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玉蜻蜓丨姑苏南濠雌老虎正传
userphoto

2023.04.18 安徽

关注

这是本号评弹文史杂议专栏

「旧书钞」的第 2 篇推送

谨以此文纪念张君谋诞辰九十周年

金张氏,闺名秀英,吏部天官张国勋之女。正德十五年生于京师,少时迁居苏州圣堂湾,年十五于归姑苏南濠金氏。夫琏,字贵升,吴郡首富出身,举茂才,颇有才情,放荡不羁,新婚数月不辞而别,病死于城郊法华庵。

寻夫未果,金张氏拷打僮儿文宣、醉打兵科府沈家,始得“雌老虎”恶名。又尝强夺苏州六城门埠头,吴人皆惧之。为人仗义,乐善好施,曾抢救三娘、修桥铺路、赈济灾民,渐博美誉。

有一庶子元宰,嘉靖十四年二月十九生,乃其夫与比丘尼所出,本由山东徐上珍夫妇收养,奉寄母金张氏命详明血诗,私赴庵堂认娘,遂复姓归宗,时年十六。

徐雪玉

苏州弹词历史上最富争议的人物可能就是《玉蜻蜓》里的“雌老虎”金大娘娘张秀英了。金大娘娘作为“书中之胆”,她的形象能在某种程度上决定这部书的基调。而一千个听客心目中恐怕有一千个金大娘娘形象。有的听客认为金大娘娘大致是个有钱任性的“雌老虎”,有的听客认为她主要是个对丈夫怀有强烈责任感的好妻子,有的听客认为她首先是个被渣男欺负的受害者。通过本文,我想与大家探讨一下我心目中的金大娘娘。

首先,《玉蜻蜓》这部书本身,有没有直接对金大娘娘做出总结性评价呢?张君谋、徐雪玉双档版本中有。他们的《玉蜻蜓》书情非常丰富,甚至保存了一些所谓“封建迷信”的旧内容,比如《游地府》。这一回书借金大娘娘梦游地府的情节,劝世人向善;同时也借善恶两位判官的口,对《看龙船》之前的金大娘娘做了一个总结,认为她做的善事比比皆是,而做错的事只有两件半,一是拷打文宣,二是打巷门,还有半件是夺埠头时得罪父亲。

因此,至少在《看龙船》之前,《玉蜻蜓》里的金大娘娘,应该是个不完美,但总体上相当正面的形象。我想先通过她明显做错的两件事,分析她身上弱点的由来,从而更深刻地把握她的人性逻辑。可惜张徐档似乎没有留下从归宁到文宣出逃的公开音像资料,因此这段书,我的讨论以苏似荫、江文兰双档54回录音为准。

苏似荫与江文兰

金大娘娘的性格侧写:“猛门”背后

苏江档的金大娘娘,从归宁到文宣出逃,是非常人性化的。她确实远远比常人“猛门”,但她的每一个行为动机,都有非常合理的解释,不能简单以“脾气不好”一概而论。

首先,她的价值观最核心的部分是“节”。她在父女相争时说的那句“只顾金来顾不得张”,并不仅仅是气话。她每每在原生家庭与夫家有利益冲突的时候,维护的都是夫家利益。这就体现出她将作为妻子的忠诚、作为主母的责任感,置于比女儿对父母的孝道更高的位置上。尽管父母宠爱了她十五年,而丈夫和她只磕磕绊绊相处了两个多月,还因为与她口角,一去不回。

蒋月泉、苏似荫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播音

所以,对于金大娘娘而言,丈夫离家出走音讯全无,是最大的不幸,因为她的幸福标准立足于婚姻的成功。她并没有其他追求(做女大佬倌不是人生追求,是性格偏好)。因此,金大娘娘从《玉蜻蜓》一开始,就沉浸在莫大的痛苦中。

情绪管理是需要后天努力习得的技能。面对巨大的痛苦,尤其需要成熟的心智。不幸的是,金大娘娘当时非常缺乏面对痛苦的经验和技巧,于是只知依仗本能。她只觉得胸中有气,便迫切地想出气,且在出气时缺乏基本的自制力。

