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战国中山国“一丄”刀币的再认识

对战国中山国一丄刀币的再认识

    

【河北】王昭迈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河北中北部地区多次发现一种铭文为“一丄”的青铜刀币。目前看来,这种刀币数量并不稀少,但历代泉谱未见著录,也未见到有论文专门进行考证。2010年出版的王昭迈著《东周货币史》对此类刀币首先进行了著录【1】,并隶定币文为一丄。2014年出版的任一民、艾亮主编《聚缘三晋》亦提及此刀,并释为成白简书【2】。此后,方有其他泉谱零星著录,然而迄今仍未有人对此类货币性质进行探讨,以及对币文进行释读。



一、基本形制

一丄刀币形制与中山国成白刀币形制基本类同,略有差异。一般通长134—136毫米,刀首宽14毫米左右,重14.5—15.5克。正面刀柄有一条中线,背面刀柄没有纹饰。一般刀体正背两面均有周郭。笔者观察了二十多枚此类刀币,偶见有刀刃部位没有边郭的现象,不知是铸造时未刻,还是流通中人为磨去。正面刀背边郭高耸,背面刀背边郭一般不中断,也见有刀背边郭中断者,系刻范时两刀刻成。未见到光背无郭者。


二、铭文考证

(一)铭文释读分类

民间对一丄刀币出现多种命名,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是“工”字。认为币文系一工字,类似鲜虞刀、尖首刀面文中的工,是一种常见刀铭符号,并判定国别为赵国。

二是“成白”简书。此说法流行甚广,究其原因,此类刀币与中山国成白刀币形制基本类同,长度重量相仿、刀柄筋线相同、出土地区相同,故认为系成白刀币的变种。更有甚者对币文进行了所谓解释,谓“一丨”组合为“城”字简笔,“一”为“旦”字简笔。因个别城白刀币繁写作城旦,故认为此类刀币正写为“城旦”,简写为“成白”,再简之为“丅一”。

三是“筹算”符号。筹算是中国古代的计算方法之一,以竹木小棍或刻有数字的算筹记数、运算,约始于春秋,直至明代才被珠算代替。筹算符号常见于尖足布、圆足布和方足布背文计数,故认为刀铭为“一、十一”一组数字,是纪年或记范次的标识。还有学者对历代中山王进行深入考证,进一步提出币文是中山王厝为纪念父亲而发行的“纪念币”一说。

四是“一丄”。直接释读币文为“一丄”二字,是基于筹算方法,但含义仍有待考证。笔者认为,与此类刀币同时期流通的圆足布、尖足布背文中有同样写法,且含义非常明确为计数,即“一、十一”,那么就一定有其特殊的意义。


(二)铭文释读分析

释读为“工”字,主要问题有二,一是币文写法较为明确,一字与丄字间隔极大,从布局上看应为两个字。二是如释读为工,则为尖首刀中常见字,中山国同期也大量流通尖首刀,为何该刀只铭工字,而未发现大量其他常见刀铭符号。

释读为“成白”简书也存在疑问,一是我们考察了战国时期大量青铜器铭文,成或城字写法,从未见有简化为“丅”字者,亦未见到白或旦字写法简化为“一”字者。二是从文字布局来看,一与丄二铭间隔明显,一字显然不能与下方的丨划组合为一字,而人为把丄字分割开来。



由上图对比可知,一丄刀币铭文,与城旦、成白,以及战国时期其他青铜器铭文中的“城、成、旦、白”均无法联系,不能混作一谈。

释读为筹算符号,并进一步释为“一、十一”这个方向基本无大问题,在《中国历代货币大系·先秦卷》中著录了很多背一、背十一的尖足布、圆足布、方足布等战国货币。略举两例,与一丄刀铭对比,未见写法上的差异,见下图。


   

