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蔡斌:“茭白船”考

(茭白船是花船,这篇文章简要介绍了船上人员,船菜菜单,讨口彩,花费。而以《杭州文史资料》18辑文章《钱塘江“茭白船”和江干“花牌楼”——抗战前杭州“南部花区”妓馆见闻》作为补充:这种船妓标榜“卖艺不卖身”,老板娘严禁妓女失身,怕失掉摇钱树。但不代表妓女不受剥削,老板娘随时可以出卖她们的身体,甚至利用她们仙人跳等。有兴趣可看原图,不再整理)

解放前,兰溪茭白船远近闻名,此属娱乐场所,对于娼妓应彻底铲除。但因它与文化艺术却有着血缘关系,正如我国文学界著名教授马积高先生于1990年1月在《中国妓女生活史》序言中所说:“我们可以说,不了解中国的妓女生活史,也不可能理解中国的文化史、艺术史。”

为了了解茭白船全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笔者特邀请知情者座谈,并写成调查资料一份,供文化史、商业史之研究者参考。

旧时兰溪游乐场所,首推茭白船。茭白船又称花舫,远近闻名,盛行一时。创始年月无考。据称1920年间(民国九、十年)船只搭九十余,自北门城下卡子直到南门驿前的十处码头均有停靠,后因政局多变,城乡经济萧条,又兼浙赣铁路全线完成,兰溪只通支线,商业集散地转移,游客锐减。抗战开始,船主纷纷弃船改业,船妓有的嫁人从良,有的上岸为娼,也有的改从他业。

一、探源

兰溪茭白船的前身为九姓渔民,以捕鱼、运货为生,常来往于常山、江山、衢州、兰溪、严州(建德)和杭州一带,人称江山船。

明清以来,商品经济发展,兰溪处于婺、衢、兰三江之滨。据《康熙·兰溪县志》称:“兰溪踞杭严之上游,职衢婺之门锁。南蔽殴括,北捍徽歙。秉传之起,漕输之楫,往往蹄相摩而舳相衔。”可见兰溪当时已是浙中水陆交通枢纽,货物集散中心,商贾南来北往,居金、衢、严、温、台、处六府之首。江山船多汇于此。而船主生活维艰,不得不除捕鱼、运货外,也有纵使妻女在船中卖唱,糊口度日。

南宋以来,苏杭一带,花舫早已盛行。如杭州的钱江画舫,苏州的灯船、木兰舟,嘉兴、无锡除花舫外,并有游山船、无锡快。这类船上,除蓄妓卖唱伴游外,尚有杭沪闻名的船菜,获利甚多。江山船经常往来苏杭,有的见利而为,纷纷仿效,改操花舫,成为茭白船。因兰溪地利优胜,成为船家汇聚之地。故茭白船一般称为兰溪茭白船。

二、称谓

茭白船称呼的由来,所谈不一。有说此穿方尾头尖,浮于水上,形为茭白,故称;有说操此船者,遭人白眼,称为遭白船;也有说此船常年靠码头停泊,故称靠泊船。

据谈茭白船有双开门、单开门、小八舱等三种。

双开门:中舱至船头左右边有过道,两边有栏杆,中舱水阁有玻璃窗,后舱有妆阁(招牌主住处),船头挂有红色玻璃,作为标志。船中可容纳二、三十人,设席二、三桌。船尾方而高翘。船中陈设斯文华丽。虽无画栋雕梁,油漆却常鲜艳。

单开门:船身略小,水阁亦有玻璃,设有妆阁,船头亦挂红灯。仅可容十余人,设席一至二桌,陈设次于双开门。

小八舱:船身更小,属游览船。为货船所改。茗茶侍客,不设酒宴,虽有窗可观景,但无华丽陈设。有妓侍唱,或仅烹茶,或为客介绍沿江名胜古迹,类似导游。

船中人役称呼,一般是:

船主,大都是中年妇女,俗称老板娘,也有称船娘。而船妓称船主则呼亲娘,称船主丈夫为亲爹或亲爷。

船主丈夫虽人称船老板,而俗称乌龟,或称忘八,说他忘了礼义廉耻之意。有说因明制规定,坠民男者包绿巾,伏如龟头,故称。掌管船中杂役,上街采办物品等。

招牌主,即主妓,明清时也称花魁。妓之佼佼者。貌美艺高。明清时所称的艺,系指琴棋书画、吹弹拉唱八艺。唱皆昆曲,或自作(也有客即席作的)的乐曲。需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并需经花客中的名人雅士、官宦富绅评议,一旦评上招牌主,身价百倍。招牌主则须设席酬谢,参与评议的花客,称相知,俗称相好。民国后也有称干爹的。若招牌主在伴酒联诗作对、唱曲弹奏时,如有失误(差错),称为失牌。

清末民国初年,世风变化,谈艺乏人,只凭吹拍媚态,侑博色相便可称为招牌主。那时唱的已很少昆曲古词,而是萎靡小调(时调)。招牌主人数也成数骤增。

船妓,亦称花船娘,也有等级差别。除招牌主外,尚有一、二、三三等,统称大姐。妓互称姐妹。招牌主与船娘,民间皆称卖胖货或婊子。

女佣,年稍长的称姨娘,年幼的也称大姐。

乐师,亦称弦索。除为妓侑酒时奏乐外,兼教幼妓学艺。

外局,非本船的招牌主。客登船后,以飞笺相召。一般都是花客的相知。清时,官宦富绅相召,妓皆乘轿。夜间并在轿前挂有“正堂公务”的灯笼,表示已经纳税的官妓,与县衙灯笼相同。

明末开始,朝廷对茭白船征收课税,名曰鱼课,实为花捐。清承明制。据《嘉庆·兰溪县志》载:岁鱼课十四锭四贯五百五十文,闰月加一锭七百三十文。(据查:一贯兑制钱一千文,一千三百文兑纹银一两,十两为一锭)。

三、游船

游船分宴游、博游、清游。

秋后,外地客商纷纷来兰,往往在茭白船上谈生意(订交易合同)。据药业老辈谈,当时药行阿大(经理)为招徕顾客,拉住生意,对老主顾中的大客户,一般都在船上讲盘子。而对第一次打交道的大客户,谈完生意,也请上船宴游,作为酬谢,借此拉住来年生意。这对兰溪茭白船能闻名各地,都有一定的关系。

