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帽子、冠冕巾帻琐谈

吕英凡 

     冠,据《说文解字》载:“拳也,所以拳发。”意思就是,冠是用来捆扎头发的。古人蓄长发,用笄(簪子)盘绾发髻,然后再用冠束住。上古的冠,有冠梁和冠圈。冠梁上有褶子,不太宽。冠圈两侧各有一条丝带,称作缨,垂到颔下打结。因为当时的冠主要是用以覆遮发髻的,所以戴起来像个罩子,并不能把头顶全部盖住。据刘绩《三礼图》载,缁布冠是最早出现的冠,因此后世很重视这种冠,把它看作是享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标志。

古代贵族男子20岁时要举行加冠的礼仪,称为冠礼。冠礼实质上是一种成谱年礼,仪式在宗庙进行,由加冠青年的父亲主持。在行礼前要用筮的方法占卜,选定加冠吉日,在冠服的前三天还要用筮的方法选定为为青年加冠的来宾。冠礼当日,清晨起床,随即到宗庙就位。行礼时由来宾将规定服冠加于青年,共3次,称始加、再加、三加。始加缁布冠,表示从此已有治人特权;再加白鹿皮弁,表示从此要服兵役;三加赤黑色爵弁,表示从此有权参加祭祀。加冠后,来宾向青年祝酒。随之青年自西阶而下,去拜见母亲,然后返回,由来宾根据青年本名,为他取“字”,遂造礼成。这时,加冠的青年须携带礼品去拜见国君、卿大夫和乡先生。该青年就是成人了。加冠既是成人的表现,因而冠也就成了贵族成年男子的服饰。一些场合该戴冠不戴,便是非礼的行为。春秋时代齐桓公醉后遗失其冠,视为奇耻,竟羞惭得3日不见朝气臣。《史记·汲郑列传》载,汉武帝在帐中,主爵都尉汲黯来奏事,他没有来得及戴冠,便避到帐后,竟命侍臣代为准其所奏。这些故事说明戴冠不仅是礼制的需要,同时也是保持贵族尊严的一种威仪。古人既如此对待冠,因而有时把他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左传·哀公十五年》记述卫国发生了内乱,孔子的弟子子路被人砍断了系冠的缨,在这紧急关头,他不仅不立即抵抗,反而连忙说:“君子死,冠不免。”竟放下武器去结上冠缨,结果被敌人一剑刺死。据《汉书》郦食其传载,高祖刘邦最讨厌儒生,有戴冠来者,刘邦十分鄙视,一次还摘下儒生的冠“溺”于“其中”。当时的人们既然把冠看得极为重要,可以想见,溲溺冠中,该是对士人多大的污辱。

古代的冠种类较多,质料样式各具特色。秦汉以后,冠梁逐渐加宽,同冠圈连成覆杯的样子,其形制和名目也日趋复杂。如收进《后汉书·舆服志》里的就有16种,其中既有袭用古制的,也有属于创新的。现在只介绍几种主要的,发窥一斑。长冠,又称斋冠、竹皮冠。它以竹皮为骨架,冠顶稍扁而细长,外表用   幺丽且涂以漆。据《史记》载,高祖刘邦早年作亭长时,曾以竹皮制成这种冠,“时时冠之”;后来当了皇帝,仍常戴此冠。因此,它还叫作“刘氏冠”。这种长冠,既为高祖所创,故后来被定为官员的祭服,并规定非有公乘以上爵位的,一律不准戴用。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木俑,头顶大多竖有一块前低后高、形如长板的饰物,大概就是此类长冠的造型。法冠变称柱后冠,又称獬豸冠。原是楚人所戴。以铁为柱,隐喻威武不屈,坚定不移,执法如山,故还称铁冠。传说獬豸是一种独角神兽,能别是非、分曲直,原告、被告立于前,即可用角迳触罪犯,以决诉讼。把它的形状作为执法者的冠,用意深长。汉代殿门卫士戴的樊哙冠,因原是开国名将樊哙创制,故名。据《舆服杂事》载,鸿门之会,项羽的堂兄弟项庄欲杀刘邦,经常持盾护卫高祖的参乘樊哙得知情况紧急,便撕开衣裳包裹其盾戴在头上,佯作冠饰,直入项羽大营,在酒宴上力斥项羽背信弃义,使刘邦得以脱身。后来刘邦当了皇帝,就以此式样制成冠帽,颁赐宫殿各门卫士。《后汉书·舆服志》载:樊哙冠“广九寸,高七寸,前后各出四寸”。如此看来,这种冠还是不小的。

冕冠是帝王、诸侯及卿大夫参加祭祀典礼时戴用的最贵重的一种礼冠。据说这种冕冠夏朝就已出现,夏商两代各有专名。及至周朝,始称冕冠,省称为冕。具体形制是:在冠的顶部覆盖一块木板,称为延,前端略圆,后部方正,隐喻天圆地方的意思。此板前低后高,稍向前倾。冕冠前后两端垂有五彩丝线编成的藻。藻上穿着玉珠,名旒。一串玉珠为一旒,不同等级的冕冠旒数不同,计有3、5、7、9及12之别。12旒等级最高,为帝王专用,即《礼记·玉藻》所谓:“天子玉藻,十有二旒”。但自宋代以后,只有帝王可以戴冕,所以常用“冕旒”作为帝王的代称。

