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锦官故事】四川博物院——民族文物民族魂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域如此,一个民族亦有其独特之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各个民族不断融合、发展的历史。各个民族创造出的灿烂的文化与文明,都是整个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民族文物更是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和典型代表,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悠悠蜀地,养育了多少民族,同时也留下了无数绚烂的民族文化、精美绝伦的民族文物。幸得四川博物院中一馆,让我们得以一窥究竟,欣赏民族文物,领略背后精彩的民族文化。

四川博物院收藏的民族文物达七千多件,展出的民族文物都是精选出来的,包括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等十四个世居少数民族工艺品、宗教器物、服饰、生活用品、日常用品、工具、乐器、武器等,串起各民族的文化、风俗、礼仪,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情结,具有独特、悠长的艺术韵味,展现了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

1

山里彝家

彝族是四川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省内现有人口210多万,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彝族主要聚居在四川南部川滇交界处的大小凉山地区,受其影响,文化古朴而又丰富多彩,且传统信仰以祖先、自然、图腾崇拜为主要内容。

勤劳智慧的彝家人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彝族文化:彝族的彩漆、民间文学、音乐舞蹈、雕刻等都具有本民族的特色。无论是服饰还是漆器,红、黑、黄三色贯穿其中——它们代表了彝族崇尚的勇敢、热情、尊贵和光明。

1

彝族彩绘漆器

彩绘漆器是最具浓厚彝族风格的器物,也是彝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彝族漆器相传已有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种类多达二十余种,有餐具、酒具、兵器等。漆器的胎主要有木、皮、角、竹胎,髹(xiū)漆时使用的是用棕滤过的生漆,漆器上的图案颜色就是典型的红黄黑三色;图案纹饰则来源于自然和生活,如日月山川、牛羊虫蛇等。漆器造型美观实用,有的直接取材于自然物体,如牛角制成的酒器,具有鲜明民族特色。

2

彝族服装

彝族的传统装扮保持了汉晋时代既已形成的椎髻、披毡、跣脚的特征。彝族服饰一般由上衣、下装以及披毡或披衫组成,服装上的装饰多在领、襟、袖等部位,纹样十分丰富。同时,服饰以方言区界分为以诺、胜乍、所地三式,因此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3

彝族饰品

彝族喜打扮,以戴金配银为贵。文献记载,彝妇“金银器满头,耳轮悬珊瑚珠玛瑙珠粒,累累然,以多为贵”。其银饰有做工精巧、式样美观的各式耳环,有形状各异的银领花,有嵌宝石、镂空托珠的银戒指,有精雕细琢、华贵别致的银手镯等等。这些小件饰品,极富装饰美感,与色彩艳丽的服装相辉映。

4

宗教器物及乐器

5

生产工具

彝族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其传统农牧工具颇有特色,犁具主要适用于山区的耕作。以往还有一些木质农具。

2

羌寨人家

羌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即有对羌人活动的记载。今天羌族人口约30多万,主要分布在四川省西北部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信仰有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等。羌族的建筑有独特的风格,如碉楼、住屋、索桥;民间工艺中的羌绣又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1

羌族服装

羌族传统服装是穿长衫,外套羊皮褂子或棉布长背心,系绑腿,戴头帕。男子的服装一般比较朴素,穿自制的麻布长衫,包青色或白色头帕,束腰带,脚穿草鞋或云云鞋。羌族妇女的服饰则较鲜艳,身穿手绣门襟滚花边的长衫,腰系绣花围裙或飘带,戴绣花头帕或黑、白色的头帕,脚穿勾尖绣花鞋。总的来说,羌族服饰色调素雅,以精致朴素为美。

2

羌族佩饰

羌族妇女喜戴耳环、手镯、戒指、胸挂等饰品,男子则佩腰刀。妇女们过节时戴的耳饰坠子有的相当大而复杂,有的镶嵌红珊瑚、绿松石等,长坠子垂在肩上,叮当作响。胸前挂饰最常见的是“牙签链”,坠牙签、耳签、小铃铛、刀、剑、刺绣用的针、镊子等,一般都是祖传的。

3

羌族碉楼

羌族碉楼即羌碉,建造不用线和尺,外观或精美或雄壮,墙体却平整且坚固。有的高达三十米,分割十余层,可居住、存储,也能防御和避灾。羌碉被誉为羌族最具艺术的建筑文化。

4

羌族生产工具

羌族的生计以农为主,农牧并重。农作物以玉米为主,也种青稞、小麦、荞麦等,畜牧业以养羊为主。传统的羌族人家中农具的多少和新旧,不仅代表着主人家是否勤劳,而且还代表了这家人财富的多少。

5

羌族生活用品

羌族的特色食品有咂酒、酸菜汤、血馍馍等。羌族喜饮茶。吸自产的烟草。上面是一些羌族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些烟具、茶具、餐具及其他用具。

6

羌族乐器

羌族是能够善舞的民族。羌族最普遍的舞蹈是“沙朗”舞,即男女围成一圈手牵手且歌且舞。此外,还有祭祀舞“跳盔甲”与巫师舞“跳皮鼓”,以气势雄伟、粗犷有力而著称。

7

宗教用具

羌族信仰属于万物有灵的多神信仰,自然崇拜是羌族信仰的主要内容。羌族房屋顶部供有一块白石代表众神,羌族的巫师羌语称为“释比”或“许”,人们的重大活动,诸如祭山、还愿、驱鬼、治病以及婚丧嫁娶等都离不开他们。释比还是民间知识和医术的传承者,因之受到群众的尊敬。释比有固有的法器,作法时有一定仪式。