苏似荫

金大娘娘为什么如此缺乏面对痛苦的经验和技巧呢?我们固然不能期待一个16岁青少年有成熟的心智,但金大娘娘的家庭教育恐怕对此也要承担一定责任。张国勋夫妇与女儿的互动方式,非常有问题。

首先,张家的家庭文化有个耐人寻味的地方:其内部沟通方式倾向于调枪花,而非讲道理。因为讲道理往往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哄骗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最典型的例子便是“骗上辕门”。

“骗上辕门”固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们夫妇平时如果对女儿有任何要求或者期待,无论是请女儿归宁,还是为文宣讨情,还是劝女儿不要与五绅缙夺埠头,首选的沟通方式是戴高帽、翻门槛。这种沟通方式的后果就是,女儿直到16岁都没有养成理性的思维习惯,她倾向于一意孤行的天性弱点,反而得到了鼓励。

1984年蒋月泉、苏似荫演出《玉蜻蜓·骗上辕门》

同时,张国勋夫妇溺爱女儿,平时对她百依百顺,哪怕在她对外人不讲道理的时候也无条件支持她,尽量规避外界对女儿造成任何情绪伤害,但这样的保护无法真正让女儿规避命运的不幸,反而会导致她在真正面对大不幸时,非常欠缺处理手段,不仅不解决问题,还伤及一连串无辜,甚至差点害死善良的文宣。

另外,张国勋虽然是知识分子,面对家庭人际关系,自己就是缺乏理性的。他看到女儿对老朋友“破坏式抄家”,第一反应却是赞许女儿会接翎子,和他一搭一档找到落场势,不愧是自己女儿。而之后当女儿砸了他的胥门管埠师爷办公室的时候,却气得与女儿断绝往来,甚至在辕门上差点拒绝为女儿讨情,不管女儿死活。这样不讲道理的父亲自然难以培养出一个讲道理的女儿。

拷打文宣和打巷门都是《玉蜻蜓》开头的情节。在听到文宣出逃之前,我对金大娘娘的认同度确实比较低。然而即使如此,苏江档塑造的,也是一个有极大性格缺陷的人,而不是女怪物,因为苏江档通过大量细节,为金大娘娘的性格弱点来龙去脉,提供了非常有说服力的解释。天性的局限、命运的悲剧、家教的不当,共同酿成了一杯苦酒。我虽然不认同她的行为,却已经对她产生了一定的理解和同情。

苏似荫

金大娘娘的性格侧写:

“善良勇敢 重情重义”

传统书特别吸引我的一点是,其中的主要人物往往是立体的。《玉蜻蜓》和金大娘娘的故事,没有结束在这里。苏江档通过文宣留下的一封信和五百两银子,让金大娘娘有一个自省的机会,从自身沉溺的痛苦中暂时拔出来,看到其他人的痛苦,理解了她不仅自己会痛苦,同样也能造成其他人同等程度的痛苦。她惭愧、悔恨、委屈交织的情感,被江文兰演绎得非常动人。

正如我在上文中提到的,至少在《看龙船》之前,金大娘娘的总体形象是相当正面的。她意识到自己做错之后,知耻而后勇,开始非常努力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比如在误传沈君卿命丧长江之后,金大娘娘闻讯,愧疚于伯仁因我而死,尽管自己没有受邀,依然去灵堂吊唁,甚至做好心理建设,哪怕对方在自己面前大吵大闹,自己都要忍气吞声,任打任骂。当然罗氏三娘没有这么做。如果三娘真的这么做,按照金大娘娘的天性,可能未必能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然而她能这么想,本身就是非常值得尊敬的。可见金大娘娘的“猛门”是天性,但她是向善的。

