流动比率2:1,表示流动资产是流动负债的两倍,即使流动资产有一半在短期内不能变现,也能保证全部的流动负债得到偿还。

12. 速动比率

指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速动资产是企业的流动资产减去存货和预付费用后的余额,主要包括现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项目。它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13. 权益乘数(Equity Multiplier EM)

股东权益比例的倒数称为权益乘数,即资产总额是股东权益总额的多少倍。

权益乘数反映了企业财务杠杆的大小,权益乘数越大,说明股东投入的资本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越小,财务杠杆越大。反正记住一点:权益乘数是资产总额相当于股东权益的倍数。

14. 产权比率

指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是为评估资金结构合理性的一种指标。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 ,一般标准值是1.2。从股东来说,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举债,可以将损失和风险转移给债权人;在经济繁荣时期,举债经营可以获得额外的利润;在经济萎缩时期,少借债可以减少利息负担和财务风险。

15. 股东权益比率(Equity Ratio)

是股东权益与资产总额的比率,该比率反映企业资产中有多少是所有者投入的。股东权益比率应当适中,如果权益比率过小,表明企业过度负债,容易削弱公司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而权益比率过大,意味着企业没有积极地利用财务杠杆作用来扩大经营规模。

16. 经营现金流量比率(Operating Cash Flow Ratio)

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期末流动负债。该指标也是用来分析企业的还债能力。

17. 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分析库存出货的快慢)

存货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存货平均余额 (分析获利能力,在售价频繁的变动的行业可以参考使用)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第一条公式,为什么是使用销售成本除以平均存货余额呢?

销售成本实际上也就是存货成本,也就是一年中所发生的存货成本总和。这个公式表达了所在库存出货的快慢,是指卖出去的存货的成本,而不是卖出去的钱。

存货周转率分析制造业和零售至关重要。下面是来自网上的一篇文章节选:

  简单来说,存货周转率可以想像成,一间企业在一年之间可以卖掉多少次平均存货量。简单一点说明,假设A公司是以制造和销售药品为主要营业项目,在某一些药品的售价与成本几乎不变的情况下,假设平均库存量约为5万盒,而一整年下来共卖出20万盒,就表示A公司一年大约可以卖掉4次的平均库存量,存货周转率为4次,也就是说大约90天就可以卖掉一个平均库量(5万盒药)。

  但是这样的计算方式是很理想化的,因为实际上应该考虑到产品售价与成本可能会有所变动,所以正确的公式是销售成本除以平均存货,其中销售成本是与商品制造有直接关系的部分。至于平均库存量因为企业的库存数量是不断变动的,所以一般而言都采取比较简易的算法:平均存货=(期初存货 期末存货)/2。

  以A公司为例,假设去年销货成本为1000万元,年初与年底盘点存货分别约为200万元、300万元,则存货周转率为4次,平均约90天可以卖光一次平均存货量。1000万/250万=4次。

  这个数值能够代表什么? 应该不难理解,存货周转率越高,表示存货放置在自家仓库的时间越短,也就是存货能够在越短的时间内销售出去,因此库存周转率经常被解读为一家企业的销售或经营能力,一般而言,相对的数值越大,就表示能力越强、经营状况越良好。相反,如果一间企业的存货周转率比起其它同业低很多,或近年来逐渐递减,除了表示销售状况不理想之外,有些产业可能还要面对存货折损的风险。例如上述A公司,像药品这类产品一旦库存时间过长,就可能接近保质期,那么存货的价值就很容易下滑,造成企业的损失。所以对制造业的分析来看,有至少行业平均的库存周转率尤为重要。

  总结一下:一般而言存货周转率越高,表示企业销售状况越好,不过也必须区别来看,存货周转率提高并不能直接代表这家企业销售能力变强,因为存货周转率变大,也很有可能是整体产业的需求量大增,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不管是任何企业存货自然都会比较容易卖出去,存货周转率自然会提高了。看库存周转率还是要看行业平均的库存周转率,通常情况下高过行业平均的库存周转率,企业都比较优秀。

