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微专题25:为你,我愿粉身碎骨——风化作用



【试题引入】

1.下列地理事物中,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

A.植物根系撑大的岩石裂隙

B.暴雨形成的冲沟

C.干旱区的风蚀城堡

D.河流落差形成的瀑布

【解题技巧】

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答案:1.A  风化作用是坚硬岩石形成松散堆积物的过程。植物根茎撑大的岩石裂缝属于生物风化作用,故A项正确;暴雨形成的冲沟是流水侵蚀作用,B错误;干旱区的风蚀城堡是风力侵蚀作用,C错误;河流落差形成的瀑布是流水侵蚀作用,D错误。

【试题引入】

2.下列选项与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

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

【解题技巧】

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在冰川、风、热胀冷缩的物理作用下,坚硬的岩石逐渐崩解为碎屑,属于物理风化过程;植物根系撑大而造成的岩石裂隙,属于生物风化过程;可溶性岩石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通过化学反应而致使坚硬岩石逐渐缩小直至消失的过程中,属于化学风化和流水侵蚀作用。

答案:2.A  过程①主要表现为在冰川、风、热胀冷缩的物理作用下,坚硬的岩石逐渐崩解为碎屑,属于物理风化过程;过程②主要表现为松散的碎屑物,变成沉积物,必然要经过搬运、沉积作用才能实现。

【试题引入】

3.下图所示四种地貌景观中,表示花岗岩地貌景观的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解题技巧】

风化作用可形成多种地貌,如在垂直节理发育的红色砂岩地区的丹霞地貌、节理发育彼此近于垂直的花岗岩区的球状石蛋地貌、高山寒冻作用和物理风化作用形成的高山流石堆地貌等。

答案:3.C  由四幅景观图地表特征可判断 a、d为石灰岩地貌,b为火山地貌,c为坚硬的花岗岩地貌,属于岩石的风化作用。

广告之后,精彩继续

【做题巩固】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据此完成45题。

4.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

A.东北坡           B.西北坡

C.东南坡           D.西南坡

5.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是

A.温带荒漠带       B.温带草原带

C.热带雨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安徽天柱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其花岗岩峰丛地貌奇特,主峰天柱峰(图a)如巨柱擎天。飞来峰(图b)上飞来石如天外来客(图c),峰雄石奇,是我国5A级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地质公园。据此完成67题。

6.飞来石来自于

A.冰川漂砾        B.火山弹

C.陨石            D.花岗岩风化

7.天柱峰的形成过程是

A.沉积——断裂——抬升

B.沉积——侵入——隆起——侵蚀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侵蚀

D.沉积——褶皱——背斜成山

8.下图所示含义是


A.生物风化        B.物理风化

C.化学风化        D.热力环流

某实验小组做如下实验:在花岗岩表面淋上40℃左右的水,记录其内外温度变化。下图为所测得的岩石内外温度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910题。

9.花岗岩的形成过程是岩浆

A.高温变质        B.侵入冷凝

C.高压成岩        D.喷出冷却

10.该实验模拟的地质作用是

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溶蚀作用   D.风化作用

11.高山流石滩是高山雪线之下和高山植被之间的扇形岩屑坡,这里是许多珍稀独特高山花卉的天堂。高山流石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冰川堆积   B.冰川侵蚀

C.风化作用   D.风力作用

12.下图是不同气候条件下风化壳深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a、b、c三条曲线,_______曲线表示蒸发量。

(2)A、D、E、G四个地带中能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有_______(填写字母)地带;即使增加降水也很难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是_______(填写字母)地带。

(3)一个发育成熟的土壤剖面一般具有_______

______、腐殖质层、_________、淀积层和母质层。

(4)B范围内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对应的地带性植被、土壤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D范围内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_,开发该区域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是___________。

(6)C、D两个地带不能发育森林植被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地带能形成深厚风化壳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总结】

 

微专题25.风化作用

4.D  据材料“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北半球中高纬度,南坡白天升温快,北坡升温慢,南坡日较差较大;东坡由于日出后水汽蒸发耗热升温较慢,西坡下午时阳光强烈,西晒严重,升温较快,故西南坡日较差较大。

5.C  据材料“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可知日较差较小的地区物理风化较弱。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气温日较差较小;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日较差较大。

6.D  安徽天柱山主要由花岗岩组成,花岗岩物理风化形成球状地貌特征。

7.C  天柱山主体为花岗岩,由岩浆侵入地壳冷凝而成,一般形成于一定深处的地壳;其裸露出地表,须经过地壳抬升作用;而后在经历外力的风化、侵蚀而成球状风化物。

8.B  图示含义为岩石受太阳辐射影响,表面热胀冷缩较频繁,最终导致岩石风化而成风化物的过程,为物理风化。

9.B  岩浆经过冷凝作用形成岩浆岩,岩浆岩主要包括侵入岩(如花岗岩)和喷出岩(如安山岩、流纹岩、玄武岩等)。

10.D  据材料可以看出,岩石经过40℃左右的水淋后,表面温度先迅速上升而后基本维持在40℃左右,而10cm深处岩石一直维持在约60℃左右,可见岩石表面和一定深处受热后,温度有一定差异,这种差异导致岩石表面昼夜温差和冬夏温差变化较大,一定深处温度变化相对较小,从而引起岩石表面崩解风化。

11.C  高山流石滩是强烈的寒冻风化与物理风化作用,大量的岩石不断崩裂,岩块与碎石沿着陡峭的山坡缓慢滑动,形成扇形的岩屑坡,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风化作用。

12.(1)a (2)E、G;A (3)枯枝落叶层;淋滤层(4)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灰化土 (5)温带荒漠;缺水(6)降水量少于蒸发量;高温多雨(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植物茂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考前每日练 | 梅岭石蛋沟谷中,南昌奇景花岗功(2023届327)
地貌学
07-4 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
微专题: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的区别是什么?
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保护区”,像极了古代神话中神鸟的巨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