徐雪玉

我认为金大娘娘在文宣出逃之后,确实成为了更好的人。她对自己的约束是有效的,因为《游地府》中提到,她在《看龙船》之前只多做了半件错事,同时又展现了很多人性上的光辉。说了一辈子《玉蜻蜓》的张君谋,可以说是热爱金大娘娘这个人物。他在蒋月泉艺术生涯60周年专场演出中,将她的性格总结为“见凶不怕,见善不欺,嫉恶如仇,乐善好施”。我个人认为,除了“见善不欺”以外,另外12个字,金大娘娘当之无愧。

我在上文提到金大娘娘家庭教育的缺陷,但凡事往往是一体两面的。金大娘娘的家庭教育不曾压抑她的个性,不曾训练她屈从,因此赋予了她一项极为珍贵的性格特质:勇气。若没有勇气,她做不到“见凶不怕”。敢于向恶势力五绅缙主张金家对埠头的权利。没有勇气,她做不到“嫉恶如仇”,敢于带着一颗糖衣炮弹进入跟自己有过节的沈家抢救三娘。为什么“乐善好施”也需要勇气呢?因为做善事有成本。她在苏州做了很多大血本的真慈善,比如修桥铺路,尤其是在饥荒年间大放蝇头债,非大魄力者不能为。能做到这些,金大娘娘无疑是个人格高尚的人。

苏似荫与江文兰

除了高尚,金大娘娘也非常重情。张君谋、徐雪玉双档的《玉蜻蜓》里有一回书《散家财》,是典型的“托三桩”类型的弄堂书。金大娘娘以为自己的生命进入倒计时,便将家财分成十份,给父母一份以尽孝道,给王定一份以感谢他的忠义,给徐元宰一份以表达她的舐犊之情,给芳兰一份以报答她的知己之情,给另一个寄儿子金宝一份以示公平,给当年的心腹丫鬟素琴半份、给金家上下仆从半份以保障他们日后生活,以义庄形式给曾经与自己争夺家产的金家其他亲戚一份以维持家族成员基本体面,最后三份留给自己出走多年音讯全无的丈夫,他如果还有回来的一天,这些家财也足够他后半生的用度。

徐雪玉说这段书,说得声情并茂。金大娘娘不是个精细的人,但尽力想在生命最后,通过遗嘱照顾到她身边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每一个人。她临死前想的都是别人,心里没有仇,只有爱,有恩报恩,以德报怨,希望所有人好。她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这是我听《玉蜻蜓》时,唯一两次流泪之一。另一次便是《厅堂夺子》。

徐雪玉演唱《玉蜻蜓·散家财》

从《强夺埠头》到《厅堂夺子》

我在上文提到,对于张君谋评价金大娘娘的“见善不欺”,我认为她实际上并没有做到。我的依据不是她十六岁时拷打文宣和大闹兵科府。这些虽然客观上都是“欺善”,但是这是她不成熟时期,无法理性看待他人,导致误会别人“不善”,因此主观上并不是“欺善”。亦如我上文所提到的,她几乎立刻就反思了,在之后很多年里,她确实做到了客观上的“见善不欺”,比如与朱三姐交换玉蜻蜓和汗衫血书的过程中,她非常注重交易的公平性,有意识地避免哪怕一丝仗势欺人的嫌疑。真正破除她近二十年努力成果的,便是《厅堂夺子》。在这之后,我认为她再也没资格说自己“见善不欺”了。

有一句话叫“蜻蜓尾巴白蛇头”,意思是《玉蜻蜓》在《看龙船》之后才进入关子书,直到最后的结局《厅堂夺子》。然而,我对之前的几十回盆景书情有独钟,尤其是《夺埠头》一段。这段书目前只有王柏荫传张君谋这一脉会说。我认为这段书非常有意思,因为它与《厅堂夺子》形成奇妙的互文。这段书说的是,金大娘娘无意中发现金家被御赐苏州六门埠头的收税权,但这六门埠头实际被五绅缙和父亲所控制。她认为打官司时间漫长花费巨大,于是雇佣打手,用强力夺回这些埠头的控制权,在这个过程中打死了五条人命。

