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月的乡村》版本初探

  内容提要:《八月的乡村》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多次出版,版本众多。1935年首次出版,影响广泛,至1937年“八一三”后,二萧离开上海,共再版(再印)七次。后又印了三次,共印了十次。抗战胜利后,由作家书屋重又再版了《八月的乡村》,印刷三次。1947年萧军创办了鲁迅文化出版社,出版了《八月的乡村》。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八月的乡村》,但做了大量的修改。1978年1月,香港文教出版社重版了《八月的乡村》,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八月的乡村》。1985年上海书店出版《八月的乡村》原版影印本,同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次重版;200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次出版了《八月的乡村》。2009年1月,华夏出版社出版《八月的乡村》。此外,海外多国翻译出版了《八月的乡村》。

  关 键 词:萧军/《八月的乡村》/版本

  作者简介:梁京河,《中国律师》杂志社

 

  《八月的乡村》是萧军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距今已整整八十年。《八月的乡村》从它诞生以来,就引起国内社会各界乃至全世界文艺界、反法西斯斗争人士的关注。在中国革命的不同历史时期、在国际纪念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每个历史节点,《八月的乡村》都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赢得高度评价和赞赏。从这一点上来讲,《八月的乡村》可以称得上是一部不朽之作。

  《八月的乡村》创作于1933年至1934年间(依据是除去作者后来的回忆叙述之外,最有力的根据是作者与萧红的第一部作品合集《跋涉》后面的作品预告),作品的内容题材选自东北磐石抗日游击队的战斗经历以及作者本人的军队生涯,经艺术处理创作而成。这种文学创作手法,在萧军后续的作品创作中始终一致,我们可以从《从临汾到延安》《第三代》等作品中看到这一特点。另外,在《萧军全集》(18、19、20日记卷)中,可以找到大量的故事梗概和观察记录,作者申明将来用于创作素材。可见作者的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而非坊间所说模仿某某作品。鲁迅先生在《八月的乡村》序中所说:“也不能比法捷耶夫的《毁灭》”,只是对作品的不足之处提出的委婉批评。

  鲁迅对《八月的乡村》的修改、出版和传播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八月的乡村》书稿写作完成于1934年10月22日,此时二萧生活在青岛。由于二萧刚刚涉足于文学创作不久,对创作题材的选定把握不足;也是由于《八月的乡村》的题材是当时全新的一个创作领域,作者对作品的题材是否适应当时的社会需要,有些犹豫不决,信心不足;甚至一度想毁掉作品。经孙乐文提示向鲁迅先生请教。鲁迅先生的回复给了两个年轻人极大的鼓舞。到上海后,第一次见面萧军就将萧红誊写的稿本亲手交到景宋先生手里。从收到鲁迅先生的回信到第一次应邀与先生见面,二萧与先生通信七次,鲁迅先生对二位文学青年的指导可谓无微不至。二萧不仅了解到当时上海文坛的状况,也切身感受到鲁迅先生在抵御来自内外两方面的打击诋毁下的身心疲惫。转而想请景宋先生代为审阅,鲁迅先生却主动承担了责任。1935年3月18日夜,鲁迅艰难地“读毕”稿本,提出修改意见,为书作序并题写了封面文字。在作家叶紫和木刻家新波的协助下,以奴隶社的名义,由容光书局出版,这便诞生了首版《八月的乡村》。

  首版《八月的乡村》由于年代久远,更由于它是在国民党统治下的上海自费出版,印刷和销售均为秘密进行,时至今日已难觅踪影。好在1985年11月,也就是《八月的乡村》诞生五十周年之际,由上海书店编辑出版了一套《鲁迅作序跋的著作选辑》中收录了首版《八月的乡村》影印件,才使得今天的读者可见首版《八月的乡村》的模样。

  首版《八月的乡村》封面是萧军亲笔题写的“八月的乡村”、“田军”,木刻家新波专为此书制作了木刻版画,整体由萧军设计。正文前有鲁迅先生的序言,正文后有作者做“书后”。

  关于首版《八月的乡村》的确切出版时间和署名,已有萧军著文说明,但尚有一处存疑。即鲁迅先生于1935年7月16日致萧军第三十五封信中所说:“那书(指《八月的乡村》)的装饰还不算坏,不过几条黑条乱一点。團写作团,难认,但再版时也无须改,看下去会知道的。”但是,从上海书店的影印版以及《八月的乡村》的后续版本中,均未发现封面有“团”或“團”字。萧军对此也未作解释。