大阴尖足布背十一【3】、蔺圆足布背十一【4】


(三)铭文含义

一丄刀币铭文为“一、十一”两个数字,其含义使人费解。一说范次,但未见到其他数字,略显牵强。一说纪年,但在战国货币中未发现其他类货币有纪年情况,此说也不足信。

在战国时代,货币兑换中有“十一进制”的记载。如秦国《金布律》也作了明确规定:钱十一当一布,其出入钱以当金布以律。即每一匹布可以当铜钱十一枚使用。这里的布,指的是民间织造的布帛,其“一布”为“袤八尺,福广二尺五寸。布恶,其广袤不如式者,不行”【5】。这里的“钱”是指先秦半两钱。

《金布律》是战国到汉代特有的法律篇目,出现于商鞅变法以后的秦国,是关于货币管理和官府财物管理的重要法规。《金布律》中对货币的规制、比价、流通和存储都有所规定,是我国已知最早的关于货币制度的法律条文。其实物资料见于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秦国竹简【6】。

这种十一进制的货币兑换关系,并非战国时代独有,新莽时期亦有钱币实物“新币十一铢”作为佐证。


“币”是个特殊的货币名称,它既是先秦货币的统称,即所有通货的共同名称【7】,也是各种货币的代称【8】,亦是“布帛”这一实物货币的专用名称【9】。王莽复古改制,把原132铢钱(十一枚半两)才能买到的一丈布,变成一枚“新币十一铢”即可购买的东西,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王莽同时还铸造过虚值大钱“一刀平五千”,其币文含义为:一把刀币价值五千枚小泉直一,一和五千两个数字之间有货币兑换的关系。反观中山国刀币“一、十一”,两个数字之间是否也有货币兑换关系,即十一枚小单位货币可以兑换一个大单位的货币。从秦国《金布律》来看,十一进制仅应用于铜质货币与布帛货币之间的兑换。而布帛又是战国时代各国法定货币之一【10】,所以各诸侯国不可能不对两种货币的兑换做出规范性规定。

我们从货币重量上进行进一步分析。秦国在战国晚期规定的“钱十一当一布”,钱是12铢重的半两,布是广袤八尺的一丈布。虽然在战国晚期,各国对货币重量和布帛尺寸的规格制度不尽相同,但基本上大同小异。如秦国的铢两制度,一铢为0.65克,一两为24铢;三晋地区的朱釿制度,一朱同为0.65克,一釿亦为24朱。秦制一两等同于三晋制一釿。布帛尺寸的规格以及布帛和铜币之间的兑换价格,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否则游走于各国之间的商人就会利用大额的兑换差异进行倒卖牟利。也正是广泛深入的商业贸易行为,促使各国之间对布帛和青铜的兑换价格逐步趋于一致。

一丄刀币的重量较为均衡,没有太大差异,平均约在15克上下,相当于24铢(15.6克),与同时代的三晋系一釿布等值。而同时代的秦国,一丈布帛可以兑换11枚半两(按币面记值,应为12铢×11枚,即132铢),因先秦半两重量不统一,在实际交易中可能需要称重。按此推算,11枚一丄刀币,实际重量与22枚半两等值,可以兑换两丈布帛,即一匹布【11】。由此,此类刀币铭文可以理解为:一匹布帛价值十一把铜刀币。这也就是币文“一丄”的含义。

战国铜币铭文中,明确与另一种货币的兑换关系,中山国刀币不是孤例,还见有魏国发行的“梁釿”系列桥足布。如“梁正幤百当寽”、“梁冢釿五十当寽”,币文含义为一百枚铜币当一锊黄金、五十枚铜币当一锊黄金。先秦时期,黄金、布帛和青铜都是国家法定货币,魏国货币文字明确青铜能够与黄金兑换,那么中山国货币文字明确青铜与布帛兑换也在情理之中。



