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备考 | 论有效合同的构成要件

每日备考

论有效合同的构成要件

 — 01 —

事业单位招考备考之:论有效合同的构成要件

合同效力问题是合同法中的核心问题。而有效合同是合同的效力的一个种类。对于讨论有效合同的构成要件问题,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什么叫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的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说白了,合同是指当事人根据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签订的不违反强制性、不违反公序良俗的协议,而对双方当事人发生权利与义务。在本文中重点论述的是关于什么叫有效合同及其构成要件。

一、 有效合同的概念:

合同的生效,是指双方达成的合意符合法律的规定,即合意的合法性。合同法第八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第四十四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由此可知,有效合同是指合同成立并符合法律要求,而且能够按照当事人的约定实现双方权利义务的合同。

二、有效合同的构成条件:

根据《民法通则》第55条对“民事法律行为”所规定的条件来看,主要应具有以下条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上述三个条件是民事行为能够合法的一般准则,当然也适用当事人签订合同这种民事行为。所以合同有效的条件也应具备上述三个条件。接下来分别分析一下每一个构成要件。

第一个要件: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人所实施的民事行为需要他的法定代理人进行同意或者追认,但是有效实施纯获利和与其智力、年龄、精神相当的行为。如9岁的小明拿着50元钱去商店买一本书是有效的,但是如他拿着50万打赏一个主播,这个行为就需要他的法定代理人进行同意或者追认才发生效力。我国《合同法》第9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要件:意思表示真实。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是根据自己的真实意思表示,没有欺诈没有胁迫等情形。即要求行为人的内心意愿为行为人自觉自愿而产生的,同时与其所表达的意思相一致。

第三要件: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指的是意思表示的内容不得与法律的强制性或禁止性规范相抵触,也不得滥用法律的授权或任意性规定以规避法律。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行为必须符合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不得有损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民事法律行为生效即有效民事合同必须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构成要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要式法律行为和不要式法律行为
放弃违约金调整请求权约定效力分析|高杉LEGAL
易军:《民法总则》对《合同法》的超越 | 法宝学术
结合《民法总则》第151条,谈谈“显失公平”的适用
涉及诈骗的借款合同效力问题|审判研究
崔建远教授《民法总则》讲座实录(四): 民事法律行为(上):意思表示的立法变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