  首版《八月的乡村》面世以后,当即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响。鲁迅的《三月的租界》就是这一时期,指向化名狄克的署名文章的著名檄文。针对当时各种谣言和诋毁,萧军也给予强硬的反击,次年2月(即1936年2月)《八月的乡村》再版(第二次印刷)发行时,在首版的基础上增加了“再版感言”。

  《八月的乡村》的出版犹如一块顽石激活了三十年代中国文坛的一池死水,一些反映东北抗日题材的作品相继问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萧红的《生死场》;萧军也因此成为东北作家群的领军人物,并奠定了其在文坛上的新锐地位,得到了鲁迅先生的赏识和推荐。《八月的乡村》更是炙手可热,仅隔一个月,《八月的乡村》三版(第三次印刷)便上市飨客。

  由于销售火爆,自然引来盗版逐利。为此,二萧自制版权印花票,贴于书后。此举虽不能遏止盗版,却为后人留下二萧情志相投、亲密无间的美好书话。在第三次印刷的《八月的乡村》毛边书版权页上,粉红色的三角形纸贴,便是萧红亲手贴上,并钤盖了她为萧军所刻的印章,而数字是萧军的手笔。

  如此反复重印,至1937年“八一三”后,二萧离开上海,《八月的乡村》共再版(再印)七次。离开时,“才交由一家书店用原来的纸型代印过几版”。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推断,又印了三次。因此,这一版本的《八月的乡村》共印了十次。值得一提的是:第八版(第八次印刷)至今未发现,而第九版的封面署名换成了“萧军”。即鲁迅先生为《八月的乡村》题写的封面文字。第十版也未发现,但由已发现的《生死场》(容光书店1945年10月)第十版可以推断,《八月的乡村》也有第十版(第十次印刷)。因为《八月的乡村》和《生死场》一直是作为姊妹篇,同期印行的。

  抗战胜利后,由作家书屋重又再版了《八月的乡村》,称为“胜利后新一版”,简称“新一版”。《萧军全集》19卷日记一九四六年二月十一日记载:周而复来……我答应把《八月的乡村》去出版。次日又记:写成《八月的乡村》前记一篇……这一版《八月的乡村》迄今未发现,封面及内文均不见真容。出版时间应不早于一九四六年四月十一日,因为这一日的萧军日记有:《八月的乡村》合同已寄来,附了一万元法币。

  “新一版”第二次印刷是1947年8月,系作为《北方文丛》之一由作家书屋刊行。主编人周而复,发行人姚蓬子。注明为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八月二版。书皮封面为红字:(美术字)八月的乡村萧军著,配蓝色双鱼图案及北方文丛、作家书屋刊行字样。

  “新一版”第三次印刷是1949年1月。封面是深蓝色纵矩形中反白字:八月的乡村,下有萧军著字样。仍由作家书屋刊行,与第二版相比,去掉了主编人。书名题字应为萧军手笔。鲁迅序言前,载有萧军专为此版题写的前记,标题为:为抗战后《八月的乡村》初版而写。想必此前记在上两次印刷中均有刊载。

  在“新一版”出版之前,还有一版《八月的乡村》至今少有学者提及,即一九四六年由大连市文化界民主建设促进会作为出版人,大众书店作为发行人的“东北版”。此版是东北文艺丛书之一,这套丛书收录了一九三五年奴隶社出版的三本书。丛书的编排顺序不是按照当年三本书的出版顺序,而是将《八月的乡村》排为东北文艺丛书之一,《生死场》排为丛书之二,《丰收》排为丛书之三。想必出版顺序也遵此排序。这套“东北版”丛书大概印刷了三次。

  在已收藏到该套丛书中(《八月的乡村》是第三次印刷,《生死场》和《丰收》均为第二次印刷),《生死场》第一次印刷为1946年4月,可以推断“东北版”《八月的乡村》第一次印刷应在1976年4月或之前,而第三次印刷是在1946年10月。由于收藏到的是残本,封面、封底以及正文前后的副文本已缺失。

  1947年萧军创办了鲁迅文化出版社,出版了《八月的乡村》和《生死场》,简称“哈尔滨版”。萧军为此版写了“新版前记”刊于书前。此版《八月的乡村》封面为萧军手书,红字竖排,下横排黑字萧军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改变命运的序言
爱似流星——民国故居之萧军萧红故居
三个小奴隶与奴隶社及奴隶丛书
散文园地| 再读萧红
鲁迅除了许广平这段师生恋之外, 还有另一段不为人知的师生情
我看萧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