  比如:A公司存货周转率为1.5次,B公司为1.2次,如果都属于同一产业,那么A公司的经营情况通常好过B,但是如果AB两家公司分别属于不同的行业,就很难说了。除了同行业的限制之外,企业有时也会技巧性的累积存货,导致存货周转率在某一段期间大幅下降。例如A企业,趁上半年原物料价格较低,因此提前买进大量原物料,并转变为存货,就会导致上半年的存货周转率就大幅降低了。还是老办法,要了解企业的经营,为什么库存周转率下滑了,如果是囤积关键原材料,或者为了让竞争对手无原料生产,这样导致的库存周转率下滑不一定不好,也可能是为了未来能更好的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做的准备。 

有一种情况要格外注意,那就是存货周转率降低,但是营收却增加,一般而言,存货周转率经常被投资者视为企业经营的领先指标,反应往往会比营收变化来得快。如上述所说,一家企业存货周转率与营收不断提升的情况下,营运状况多半不错,但是当存货周转率反转下滑,营收却不断增加的话,表示该企业虽然营收仍有成长,但销售状况可能已不比从前,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对许多企业而言很有可能是从盛转差的信号,如果一段时间,比如2年都出现存货周转率下降,但是营收还在增长的情况,要格外注意这个反转的信号。

  投资者看财报,并不是简简单单看看企业营收增长了多少,利润增长了多少那么简单,我在很多文章中有提到,要留意增长质量和增长可持续性程度,而存货周转率这个指标如果和营收长期相悖,也是格外注意,制造业的分析不复杂,一个存货周转率指标就可以看出来企业在行业大概的位置,现在是向好还是变差,或者企业销售的压力是向好还是变差。而如果出现存货周转率指标持续下滑,原因还不是有意识的囤货等打击对手,那么基本可以确定企业销售压力增加,有可能是从好开始变坏或者增速下滑的开始。我们做投资,关注制造业的企业类型,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通常都会从先看看存货周转率这个指标开始。

18.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

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应收账款转化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应收账款周转率又叫收账比率,是用于衡量企业应收账款流动程度的指标,它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赊销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19. 应付账款周转率(次数)

应付账款周转率=采购额/平均应付账款余额=主营业务成本净额/平均应付账款余额=主营业务成本净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2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360/应付账款周转率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又称平均付现期,是衡量公司需要多长时间付清供应商的欠款,属于公司经营能力分析范畴。通常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越长越好,说明公司可以更多的占用供应商货款来补充营运资本而无需向银行短期借款。

在同行业中,该比率较高的公司通常是市场地位较强,在行业内采购量巨大的公司,且信誉良好,所以才能在占用货款上拥有主动权。但在实际情况中,往往出现一边占用供应商货款,另一边客户又占用公司自己销售商品的货款,即应收账款,形成三角债,仍有可能导致公司营运资金紧张,这时就需要用现金周转周期来通盘考量公司销售的现金生成能力。

20. 现金循环周期(cash conversion cycle)  

现金循环周期是企业在经营中从付出现金到收回现金所需的平均时间。现金循环周期决定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绩优企业在现金周期上具有比一般企业少40-65天。现金周期缩短是企业效益提升的一个关键指标。

 21. 营业周期

一个营业周期是指从取得存货开始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这一段时间。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营业周期的长短是决定公司流动资产需要量的重要因素。较短的营业周期表明对应收账款和存货的有效管理。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短,说明资金周转速度快;营业周期长,说明资金周转速度慢。

22. 总资产周转率

是企业一定时期的销售收入净额与平均资产总额之比,它是衡量资产投资规模与销售水平之间配比情况的指标。

运用总资产周转率分析评价资产使用效率时,还要结合销售利润和资产总额中的非流动资产计算分析。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销售能力越强,资产投资的效益越好。

23. 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指企业一定时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同平均流动资产总额的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是评价企业资产利用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对该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充分利用流动资产,如调动暂时闲置的货币资金用于短期的投资创造收益等。还可以促进企业采取措施扩大销售,提高流动资产的综合使用率 

24. 固定资产周转率

也称固定资产利用率,是企业销售收入与固定资产净值的比率。固定资产周转率表示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固定资产周转的次数,或表示每1元固定资产支持的销售收入。

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要用于分析对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比率越高,说明利用率越高,管理水平越好。如果固定资产周转率与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偏低,则说明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利用率较低,可能会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它反应了企业资产的利用程度.

Note: 以上内容部分是我个人的亲笔撰写,大部分都是对互联网资料的整理。仅仅用于个人学习和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分享]财务分析常用指标 -
历年全国自学考试财务报表分析(一)试题和答案
财务分析
财务指标值判断标准
财务指标体系
如何加强企业资产流动性管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