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祖父黄际遇与他的日记(二)

黄小安


其实,自已并未能得以面承祖训,只是在各类追思文字中,在父母及诸长辈的口中,以及在祖父遗下的几十册日记中略睹先容。我祖父黄际遇在前清戊戍受知粤学使张百熙(冶秋),科试一等,入秀才,补增生。庚戌殿试中格致科举人。留学日本7年、美国2年,学的是天文数学,治微积分及群论,此为主业,在日记中微积分方程式及群论研究的篇幅占比颇高,足以说明。好文学,治经史,其学称朴,尤致力于历代学术隆替及前、后两汉史,《班书字说》即是研读《汉书》(班固撰)之得,该《字说》草稿现存《万年山中日记》第二十三册中。擅楹联、书法、象棋,为文有散有骈。由于兴趣广泛,日记所载古今枘凿,艺器杂陈,然关注重点还是在数学与朴学。把该日记视之为按日记述的读书札记,应更合适。

吴其敏先生在其《关于黄际遇日记》中多少有些感慨地说:现距任老作古忽忽将近四十年,中经多次沧桑大变,不知此五十四册稿本,尚能存人世与否。近读湖南杨坚先生《关于郭嵩焘日记》一文,知郭氏日记在久经遗逸不为世闻之后,访知迄在其后人保管中,乃经一番工作,率以相当代价收购,从私人秘籍变为公家珍藏,现且付诸剞劂,使为世人共读。如果有一天,黄际遇的五十四册日记稿本亦能类此出现、扬播,那就不只是黄氏一家一人之幸,亦将为出版界和读书人的一项佳音。(吴其敏:《园边叶》 香港: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6 页133) 

我祖父的日记在每册之前,均有一段文字,或记述读书所得,或写其近况心影。有感义务所在,勉以微薄之力,先录《万年山中日记》及《不其山馆日记》之弁言,供览其梗概,尝前辈殷望。

《万年山中日记》第一册

1932年6月10日

平生作日记,不下五六次,作辍无恒,良用愧恧。所见有《曾文正公日记》、《翁文恭公日记》,皆手笔影印本,久心爱之。而卷性繁重,值不赀,非寒家所能购有,随阅大凡,聊为过屠门之嚼而已。比日又得图书馆取庋《越缦堂日记》,五十一册,亦原迹影印,纵读酣浸,神情飞越。乃汶执笔札记,写其心影。非但无问世之心,并乏备忘之意。兀坐斗室,用以自娱云尔。

注:

一、曾文正公即曾国藩,清未洋务派和湘军首领。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有《曾文正公全集》。

二、翁文恭公即翁同龢,清未维新派。字声甫,号叔平。江苏常熟人。有《翁文恭公日记》。

三、李慈铭,清文学家。字爱伯,号蒪客。浙江会稽(今绍兴)人。著作以《越缦堂日记》较著名。(“爱”的本字无法输入,只能如此)

《万年山中日记》第二册

1932年7月13日

日记之为体,原无一定程式,自惟怠荒抱愧,逢转为生,既深及身无能为役之忧,复怀儿辈豚犬巳耳之感,乃于执鞭之余,札记存之,并其篇目,以资取订。今世读书之事,乃至不易言矣。后生小子有不克相从文学,或株乡不获明师者,以予斯记,助其爬梳,敢云空谷之足音,聊比老马之辙迹。

《万年山中日记》第三册

1932年9月6日

顾氏《日知录》,亦日记类也,郑重瞻顾,审之又审,可称百世不磨之书。刘梦莹日记,则言情之作也,言动心影,纤毫毕书(年来杭州三角恋爱案哄动一时,今尚在上诉中)。亦备法官完谳之具。就日记而言,未可有轩轾于其间也。予治学之朴,既惭昆山,写实之文,又愧屋漏,望古遥集。学步未能,俯仰之间,弥觉进退失据,久可伤己。

注:

一、顾氏指顾炎武,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初名绛,字宁人,曾自署蒋山傭。江苏昆山人。学者称亭林先生。著作有《日知录》,上文昆山也是指顾。

二、 刘梦莹为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发生在杭州的一宗三角恋命案的当事人,最终判决书中很多证据均来自源于当事人的日记记载。

