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蟹簖考述


蟹簖是一种主要用来捕捉螃蟹的渔具,悠久而普遍,省力而高效,是一种充分彰显了中国先民聪明才智的创举。它于20世纪后期消失,在中国渔业史上乃至人类文明史上占据一定地位,产生过不可磨灭的影响。

名称

早先叫纬萧。战国时期的庄子(约公元前369约公元前286)在《列禦寇》里说:“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这纬萧是什么?从“渔者纬萧承其流而障之,日蟹断”(陆龟蒙:《蟹志》)、“今之采捕者,于大江浦间,承峻流,环纬帘而障之,其名曰断”(傅肱:《蟹谱·采捕》)、“稻熟时,以纬萧障流取之,谓之蟹簖”(袁景澜:《吴郡岁华纪丽》卷十)等表述可知,前人向来一致认为纬萧就是后来所称的蟹簖,大概因为庄子见到的为北方用艾蒿编帘而横置河上的,才叫它纬萧。这个最古老的称呼始终被沿用,“纬萧风急蟹全肥”(王世贞:《冬日村居》);“纬萧截水,见半漾湖波,半撑湖嘴”(朱彝尊:《桂枝香·咏蟹》)。

蟹断(簖)之称初见于旧题陶潜《搜神后记》卷七《山(犬喿)》:“富阳人姓王,于穷渎中作蟹断。”为什么叫它蟹断呢?因为它横置水上截断了蟹的通道从而得以捕捉的缘故。这种渔具在南方都列竹而设,之后就被写成了“蟹簖”:“长濑黄昏张蟹簖”(洪适:《渔家傲引》)、“鱼林蟹簖水风凉”(沈懋嘉:《当湖竹枝词·西浦鱼罾》)、“蟹簖缘溪富”(吴敬梓:《伯兄自山中来,夜话山居之胜,因忆去秋省兄,未及十日而别,诗以志感,得二十韵》)。应该说,此称习见,应用最多。

还有写作“蟹椴”的,陆游《冬晴闲步东村由故塘还舍作二首》中有“水落枯萍黏蟹椴”,自注:“乡人植竹以取蟹,谓之曰椴。”之后也偶有沿用,沈家本还专门写了《蟹断·蟹椴》的考辨短文(《日南随笔》卷五)。

蟹簖的另一个名称是“沪”。此称始见于晋,彼时有“沪渎”“扈业”之名,南北朝承袭,至唐,陆龟蒙《渔具诗序》中有“列竹于海澨曰沪”,自注:“吴之沪渎是也”。其中一首诗题便是《沪》,又在题下注云:“吴人今谓之簖。”之后还有人称它为“蟹簄”(高似孙:《蟹略》卷二)。为什么称它为“沪”呢?沪(繁体字为簄)的字根是“扈”,障隔或阻断的意思,因设水上故称,可见与“簖”同义而异称。此称尔后亦偶被采用:“水生奔蟹簄”(高似孙诗逸句)、“竹沪新施接败葓”(王士禄:《锦秋湖竹枝词》)。

形制

蟹簖的出现不是突然的,它由“梁”(或称“鱼梁”)蜕变而成。《诗经·邶风·谷风》:“毋逝我梁,毋发我笱”,今人高亨注:梁,鱼梁,拦鱼的水坝;笱,捉鱼的器具,编竹成筒形,口有倒刺,鱼入即不能出,现在叫作须笼。据考,它以土石横截水流,阻断鱼路,并在水坝上开个洞穴,以笱相承,从而捕捉。此具晋代仍存,那个浔阳人陶侃早年就当过鱼梁吏。

对于蟹簖的形制,前人涉及颇多。张勃《吴都记》:“江滨渔者,插竹绳编之以取鱼,谓之扈业。”说明了它以许多竹子插入水中并用绳子编连而成;顾野王《舆地志》:“扈业者,海滨渔捕之名,插竹列于海中,以绳编之,向岸张两翼,潮上即没,潮落即出,鱼随潮碍竹不得去,名之曰扈。”

说得更为具体的是焦循《续蟹志》:“濒湖而居者,以蟹为田,编竹以为簖,簖者,断也,所以断截其路而诱取之也”,“或东而西,或北而南,随两岸相去之远近布焉。问三四步,曲其势作门,门内岐以邃,忽宽忽狭,忽曲忽直,其奥覆以笪,空一隅置竹匣”,“蟹之随流而下者阻于簖,不知返也”,“见门焉,喜且入”,“于是乃困诸匣中”。它记述了制簖的材料和方法、称簖的缘由、设簖的格局以及为什么能捕蟹的原因,扼要而明白,可以说是中国渔业史上的重要文献。王圻《三才图会》里有蟹簖图,图上的蟹簖几近直线,而且无门也无匣(形圆,俗称老人头,底部进口处有倒刺,位于簖上),比较起来,焦循所记的蟹簖更加合理、省力、高效,说明了清代又有改进,这种形制成熟的蟹簖一直被沿用到20世纪中期。