3

高原藏族

藏族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虔诚的宗教信仰,居住于高原之上,独特的气质与生俱来:纯朴善良、淡定从容。他们的经典、建筑、戏剧、绘画、民间工艺博大精深,丰富多彩。

今天居住在四川的藏民约有14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甘孜、阿坝两州和木里县等地。这里诞生了世界最长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这里拥有藏族文化的宝库德格印书院。高山、草原上的民风民俗和神秘的藏传佛教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独特的藏族生活风情画。博物院中珍藏的藏族文物中有精美的服饰、巧夺天工的民间工艺品,还有各种生产生活用品,共同勾勒出藏族特有的生活场面。

1

藏族服装

藏族聚居区,地势高寒,因此服饰上具有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特色,一般穿右襟齐脐短装,外罩藏袍。质料厚重的氆氇、毪子、羊皮等制成的大襟右祍、肥腰长袖的藏袍是藏装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穿时腰间扎各种质地花色的宽长腰带,天热或劳作时,根据需要藏袍可袒露右臂,将袖系于腰间,非常方便实用。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文化的差异,四川藏族地区的服饰又可细分为康巴服饰、安多服饰、嘉绒服饰等。藏族人民生活劳动时着装俭朴实用,礼仪节日场合则雍容华贵。

2

藏族佩饰

藏族十分重视佩饰,尤以牧区为最。他们把自己的主要财富转换为金银珠宝佩戴在身上,以便迁徙。每逢佳节或喜庆的日子,牧民们都要佩戴这些美丽的饰物,如头(发)饰、耳饰、颈饰、胸饰、手饰、腰饰等。饰品所用材质有金、银、铜、象牙、红珊瑚、绿松石、蜜蜡等等。银饰制作工艺细腻精美,工匠先将银料抽成细如发丝状,再用平填、堆叠、穿纽、镶嵌等传统技法进行加工。而饰品上的装饰纹样,是藏族民间艺人将宗教艺术与世俗意味巧妙结合,同时还将汉地的装饰纹样与本地艺术融会变通,形成富有生气又有民族特色的装饰图案。精湛的工艺、美妙的图案、丰富的造型是对藏族民间工艺美术的极大发展。这些佩饰除装饰作用外,还是财富的象征。

3

藏族生产工具

在四川西藏,过去藏族的农业生产如耕、播、收等农事主要是以藏历历算为指导,结合寺院打卦占卜的日期进行的,耕地采用间歇。轮歇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农区的农业生产越来越现代化了。

4

生活用具

5

藏族宗教用具

藏传佛教是佛教从内陆及印度传入西藏后不断融合本地固有宗教——本钵教,经过改造后形成的,它强调仪轨,讲究修持,供奉的神祇众多、以往藏族几乎是藏传佛教的民族,在他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宗教的影响。

4

锦簇苗乡

苗族也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四川的苗族主要分布在川南地区,人口约有14万多人。苗族的手工艺如刺绣、织锦、蜡染、银饰、剪纸等都闻名海内外。其中,苗族的传统服饰更是多达百种,多彩而又美丽。苗乡女儿穿戴其传统服装时,称得上是花衣银装赛天仙。花团锦簇、银饰摇摇,其美艳令人叹为观止。

1

苗族服装

苗族服装根据年龄、性别、婚否、地区等情况有所差别,一般来说,苗族衣裙颜色以红、蓝、黄、白、黑为主,面料多为棉、麻、毛等,经手工编织而成。妇女的上衣绣花,下装为百褶裙,膝下缠以青色或者白色绑腿。服装上的图案花纹色彩斑斓,往往还含有一定的历史寓意。

5

土家族织锦

四川东部的达州宣汉县还居住着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土家族。土家族是精于纺织刺绣的民族,“西兰卡普”就是其代表作。“西兰卡普”又称“土家织锦”,它是以棉纱为经线,采用通经断纬,反面挑纹的方法,在古老的斜织机上织成的。土家织锦质地厚实,色彩丰富,堪称土家族的艺术之花

馆藏的民族文物虽多,但也只是民族文化大海中之一粟。无论是哪个民族,都是居住在神州大地上;无论哪种民族文化,都同属于华夏文明之中。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川蜀大地、天府之国养育了一方不同民族的人;但无论是哪个民族,都对四川文化的进行了精彩的阐释,对中华文化进行了优美的补充。

这些数以千计的民族文物虽囿藏于馆,但都将凝聚其中的民族之魂展现给了我们,展现给了世界;其璀璨而又摄人心魄的魅力也在世人面前大放异彩,永为流传。

版权声明:本文摘编,若已获授权,请注明“来源:成都方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川博物院之民族文物馆
【方志四川•川酒志音频】《舌尖上的四川》第36集:酒俗(下) 想要喝酒喝的爽,就得入乡随个俗~
四川民族构成(世居)
神秘的尔苏人
2018年度新会员名单
(民族志)羌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