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孤独感这个老问题

孤独感这个老问题

沈掌荣

爱因斯坦是个“孤独的人”,他在《我的世界观》一文中,对自己作了坦率的解剖:“我对社会正义和社会责任的强烈感觉,同我显然地对别人和社会直接接触的淡漠,两者总是形成古怪的对照。我实在是一个‘孤独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接近的亲人: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总是感觉到有一定距离并且需要保持孤独――而这种感受正与年俱增。”

其实,对于人类文化创造来说,孤独感并不是一件坏事。爱因斯对物理学、艺术和哲学的真挚的爱,全然是企图对这种孤独感的永恒摆脱和勇敢的回击。在少数天才人物身上,孤独感常常难于排遣。曹雪芹写《红楼梦》,在寂寞中孤独地疾笔奋写。凡·高作画,既不为名,也不为利,仅仅是排遣内心的孤独感。我国以及世界各国的许多文化创作者们,在孤独中创造,在排遣孤独感中奋斗,使千百万乃至更多的人们受到温暖,驱散了千百万个乃至更多的寂寞。

意大利电影名星索菲婭·罗兰,闻名全世界,被众多观众所崇拜,可是她很喜欢寂寞,甘愿孤独。她认为,孤独是灵魂的过滤器,使她恢复青春,丰富了内心世界。

人们对于孤独,往往有一种偏见,有时甚至把它打到十八层地狱。但是,有着悠久文明史的中国,许多人对孤独却有着公正的评论。“寒窗十年苦”,“闭门思过”,“排除杂念”,“此时无声胜有声”等等,就是对独的直接写照和评价。

静下心来,孤独一下,往往是好事,尤其是对做学问者。为着学问,为着创造,有一点必要的孤独,少一点不甘寂寞,应当说是有益处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独感与人类文化创造/赵鑫珊
老人的寂寞和预防
【转载】体味孤独
孤独比疾病更可怕
孤独是病? 世界上真的有治疗孤单的神药吗?
根本的孤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