1959年蒋月泉、苏似荫、杨振言

在上海静园书场演出《厅堂夺子》

金大娘娘做事喜欢短平快,不喜欢漫长地讲道理,正如她坐轿子不怕颠簸,喜欢坐快轿,轿班行走如风,一路打翻摊位,一路出钱赔偿。虽然强夺埠头的手段有点黑社会大姐大的风格,过程中也有很大瑕疵,比如把准备和平交接的胥门埠头的管埠先生们打伤,但她的诉求本身是正义的,伤及的五条人命也非无辜。

因此,张徐档《游地府》中的善恶判官,只是把她得罪父亲的部分,算作半桩错事。善恶判官这个判断,从当代眼光看,可能是有争议的,但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抛开听客的价值判断,对于书中的金大娘娘而言,本来因为伤及人命而对夺埠头的决策正确性产生自我怀疑的她,经过地府一游,抛弃了这种道义上的愧疚感。她完全相信了自己夺埠头没有错。这是《厅堂夺子》的前提。

王玉立、庞婷婷演出《玉蜻蜓·庵堂认母》

而在54回苏江档录音版《厅堂夺子》中,金大娘娘发现徐元宰血缘上是金家的后代,便像主张埠头控制权一样,认为金家完全有权利要求徐元宰改姓归宗。为了确保成果,她像强夺埠头一样,扣留元宰的生母智贞为人质,以其生命要挟元宰点头。

然而她没有意识到,元宰是个人,不是埠头,人有感情,并不像物权一样,夺到就是你控制的;徐上珍老夫妇不是无恶不作的五绅缙,更不是那五个被打死的地痞流氓,他们对元宰不仅有养育之恩,而且他们与元宰之间建立了深厚的亲情。从金大娘娘的角度看,她的确太需要元宰真正成为自己的儿子了。

俞圣琦、王雨虹演出《玉蜻蜓·庵堂认母》

“夺子战争”的欺善悲剧

正如我上文所说,虽然金大娘娘个性和行为上背离了传统的弱女子标准,她的价值观却是再传统不过的了。她将丈夫引为生命支柱,却刚刚得知丈夫居然已经死去了十六年。她迫切需要一个活下去的理由。她对元宰有栽培之恩和真诚的母子亲情。要是成了金家正宗的亲子,她下半生又有了巴望。这个机会对她而言是极大的诱惑。她难以抗拒。

但是,徐家老夫妇,对元宰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你为了给自己一个活下去的理由,就有权剥夺徐家老夫妇活下去的理由吗?何况当时元宰心里已经肯姓金了,只是顾及到与他所爱的养父母的感受,不愿意立刻认祖归宗而已。当事几方之间的关系主要由爱维系,所以她要是愿意好好跟其他当事人协商,各方很可能出于爱,会愿意相互妥协。

张君谋、徐雪玉演出《玉蜻蜓》

而金大娘娘像当年打文宣、打巷门一样,又一次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选择性地忽视了其他人的感情。她与父亲利用徐老夫妇信息不对称,编造智贞与元宰的身世,合理化自己的夺子行为;她以智贞的性命为筹码,逼迫元宰认祖归宗;她利用对徐上珍三千两银子的债权,试图稳住徐上珍。这些都是典型的“欺善”。而她做出这种“欺善”行为,让一旁的徐元宰痛苦得求死不得。

如此,她选择了将她与元宰这一她最看重的关系的基调,定位成控制而非爱。恐怕她在获得对元宰名义上的母子关系之时,永远失去了元宰对她的爱。而且她十八年向善的努力,“见善不欺”、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的尝试,因为这些欺骗、胁迫行为,毁于一旦。

黄海华、姜啸博、王玥演出《玉蜻蜓·打巷门》

与之相对应的是徐上珍。他经历了至痛之时,被迫放弃了与元宰的父子之名,却也意识到名分、财富和势力都无法磨灭他与元宰之间最基本的父子之爱。人不是因为有孩子就自动成为父亲,而是因为有父爱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父亲。而心里的这份父爱,除非自己放弃,别人是夺不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厅堂夺子》不是传统的惨剧,而是其中所有参与者的悲剧。我也正是因为传统书中这类最朴素最真诚的人文主义色彩,而被这门口头文学深深吸引。

