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早复极与QRS波终末顿挫
早复极与QRS波终末顿挫
陈琪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早复极最初的定义强调前侧壁胸导联J点抬高,属于良性的心电图表现。近年有研究发现少部分早复极患者可能发生特发性室颤或猝死。
因而,临床医生非常重视如何发现有猝死高危风险的早复极患者。目前更倾向于将早复极描述为QRS波终末顿挫或切迹,并结合ST段抬高程度和形态等标准,对早复极的良恶性进行初步判断。
最近有学者又提出联合QRS波终末顿挫切迹与STj(ST段起始点)抬高的多种组合对早复极进行分类。上述方法扩大了最初早复极定义的范围,对于识别良性或恶性早复极有一定的帮助。
1  QRS波终末顿挫与早复极的分类
1.1经典定义
1961年,Wasserburger等最早报道了早复极的心电图表现。早复极多发生在前侧壁(V4~V6)导联,QRS波与ST段交界处的J点抬高,ST段呈凹面向上型抬高,T波对称(图1),QRS终末有顿挫或切迹。早复极在男性、运动员和黑人中发生率相对较高,被认为是良性的心电图表现。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图1 经典早复极心电图表现
QRS波终末顿挫(A)和切迹(B)≥0.1mV,ST段凹面向上型抬高,T波对称
1.2Haïssaguerre标准
2008年,Haïssaguerre等报道早复极与特发性室颤相关。该研究中早复极定义为,两个以上连续导联,J点抬高≥0.1mV,J点抬高表现为QRS终末顿挫或切迹,其后ST段不抬高或呈水平型抬高,T波可以对称或不对称。除外V1~V3导联J点抬高的情况,以排除Brugada综合征和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图2)。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图2 Haïssaguerre提出的早复极心电图表现
QRS波终末顿挫(A)和切迹(B)≥0.1mV,ST段水平型抬高
1.3Tikkanen标准
2011年,Tikkanen等在Haïssaguerre标准的基础上,根据J点后100ms处ST段抬高程度将早复极分为两种,>0.1mV称为上斜型ST段抬高;≤0.1mV称为水平型ST段抬高。上斜型ST段抬高早复极与经典早复极定义相符合;但水平型ST段抬高并不包括在经典定义中。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图3 Tikkanen提出的早复极伴ST段形态改变
A. 特发性室颤患者的窦性心律心电图;B.Ⅱ、Ⅲ、aVF下壁导联放大图提早复极(箭头所示)
1.4QRS顿挫与STj抬高
2012年,Heng等选择1496例健康成年白种人,在早复极经典心电图表现的基础上,应用QRS波终末顿挫或切迹的振幅和ST段起点处J点抬高的振幅,将早复极细分为5类。QRS波终末顿挫峰振幅称为pkQRSn;QRS波终末切迹起点处的振幅称为onQRSs;QRS波与ST段起点处J点抬高的振幅称为STj。根据上述3项振幅的不同,将早复极分为5类(图4)。1型:pkQRSn≥0.1mV且STj≥0.1mV,ST段上斜型抬高;2型:pkQRSn≥0.1mV且STj<0.1mV;3型:onQRSs≥0.1mV且STj≥0.1mV,ST段上斜型抬高;4型:onQRSs≥0.1mV且STj<0.1mV;5型:没有QRS终末顿挫或切迹,STj≥0.1mV,ST段上斜型抬高。另外,还有2型和4型的混合型,即pkQRSn≥0.1mV和onQRSs≥0.1mV,但STj<0.1mV。上述分类中第4型最为常见。由表1可见,伴STj≥0.1mV的1,3,5型的检出率较低,而伴STj<0.1mV者显著升高。此篇文章仅对上述5型的分布做出了描述,但并未阐明该分型对早复极良恶性判断是否有帮助,有待于今后的大型临床试验进行分析。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图4 Heng提出的早复极的心电图分型(说明详见正文)
表1 不同导联各型早复极的发生率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
分型
Ⅱ, Ⅲ, aVF
Ⅰ, aVL
V4~V6
Ⅰ, aVL, V4~V6
Ⅱ, Ⅲ, aVF, V4~V6
总计(%)
1
1
0
12
0
3
16(3.6)
2
49
7
35
2
8
101(23.1)
3
0
0
4
0
2
6(1.4)
4
114
74
19
8
20
235(53.7)
5
1
0
8
0
0
9(2.0)
混合
25
17
23
1
5
71(16.2)
总计
190(43.4)
98(22.4)
101(23)
11(2.5)
38(8.7)
438
可以看出,以众多的临床研究为基础,早复极的定义逐渐趋于细化,增加了ST段形态标准,并将QRS终末顿挫切迹的振幅及ST段抬高的振幅量化,上述改变将更有助于早复极在人群中的筛查,以及良恶性早复极的判断。
2  早复极QRS波终末顿挫的临床意义
2.1复极波与除极波的争议
顾名思义,早复极是指复极异常形成的心电图表现。然而,由于其发生在复极与除极交接时,有研究证实心室除极异常也参与早复极的形成。因而,目前更倾向于将早复极描述为QRS终末顿挫与切迹。
