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也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源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要搞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内涵先得搞懂阴阳。

关于“阴”。《说文解字》有:阴,闇也。闇者、闭门也。闭门则为幽暗,故以为高明之反。水之南、山之北也。日之所照曰阳。然则水之南、山之北为阴可知矣。山北曰阴。自汉以后通用此为霒字。霒古文作侌。夫造化侌昜之气本不可象。故霒与阴、昜与阳,皆叚云日山以见其意而已。《释名》说:“阴,荫也,气在内奥荫也”。《玉篇》:“幽无形,深难测谓之阴”。《易·坤卦》:“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

关于“阳”。《说文解字》有:阳,高朙也。闇之反也。不言山南曰昜者、阴之解可错见也。山南曰阳,故从。《传》:阳,日也。《注》:阳谓日中时也。积阳为天,天有九重,故曰重阳。又通作扬。盛身中之气,使之阗满其息,若阳气之体物也。《释名》阳,扬也,气在外发扬也。有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

由上可知“阴阳”的概念是朴实的,就是在说一个物体所在,太阳能射到的地方,就是阳,而太阳射不到地方就是阴(伏羲画卦,—为阳卦、- -为阴卦其义即此)。后才引申阳性上扬,阴性下沉。阳性直上,阴性直下。阴阳交合,发生爱力,彼此相随。阳性动,阴性静。静则沉,动则浮。由静而动则升,由动而静则降。任何物体皆有阴阳属性,其内部亦然。

阴阳概念的本质是物质的,能量的。这种能量是具体的。一个物体里含阳多了,含阴自然会少;同样地,含阴多了,含阳自然会少。自然四时变化的根本亦是阴阳(可见时间也是物质的),四时变化是太阳规律照射(阳热照射地面,进而降入地表,再深入地下水储藏,最后潜水之阳再次通过植物温升)导致自然阴阳变化的结果。阳热是自然界变化的动力。就人体生命而言,阴阳是人体内相对的两种能量的体现:温热的能量是阳,寒凉的能量为阴,正常生理状态下阴阳能量处于相对平衡—即阴平阳秘的状态。

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言:“医学一途,至微至精,古人立法立方,皆原探得阴阳盈虚消长,生机化机至理,始开渡世之法门,立不朽之功业,诚非易事也”。“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阴阳是人体生理病理的重中之重,元阴元阳之气的偏颇及不足是造成疾病的根本原因,只要细心探求阴阳盛衰,临证即可不失其真,反之则流散无穷。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养生法是把人放在自然与时间中去思考的。

谈到这里我们不能不谈到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时间刻度——二十四节气。

彭子益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有关于节气的精彩论述:二十四节气,简言之就是夏季太阳射到地面的热,经秋降入土下,经冬藏于土下的水中,经春由土下的水中,升出地面,经夏浮于地面之天空,再同夏季太阳射到地面的热,降入土下。升降一周,则生中气。图中之太极图,表示中气之所在。中气者,万物之生命也。

秋收冬藏,秋降冬沉,春生夏长,春升夏浮。升者,阳热升也。浮者,阳热浮也。降者,阳热降也。沉者,阳热降也。藏者,藏阳热也。收者,收阳热也。长者,长阳热也。生者,生阳热也。学中医学,必先学知大气。必先学知二十四节气。

附:《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秋收冬藏,春生夏长。收藏、生长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阳气。升者,阳热升也。藏者,藏阳热也。收者,收阳热也。长者,长阳热也。生者,生阳热也。

夏至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阳气达到最高点和最旺盛的时间。在这之后太阳往南,阳热开始逐渐下降,夏至之时一阴已生。冬至之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阴气气达到最高点和最旺盛的时间。在这之后太阳往北,阳热逐渐上升,冬至之时一阳已生。周而复始,遂成二十四节气之春温夏热秋凉冬寒。

“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培养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本质就是顺应天时与地理通过护阳、养阴的方法使机体与自然协调,以达“阴平阳秘”的状态。

春夏养阳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意思是说,春季正、二、三月,阳气上升,万物萌动,自然界呈现一片生机蓬勃的姿容。天地孕育着生发之气,万物欣欣向荣;人们应当晚睡早起,阔步于庭院,披散头发,宽缓形体,以使志意充满生发之气。如果人体违逆了春天的生发之气,就要伤害肝气。春季伤害了肝气,到了夏季,就会发生寒病,这是因为人在春季养“生气”不足,到夏季奉养“长气”力量不够的缘故。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疟症,奉收者少。”意思是说,夏季阳气已盛,万物繁茂,天地阴阳之气相交,万物开花结实;人们应当晚睡早起,不要厌恶日长而使阳气怠惰;不要轻易发怒,像草木华英一样充满神气,使阳气能宣泄,以调养人体夏季长养之气。如果人体违背了夏季长养之气,就要伤害心气,夏季伤害了心气,到了秋季,就会发生疟疾,这是因为人在夏季养“长气”不足,至秋奉迎“收气”力量不够的缘故。

秋冬养阴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意思是说,秋季七、八、九月,阴气已升,万物果实已成,自然界一派容态平定的气象。秋风劲急,物色清明,肃杀将至。人们要早睡,并且要早起,鸡鸣时即起;使志意安逸宁静,以缓和秋季肃杀之气的刑罚;应当收敛神气,以应秋气的收敛清肃;志意不要受外界干扰,以使肺气清静,这就是应秋季收敛之气、调养人体“收气”的道理。如果人体违逆了秋季收敛之气,就要伤害肺气。秋季伤害了肺气;到了冬季,就要发生飧泄的病变,这是因为人在秋季养“收气”不足,到冬季奉养“藏气”力量不够的缘故。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意思是说,冬季十、十一、十二月,阴气盛极,万物潜伏,自然界呈现闭藏的气象。水冰地裂,万物的生机没有受到干扰,都潜藏起来;人们应当早睡晚起,早晨等太阳升起后起身;使自己的志意伏匿,保持安静,好像有私意在胸中,又像所求已得而不外露,使神气内藏;应该避寒就温,不要开泄皮肤出汗,致使阳气频数耗夺,这就是应冬季闭藏之气,调养人体“藏气”的道理。如果人体违逆了冬季闭藏之气,就要伤害肾气。冬季伤害了肾气,到了春季,就要发生痿厥的病变,这是因为人在冬季养“藏气”不足,至春奉养“生气”力量不够的缘故。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

请相信,如果缘分十足,你一定会被治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认识阴阳五行二十四节气,看人与宇宙自然同气相求,共同运转
92圆之妙(17)——象之模型
立冬时节 最全最有效的道家养生功法集要
【我们一起学养生20012】阳气对人有多重要?古人说:阳气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阳气对人有多重要?古人说:阳气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看完这组图你就会明白:“二十四节气”为什么会申遗成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