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在开始训练这项能力,别等孩子“不认真听讲”才着急 ~

意识到这个训练很重要,是因为最近找孩子试听《富爸爸穷爸爸少儿财商启蒙书》的音频,发现不同孩子听的能力,在三岁左右,差距已经可以非常大。而在六六上小学后,和老师们沟通,发现学生非常集中的问题,就是听课时走神等问题。

因为对学龄前的孩子,家长容易忽视对“听”的训练,孩子如果能自己安静地玩玩具、画画,就会被认为专注力很好了,但其实学龄前孩子挺容易进入“听而不闻”的状态。

专注力是一个多感官的概念,不仅看东西要有目标、要专注,听人说话也一样。一个不习惯“听”的孩子,到了上小学,突然要他整个一节课40多分钟都认真听讲、不开小差,还要听清、听全、听懂,真挺难的。所以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经常会有没听清老师布置了哪些作业的事儿。

能认真听,也是一种学习能力和态度,是需要花时间、花精力培养的。对这个,大家也知道我一向的主张就是:从小练、玩中学。今天就分享一些训练孩子聆听能力的小游戏,不同年龄的宝宝,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和调整难度。

有目标的听

有一个有趣的心理测验:

40个心理学家在德国的一个小镇开会,突然一个村民和一个黑人冲进了会场打斗起来,然后又跑了出去,整个过程只持续了20秒。心理学家们个个吓得目瞪口呆。

 这个时候主持人安抚大家:“这只是一个心理测试,现在请大家把刚才看到的尽可能详细记录下来。”

 结果,这40个心理学家当中,只有4个人记得黑人是个光头,其余人连黑人穿什么衣服都不记得了。

为什么这些著名的心理学家有这么高的错误率?因为在这件事发生的时候,他们没有明确的注意对象。

前段时间,咱们分享了一篇《别人发呆的排队、坐车时间,你可以这样培养孩子的“学霸大脑”》,里面介绍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概念。当我们有明确的注意对象时,可以把无意注意转换成有意注意,这是集中注意力一个重要的方法。

那么训练听的能力也是一样。下面这几个游戏,可以让孩子习惯有目标的听,帮助孩子将来不断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

听声辨物

准备一些玻璃杯、碗、小鼓、纸盒子、笛子等等能发声的东西,让宝宝坐在身边,取出其中的两样,比如说杯子和小鼓。

跟宝宝说:“听!”,然后分别敲击杯子和小鼓。每次敲击的时候,都可以强调“听”这个动作,告诉孩子“这些声音是不一样的”。

让宝宝转过身去,敲击其中的一样东西,让他根据声音猜一猜你敲的是什么。

对于大点的孩子,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增加难度:一种是增加物品的数量,一种是提高声音的相似度,比如说把豆子、花生、石头装进塑料瓶里摇一摇,让孩子来分辨声音的来源。

手指猎人

让孩子把手掌张开,家长把一根手指轻轻放在孩子的手掌上。

念一首童谣,跟孩子约定,听到某个词的时候,孩子要迅速抓住家长的手指。家长可以故意把手指抽出来逃跑,增加难度和趣味性。

比如念童谣:“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打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让我数一数,一二三四五”,可以和孩子约定,听到动物的名字就可以抓捕手指。

哪个数字漏了?

家长数一串数字,让孩子仔细听听,哪个数字数漏了?

比如从1数到10,家长可以说“1、2、4、5、6、8、10”,看孩子能不能找出数漏的“3、7、9”。

听-理解-记忆

“听”的目的,就是要听懂,并且记住,“听-理解-记忆”这个过程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解释了。有些孩子听讲的时候,老师说的话听到了,但是没有理解。等大脑理解了这一句,老师已经说到下一句了。这就是大脑没有养成解码语言的习惯。下面的这几个游戏,就可以对此进行训练。

听指挥夹弹珠

准备勺子或者筷子、小碗,以及五颜六色的弹珠。

给孩子指令:“把2个黑色弹珠和1个红色弹珠夹进小碗里。”

这可以有效地让孩子练习听指令、理解指令、记住并执行的能力。

当然,筷子夹小球难度太大的话,道具完全可以变成毛球、积木、钓鱼玩具等等,指令的难度也可以不断升级。

悄悄话

把一个玩具藏在房间里的某个地方,然后跟孩子轻轻说一句“悄悄话”:

“你的小熊在卧室衣柜的第二个抽屉里。”

或者“小鸭子在浴室澡盆旁边一个黄色的物体下面。”

看看孩子能不能理解并记住你说的话,把东西顺利地找出来。

一心两用

一心两用的能力,在上学之后可挺重要的。孩子会经常需要多任务同时处理,比如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老师的话不能听漏了,笔记也不能记错了。这种能力有个专业的名词,叫“注意力的分配”。

来试试这个游戏:

孩子一边垒积木,一边问孩子一些不相干的问题,问题可以跳跃性比较大。

“你几岁了?”

“今天星期几?”

“爷爷的名字叫什么?”

“2加2等于几?”

孩子回答问题的同时,手中的动作不能停,还要注意积木不能倒了。

对于大点的孩子,可以把垒积木换成更难更精细的活动,比如做算术题。

孩子的专注力也是一种学习习惯,是需要时间养成的,而且比学习某一门知识需要的时间更长。从长远来看,是这些学习习惯,决定了孩子的成绩。

所有这些专注力训练游戏是有一些功利。虽然现在大家都提倡“不功利”的养育,但我理解的不功利,不是“不作为”,而是不给孩子施加太多的压力和评价,让孩子在游戏中轻松快乐的学习。这也是为了孩子和家长将来都可以更轻松。不然等孩子上学后,每天吼孩子吼到劈叉,真不是什么美妙的经历。六六在进入小学后发现听讲走神的问题,我就是用带她玩这些游戏训练听的能力的,平时家人陪伴时都会这么玩,几个月下来老师们都说进步还是挺明显的。

另外我还想说的是,要让孩子愿意“听”,做家长的要管住自己不要太唠叨,一些要求和规则,简单明了地说一遍就好。即使孩子做错了,就事论事表达清楚自己的态度,不要不停地念念念,否则孩子会关闭自己的耳朵,自动过滤家长说的话,也不利于聆听习惯的养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验之谈:自闭症孩子的语言能力该如何训练?
DTT的操作—分步骤教学法的进与退
分享:训练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的五个游戏!
一份高功能自闭儿训练计划,找不到更实用的了
孩子三岁半入园,老师建议的第一件事:请减少家里多余的玩具!
陪孩子玩积木时的讲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