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行教育只是在摧残生命?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最可能在未来成功?



不管现实如何,我们都可以将文中提到的先进教育理念运用到家庭教育中去,是对现行教育体制的极大补充。在传统教育体制内磨砺毅力和抗压能力,在家庭教育中激励创新和培养情商,是我能想到的在现行社会环境下最安全的一种做法。


本文作者乐爸是个很厉害的人,国际金融理财师,候选北美精算师,中山大学金融系硕士生导师,还是一名财商教育践行者。


乐爸的公号“乐爸财商”(ID:lebacs)是很专业的财商教育公号。


说起财商教育,大家第一印象是教孩子买理财产品,金钱至上。但其实,财商教育是致力于帮助孩子学会掌控金钱,学习延时满足,以达致人生幸福的教育。


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点击文末的名片关注乐爸,跟着他一起学习~


前几天,岸君跟着乐爸去观摩了某学校组织放映的教育纪录片Most Likely to Succeed纪录片在两年前由Greg Whiteley导演完成,目前尚未在院线上映,但已获得了许多电影节大奖。


它详细介绍了HTH的教学模式,对现行教育制度进行了思考和批判,“现在的教育并未教会我们的孩子适应21世纪的生活,在处处提倡创新的当下,我们居然还固守百年前的教育制度,孩子需要的技能和能力被忽略,被践踏。”


HTH,全称High Tech High(高技术高中),是17年前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开始的一次教育大探索,它没有课本,没有课时,没有铃声,没有考试,学生通过完成一个又一个的项目进行跨学科的学习。



孩子被送到这所学校时,父母担忧,怀疑。而最终HTH以98% 的大学录取率告诉忧心忡忡的父母(加州地区大学平均录取率是50%):或许这才是极可能成功的教育模式。


观影现场有许多家长感动落泪(不过乐爸睡着了,囧),岸君回来后又翻墙查阅了很多关于HTH的资料,发现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让教育回归人本身


HTH是一所公立的教育试点学校,通过抽签的方式录取学生。几乎每个初进入到学校里的学生都是一脸蒙圈和茫然。


影片记录了人文教师Aguirre与新生初次谈话的场景,他给每个学生发了张图纸,让他们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并给出理由。其中有一个女生十分害羞胆怯,她给出的喜欢理由是:“我从没有想过还可以这样。”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教室一片安静。人文教师Aguirre鼓励学生想象老师不在课室里,“你需要学会并适应跟其他人交流,而不是盯着我看。”



不过新生的茫然在老师的意料之中。他们曾被规训需要举手才能发言;传统教育制度告诉孩子,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是老师,他们什么都不用做,乖乖等着老师来教就好。


但HTH完全颠覆了传统。


老师没有教学进度要求


HTH中很多老师都是非科班出生,他们往往对教育怀有巨大的热情。在教学任务上,HTH给了老师极大的自由,他们可以决定教什么,教多少,不会有沉重的教学进度目标要求。


老师的教学目标是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独立自主完成项目学习。他们引导学生思考,引导他们动手,但是不会直接给答案。


前面提到的胆怯的女学生,学年项目是一出戏剧,她跟Aguirre说出自己对人物服装设计的想法,Aguirre不置可否,“这是你的事情,你要自己做决定。”


跨学科项目自主学习


前面提到,HTH里没有课本,所有的学习都是以学生自主完成项目的方式进行。


在纪录片完成后,一位毕业于HTH的网友推文罗列了自己从9-12年级4年做过的部分项目:

9年级

拍摄并剪辑了一部关于古代奥运的原创电影

利用Flash开发了两款电脑游戏

写下并录制了一首原创歌曲,并在课堂上播放


10年级

完成了生物科学课的桉树项目,并在圣地亚哥科学博览会进行展示

制定了一个非营利的商业计划和利用营销材料来反对帮派组织

完成了一本短篇小说

做出了人生的第一份简历


11年级

在Randall Lamb(一家机械工程公司)市场部实习

创作、导演和出演了一部原创戏剧

制作了一本圣地亚哥公园小册子。和同学一起参观了公园,并在公园内充当导游


12年级

对AP和标准高中课程的差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团队对圣地亚哥多所公立学校进行了采访,并调查了400多名学生。

制造了一个功能完善的吉他扩音器

讲授音乐作品/理论课

HTH的教学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不再是“纸上谈兵”。它鼓励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的过程中将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


校园的项目也是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为了引导学生去寻找自己的梦想,HTH引进了Future Project未来计划项目。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技能,引进了Providence-based NBA Math Hoops项目,旨在利用学生对篮球的热爱,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在HTH就读的四年里,学生需要完成许多不同的项目,有小组项目,独立项目,有艺术/创意项目,也有技术项目。


每个项目都有不同的挑战,不同的价值。它们旨在挖掘和发展学生自己不曾发现却十分重要的潜能,而不是让学生成为一个会背书、会揣测出题人心思的考试机器。

在项目分工和合作中,许多学生逐渐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能力所在。


那个胆怯的小女生在学年项目上担任了导演,她把控全局,给临演前紧张的同学大声而自信地打气;一个强势到自卑的女生在镜头前说,“我发现自己的能力在于领导。”