(1)QRS波终末顿挫的提出:1936年,Shipley与Hallaran最早提出J点抬高表现为QRS终末顿挫切迹,被认为是良性的心电图表现。1961年,Wasserburger认为其是独立的,良性的心电图表现,与心室过早复极有关,此后将此种心电图表现称为早复极。
(2)支持复极波的证据:J点标志着ST段的起点,J波是J点处形成持续一定时间和振幅的波,是心室除极与复极交接时形成的波。支持其为复极波的证据包括:①心率加快时,QTc间期缩短,J波振幅降低;②部分早复极伴室颤发作的患者奎尼丁(阻断Ito电流)有效;③心室晚电位阴性:Haïssaguerre等的研究中,44例特发室颤而植入ICD伴早复极的患者中,仅5/44例晚电位阳性(5/44),作者认为QRS终末顿挫与切迹为复极波,而并非除极延迟形成的波。
(3)支持除极波的证据:Abe等应用新型信号平均技术,监测22例特发室颤患者的心室晚电位,研究结果表明,有和无QRS波终末顿挫(J波)的患者,夜间心室晚电位阳性分别为86%和27%。作者认为J波的发生机制与心室延迟除极有关。
2.2QRS波终末顿挫预测猝死
普通人群中,早复极的发生率约1%~9%,特发性室颤患者中,早复极的发生率约15%~70%,推测早复极者发生猝死的风险增加4~10倍。早复极综合征患者通常为青年男性,无器质性心脏病,有夜间睡眠心脏骤停的病史。
(1)与猝死的相关性得到证实:2008年,Haïssaguerre等回顾性分析22个中心206例特发性室颤(VF)所致心脏骤停幸存者,发现特发VF组ER发生率较对照组增高(31% vs. 5%)。首次证实早复极与心脏性猝死相关。随后早复极与猝死的相关性得到众多研究证实。
(2)预测早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①心电图下壁导联J点抬高振幅≥0.2 mV伴ST段水平型抬高,有研究显示上述表现是发生特发性室颤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选择欧洲中年白人男性有下壁导联J点抬高振幅≥0.2mV者,发生猝死的风险较无上述表现者高2~4倍。如果上述表现再加上ST段水平型抬高,发生猝死的风险增加3倍;②室颤发作前QRS波终末顿挫或切迹振幅增高;③QRS波终末顿挫:一项规模较小的研究表明,9例有猝死病史的恶性早复极患者心电图V4和V5导联QRS波终末出现顿挫,而不是切迹,提示有QRS波终末顿挫较有切迹者发生猝死的风险更高。
3  QRS波终末顿挫与早复极的机制
至今,早复极和早复极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多数研究认为早复极的QRS波终末顿挫或切迹是心室复极异常的表现,少数认为是心室除极延迟所致。以下理论建立在复极异常的基础之上。
3.1电生理机制
(1)跨室壁电位差增加:Gussak等应用心室楔形组织块的研究证实,早复极引发室颤是由于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2相心内膜与心外膜之间的电位差显著增加形成2相折返所致。
(2)心室不同部位电位差增加:Benito等提出,心室不同部位电位差显著增加,进而形成J波,甚至引发室颤(图5)。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图5 心室不同部位电位差形成J波的示意图
(3)触发因素:有学者指出,早复极者发生室颤需要有一定的诱发因素,如心肌缺血、起源于希氏束的室性早搏等。这也可以部分解释绝大多数有早复极心电图表现者为健康人,并不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3.2遗传因素
(1)钾通道异常:有研究发现1例早复极综合征患者编码KATP通道的KCNJ8基因突变,至通道功能增强。
(2)钙通道异常:系列研究表明,16%早复极综合征先证者中,编码L型钙通道的CACNA1, CACNB2 and CACNA2D1基因突变,致通道功能降低。
(3)钠通道异常:日本的一项研究发现,6%(3/50)早复极综合征患者编码钠通道的SCN5A基因突变至钠通道功能丧失。
综上所述,心电图早复极特征性表现为QRS波终末顿挫或切迹,也称为J点抬高或J波,由于难以明确其为复极波或除极波,也为与真正的J波(例如低温性J波)区分,目前更多地将早复极描述为QRS波终末顿挫或切迹。早复极常见于青年男性,运动员,黑人,绝大多数为良性心电图表现,出现在侧壁导联伴ST段上斜型抬高者多为良性早复极。
心电图下壁导联J点抬高振幅≥0.2 mV伴ST段水平型抬高者,发生室颤的风险显著增加。心电图有助于识别恶性早复极,而对于有心脏性猝死病史的早复极综合征患者,应植入ICD进行二级预防。
今后,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对于早复极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期待有突破性的进展。
转自:心电学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恶性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
重建心电向量图诊断规范草案
【看图说心】临床都常见哪些健康人“QRS波群异常” 的心电图表现?
有关「右束支阻滞」的 4 问 4 答(附典型心电图)| 基础篇
早复极波患者的危险分层
T波生理、正常变异和心电图特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