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脸色蜡黄、手脚冰凉、食欲差、睡不好,到底是谁偷走了我们的气血?

中医认为,「凡女人病,皆气血虚。凡容颜老,必气血淤。」

我们常夸人气色好,说的就是这个人气血足。气推动着血,身体气血充足,整个人看起来便会朝气蓬勃,容光焕发。若气血不足,整个人便会萎靡不振。

那怎么判断自己气血足不足呢?

气血不足的7个表现

▶头发:干枯、脱发、发黄、发白、开叉等。

▶眼睛:眼白混浊、发黄,时常伴有血丝;眼袋深、眼睛干涩、视力下降等。

▶牙龈:牙龈萎缩,牙齿缝隙变大。

▶皮肤:粗糙、无光泽、发黄、发白、长斑等。

▶手部:手心烦热、出汗或手冰冷;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指尖纤细。

▶运动:运动时会出现胸闷、气短、疲劳难以恢复等状况。

▶睡眠:入睡困难,易惊易醒,呼吸深重,打呼噜。

如果中了两条以上,说明你很可能有气血亏虚的情况!很多人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不比放在心上。

大错特错!长期气血两虚,身体极易出现这些问题:

轻则会引起:睡眠不好、精神不佳,女性经期不适、宫寒等。

重则会引起: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失眠,心肺变弱;食欲差,消化不良;女性月经异常或不规律。

有些朋友要问了:为什么现代人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气血不足的人反而越来越多?小瑶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

是谁偷走了我们的气血?

1.饮食不节,暴饮暴食

我们吃下去的食物都是靠脾胃消化吸收的。吃得正确,吸收的才是食物的营养,才能濡养我们的身体。

吃饭速度过快,食物没有唾液的包裹,大块地囤积在脾胃中,脾胃就需要消耗更多的气血去消化它们。另外,过食肥甘厚味,暴饮暴食,又突然节食,也很容易伤及脾胃。

长期如此的后果就是“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脾胃没力气生化气血,就会陷入无限恶性循环。

2.情绪不佳,思虑过多

情绪和肝、脾密切相关,“肝木克脾土”。

不管是生气、焦虑,还是动脑思考谋划,这些都是在消耗气血,都会影响到脾土的运作。尤其是压力太大,过度烧脑的时候,对人体气血消耗是最大的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受伤,运化失司,气血从何而来呢?

3.长期熬夜,用眼过度

熬夜也是消耗气血的主因。

血为阴,睡觉可以养阴,同时也可以修养五脏六腑。但现在由于学业繁重、工作压力太大,很多人都在被迫熬夜;也有些年轻人是因为追剧、打游戏等主动熬夜。

这些行为,都是在极大地透支我们体内库存的元气。一方面久视伤血,长时间用眼、用脑,不利于身体修养;另一方面晚睡伤阴血,会导致阴虚火旺,气血不足。

这三个不良行为极易消耗气血,如果不及时改变,吃再多补气补血的药,也不过是杯水车薪。除此之外,还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中医调理气血不足的5大方法

1.养肝血

肝藏血,主疏泄,调气机,有助脾胃运化,因此养肝血是调气血的根本

中医认为“肝郁则脾虚”,郁闷暴怒的情绪会损伤肝、脾,导致气血耗伤。此外,“人卧则血归于肝”,人在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

因此,平时切忌生气、熬夜,少抽烟喝酒,也不要让身体过度劳累。

2.调脾胃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一文中说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谓之血”,认为血液是通过中焦脾胃运化生成,脾胃有统摄血液功能,强健脾胃是补气养血的关键。

很多气血不足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自己买了很多补气血的东西,补了之后却收效甚微,这都是体内的湿气在作祟

脾胃不好,吃进去的食物不能及时运化,身体里的水液代谢出现问题,积聚在体内形成湿气。而湿气又会加重脾虚症,长期如此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导致气血更加虚弱。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健脾祛湿的食疗方——孟余堂九香平

此方传承千年,自唐代流传至今,现如今很多老中医临床坐诊时仍在使用这个方子。其原方出自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世誉为“食疗鼻祖”的孟诜shen)所著的医药专著《必效方》。原文如下:

治湿邪驱下,重浊黏滞,或四肢酸凉,面色不华,精力不济,食欲不振,口腻不渴,便溏胸闷,好怒烦躁。取蒲公英、甘草、茯苓、人参各四两,山药、阿胶各三两,玉竹、莲子、陈皮各一两。上九味药研为细末,过罗,每次取五钱,加生姜一片,大枣一枚,水煎温服。

孟诜《必效方》清方·九香平

孟氏后人将古法炮制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甄选蒲公英、甘草、茯苓、人参、山药、阿胶、玉竹、莲子、陈皮等九味道地药材,又加入了生姜、红枣两味药材,将食疗方“九香平”制成了冲泡方便的固体饮料,可扶正纳气,健脾祛湿

脾胃不健,湿气内生者,每餐饭后冲泡一杯,可祛除湿气,恢复脾胃运化能力,从而化生精微而充养气血、脏腑筋脉、四肢百骸。

现在,各大电商平台以及孟余堂官方商城里,都能找到“九香平”的成品方剂,购买十分方便。

3.远寒邪

“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寒邪会让血液瘀滞,筋络不畅气血生化受阻,极易导致关节病变、肠胃不适或者诱发咳嗽。所以要远离寒邪,做好保暖工作,忌食寒凉等。

身体的寒邪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是受凉,如洗冷水澡、淋雨、吹空调等;

二是从饮食中来,主要是进食生冷寒凉的食物,如冷饮、冰镇水果等。

4.多运动

脾主肌肉,肌肉增长,有助于脾胃将营养物质转化为气血,此外还能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平时可选择一些平和的运动,如慢跑、游泳、瑜伽、太极拳等。适度运动,让身体发热微微出汗即可;运动过度,大量出汗反而会消耗气血。另外,尽量选择上午运动,因为上午人体行阳经,主动,顺应其生发;下午行阴经,主静,阴血才蓄养。

5.灸穴位

艾灸疗法:艾灸足三里、神阙、关元、脾俞、气海、百会、肺俞等可很好补气。

穴位按压:揉足三里穴,每次左右旋转按压30下。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脾虚人丑” 化妆不如健脾
​按顺序补气血,效果更好哦!
肝、脾、肾同补,一招帮你解决
【小暑至 盛夏始】请多多关照这个器官
一个人人可用的养发食疗方,头油、脂溢性脱发轻松搞定!
人体经络保键---经络健脾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