梁釿布一套四枚【12】、【13】、【14】、【15】


三、流通背景

(一)战国中山国铸币简述

中山国是个大的称谓,分春秋之中山、战国之中山和汉中山。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山,其地域、君主族属、都城亦有所不同。春秋中山和鲜虞是同时期并存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中部地带的两个国家。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复国【16】。武公复立的中山,于公元前407年被魏文侯派兵灭掉。公元前380年,桓公起兵赶走了魏世子系,复建中山国,建都于灵寿【17】。桓公时期,中山国偏太行一隅,处战争漩涡的边缘,审时度势,采取灵活的外交政策,中山君曾一度任魏相【18】,取得暂时的稳定和较快发展。特别是继成公当政之后,敬武整战,力主发展,城增四邑,车达千乘,竟跻身于强国之列。经过百年时间,到公元前296年,赵军攻破灵寿,赵扶植尚为中山君,旋又被其废除,迁之肤施,中山亡国绝祀。

从古灵寿城手工业作坊区发掘出来的大量工具范来看,中山国手工业相当发达,铸造铜铁器的水平较高【19】。这在客观上也证明了它的商品经济和货币贸易的繁荣水平。陈应祺先生在《中山国灵寿城址出土货币研究》一文中,统计了中山国流通货币的种类【20】。除仿铸燕国刀币、赵国尖足布和圆足布之外,中山国遗址还出土大量钱范,这些自铸货币基本分为:

1.金银贝币。中山贵族墓葬内,凡随葬实用铜器者,墓底均放置海贝、骨贝和石贝。金质贝币仅发现2枚,放置于铜鼎之中,银质贝币发现于王厝墓盗洞之中,共4枚。

2.空首布类,分为大、中、小三型,与晋国空首布类同。

3.尖首刀类,分为大、中、小三型,与鲜虞刀、燕国尖首刀基本类同。

4.成白刀。1967年,灵寿城五号遗址出土成白刀币1000多斤;1974年,出土窖藏刀币800余斤,成白刀占绝大多数;1980年又出土捆扎有序的成白刀1501枚。同时,灵寿城官铸遗址区出土大量成白刀币陶范、石范、坩埚和铜渣。


此外,笔者认为三孔布是中山国独立铸造的货币形式。有学者认为“陉、武邑、姊负、中亭、干关、邸”等方足布,以及“音阳”系列直刀币,属于中山国铸造。这三个问题另文讨论,此处不再累述。

(二)一丄刀币与成白刀币的关系

成白刀币是中山国自铸货币主要形式之一,从历年大宗出土情况统计,其铸造数量十分巨大。从货币文字和形制上来看,此刀能够分为几类:

从文字上说,可以分为正书“城旦”(如下图1号)、简书“成白”(2号)两大类。同时有传形(3号)、正面无文而背书(4号)。从写法上说,除正书“城”字外,还有简化土旁为丨的写法(5号)、省笔的写法“口O”(7号),以及“白+白”(8号)。正面刀柄的一条筋线,有时出现在刀背(6号)。

此外,所见实物中还有正面无文而背有计数的情况(9号)、正背皆无文的情况(10号)。《钱币大辞典》还著录一枚齐国风格的“易”字刀币,背文“成白十”【21】。此拓本著录较早,原物不知下落,但从拓本上看,没有明显臆造成分,加之中山国风行“盗铸”【22】,或为当时人仿造戏铸,亦未可知。

一丄刀币形制规格与成白刀币基本相同,应系成白刀币系统的组成部分。换一个角度而言,币文明确用于兑换布帛的一丄刀币,有可能是对“成白”刀币的一种解释或辅助。因此,成白刀币或可解释为“成帛”。

(三)一丄刀币的流通年代

从成白刀的规格和风格判断,此类刀币虽然大体上形制差不多,但重量参差不齐,最轻者14克,最重者却达到22克【23】。又兼写法多变。通过这些规格的不统一,推断此种刀币铸造较早,铸行时间较长。

目前,通过其他的考古材料综合判断,成白刀币主要铸行于王厝时代。成白刀币的伴出物品有燕国弧折刀币,而没有罄折刀币,说明它的流行年代在罄折刀币出现之前。通过对燕下都第44号墓出土物进行分析,共出土易刀67枚,其中66枚是磬折,同出的铁戟、铁剑、铜戈、带钩等皆属战国晚期形式。罄折易刀的铸行年代为战国晚期偏早,即公元前300年左右。成白刀币铸行时间当持续在中山王厝、王姿时代。

