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仁和朱氏家藏尺牍

】  以下内容节选自《中国尺牍文献》(上海图书馆编)的介绍,期待《仁和朱氏家藏尺牍》有朝一日能像《张佩纶家藏信札》一样影印出版,同时切盼张佩纶档案其他部分也能与读者见面。

仁和朱氏家藏尺牍,原无总题名,共36册,分两部分,前30册是朱学勤友朋手扎,后6册的收信人为朱学勤之子朱溍,共计170余家1000余通。

     这部尺牍每一册都有朱溍的亲笔题签,如“湘乡曾文正手札册”、“合肥李文忠爵相手札册”等等,并钤有“朱子涵藏”、“朱氏子子孙孙永宝”二朱文方印。又据册二刘秉璋跋“修伯前辈同年旧好,鱼来雁往,函牍常通,骤归道山,时深怅惘。哲嗣子涵观察将去函装册,附于李文忠之后,而文忠亦已作古人。展诵再三,不胜黄公酒垆之感”云云,可知书册装成于朱溍之手。

     朱学勤(1823-1875),字修伯,咸丰三年进士,官至大理寺卿,以藏书名世。学勤学识丰赡、才干敏捷,又久值军机,故为各地方封疆大吏交相接纳的对象,来信人中若彭玉麐、刘坤一、薛焕、丁日昌、马新贻、鲍超、骆秉章、丁宝桢、邵友濂辈,皆咸丰、同治及光绪三朝的重臣。疆臣之外,又有袁甲三、徐用仪等朱氏的枢垣同僚,所以信函的内容,大多关涉时事,且有不少密函,直言时政或人事,从中可以真切地了解到这一时期中央与地方官吏的互动内情,对把握清代中期的政治格局和时事动态有莫大的帮助。

     最后六册,基本上是朱溍与同时翰苑名贤的通信,另钤有“仁和朱氏珍藏”朱文方印。惟据末册题签“钱唐汪郋亭冢宰手札初集第一册”判断,这部分尺牍并不完整,可能已有散失,且其中杂入了陈宝琛、文廷式、瞿鸿禨等人给张佩纶的书信。虽然如此,所存潘祖荫、李文田、张之洞、陆润庠、王仁堪、樊增祥、梁鼎芬、柯逢时等近60家300通书札,已属洋洋大观,故张一麐为题绝句有云:

     琼瑶投赠尽名家,手泽留贻眼福夸。
     自是贞元全盛日,沧桑劫后费摩挲。

     这部尺牍解放后由朱氏后人朱仲启、朱志泰捐赠上海图书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尺素风雅寄寓别样流年
苏轼最美的三封信
易居集粹 | 苏轼最美的三封信(文物精品鉴赏)
想要一窥东坡肉发明者的内心世界隐秘?尽在这22封绝世手札!
黄庭坚手札书法欣赏
历代尺牍书法选欣赏(明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