宴游,俗称吃水果酒。收费高昂,一般都是官绅富商,市民不敢问津。士绅中也有认为游茭白船有失面子,而不敢涉足。

船家聘有苏杭著名厨师,岸上有酒楼、菜馆,专治酒宴。苏杭菜点,由此传入兰溪。

宴席分点心席、午席和夜席。每席上都有上市水果、干果和瓜子。

游客上船,先上点心席。菜肴是:八盆、六炒、四粉、四面食、二台心(放在台桌中心)、二水点。八盆为下酒菜。通常是水果、瓜子、火腿、渍虾(去壳带尾)、野鸟、海蜇等。

六炒:鱼唇(鱼腹部)、五香鸽、炒虾仁、海粉烩、炒肉丝、蘑菇。用高脚小碗盛。

四粉,也称小细点:棱形蛋糕、馒头馃、荸荠饺(形如荸荠)、蒸粉馃(二甜二咸)。

四面食:烧麦、玫瑰秋叶饺、虾仁饺、煎春卷。

二点心:红焖猪肉(荷叶包卷)、肉丝和虾仁炒面。

二水点:一芙蓉蛋,一楂玫汤(山楂、玫瑰合成),分盛小碗,每人各一。

午席,称便席,也称中顿。菜肴除水果、干果各四盘外,并有四冷荤、四热荤、八大碗、二水点、二面食。

四冷荤:排南(厚片火腿)、白切鸡、酱鸭、羊膏。

四热荤:炒肉丁、炒鸭肫、炒腰花、炒蟹粉或炒虾仁。

八大碗:清蒸鱼翅、五香鸽、烩虾元、鸭舌汤、火腿蒸鲫鱼或醋鱼、蚶羹或蟹羹、八宝鸭(清炖全鸭)、八宝饭(甜食)或芡实莲子。

二水点:木鱼饺、瘪嘴汤包。

二面食:火腿拉糕、荷叶卷子。

夜席称正席。水果、干果和冷荤、热荤等品种与午席差不多。也有一拆二的,即将午席的鱼翅、全鸭,在午席和夜席各上一种,由客人挑定,称为一拆二。菜肴依季节不同而异。秋后才有冰糖煮新栗、醉蟹等、夜席的十道菜,则与午席不同。

第一道菜是:恭喜发财,也叫金钱进来。以山楂粉拌面粉或园形小片,抹上火腿、瘦肉馅两片合并蘸上蛋清,油炸。其状如金钱,呈金黄色。其味既香又脆,甜咸相宜,带点酸味,轻轻一咬,松松发响,似向人道喜。

第二道菜是:万事如意。豆芽去根,中夹火腿丝,沸水滚片刻,因豆芽形似如意,万事则是丝的谐音。既爽口又有腿香。

第三道菜是:和合利市。用的是百合、莲子,加上薄腿片,复以新鲜荷叶蒸。无百合药味,却有荷叶清香,既不垢口,倒是清爽。这也是取荷(叶)、(百)合莲子的谐音。

第四道菜是:金银荷包。以火腿丝、韭菜白、笋丝,卷成蛋包,油炸,又酥又香。

第五道菜是:珠玉满堂。火腿切成豆子大小粒,肥肉也切成同样大小,油炸,成盘后拌白糖,既甜又咸。肥肉如白玉,火腿红闪闪,满口生香。

第六道菜是:百鸟朝凰,蟹黄或蛋黄放在盘当中,周围排上五香野鸟。

第七道菜是:麻姑豆腐。香菇切碎,原汁烧豆腐,盛盘浇上麻油。据称麻姑系一女神。

第八道菜是:金银齐至。即将火腿蹄子与鲜蹄子清炖谐音齐至。

第九道菜是:全家福禄。实际是大杂烩,内有肚片、海参、鸡块、冬笋、香菇等。

第十道菜是:双鱼吉庆。两尾红烧全鱼。一般食客不动筷,意思是有吃有余。

每上一道菜,女佣必高喊菜名,所谓讨“口采”。

如此一天船资菜肴和点心,以及酒果等,如一拆二的,民国八年时,需银币三十元,特价时需二十四元,船役女佣犒赏八至十元。若不进夜宴,上午九、十时上船,下午离船,亦需二十四元,犒赏四至六元。秋后旺季一拆二的却需四十万(元),赏十元。

据申报载:当时塾师(家庭教师)一年仅束脩(工资)二十四元,加端午、中秋、年节等三节敬金六至十元,商店一般伙计月工资一千文,木工、泥工日工资四十至一百文,另加烟酒钱五文。佣工月工资三百至七百文。而银元一元,可兑换制钱八百至九百文不等。游船费用之高,可想而知。

博游,除设水果酒外,客以赌博为主,故称博游。客在船上吃午、夜两席,菜肴与宴游相仿。不过,博客入席后,各需拿出二元,放桌上,称为台面,为招牌主所得。船主按博桌抽头。博游到午夜止,招牌主需为博客付轿钱,每轿六百文。客如步行,也得将钱付给博客佣人。

清游,一般是文人雅士,约三、五知己,乘船游览,或谈心、或品茗,或饮酒吟诗,谈古论今,或泛舟江上,游沿江名胜、寺院,如兰荫寺、香溪塔、将军岩等。如需在途中用餐,事先招呼,船家向酒楼订菜带上船,价从酒楼市价,犒赏只一、二元。一般均上午登船,傍晚离舟。比较起来,价较便宜。

据谈者回忆,当时曾有船歌流行,惜老辈口传,记不完整,只想起几段:

兰溪秋水碧婆娑,郎是画舫奴是河,舫到河中任荡漾,河为画舫掀微波。

沿江杨柳绿条条,画舫游来为等潮,潮似郎心舫似妹,任郎高下任郎摇。

船娘驾扁舟,泛泛兰江游,倚蓬看流水,忘却我忧愁。

还有首饮果酒诗:兰溪春酒碧如江,北地鹅梨白似霜,雪藕薪削浆冰水,侍唱娥眉阵阵香。有说此句为:青梅只好点蔗霜。

四、兴衰

纵观茭白船的兴衰,与当时社会风情有着密切关系。社会风情的变化,导致了茭白船的兴旺、衰落。

明末清初,在上层社会中盛行蓄声妓、置戏班之风。许多官宦士绅蓄妓为乐,并选购声妓作为礼物赠友。如清初戏剧家李渔所蓄的四、五十名家妓戏班中,就有许多是友人所赠。既然社会上有买卖妓女之举,妓家自然将买幼女授技艺看作谋利之途。茭白船主为舟中设有专职乐师。这些乐师,来自被入乐户的罪官妻女,也有社会上的优伶。她们负责教授幼女的吹弹歌舞和诗词戏曲一类的知识。这对当时文化艺术交流,有着一定的作用。最显著的,要数太子班(后称坐唱班),并非专业戏班。系戏由官家公子、富户弟子和帮闲文人组成。他们经常出入茭白船,有时也演角色演奏取乐。不仅将社会上的戏曲在舟妓中传播,同时也将船妓的唱艺散播社会,不知不觉成为媒介,及至流行城乡各地。

清代中叶,兰溪工商之盛,为金华府八县之首,商贾往来,十分频繁。兰溪成为外地画舫经常停泊之地。据王韬在《松滨琐记》中所载:

“钱江画舫,夙著艳名。自杭州之江干,溯流而上,若义桥,若富阳,若严州,若兰溪,若金华,若龙游,若衢州,至常山而上,计程六百里之遥。每处多则十数艘,少或数艘。舟中女校书,或三四人,或一二人。画舫之增减,视地方之盛衰。停泊处,如鱼贯,如雁序,粉白黛绿,列舟而居。每当水面风来,天心月朗,杯盘狼藉,丝竹骈罗,寻足敬结山水之胜缘,消旅居之客愁。

1933年,经兰溪实验县整顿,规定茭白船只能停泊西门溪下街至南门驿前码头,不能自行迁移或靠别处营业。自此茭白船日益减少,直至匿迹。据谈其原因:1、商业中心转移

市场一蹶不振,客商锐减。2、花场倾轧,相互竞争,花茶店、花酒店日益增多。侑酒卖笑不相上下,且收费较低。3、原来茭白船博取游客的才艺,日渐背时。游客谈艺乏趣,妓也不懂得昔日之艺,只凭色相拉客,自然淘汰。因而只得弃船上岸谋生,茭白船在抗日胜利后,便已匿迹。

注:

“讲盘子”,原系商业交易场所述语,后来成为民间俗语。

兰溪商业昌盛时,拥有粮食、油蜡、药材和山货等等行家。他们操纵市场,信息灵通。凭行家的信誉、货品、价格,招来许多外地客商。一般外地客商来兰,总先得“拎市面”,打听行情。故行家每天对不同货物均有不同的牌价,称为“开盘”,涨跌皆视货源与销路情况而定。通过磋商、争论,即开价还价后而成交。称为“收盘”。讲盘子,即买卖双方洽谈之意。如今在一些交易场所应仍然沿用此述语。

后来,在民间调解纠纷或商议有争议事时,也有称“讲盘子”的。

一九九〇年十一月于兰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茭白船
严州茭白船
夏天的创意凉菜全给你吧
葉Sir食經——食燒乳鴿、蝦湯泡飯和陳皮雪糕 「御進私房菜」
船宴『 饮食文化』
游埠水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