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康熙王朝》里有一句“尔等都是两榜进士”,两榜指的是那两个?

两榜进士即进士也。科举考试中,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凡是通过乡试中得乙榜(举人),再通过殿试中得甲榜(进士)的人,称为“两榜进士”。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公元605年(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实行,到1905年(清朝光绪三十一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度各朝均有不同。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唐宋时称“乡贡”、“解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金代以县试为乡试,由县令为试官,取中者方能应府试。元代在行省举行,但腹里则分别在河东、山东二宣慰司和真定、东平、大都、上都四路举行,共17处。考试分两榜,蒙古、色目人榜只试两场,汉人、南人榜试三场。

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岁科、录遗合格者,均可应试。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亦在八月。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

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中试之举人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凡中试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殿试,为宋(金)、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一。又称:“御试”、廷试”、“廷对”,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等第。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由唐高宗创制,但尚未成定制,宋代始为常制。

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从唐朝武则天时期起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乡试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小辞典1
揭秘古代科举考试,比现在的高考难多了…
文状元到底有多难考
【人生礼俗系列】乾州蕞娃:(二)求学之四——科举考试
古代科举考试,由童生到状元要经过哪五个阶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