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妈妈,我好无聊”,每个妈都会碰到的烧脑难题怎么破?
01

前段时间一个朋友跟我说了她的困惑:

女儿3岁以前,她全职在家带孩子,在“高质量陪伴”上很下功夫。最近她自己报了一门课程,每天都得花时间学习,有时候就让女儿自己玩。谁知道娃儿自己玩不了两分钟,就会跑过来说:“妈妈,我好无聊”,如果再不陪玩,她就趴在沙发上发呆。

她是真看不得女儿趴沙发上发呆的样子,不得已只能让女儿看电视。但是一方面担心她看坏眼睛,一方面心里很郁闷:怎么孩子就不会自己玩了呢?

很多父母都看不得孩子无聊,我觉得有3个原因。一个是脑补:孩子怎么能发呆呢?要是以后都习惯了这样无所事事发呆怎么办?第二是焦虑:发呆不是浪费时间吗?别家孩子都在学习呢。第三是自责:孩子发呆就是父母失职,没有尽到让孩子高兴的责任。

其实,不仅大人这么想,习惯了被安排、被陪伴的孩子,也把让自己高兴当作大人的责任了。这么大的孩子,天生就是会玩的,“我很无聊”的潜台词其实是:我不想自己动脑筋玩,请你负责让我开心。

02

其实,当孩子无聊的时候,我们不必要紧张。无聊对孩子,说不定还是好事呢。

孩子看似在沙发上发呆,但她在学习和空白的时间相处、和内心的躁动相处,这其实是心智成熟化过程当中一个很重要、也很必要的环节,和学习知识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而且,没有孩子真的会一直趴在沙发上发呆下去。

我自己带着六六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有时忙起来顾不上陪她玩。一开始六六也会无所事事地东摸摸西晃晃,过一会儿就赖到我身边来求陪玩。这其实是一种惰性,家里有很多玩具,她只是不想动脑筋去想玩什么、怎么玩。

但她发现妈妈真的分身乏术、没法子对她的开心负责之后,慢慢就会想出办法来让自己开心。有时开着音乐一个人手舞足蹈,有时拿着几块乐高就能过家家过上半天,有一次她藏在桌子底下“躲雨”躲了两个小时,还有一次她坐在沙发上“开火车”编出了一首“火车歌”。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段萌萌哒的小视频,一个两岁的小朋友,下雨天不能出去玩,在家很无聊,结果想出了拿手机拍视频,一一介绍家里的玩具,竟然一个人拍出了一段完整的vlog。当小朋友不得不开动脑筋找乐子的时候,他们萌发的创造力可能会超越大人的想象。

罗素说:“孩子必须要利用想象力和自身能力来克服无聊”。在孩子克服无聊的过程中,他们至少明白了两件事:妈妈不是负责让我开心的人,我自己才是;我可以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来玩,并且这很好玩。

儿童心理专家孙瑞雪也讲过一个故事:

一个5岁的小男孩每天都在幼儿园里闲逛,到处惹事,对任何事情都专注不了5分钟。大家都知道他的专注力被破坏了,即使强迫他去做一件事也没用。老师选择了等待。

两个月之后,他在订书机面前停住了。他打开订书机,很多订书针弹了出来,这完全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他投入地玩了一个多小时。对于他来说,这种专注的、自己发现了乐趣的经验,是一个了不起的体验。这个事件一旦发生,孩子就会被内在的新的体验激励,重复这个过程。

对一件事情产生巨大的兴趣,因为兴趣长久地投入,这具有极大的偶然性,所以孩子必须拥有一些自由和空白的时间。

03

所以我觉得,家长不必担心、害怕孩子无聊,甚至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创造一些不被安排的空白时间。

像六六这么大的孩子,已经有了很多喜欢做的事情。每天她都会有一些自主时间,这不仅是她完成作业的动力之一,她还学会了给自主时间做计划、做安排。但对于学龄前小宝宝而言,要学会自己克服无聊,需要的是一个习惯开动脑筋、发现乐趣的过程。

家长可以怎么做呢?

首先要相信玩是孩子的天性,需要克服的只是惰性而已。当宝宝突然有了无聊的时间,比如突然不能看手机、电视了,突然放暑假不用上幼儿园了,一开始会不习惯。爸爸妈妈要能够容忍这个看似无聊的适应过程,一般过一段时间自然就开始找事做了。

其次不要干涉孩子自己找的乐子。孩子自发做的事,可能看起来“没什么营养”,像在桌子底下躲两个小时、发出咱们听不懂的怪声、念念有词等等,但就像孙瑞雪说的:成人觉得无聊的东西,却使儿童内心发生着我们不知道的一系列的变化。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个游戏“无聊罐头”。

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想一想无聊的时候可以玩些什么游戏,把它们一一写在纸条上,比如“画一棵树”、“给娃娃洗澡”、“编一个故事”等等,不识字的话可以画图案代替文字。把这些纸条放进一个罐子,做成“无聊罐头”。

跟孩子说好,当他们感觉“无聊”的时候,就自己到“无聊罐头”里倒出3张纸条,做纸条上的游戏。

孩子一开始会把这当作有趣的游戏,慢慢地就会适应自己寻找乐趣了。

END

罗罗有话说:

想到写这个,其实是因为选题会的一个讨论,大人是不是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童心”,在陪孩子玩的过程中发自内心的感受到快乐。咱们公号团队没几个人,所以开会时我总是会邀请些在各行业很优秀的朋友一起头脑风暴。当时一个制片人姐姐讲段话:“孩子爱玩的东西我都不爱玩,不排除有些父母是有童心的,可以在孩子玩的东西中找到乐趣,但我完全不会,我陪孩子也很开心,但都来自于她的快乐和成长,而非我的童心。她玩的东西我都觉得无聊,我喜欢的东西她也都不喜欢,那咱放松地时候各玩各的好了”,深以为然。

其实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对探索世界是有内驱力的,不需要大人教,他们就天生的喜欢搞各种创(po)造(huai)。可我们现在的父母大多都过于关注孩子了,总怕孩子一个人无聊,于是把孩子的每时每刻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强迫自己扮演好陪玩的角色,帮孩子安排好可以做什么,于是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学会和自己相处、没有学会安排时间、没有学会动脑筋、没有学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于是,习惯了别人帮忙打发无聊的孩子们,经常会出现那句“妈妈,我好无聊”。

给孩子适度的陪伴,也允许孩子适度的无聊。罗素的这段话我觉得说的特别好:

“孩子必须要利用想象力和自身能力来克服无聊。孩子就像幼苗一样,当它被安安静静地放在同一片土壤中的时候,它的长势最好。太多喧嚣对于孩子们来说并不是好事,只会让他们长大后无法忍受能够带来丰饶的单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的大脑》:为什么你的孩子越教越笨?
保持适度“无聊”,可以滋养孩子“创造力”,不要给小孩太多玩具
为什么“无聊”对于孩子是一件好事?
要什么零花钱呀?我都自己赚!
让孩子学画画,究竟能收获什么?
孩子喜欢一个人玩是种能力,别做“贴身陪伴”,用无聊开启创造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