张徐档对结尾的处理,却与苏江档不同。张徐档在《厅堂夺子》之前,有一回《雨过天晴》。元宰接生母智贞回家母子团聚,而金大娘娘出于对智贞“害死”丈夫、欺骗自己的强烈恨意,想置她于死地。这是非常可以理解的。在各方的相劝之下,金大娘娘起先抗拒原谅,之后意识到自己也是压死金贵升的一根稻草,接着开始理解智贞的尴尬处境,最后读到丈夫留给自己的一首《西江月》,出于对丈夫的爱,对同病相怜的智贞的共情,放下了仇恨,完全原谅了智贞,同时放下的是丈夫离家不归给她带来的不甘,接受了命运的不如意,从而解放了自己。

张徐档的全本《玉蜻蜓》,是有《厅堂夺子》的。可是经过《雨过天晴》,金大娘娘恐怕是不可能再以智贞的性命要挟元宰复姓归宗了。张君谋一直强调自己的补漏洞能力。我很好奇张徐档的《厅堂夺子》会怎么说,可惜我找不到他们留下的任何完整的这一回录音。我非常喜欢《雨过天晴》这个理想化的故事本身。而它又是张徐档在花色档录像中留下的最后一回书。我也乐于顺水推舟,将之当成张徐档《玉蜻蜓》的结局,逃避见证金大娘娘晚节不保,也逃避见证善良的徐老夫妇心碎。

张君谋、徐雪玉演出《玉蜻蜓·雨过天晴》

苏江档与张徐档之不同

其实,我这篇文章,把苏江档和张徐档的内容穿插在一起分析,是非常不严谨的。苏江档的金大娘娘,和张徐档的金大娘娘,不完全是一个人,其性格有些微差异。比如如上文所述,张徐档经过了《雨过天晴》,真正懂得理解、共情和宽恕的金大娘娘,和苏江档直接将智贞当人质的金大娘娘,其心智和性格,肯定是不同的。

江文兰对金大娘娘的表现方式,和张君谋、徐雪玉对金大娘娘的表现方式也不同。江文兰的金大娘娘有点卡通化。比如江文兰在表现金大娘娘喜欢掼派头,做事情有时缺乏分寸感的特点时,会用一些夸张手法。她的金大娘娘,去吊唁沈君卿的时候,要求王定买一百二十斤蜡烛;知道金贵升喜欢某个茶壶,就要买一百五十把。而她被父亲暂时吓唬住的时候,又是垂头丧气一副煨灶猫神态。这种对比非常可爱非常萌,让我更喜欢这个没有城府的金大娘娘,也让我感受到金大娘娘的出身和身份,确实不同于平民百姓。

江文兰

张君谋、徐雪玉却非常注重将金大娘娘的形象人性化。同样是说她喜欢掼派头,比如她准备过继元宰时,请了49个裁缝做衣服。这个数字听起来也非常夸张,但张君谋话锋一转,说到因为金大娘娘太喜欢元宰了,急着过继,这样的人家衣服料子种类也多,需要做的各色衣服就多了,所以时间紧任务重,确实需要那么多裁缝。我听完以后,觉得金大娘娘虽然来自于不普通的环境,她其实是个正常不过的人,不应该被妖魔化。

苏江档和张徐档对金大娘娘所处的舆论环境,也有不同的设计。好心肠的张君谋、徐雪玉可能实在太喜欢这个人物了,他们让苏州百姓越来越爱戴金大娘娘,她乐善好施的美名渐渐盖过了“雌老虎”的名号。

