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潘伯鹰:关于书法成家

潘伯鹰:关于书法成家

在书法中所谓“成家”,是指的一个学者的最高成就,书而至于成家,至少包含了这样几项条件:第一要有自己独特的字形,即面貌,如颜如柳各自不同;第二要有自己的特殊章法,如董其昌以分行疏阔和字间上下距离特远为异;第三要有自己特殊的精神,每一成家的书家,其翰墨流传总有一种独具的姿态与风神,使人一见即知其为何人。换言之,这即是他之所以足称为不朽的地方。


但若仔细研究,则所谓“一见即知”的一点,仍各随见者白身程度的高下而不同。有许多已经成家的书迹,不能被浅见的人看出来。如若我们在这一点上有了较深的认识.那对于学习书法益处是很大的。即以上举三项条件言之.字形和章法都属于有形方面.容易看出来。至于精神则是无形的,不容易看出。


试举例以明之,苏东坡的字是有他特殊的字形与章法的。他的字和“肾人”的字面貌不同。但他却是学晋人的。他自己平日就强调晋人书法的“萧散”.有意去学。辰强硬的证据是苏书流传的墨本中有他临幕王羲之的一幅。清朝的翁方纲也强调说,东坡的字以带有晋贤风味的一种为最上。我们信服此说,因为在许多苏字中,分明见到王献之的结构和笔意。然而苏字和二王却是那样的不同!冉则,明朝的吴饱庵()一辈子学苏字,学得非常“地道”,使人觉得他的字“和苏字一样”。但记载上却说他“虽学苏书,而多自得之趣”。所谓’‘自得之趣”,就是指的与苏不同的地方。原来饱庵努力学晋人很有工夫。以苏之所以学晋人者学苏,而不仅仅死抱了苏去学苏。再加以自己的胸襟学识便成为白得之趣了。然而吴字和苏字却是那样的相同!


由此言之,面貌是浅的,外在的;精神是深的.内在的。看不见的内在精神,必须凭借外在的面貌而出现。从外在的面貌中,更进而认识其内在的精神,才能从异中求同,同中见异。这样才能不仅仅从面貌中分别其为成家与否,碰到像吴饱庵的例子就不会不承认他是成家之书。同样,也不会只承认苏东坡是无根的孤零零的一家。这对于鉴别古代法书,以及对于自己怎样努力达到成家的地步都是有益的。


因此.就必须虚心地切实地体会以往成家的人学习过程以及其人格修养。包慎伯(世臣)曾说,如见到一张赵子昂墨迹,乍看全是赵子昂,但仔细一考查其中只是赵字形态,而无赵学习二王及李北海、褚河南的痕迹,则此墨迹断然不是赵写的。这些见解是非常切实的。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就因为事实上,凡成家的字都是积久逐渐而成的。其形成的经过必然很慢,因之才可成长得自然。这是不能急切以求的。不但不能急切奏功,并且形貌的变成也正如祖孙父子的血脉关系。凡是嫡脉,纵使世代隔得远,面貌甚至不像,但其骨骼神情终是一样。否则,纵使描眉画眼,造作得十分像,但其本质不是(前所举苏、吴二家之例,足以说明正反的两面)。这所说的“不是”,不仅指其体的某一种,而是指普遍的每一件。譬如在植物不是松,便是柏也好(甚至是一棵小小的风仙花也好)。既是拍,亦须遵循柏的生理系统。在书法不是苏,便是米也好。不要造出来的,什么都不是,而令人作呕。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从上文推究,要想顺应客观自然的发展规律,以至成家,写字必须戒绝两个恶习:一是浮躁不耐烦,二是吠名好立异。这两个恶习,仔细考卉还只是一个—好书。好名之极.必然走到浮躁虚伪急于求成以欺世的路上去。在历代书家风气中,这样坏风气,以明朝人为最甚。明朝人写字几乎人人要自成一家,拚命在字形卜造成自己的面貌,其结果即出现了无数不自然的怪僻小气的路数。这种坏风气,茧正人亦多不免。如倪元璐、黄道周、陈洪缓、朱聋也铃如此。当然,若一定说倪、黄、陈、朱诸公都是浮躁欺世,不免太刻。但说他们好奇好名之弊则恐不中不远。其中又有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张瑞图。我们当然会以张为戒,还应引倪、朱诸公君子之过以自傲。


从立志在点画上学字起,一直到成家,是一生在书法上努力的万里长征。长征的基础.仍归到一步步脚踏实地向前走。其成功的大小,则视各人努力的程度而异。就常识方面所可言的,大概不外乎这十段了。孔子说:“举一反三。”又说:“推十合一。”故此,暂止一于此,以侯来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赏鉴〗潘伯鹰楷书《豫园记》欣赏
潘伯鹰书法作品欣赏
潘伯鹰临褚遂良大字阴符经
[转载]潘伯鹰临褚遂良大字阴符经
《阴符经》临成这样咱还说啥
@潘伯鹰《临阴符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