《万年山中日记》第四册

1932年9月26日

山中无消夏之方,日长如岁。乱后读《小园》一赋,心枯于僧。间亦效冯妇之下车,逼迫上道,幸不为冯驩之弹铗,归来有家。勒马不待临崖,入山何须被发,盗窃文史之未,因循书数之间(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箕坐岩颠,侧身蟫(《尔雅》蟫,白魚)螙,斯亦由之。不知其道,而为之犹贤乎巳者矣。方今中秋风飞,中原云涌。先生以困人天气,中酒心期,客去必手一编,兴来辄书数纸,未可贻之好事,或以寄彼知音,兼葭可怀。悉蟀入户,时闻轰声之啷啷,助予獭祭之翛翛。结念芳华,游心道艺,但求克己,何用不藏,若以方人,则吾岂敢。任初自序。

注:冯妇,人名。 冯驩即冯煖。详见《辞海》。

《万年山中日记》第五册

1932年10月18日

先生就馆 于海之濒 稗贩绝学 肩负传薪 其道大觳(《庄子·天下篇》其道大觳,使人悲,使人忧,大觳无润也)其生不辰 奄有讲席从数十人 加减乘除 言之谆谆 言稽筹策 如数家珍 退食自公 与古为邻 古今枘凿 艺器杂陈 日记盈寸 大疵小醇 多岐(俗作歧)亡羊 其徒断断(《史记》洙泗之间断断如也)枵嘫自得 走俗抗尘徒曰异哉 先生之学 伊古经生 学称曰朴 一经可遗 比玉之璞 不则哗世 睽睽所目 策名清时蜚声流俗 安能泯泯 藏诸韫椟 吾侪从游 信道颇笃 窃所未喻 敢请发覆 从言未竟仆诮于旁 闻诸人言 衣锦还乡 宗族之荣 闾里之光仇讐膝行 亲厚扶漿 我来田间 引领相望共指达人 以爷呼黄 胡云是歆 苟无相忘 曾是北来 终日皇皇 炳烛吚唔 闻鸡彷徨 无显者来曰善刀藏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子云解嘲 孟坚宾戏 宋玉东方 厥创文例 平子应问 亭伯达旨 进学送穷 亦师此意 望古遥集 学尤未至锄经致知 胠箧典记 幼学壮行百无一遂 违古悖今 婢欢奴咥 人之多言 云亦可畏 吾以钩稽 安其寐馈 岂敢盘桓 有所希冀 民食刍豢流分泾渭 尔无我嬲 先生已睡 壬申二十有一年十月任初自序

《万年山中日记》第六册

1932年11月4日

自左氏屈原,始以文章自为一家,而稍与经分(《困学纪闻》卷十七引汪彦章语)。曾涤生亦谓左氏传经,多述二周典礼,而文辞灿然,浮于质矣。其序《湖南文征》,又谓《离骚》诸篇,为后世言情韵者之祖。夫言之无文,则其行也不远,然言之无物,则载道亦托空言。故杨雄曰:今之学者,非独为之华藻,又从而绣其鞶帨。君子于此,以觇学术之隆替也。马、班《史书》,列传儒林。蔚宗《后书》,乃析儒林、文苑为二,遂致代有间言,斯亦礼乐分崩典文残落之余所未如之何者,蔚宗不云乎,自是游学增盛,至三百余生,然章句渐疏,而多以浮华相尚,儒者之风益衰矣。士生千载之后,抗志文治之隆,虽欲痛自濯磨,丰其毛羽,而利歆于朝,学嚣于市,一齐也而众楚,辙北焉而辕南。姑未论通经至不易言,通经亦复何用。文章可以建国,文章亦等刍狗。而所谓经者何经,通之之道安在。所谓文者何物,文之何以成章,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按刘熙《释名》:经,径也。如径路无所不通,可常用也,是即放诸百世侔诸圣人而不惑无疑者。《尔雅》岂为字书,久侪经传之列。《周髀》首言积矩,尤为算经之冠(近儒亦以《几何原本》及《圆锥曲线论》比于《圣经》为三杰作)。原夫上古结绳而治,将始也极人事之至简,洎乎巧穷符号之学,将数也尽宇宙之奇观。吾侪终以为论道经邦,变理阴易者,不区区囿于饮食男女之间。于是焉崇六书九数,以补羲皇三坟五典之遗,推汪、洪、李、孙,以为湘乡三十二子之殿,后之论者,庶莫之能易也。又按《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章,乐竟为一章,从音十十,数之终也。余杭章师曰: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是知不特传之管絃,播之诗歌者,方为文章。诗词既称有声之画,表式亦为无韵之文,披图可读,原属无音,按谱而稽,具有定则。凡夫八风从律,百度得数,皆为之章。周旋中规,折旋中矩,皆谓之文。文章之道,通乎神明,通一经者,皆与其选。吾儒挟其学问思辨,委它乎迹象毫厘之末,游弋乎埃壒泬寥之表。其所耳闻而目见者,远出乎四体五官之感触。其所心会而神怡者,极之于调和彣彰之美妙。私以不龟之手,弹此无絃之琴,笙镛以间,鸟兽跄跄,闻此中人私相告语曰:天下之文章,在乎是矣。予衰将艾,惧失攀援,窃以余勇,赓此绝业,吾庐无恙,何事弓旌,名山可藏,不耤声气。朴学者毕生之遐功,文章者不朽之盛事。为斯言者(方彦闻序董方立稿语),可与共学而巳。世无仲尼,当不在执鞭之列。江河万古,日月经天,空山无人,权自鞭策,是为信条,即以自序。