因为水流有宽有窄,蟹簖长度不一,或二三丈,或数十丈,据此,渔民先度量砍竹编成一个个长三四步的帘子,接着泅泳至河底打竹桩,最后把帘子拼接为簖,曲势作门,门道里覆竹席,按匣即成。设簖之后,在岸上盖一个简陋的蟹舍,就可以坐收鱼蟹之利了。过去,我国东南沿海地方,“村村作蟹椴”,纵横交错,甚至星罗棋布,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与鱼梁相比,蟹簖是一种进步,它横亘水面,却不妨水流(可以从竹间缝隙缓缓流过),不碍船行,俗话说,“吹风水皱皮,过簖船抓背”,因为蟹簖的竹梢具有柔韧性,船底擦过蟹簖是两不损伤的。20世纪30年代,唐文治在《太仓蟹簖记》里说,每次回乡,必经太仓塘,“有蟹簖截流,横居其中”,听到“舟底砉然有声”,则欢喜跳跃,知将抵家,从此,这“砉然”的声音就成了他永远的乡愁。

功效

我国先民经过世代积累创造了各种捕蟹的方法:用香饵和长丝钓蟹,设四四方方的板罾捞蟹,沉铁脚拖网取蟹,撒旋网获蟹,因为蟹有穴居习性就探洞而捉,因为蟹有趋光习性就灯诱而捕……其中因为蟹有洄游习性就以簖捕捉则更被普遍采用。

对于稻蟹(今称河蟹、湖蟹、大闸蟹等,动物学上称中华绒螯蟹,为我国所独有,分布广,产量多,大众喜食)的洄游,历史上最早触及的是唐朝孟诜的《食疗本草》:“蟹至八月,即啖芒两茎,长寸许,东向至海,输送蟹王之所。”之后,陆龟蒙在《蟹志》里说得尤为具体:“蟹始窟穴于沮洳中,秋冬之交必大出。江东人曰:‘稻之登也,率执一穗以朝其魁,然后从其所之。’早夜觱沸,指江而奔”,“自江复趋于海”。那时代称为“输芒至海”或“输穗朝魁”,罩上了神秘色彩,实际上就是现今所知的蟹的洄游。每年三、四、五月间,蟹的幼体从浅海逆水而上向内陆水泽地带“索饵洄游”,八、九、十月问,长大成熟,便又离开内陆水泽地带顺水而下,从低湿的稻田、沟渠、湖泊奔向江河而到浅海交配繁殖,这叫“生殖洄游”。蟹簖就横置于水阻断蟹入江入海通道,“渔者善谋取,纬萧断以采”(清乾隆:《水乡稻蟹》),以此捕捉已经成熟的稻蟹。如果说先前的“纬萧”或“蟹簖”还只是见到洄游现象而朦胧使用,那么自唐之后就是知其原委而自觉采取了。不管哪种情况,依据洄游而簖捕稻蟹,不只是我国先民智慧和谋略的创举,为渔业的发达贡献重大,而且在世界渔业史上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比起钓、罾、旋网、掏洞等捕蟹法,以簖捕捉是更为高产的,不是一只两只的捕捉,而是一群一群的捕捉。中国产蟹多,陆龟蒙说,“秋冬之交必大出”,“早夜觱沸”,多得像泉水一样早早晚晚喷涌而出,高似孙《松江蟹会赋》里更说,“其多也如涿野之兵,其聚也如太原之俘”,如此蟹阵鼓浪而下海的途中被簖阻拦,收获是可以想见的,“一夜海潮拥蟹至,朝来几担入城中”(王士禄:《锦秋湖竹枝词》)等都真实地写出了丰收的喜悦。过去,一户渔家设一两个蟹簖,依赖捕蟹的收入,就足够一年的开支。必须补充的是,其名虽称蟹簖,其实不只捕蟹,亦能捕鱼(故而又称鱼扈),比如长江三鲜——刀鱼、鲥鱼、河豚等都是洄游鱼类,是一样可以用“沪”或称“簖”来捕捉的。

