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能的力量——卢安克的启示

文/学峰

有这样一个德国人,他来到中国之后就不走了,不要报酬的在中国南方教书,最特别的是他的教育思想教法和人生的活法,绝对不是与众不同,而是惊世骇俗。他的名字叫卢安克。

近日,读了关于卢安克的一些报道,尤其是央视记者柴静的《看见》一书中关于卢安克的一章《无能的力量》,让我了解了卢安克的同时,更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和启示。

卢安克认为,要去理解孩子,去理解孩子的所作所为。他说:如果已经理解,然后再去跟他们说一句话,跟反感而去说一句话是不一样的。他的话揭示了我们很多教育为何失败的原因,我们总是很粗暴的去管理孩子,而不是去试着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从而理解孩子的所作所为。

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但是我们总是用相同的方法去教育,这必然产生矛盾,产生对立。更多的时候,我们很粗糙,教育方式不细腻,总是想当然的固执地去执行自己所谓的教育,其实也许是我们的方法错了,也许是我们想错了,我们应该去深入了解一个孩子,甚至进入到他的内心去,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也才能做到理解。

当我们从某种意义上理解了孩子,我们也就能够找到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从而能够走进孩子内心,也才能施展我们的教育,最终起到教育的效果。我们教育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找不到打开孩子内心的钥匙,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这就很难真正教育一个孩子了,我们只能采取粗暴的管理方式,犯错就批评惩罚,这样固然能够吓唬住一部分孩子,但是这不是真正好的教育,而且教育效果不好,对教师和孩子都不利。

柴静说:愤怒是对自己无能的痛苦。换句话说,老师总是生气,批评打骂孩子,其实是一种无能的表现,表现形式是痛苦,这样不但气坏了老师,也误导了孩子。

很多时候,孩子的内心很复杂很隐秘很敏感,当他觉得我们不友善不真诚不合理,或者如卢安克所说:觉得你没有百分之百地把自己交给他,他就不愿意接受你。有时候想影响别人,反而影响不到,因为他们会感觉到这是为了影响他们,他们才不接受。

和孩子们成为朋友,真正知心的朋友,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和他们玩在一起,让他们觉得你是自己人,这样才能开始我们的教育。我想,走进孩子内心的秘诀无他,唯有真诚的理解。

卢安克说:如果自己作为老师,想象学生该怎么样,总是把他们的样子跟觉得该怎么样比较,是教育上最大的障碍。这样的想象让他无法和孩子建立关系。

很多老师总是这样做,并且,如果学生做不到,达不到要求,老师可能会放弃这个孩子。卢安克没有这个想象,总是很自然地和孩子们在一起,读书学习,也一起玩笑打闹,这样,反而让学生有了反应,让学生很喜欢很接受。

他说:教育就是两个人之间发生的事,不管是故意还是不故意。这句话对于我是震耳发聩。这句话让我深刻的明白了:教育不仅仅是一个结果,更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共同经历一些事情一些变化,这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教师要珍惜每一个学生,要珍惜每一天的教育时光,因为:

每一天都很重要,

每一天都能发挥作用,

每一天都能带来变化。

这就是教育,教育就是两个人之间发生的事。语言很多时候都是假的,通过行为去学习,一起经历过的事情才是真的。纪律固然可以带来秩序,但却是被动的,只有一个人归属于一件事,一群人,一个组织,一个社会,才会有认同和发自内心去照顾它的愿望。

文明,就是停下来想一想自己在做什么。卢安克的这句话醍醐灌顶般冲击着我的内心,说实话,我一直没有深刻理解这句话。我粗浅的理解也就是: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认知自己,改变自己。反求诸己,从自己身上寻找答案。这样的行为和习惯也才能让我们走进文明。

作为教师,我们就更要记住要经常停下来想一想自己在做什么,反思一下自己,我做的对吗?哪些需要改进?我该怎么做?我想这样也才能让我们做好教育,当一名负责人的好老师,也才能不误人子弟。教师的作用太大了,我们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可能会影响一个人走向成功,也可能引导一个人走向罪恶。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慎重,要经常停下来想一想。

现在的教育和现在的社会一样,太急功近利。总是来不及打好基础,就要看见成果。这种想法是拔苗助长,不会起到好的教育效果。尽管我们也清楚当代中国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卢安克告诉我们,当下我们该做的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无论外界如何风云变幻,我们要清醒的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该放弃,什么该坚守。这真的需要我们每天都要停下来想一想自己在干什么。

改变自己当然很难,如果那么容易的话,卢安克说:那还要这么漫长的人生干嘛。但是反过来讲,这就是说:漫长的人生,我们都要去思考自己认识自己改变自己,这是通往幸福之路,而且永远没有尽头。

卢安克说:人类大部分的苦都是因为期待的存在。就是我们总是想当然的认为世界应该怎样,别人应该怎样,学生应该怎样,实际上这是我们毫无道理的期待,这只会让我们不自由,更无法让我们听到自己的心,这是向外求,不是反求诸己。这样很难解决问题,还让自己很苦。

他说:脑子里没有障碍才是自由。而如何才能做到脑子里没有障碍,我想只有深刻的自我反思才能深刻的认识了解自己,从而改变自己,让自己脑子里没有障碍。我们的痛苦、烦恼、愤怒、期待大都来自于脑子里的障碍,这些障碍阻碍着我们获得快乐幸福乃至自由。

卢安克对我们最大的启示并不是一种教育方法或者教育模式,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活法,一种人生的态度。正如柴静所说:卢安克给人的,不是感动,不是那种会掉眼泪的感动,他让你呆坐在夜里,想:我现在过得这是什么样的生活?

当你深入了解卢安克,就会引起你内心的冲突,会不由自主地思考,对很多固若金汤的常识和价值观产生疑问。卢安克并不是要打翻什么,他只是掀开生活的石板,让你看看相反的另一面。他让我们体会到了一些从没想过未曾明白的东西——把自我交付出去,从此就活在命运之中的必然与自由。

卢安克让我想到了老子,他“无能”,无为,无我,无法,没有目的,没有期待,没有信仰,没有愤怒,没有障碍,不去幻想,不做比较,不为名利,交出自我,但是身心永远翱翔于自由的天地。

对于这样一个人,我还能说什么,他的行为就是他的力量。他的存在本身,有一种令人内心惶然震撼的力量。

最后,我想用柴静的话来给本篇文章结尾:教育,是人与人之间,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它永不停止,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只要这样的传递和唤醒不停止,我们就不会告别卢安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挣脱思想的蒙昧,才是活着——读《看见》有感
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困境及教育优化建议 ——基于纪录片《我不是笨小孩》对教育的启示
卢安克:是什么带来力量?让教育适应真实
失去卢安克丨《是什么带来力量》
德国卢安克广西大山支教10年,拒绝提名感动中国,却称被中国感动
中国素质教育不过是一场作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