没有考试,没有分数

HTH没有书面考试,一学年的学习成果通过项目来展示。


这一学年老师教得怎样,学生学得怎样,都通过这个展览会来考核。展览会对整个社区开放,学生的作品,会被父母、朋友,被无数人的看到。


这个项目可以是一出戏剧,可以是一部小说,可以是一个机械装置等等,全由学生主导。



有一个男生,因为一开始没有跟团队协调好,导致无法按时完成项目。后来,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他自发一个人一遍又一遍地尝试和琢磨,终于完成了任务。


学生的学习跟实际发生联系,他们的学习热情被调动,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他们乐此不疲。


纪录片批判美国传统教育,连同运知识经济之势而生的STEM教育系统在内。STEM的初衷是培养具有高科学技术素养的人才,但当考试模式固化,学生的学习目标就变成了揣测出题内容,赢取高分,偏离了初衷。


反观我们国内的教育,对学生的填鸭式教学也依旧大行其道。莫说学生,连同老师在内,都被各种考试压得喘不过气,学习是了为了考试学习。


学生让老师划重点,老师带着学生一起揣摩出题人的心思,而不是带着学生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学习。


应试是学习的唯一目的,学生的棱角都被磨平。想想当年老师和父母对我们的教导:你只需要成绩好就可以/你只有好好读书才行。



现行教育正在摧残孩子


导演Greg决定拍这部纪录片,是因为他的女儿。读四年级的孩子有一天再也不想去学校,在考砸了一次数学后,老师把家长叫到学校里进行谈话。


孩子坐在一边眼里泪花闪闪,却全程对老师的话语表现出不屑:你说的都是扯淡。


对女儿,Greg没有训斥,他开始反思,现在的教育真的适合我们的孩子吗?百年前成立的教育体制,还适用于日新月异的当下吗?


结论是教育制度迫切需要改变,“新时代唯一能救孩子的是创新能力,这是现行的教育制度无法给孩子的。”


Most Likely to Succeed传递了这样的信息:我们的学校正在摧残我们的孩子,让他们无法批判思考,无法适应创新经济。


那些孩子就读于HTH的父母,一开始可能比孩子还要茫然惊慌。在知道孩子不用课本,不用考试后,他们惊讶得合不拢嘴,担忧不已。


而当看到害羞的孩子当导演指挥全场,自卑的孩子变得自信而骄傲时,他们又热泪盈眶。



这可能是处于教育变革之际的父母的难处:既欣喜于看到孩子在学校参与工作的热情,也希望孩子能获得足够的分数,能够进入理想的大学。


纪录片并不批判父母的焦灼,HTH作为一个试行不久的学校,它自己也不敢打包票:“我就是最成功的教育模式”。


在向学生家长和社会证明HTH时,纪录片摆出了升学数据:98%的大学录取率,简单粗暴。


但是上升学率并不能证明什么,上大学也不能证明什么,纪录片也明白这一点。HTH最终回归分数,不代表分数是最重要的。


纪录片中提到,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学校还要培养学生的信心,创造能力,批判思考的能力,领导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等等(这也是项目式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



应试教育能改变命运


提起教育改革,反对阵营中有一种声音尤为大声:“应试教育是最可能让寒门弟子改变阶级,改变自身命运的途径。”


靠教育改变命运,很功利但也确实是大多数的人最关注的。只是现在应试教育还能是寒门弟子改变命运的跳板吗?




纪录片一开始就摆出了一组数据,美国中产家庭的收入一直以来都是跟着国民人均GDP的增长同步增长的,但从90年代末开始,人均GDP一路走高,中产家庭的收入却开始减少。


1997年,计算机“深蓝”打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人工智能又上新的台阶。实际上,自动化解决方案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工厂生产,有许多的工作岗位已经被机器取代。


我们的教育今天也已走到了“毕业等于失业”这一步,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


△2017年大学生月薪同比上一年下降16%,有这么个段子:问:不是说知识改变命运吗?咋又下降了?答:是改变啊,又没说变好,改变命运也可以是改差啊。


未来,如果孩子不能学会自主学习,不能掌握时代所需要的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特质,或许都无法为人口红利做贡献。


从体制内走到体制外,从传统走向变革,从已知走到未知,恐慌是必然的。


连被录取入HTH的学生都对老师的“不教学”表示抗议:我们要接受传统的教育,要为高考做准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留到大学再说。


撇开摧残孩子不说,应试教育连它最后的价值可能都在消失,我们还要逼着孩子在应试教育体制里背水一战吗?


优秀的教育,是孩子学科成绩不落下,同时找得到自己的方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7年度最火的教育纪录片终于来了(完整版)!每一位家长和老师都应该观看……
教育界的诺贝尔奖出炉,今年获奖的教育方式有什么特点?
风靡全球的PBL,比尔·盖茨推崇的项目制学习方式,你的课堂也可以拥有!
High Tech High,一所颠覆你认知的学校
深圳观影会|终于可以看到这部传奇的教育纪录片了(免费)
未曾落幕|深度学习:关注课堂教学,推动学习革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