因为以簖捕蟹获利丰厚,有的地方连豪富之家也要投资雇人设簖分一杯羹,“褚稼轩曰,吴为泽国,湖荡水滨,编竹设簖,可专鱼蟹菱芡之利,惟有权力者可得之。西湖亦然。近见杭人谣曰:十里湖光十里笆,编笆都是富豪家”(孙之(马录):《晴川后蟹录》卷一“水利”)。


影响

簖捕蟹多,直接造成了当时买卖的兴旺,渔民或装进篾篓在水边就地叫卖,或挑担入城沿街叫卖,更出现了蟹贩行当,张读《宣室志》卷四:“宣城郡当涂民有刘威、李晖者,俱不识农事,常以巨舫载鱼蟹,鬻于吴越间”,一只大船装了万把斤鱼蟹贩卖于江浙一带;傅肱《蟹谱贡评》:“旁蟹盛产于济郓,商人辇负,轨迹相继,所聚之多,不减于江淮”,车拉肩挑,一路络绎不绝,从山东济郓贩卖到河南开封……此类记述,代有所见,好多城市还有“蟹市”“蟹行”。

同时还导致了货源充足,当时民众得到了口惠。洪迈《夷坚志·张氏煮蟹》:“平江(今苏州)细民张氏,以煮蟹出售自给,所杀不可亿计。”从历史记载上看,自唐代始,酒家开发出各种蟹肴招徕顾客,“摇扇对酒楼,持袂把蟹螯”(李白:《送当涂李少府赴长芦》),“横行湖蟹浪生花,糟粕招邀到酒家”(杨万里:《糟蟹》),顾禄《清嘉录》:“湖蟹乘潮上簖,渔者捕得之,担入城市,居人买相馈贶,或宴客佐酒”,这种情况各地比比可见,形成常态,丰富了物质生活。

此外,因蟹簖而遗留下许许多多的诗文、故事等文献。这里特别要讲讲两个影响至今仍被鲜活通用的称名:

一是上海简称“沪”。就像上海之名源于“上海浦”(一条河流的名称)一样,上海今简称“沪”,也源于一条叫“沪渎”的水流(松江流归大海的一段)。萧纲《浮海石像铭》:“晋建兴元年癸酉之岁,吴郡娄县界松江之下,号曰沪渎,此处有居人,以渔者为业。”据此可知,西晋建兴元年(313年)已号此水为“沪渎”,之后成了历代文献一致的称名。江南这片土地上,有一条河流叫练渎,传说是春秋时期吴王在此操练水兵而有此称;有一条河流叫木渎,传说是吴王为筑姑苏台而运来越国木材致船堵塞而有此称。那么,自晋至清为什么称它为“沪渎”呢?前面讲过,沪就是蟹簖,可以设想,当时此水岸边一定是一个个蟹舍,水面上一定是一道道犬牙交错的蟹簏,对此,无论谁见了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恐怕就是这个缘故,松江入海段才在西晋以渔具名水,称为“沪渎”,到了清代,又以水名“沪渎”而简称上海为“沪”。现今回头来看,上海简称“沪”,不只匹配,反映了它襟江带海的地理位置,而且还能使人追忆起荒远的历史,曾经是一个居人以渔为业的地方,一个以沪捕蟹的地方。

二是把稻蟹称作“大闸蟹”。此名或说由“煤蟹”演变而来,或说由“簖蟹”演变而来,都持之有故,当是互补而成。过去把在簖上捕捉到的称为“簖蟹”,朱彝尊说“村村簖蟹肥”,屈大均说“网蟹何如簖蟹肥”,储树人说“最是深秋簖蟹好,一斤仅买两筐圆”等,都格外赞赏了簖蟹。为什么呢?凡东向洄游之蟹,必大、肥、丰满、成熟。簖,历史上说它如帘、如篱、如栅、如闸。其中以“闸”比“簖”不只妥帖,而且更易被城里人和非产蟹区人所接受,于是到了民国时期就改称为“闸蟹”或“大闸蟹”。现代作家包笑天在《大闸蟹史考》里说,有一次碰到家住阳澄湖畔的昆山人张惟一先生,告诉他:“闸字不错,凡捕蟹者,他们在港湾间,必设一闸,以竹编成,夜来隔闸,置一灯火,蟹见火光,即爬上竹闸,即在闸上一一捕之,甚为便捷,这便是闸蟹之名所由来了。”包笑天迷惘顿解,深以为然。如今“大闸蟹”已叫遍各地,成了占压倒多数的蟹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肥入江南十月雄
早春 唐 陆龟蒙
又到菊黄蟹肥时
·闲话阳澄湖大闸蟹寻访它的历史踪迹
说“大闸蟹”的几种由来(作者:黄俊飞)
大闸蟹季节到了! 吃前不能错过这一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