黄海华、吴静慧演出《玉蜻蜓·桐桥拾子》

然而,更加现实主义的苏江档让金大娘娘一直无法走出“雌老虎”的阴影,并不讳言苏州人对她的妖魔化,比如谣传她从山东黑风洞学成武功,还招募三百女兵去黑风洞学艺,准备荡平兵科府。而这样的待遇区别,也来自于这两档说书先生对金家的处理区别。

张徐档说的《玉蜻蜓》里,在金大娘娘的带动下,金家家风非常温情。比如徐雪玉会强调,丫鬟们平时都喜欢陪已经丧失劳动能力的苏老太,东说阳山西说海;苏老太出来以后,丫鬟们会排队一个一个问候她。金家下人出去办事,往往态度言辞整体上也是礼貌的。哪怕提到看前门的周青吃回扣,态度也比较自然,感觉是在谈论大家都比较包容的潜规则——每个人都要过日子的。

但是苏江档的金家,更现实、更残酷。看后门的金兴去法华庵办事一节,江文兰着力渲染了他趾高气扬、拜高踩低的态度;周青在对上门讨饭的难民和衣锦还乡的文宣的态度对比,也非常令人心惊。总之,我认为张徐档的《玉蜻蜓》是一部温情的人文主义作品,而苏江档的《玉蜻蜓》是一部黑色的现实主义作品。

张君谋

文学是人学

所以,我心目中的金大娘娘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是一个伪命题。评弹的一个特点是,说书人不是朗读者,他们对情节铺排、人物处理有一定自由度。哪怕是同一个说书人,他也会对自己说书的内容不断进行加工和调整。因此,我每次听《玉蜻蜓》所认识的金大娘娘,都不是同一个人。

目前留下的几个比较全的《玉蜻蜓》金家书版本,它们各自塑造的金大娘娘,我认为确实有一定共性。她头脑简单,性格冲动,做事不周全,会因此伤害到无辜,但她慷慨善良,有情有义,充满勇气,爱打抱不平,努力向善,尝试成为更好的人。我们大多数人恐怕是不及她的。然而她在面对诱惑的时候,像我们每个人一样,容易被自己的弱点征服,无法做正确的事。这样的错误每个人都犯过,因此我们不应该站在道德制高点批评她,而这同时又值得我们每一个听客引以为戒。

张毅谋、归兰演出《玉蜻蜓·借贷》

最后,我想分享我听《玉蜻蜓》的几百个小时中,最让我感动的那一刻。在花色档《雨过天晴》录像结尾,张君谋分享了他与老听客的交流。他问老听客,是同情智贞,还是同情金大娘娘。老听客说,两个都同情。金大娘娘16岁丧夫却被蒙在鼓里,独自支撑旧门庭,还要跟恶势力周旋;智贞从小父母双亡,一生一世得一知己,却不能名正言顺在一起,情郎很快也死了。这两个人都值得同情,都是当时社会的牺牲品。

人之所以为人,部分是因为人不仅拥有爱恨,还拥有一些更复杂的情感:怜悯、尊重、理解、体谅、共情。文学是人学,读者通过文学,跳脱出自身的爱和恨,对不同的人产生这些复杂情感。金大娘娘需要经历这么大的不幸才学到的东西,我们听书就能学到。这真是听书人的幸运,也是像张君谋这样优秀的说书人散播的福音。

张君谋与蒋月泉

数百年前的人性光辉持久温暖着我们

数百年后的自由求索更需勇气和力量

但愿每一个灵魂都可以挣脱铁链

像金大娘娘一样尽情而美丽地盛放

写在壬寅虎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前夕

文字丨Meredith

编辑丨社长

图片丨网络

版面丨阿浩

校对丨慕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评弹《玉蜻蜓》杂谈
《玉蜻蜓》选回联播15.厅堂评理
沈仁华 弹词《玉蜻蜓·厅堂夺子》
《玉蜻蜓》之《荷花送信》 张君谋 江文兰
弹词选曲《玉蜻蜓·厅堂夺子》袁小良弹唱
秦建国 蒋文长篇弹词《玉蜻蜓》01.娘娘关亡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