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年中国《五十》

         著作权:央视   诵读:雄鹰

              赴法国勤工俭学

百年中国《四十三》

五四前后,上海的外滩码头成为最热闹的地方,1919年3月17日,八十九名学生搭乘“燕帆”号从这里启航。

到1920年12月,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先后有两千多名中国青年远涉重洋赴法国留学。

           留法勤工俭学十八岁的陈毅

那时的法国刚刚摆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噩梦,一切都在复苏之中,但它优美的文化传统和浪漫情调对中国的青年人有着磁石般的吸引力,而且它的留学费用与其他国家相比也是最低的。

          留法勤工俭学十六岁的邓小平

到法国去勤工俭学是许多青年学生共同的梦想,这些学生来自全国十九个省份,四川和湖南人数最多,十八岁的陈毅和十六岁的邓小平,先后离开了四川故乡前往法国。

1919年3月,毛泽东从北京赶赴上海欢送新民学会的会员蔡和森等人赴法留学,那段日子里毛泽东一直在为组织赴法忙碌,但他自己却放弃了多次机会,风起云涌的国内形势似乎更能吸引他。

       留法勤工俭学二十二岁的周恩来

1920年6月8日,因参加“五四”运动被关押在天津监察厅看守所的周恩来写诗赠给即将赴法的同学们,诗中写道:“出国去,走东海,南海,红海,地中海,一处处的浪卷涛涌,奔腾浩瀚,送你到那自由故乡的法兰西海岸”。

出狱后,二十二岁的周恩来沿这条路线踏上了向往已久的法兰西。

1920年5月4日,赴法途中的勤工俭学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纪念“五四”运动一周年,他们共唱当时的国歌,在他们看来“五四”运动令人走上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

法国南部重要港口城市马赛是留学生们踏上法兰西帝国的第一站,他们从这里分散到各地寻找工厂做工,在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法兰西土地上,到处都有中国学生艰难劳动的身影。

第一次到欧洲给这些人留下的印象不仅是发达,还有战后的动荡不安与社会危机。

这些勤工俭学的学生大都家境贫寒,必须打工生活。

周恩来靠给国内报纸写稿的费用生活。1912年经过张申府,刘清阳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2年6月旅欧学生中的共产主义诞生,取名为旅欧少年中国共产党。

16岁的邓小平曾在巴黎雷诺汽车制造厂当过钳工,这里至今还保留着他当年使用过的工具。

一战结束后,中国知识界对资本主义发展开始产生怀疑,这是“五四”后思想运动发生的根本根源,一批共产主义者也由此诞生,在这批学生中涌现出周恩来,蔡和森,邓小平,王若飞,陈毅,赵世炎,聂荣臻等优秀代表。

在后来的几十年中,这批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著作权:央视   诵读:雄鹰

诗歌与作者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处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恩来、朱德、陈毅、邓小平等,都曾留学欧洲,为何周恩来是核心?
邓小平留法勤工俭学之路,从老巴县启航
揭开尘封的历史:那些年赴法勤工俭学的难忘岁月
木洞镇喻正恒
「揭秘陈毅未公开的信件」但是,老朋友!你还记得你一个不幸的友人名叫陈毅么?
豆腐开启百年路 | 纪念周恩来入党100周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