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仕强:想成为好好说话的高手,你只需做好这3点!

曾仕强公众号与您相伴1962戳上方蓝字关注

阅读本文您将彻悟

1. 为什么你讲的越对,对方越听不进去?

2. 观察一个人的邪正,看这一点最准确。

3. 如何让每个人都有面子?
|全文共2400字,深度阅读需7分钟,受益终生|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处事,最重要的就是说话。

有的人很会说话,特别能打动人心,人际关系非常融洽,做起事来自然容易成功。

但是,有的人说话直来直去,不注意方式,不仅很难和别人产生共鸣,还得罪人无数,因为一句话,失去大好机会和前程的,也不在少数。

所以,会说话、说好话,对一个人的成功来说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才算会说话,怎样才能说好话?下面这3点,不可不重视。

1

慎重第一句话

我们说话首先要使对方听的进去,对方如果听不进去,就算你有千言万语,他全当耳旁风。

让对方听得进去,是良好沟通的第一步。所以开口之前,必须谨慎,想好怎么说,以免徒劳无功。

但是,当对方听不进去的时候,我们宁可暂时不说,也不要逼死自己。能拖即拖,并非完全没有道理。运用得合理,也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

中国人往往情绪反应激烈,一语不合,就可能翻脸。在沟通的时候,我们不能确保每一句话都说得很妥当,但至少从第一句话开始就特别小心,以诚恳的语气来使对方放心,使对方了解我们不会采取敌对,或者让对方没有面子的方式来进行沟通。这样,对方才会逐渐放松。

第一句话就引起对方的戒心,使他觉得自己可能会吃亏,或者可能会没有面子,他就会采取躲避的策略;躲不开的时候,也会且战且走。一旦对想溜想躲,就不可能获得圆满的结果。

中国人说话都是这样,很少开门见山,而是先寒暄一番,看看对方的反应如何。如果对方心情不错,才可以进一步沟通。

如果没说两句话,对方就很不耐烦,甚至要端茶送客,那你就算有再重要的事也要忍一忍,因为此时多说无益,“话不投机半句多”便是此理。

有人可能认为中国人的寒暄是在浪费时间,有正事不说,非得在无关紧要的事上大费唇舌,是不分轻重的表现。其实,他们根本不懂寒暄的妙处。

东拉西扯,说一些没有用的寒暄话,目的在于了解对方的情绪状态,并且产生稳定对方情绪的作用。不急着讲,先摸清楚情况再说,乃是上策。

有时,为了让对方听得进去,我们很容易采取讨好的方式,尽量说一些好听的话,让对方听起来很高兴,而易于接受。其实,想讨好中国人,并不简单。

既不能单纯地讨好对方,又要让对方听得进去,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话说妥当。

但是记住,说得对并没有用,有时候,你说得越对,对方会觉得越没面子,以致恼羞成怒,更加听不进去。当然说错了话,后果更加严重。

因此,说得妥当比说得对更有效。但每一句话都要说得很妥当,实在不容易。

任何话一出口,对方大多不会“就听到的话来判断”,反而多半“在听到的话之外去猜测用意”。所以,弦外之音,往往比说出来的话更重要,不可不格外重视。

2

学会察言观色

我们在开口说话之前,一方面要谨慎小心,努力让对方听得进去。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用心听取对方所说的道理,不要过于在意对方怎么说。

任何一句话,认真去听,都可能听出某些道理,不可能毫无价值。但是,我们常常不在乎这些道理,却斤斤计较于对方表达时的态度和语气。

换句话说,我们不认真听对方在讲什么,却十分介意对方是怎么讲的。

事实上,愈有道理,愈容易引起听者的反感,因为忠言逆耳。只要双方都认真地听,那么中国人沟通起来就会顺畅得多。

但中国人很奇怪,心中有话不一定说出来,而要等着对方来猜;就算我们勉强说出来,也必定说得含含糊糊、不清不楚;而当我们说得很肯定的时候,对方就更小心了,因为说得斩钉截铁的未必是真话。