说到帽子还须提及与之有联系的巾和帻。巾,就是裹头布。《释名·释首饰》:“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是说二十岁成人之后,贵族戴冠,而百姓只能戴巾。至于巾是如何发展来的,《玉篇》解释说:“巾,佩巾也,本以拭物,后人著之于头。”可见原本是劳动人民带在身上的擦汗布,为了御寒或防晒,有时也裹在头上当帽子用,于是便成了头巾。但有些头巾,也不完全是布的,有的质料还较好。据高承《事物纪原》载:“古以皂罗裹头,号头巾。”这种黑罗头巾,就比布的讲究。

古代的头巾,由于不断发展,逐渐固定化,于是出现了幅巾。它是一幅被剪裁成三尺见方的包头巾帕,因此得名。《三国志》裴松之注引《傅子》说:汉代末年,王公显贵,大多弃置王侯服饰,以头戴幅巾为有高雅风度,因而袁绍、崔豹等人,虽身为将帅,但“皆著缣(音兼。细绢)巾”。幅巾在古代本为“贱者”之服,所以能够获得许多大人物的青睐,自有原因。王莽本是个秃头,为掩盖自己的缺陷,特在戴冠之前扎一块幅巾,上行下效,久而久之,遂成风气。及至魏晋时期,玄学日昌,把戴冠看作是繁文缛节,以幅巾为简易轻便,于是士大夫等清流,服巾者日益增多,终于变为习俗。另一种幅巾名纶巾,是用较粗丝带编织成的一种头节。由于质地较厚,适合头部保暖,所以多在寒冷季节戴用。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名句:“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说指周瑜,一说指诸葛亮。总之是三国时名士的装束。作者以此来形容在强敌当前,两军鏖战之际,决定胜负的统帅人物从容不迫的大将风度。但当年诸葛亮在渭滨与司马懿交战时,确是身无盔甲,头戴纶巾,运筹指挥的。因此纶巾一名,还被称为诸葛巾。据载,古代男子所用的纶巾,为取其纯洁高雅,常以白色为主,受这种风气影响,古代妇女也常以白色纶巾包扎发髻。此外,还有一种用葛制成的葛巾,质料细密,除宜戴用,尚可滤物。《宋书·陶潜传》载:这位东晋隐逸,每“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所以葛巾又有漉酒巾之名。

与幅巾差不多的还有帻。在古代是先有冠后有帻的。直到战国时期才出现了帻,最初只在武将中戴用。当时的帻主要是起将四周髻发上拢,使之不向下垂落的作用。及至汉代,才明确规定身份低微的“执事”者,只可戴帻,不许戴冠。什么是帻?《东汉会要》曾有解释:“帻者,赜也,头首严赜也。”这是说帻即赜。     赜的本义是幽深难见,精微玄妙。所以帻的意思就是:严密保护头发。由于帻有压发的作用,后来贵族戴冠时,竟先戴上帻,这样冠下有帻,遂使它还具有了定冠的作用。这种帻,前面覆额略高,后面压头、稍低,中间露出发髻。如今京剧舞台上的帝王将相冠下也有帻,摘了冠便露出帻,不过中间有一小棍,棍上还有一长发,那是为了戏剧需要,供表演摇耍的。在真实生活里,古人帻中的发髻并非如此。按汉代以后惯例,朝廷命官平日燕居也可免冠单独戴帻。但依据定制,冠与帻须相配合,不能乱用。如文官戴进贤冠必须衬介帻;武官戴武弁大冠,必须衬平上帻。而一般平民百姓,也有单著帻的。此外,不同颜色的帻,有时则表示不同的地位或不同的职务。天子祀郊庙时戴黑介帻,帅有功者诏赐赤帻,汉成帝微服出游,从者都戴白帻;掌管宫廷膳食官员戴绿帻,王莽驾前的力士皆戴黄帻。由于历朝制度不同,情况亦不均如上述。

在我国历史上,还有许多不同形式的种类的帽子,如:魏武帝曹丕创制的帢帽,南朝天子私宴戴的白纱帽,隋代君臣戴的乌纱帽,唐五代的硬脚、软脚、直脚、幞曲脚、交脚、朝天、漆纱等幞头,宋代皇帝戴的展幞脚头,以及官员士庶戴的生色销金花样、罗花、宫花、牛耳、玉梅雪柳闹鹅等,别出心裁装饰了的各种幞头,辽金元时代的瓦楞帽,笠子帽、顾姑冠、六角棱笠,明代的四方平定巾、六合一统巾、绸巾、四带巾、清代的翎帽等等,真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这些,已非三篇短文所能尽道。

 

(资料来源:《中国技术监督报》,1991年1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头衣常识
流氓皇帝汉高祖刘邦, 曾经当着群臣面出恭!
[转载]首服
汉代冠冕的演变史,从御寒工具到权势的象征,冠冕蕴含怎样意义?
秦俑的发型细节,你相像不到的时尚
帽子的由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