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隐喻:评论家
评论这个词是中性的。艺术的批评本身也是一种创作形式,但针对自己的评论则是另外一回事。——它使自己作为创作者的角色退化了。
举个例子,「我这个人就是懒」,这么一评论,「我」就不再是行动的主体,而是一个纯粹的观察对象。好像是说,有一说一,「这个人」就这样。懒是「他」的问题,我也爱莫能助。
自己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旁观者。
明明我什么时候采取行动,做多做少,我其实是可以选择的啊?怎么就变成旁观者了呢?
这样一想,有的人恍然大悟,转身就行动了。也有的人会说:「对哦!我这个人就是这样,喜欢没完没了地自我分析!」——遇到后面这种人,就没辙,可以无限循环地自我评论下去。
好的心理咨询不能光评论,纸上谈兵。一定要让当事人以「主体」的身份做点什么才行。一个人总在问「老师,我这么懒原因是什么」,另一个跟他讲道理,条分缕析。道理讲再透彻,如果当事人不行动,就不会有变化。甚至因为沉迷于分析的进展,就越发没有行动的迫切性。
话虽如此,心理咨询又确实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场合。大部分的互动就是坐而论道,谈着谈着,就变成了纯粹言语和逻辑的游戏。
所以无论什么流派的心理咨询师,想要工作有效果,归根到底都要谈:现实当中怎么做。
现实的情境、现实的目标、现实的打算、具体采取了哪些行动,遇到哪些困难,收获了哪些经验,达成(或者还没有达成)哪些结果……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触碰这些具象的话题。有的来访者看上去很活跃,但他们只满足于做评论家,一来到咨询就说:我又发现我有一个毛病。
你就知道,他是在邀请你开展评论了。
有经验的咨询师直接绕过去:举个例子吧?
他举例,用虚拟语气:假如有一场考试……
不要假如,现实当中呢?真有一场考试吗?
如果是一场现实的考试,那就说怎么应付这次考试好了。不要假如。假如的考试只是在解决想象中的困难,想象有一万种可能,而眼下的考试只有一次。准备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紧张就是紧张。考就是了,考得不好再说怎么办。
如果他还说:但万一我考不好……
那就不要再谈下去了。否则,就会徜徉在想象中,刚说完一个担心,又出来十点担心。这时不如做点别的事情,什么都好,甚至停下这个咨询,都比继续「评论」这件事更有意义。
回到现实,朋友,现实就是你坐在这里一动不动。你以为自己正在通过头脑的运转解决问题,但你坐在这里本身,就是在维持问题。
在大学的时候,有学生找我咨询,说,要毕业,论文写得不好。我问现在是在写吗?他还是说,写得不好。我问写了还是没写,他说,就是不好,写不写有什么区别。我说你一直在说好不好,而我只想知道,这是一篇想象中的论文,你想象它不好?还是已经写出来了,你看到了觉得不好?他扭捏半天,说,只写了个开头。
我说这样吧,你回去先把它写出来,给我看,我才知道它有多不好。哪怕评审不通过,这篇论文就是专门写出来吐槽的,也可以。你什么时候写完,什么时候拿到我这里吐槽。我等你。
在现实中解决问题,问题就会有触感:有细节,有温度,有时差,有机缘巧合与绝处逢生,有气喘吁吁和手足无措。而想象中的问题只有一个又一个的抽象概念,你们迷失在抽象的海洋里:万一这样呢?万一那样呢?你怎么知道这样一定能解决呢?万一解决不了呢,怎么办?
后来那学生一直没来找我。毕业之前来了一次,说后来用几个月勉强凑了一篇论文,真的很烂。他不是谦虚。他想找我吐槽,但是没有时间,因为还要准备答辩。毕业要忙的事太多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心很想上进,奈何总是停滞不前?
料理鼠王台词
温文尔雅的“雷声”——论傅雷的音乐评论
当下文艺评论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
罗永浩:“其实做手机这四年是我职业生涯最幸福的四年。”
咨询需注意⚠️⚠️⚠️:1、请咨询与我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