从1980年平山县灵寿城遗址,一次出土成白刀1501枚来看,其中没有夹杂一枚一丄刀币,这些窖藏刀币属于王厝时代,而此时一丄刀币尚未发行。

我们通过对中山国王世系的研究,中山王厝在位18年,即公元前327年至前310年,此时应当是成白刀币大批量铸行的时间。之后是中山王姿、王尚,王尚在位仅两年,且后被迁徙至陕西北部一带,与一丄刀币出土地不符,故可以推定一丄刀币的铸行时间为王姿在位期间,即公元前309年至前299年这十年之间。主要流通范围约在中山国中心区域,即今河北省石家庄市、保定市南部、邢台市北部地区。


参考文献:

【1】王昭迈:《东周货币史》,第349页,并附拓片。

【2】任一民,艾亮:《山西私人收藏历代货币珍品集》,并附照片。

【3】汪庆正:《中国历代货币大系》先秦卷,第300页。

【4】汪庆正:《中国历代货币大系》先秦卷,第567页。

【5】《金布律》记载:稟衣者,隶臣、府隶之毋妻者及成旦,冬,人百一十钱,夏,五十五钱。虽然条文上说供给货币若干钱,其实是供给布帛若干以制作衣服。规定的钱数均为十一的倍数。

【6】尤越:《中国现存最早的货币立法—金布律》,《中国城市金融》,2017年第一期。

【7】《史记·平准书》:农工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

【8】《管子》: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

【9】《诗·卫风》: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毛传:布,币也。

【10】布帛至迟在战国末年成为了具有法律规范的主要货币的一种。《法律答问》中记载:盗过六百六十钱,劓为城旦,不盈六百六十到二百廿钱,黥为城旦。对盗窃者判刑,其量刑标准是赃物的价值,其中赃物的价值超过六百六十钱的,处以劓并为城旦,不到六百六十而超过二百廿钱,处以黥并为城旦。这里的二百廿钱和六百六十钱,是两个最重要的界限,而从数字分析,均为布帛的兑换价格。

【11】《小尔雅·广度》篇:二丈双合则成匹。中国古代“丈、匹”之间的换算几经变化,之后又有四张为匹、十丈为匹的制度。

【12】汪庆正:《中国历代货币大系》先秦卷,1335号。

【13】汪庆正:《中国历代货币大系》先秦卷,1346号。

【14】汪庆正:《中国历代货币大系》先秦卷,1366号。

【15】汪庆正:《中国历代货币大系》先秦卷,1371号。

【16】《集解》,徐广曰:中山武公乃西周桓公之子,桓公者,考王弟而定公之子。《汉书·古今人物表第八》班固自注云:中山武公为周桓公之子。

【17】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发掘的中山王陵墓中的铜壶铭文刻有:惟朕皇祖文武、桓祖、成考是有纯德遗训。铭文阐明了战国中山的世系,即文公、武公、桓公、成公、王厝、王姿、王尚。

【18】《战国策·魏策四》云:中山恃齐、魏以轻赵,齐、魏伐楚而赵亡中山。梁惠王二十九年,中山君曾为魏相。

【19】高英民:《中山国自铸货币初探》,《河北学刊》1985.2。

【20】《中国钱币》1995年第二期。

【21】该币同时著录于丁福保著《历代钱币图说》。

【22】《史记·货殖列传》载中山国: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作巧奸冶,多美物。

【23】《中国钱币大辞典·先秦编》第604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被遗忘的强国——战国第八雄!
(3)中山王三器(中山王鼎、方壶、圆壶)铭文拓片及释文
中山国灵寿城址出土货币概述
中山古国 繁盛之邦 | 百年繁华
战国雄风系列——古中山国之经济
战国时期的繁华大都市—灵寿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