中国人这样做,不是没有道理的,只是不了解的人,很难明白我们的真实意图,造成沟通障碍。

既听他的话,又看他说话的样子,综合判断,才可以决定信或不信。

这时就需要我们发挥察言观色的本领,关注对方说话时脸部的表情。表情比言语本身更能表达内心的动态。人类五官之中,眼睛是最敏锐也最诚实的。

观察人的邪正,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准确的了。眼睛不能遮掩人的恶念。心正,眼睛就明亮;心不正,眼睛就昏昧。听了他的话,再看他的眼睛,人的邪正,哪里隐藏得过去呢?

再一个,说话的速度、说话的音调、说话的节奏等,都能帮助我们揣摩对方的心理。

比如,说话的速度常常能反映一个人的心情,说话快的人突然慢下来,那他可能有些不满,而说话慢的人忽然加快语速,他可能在说谎,或者心中怀有愧疚。

再比如说话的音调。一般人说谎时,由于害怕事情被揭穿,音调会不自主地提高。同时,为了反对他人的意见,也可能提高自己的音调。

说话的节奏也很重要。节奏比较顺畅时,说明他很有信心;若张口结舌、吞吞吐吐,说明他缺乏自信。

喜欢复述说话者的言辞,表示自己一直在注意听;一边听话一边点头,表示全神贯注,心无旁骛。

要准确做出这一类的判断,最好提醒自己:每一个人的观念,都不太一样,必须平日多做沟通,促进了解,把对方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摸清楚,然后再来评断,通常比较准确。

否则,把坏人当成好人,将好人看成坏人,不但自己吃亏,也会引起他人的不满。

3

站在对方立场

在沟通方面,我们中国人最重视圆满,也就是设法站在每个人的立场上,让大家都有面子。

如果是很多人在一起的时候,不能只照顾几个人而冷落其他人。

否则,被冷落的人觉得很没面子,就会引起情绪上的反弹,故意制造很多问题,不但增加沟通的困难,还会产生难以预料的不良后果。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在初见林黛玉时,说她“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林黛玉远来是客,夸奖她是应该的,但是当时迎春姐妹都在场,如何只夸奖黛玉的话,恐怕她们会觉得不快,所以王熙凤一句“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在夸奖黛玉的同时,又肯定了迎春姐妹,使大家都很有面子。

当然,在人数众多的情况下,让每个人都有面子,确实很难。但在沟通的过程中,尽量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则有助于沟通的顺利进行。

《三国演义》中,李恢劝降马超,始终是替马超考虑,先指出“将军之祸不远矣”,接着说明马超的困境——“目下四海难容,一身无主”,最后说“刘皇叔礼贤下士,吾知其必成,故舍刘璋而归之。公之尊人,昔年曾与皇叔约共讨贼,公何不背暗投明,以图上报父仇,下立功名乎”。

一番话,既帮马超解决眼下的难题,又替马超筹划了未来,马超又怎会不投降刘备呢?这也暗合了“欲先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

最后,请大家记住一句话:会说话的想着说,不会说话的抢着说。

和别人沟通时,一定要在心里好好思量一下,因时、因地、因人做出合理的因应,再说出妥当的话,才能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进而获致成功。

点击下图

立即加入曾仕强学堂会员

欢 迎 在 下 方 留 言 评 论

别 忘 了 点 赞 支 持「曾仕强」哦 !


点击下方图片,发现精品好物

本文编辑:贾欧

本文校对:李格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如何沟通能使对方听进去
有效沟通训练:怎样让别人喜欢听你讲的话
曾仕强教授:和别人打交道,最难是这两个字!(附解决办法)
别再讲道理啦,对方听不进去的
曾仕强:对方根本听不进去,很抗拒怎么办?这种沟通技巧可得学!
良好的沟通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