注:

一、左氏指左丘明 ,春秋时史学家。鲁国人。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相传曾著《左传》,又传《国语》亦出其手。

二、屈原,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楚国人。作《离骚》、《九章》等。

三、杨雄一作扬雄。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

四、马指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所著史籍被称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

五、班指班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历二十年,修成《汉书》,又有《白虎通义》。

六、蔚宗即范晔,南朝宋史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南)人。曾删取各家《后汉书》之作,著《后汉书》,成纪传八十卷。

七、刘熙,汉末训诂学家。字成国,北海(治今山东昌乐西)人。著《释名》。八、《尔雅》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

九、《周髀》即《周髀算经》,算经十书之一。西汉或更早时期的天文历算著

作。最早应用勾股定理。

十、汪指汪中,清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字容甫,江苏江都人。

十一、洪指洪亮吉,清经学家。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江苏阳湖(治今常州)人。

十二、李指李慈铭。

十三、孙指孙星衍,清经学家。字渊如,又字季仇。江苏阳湖(今武进)人。

十四、湘乡指曾国藩。

十五、《说文》即《说文解字》,文字学书。东汉许慎撰。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世界最古的字书之一。

十六、章师指章炳麟。

十七、朴学 1、质朴之学。指汉代经学中古文经学派。2、指清代的乾嘉学派。

《万年山中日记》第七册 序

1932年11月19日

予之重为日记,五月于兹,尚未间辍,其中得失,可略言焉。循日读书,过境遂忘,矧迫衰年,尤苦罔沕(《招隐士》罔兮沕,王逸曰:精气失也)。自为此记,日知所无,羡鱼结网,亡羊补牢,襞积之劳,亦收寸进,其得一也。学海汪洋,师友暌绝,私门讲学,冣(聚也与最异)书巳难。幸近高密,时沐流风,叼接兰台(汉藏秘书之宫观),常供秘笈。摭所闻见,实其简编,孵彼嘉言,攘为己出,虽不敢久假不归,然亦恶知其非有,其得二也。先生述之,门人记之,传习有录,日知成书,登此鳣堂(见《后书·杨震传》),益惭俭腹,用自札牒,以存爬梳。虽写定之难言,巳呴濡之有自(《庄子·天运》相呴以湿,相濡以沫),留之它日,或以覆瓿,遗诸子弟,聊愈兼金,鉴覆辙于前车,认识途于老马,其得三也。其他人事变迁,阴晴演化,瓜桃投答,盐米出纳,不免并存。骂座豪门之态,绝索冠缨之辩,时附见焉。此先生之肖屑,亦入圣之障魔也。为得为失,不自知矣。壬申十一月任初自序。

原注:幸近高密,时沐流风。高密去青岛百三十里,康成故里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明代文学家史学家行书赠王十岳诗卷
故乡记忆(之六)——被冷落的绍兴名士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2010年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考点汇总(文学常识)_知识点解析_精品学习网
史学家王伯祥:受益一生的童蒙教育
清代散文概述
古今读书百人百法百味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