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君子读史

          二0一七年九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重版了陈寅恪先生手书《后代政治史略稿》的典藏本,可谓是“再造”善本的又一范例。该版于书末附载了陈寅恪写给古典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上海古籍出版社前身)的十四通书信,并有高克勤先生的细致考证,对我们了解陈寅恪在一九四九年以后著作出版的史事颇有裨益。

最近,笔者取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陈寅恪手书《唐代政治史略稿》与民国商务印书馆本《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民国三十三年重庆初版以及三联版《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等几种重要版本进行对读,扫叶拂尘之余,也对陈寅恪“两稿”中的现世关怀有了初步的体会。黄庭坚曾评价陈师道说:“读书如禹之治水,知天下之脉络。”后来,也有学人用这句话来形容陈寅恪的史学格局。大禹治水,在了然于天下脉络的前提下,解决的仍是“现世”最迫切的问题。同样,陈寅恪“两稿”所揭橥的,自然是中古史上的大关节,但他在“两稿”中的现世省思,也具有不遑多让的恒久价值。陈寅恪曾有心撰著《中国通史》《中国历史的教训》,意在总结国族与文化的得失之鉴,可惜都没能动笔。不过,“两稿”中已然隐隐透露着他以史为鉴、“在史中求史实”的自觉意识。更为深切的是,陈寅恪在“两稿”中还时常跳出史料之外,用一种沉静的笔调思考,在“赤县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钜劫奇变”(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时,士人的身份认同以及立身处世的楷则与底线。

在手写本《唐代政治史略稿》的中篇,陈寅恪先考论了牛李党争局势下的士人遭际,随后,笔锋一宕,写下这样一段话:

君子读史,见玉溪生与其东川府主升沈荣辱之所由判,深有

感于士之处世,外来之变态纵极纷歧,而内行之修谨益不可或阙也。

在陈寅恪看来,随着牛李党争的公开摊牌,“当日士大夫纵欲置身于局外之中立,亦几不可能”。其中有两个例外,一是白居易以“消极被容”,二是柳仲郢以“行谊见谅”。其他士人如李商隐,出入于牛李两党之间,最终为两派皆所不容,导致“坎壈终身”。陈寅恪有关“君子读史”的这一段议论,通过著书余渖,遥遥地与当时及后世的一代代士人共勉。从另一角度看,这也是对自己立身行谊原则的“夫子自道”。士人之行止出处,不论时代和地域,面临的根本问题都是近似的。世事之转轴波诡云谲,士人应当知耻自守,或跳出风向之外,像白乐天那样以“消极”为挡箭牌,专注于心中认定的作述之业;或临风而不动,像柳仲郢那样敦笃“行谊”,光明磊落。士人如果看穿了白头宫女“眉样如今又入时”的哈哈之笑,也许就能避开人格上的“倡优蓄之”,独立不惧,遁世无闷,正所谓“太上有立德”。陈寅恪早年所作诗有“士有相怜宁识面”一语,他对李商隐无疑寄托着“同情之理解”。若非如此,他后来何以又写出“玉溪满贮伤春泪,未肯明流且暗吞”的诗句呢?

陈寅恪所言“君子读史”,字字皆有来历。自从《左传》论赞以“君子日”引端以后,“君子”一语就天然地与持独立立场的史家联系在一起。士人于内行则以“修谨”自律,于外行则以“事功”自勉。不过,“事功”之果能实现与否,并非个人的努力所能决定,就如同孔子当年的不为“匏瓜”也无济于事。所幸的是,古儒传统有着精神上的退路,那就是著书立说,所谓“其次有立言”。在《唐代政治史略稿》的手写本中,我们即可以读到陈寅恪对君子“立言”的郑重态度。《新唐书·儒学传》记载,孔至撰《百家类例》,没有将张说一门归入礼法儒素传家的世家旧族,而是据实剟入“近世新族”,这招致了张说之子张垍的不满。张垍之弟以实相告,孔至感到忧惧,“欲更增损”,以氏族学名世的韦述听闻后,说:“止!丈夫奋笔成一家书,奈何因人动摇?有死不可改。”

陈寅恪手写本论进士词科之同门关系时,曾引《大唐新语》载玄宗称张说“如卿岂有门籍”(手写本,184页),来证明始兴张氏实为以文学进用之寒族,并没有征引《新唐书·儒学传》的这则史料。不过,后来增订时,陈寅恪在《大唐新语》后增补了《国史补》《新唐书·儒学传》的记载。就考史立论而言,韦述之语与史证无关,可节略不引,但陈寅恪却没有割弃(三联版,294页),当是有感于韦述之语对独立自由人格的守持。接下来便是为世人所熟知的故事。上世纪五十年代,陈寅恪的著作本可很快再版,但因他对旧稿中有关高丽、朱温的称呼坚持不改,致使出版事宜多波折。最近,《上海书评》刊发曹金成、李淼《陈寅恪致季羡林未刊信一通考释》一文,是《陈寅恪集》失收的新史料。在一九五三年写给季羡林的信中,陈寅恪第一条强调的就是,自己寄往京华友人的两篇论文“俱保留修改权”,也就是说,不同意他人对自己的论撰加以改动。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民族文化处于两重危机,内在则众枝丛杂、本根不振,外在则启蒙中断,国本有戕伐之患。在陈寅恪看来,历史上,种族文化所经历的“辛有、索靖之忧”,有更甚于当下者。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陈寅恪提请世人注意,汉、魏、西晋都曾倾覆,但其学术文化却得以保存在河西一隅之地,并最终成为隋唐文明制度之一源,所谓“河西遗传”。陈寅恪在《礼仪》篇中特意标识:“草此短篇,藉以唤起今世学者之注意。”

言辞中有着明确的现世关切。王永兴在《陈寅恪先生史学述论稿》中曾加以阐释,认为陈寅恪重视“河西遗传”,实际是暗示当时的同侪学人,内迁西南,历史性地背负上了厚重的文化承担,所谓“吾侪所学关天意”,应当在西南天地之间“继绝扶衰”,保存华夏文化于一线。王永兴这样遥想陈寅恪修订《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的场景:

可以想见,春城四月的深夜,靛花巷小楼先生的居室,灯还亮着。虽先生体弱,又在大病初愈,他仍坐在书桌之前。桌上摆着此书的稿本,先生一字一句检视,不时查阅各种书籍,在再三思考之后,执笔修改,有时苦思冥想,如何把我国的传统学术文化保存于西南一隅,如何唤起更多的学人明了这一点,把华夏民族的命脉延续下去。

就在陈寅恪修订《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的一九四二年,他别撰序文《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序》,其中谈到自己与陈垣在国难离乱中的立身处世:“先生讲学著书于东北风尘之际,寅恪入城乞食于西南天地之间,南北相望,幸俱未树新义,以负如来。”陈寅恪将自己在西南的辗转流徙,比作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他所看重的,是两人没有像支愍度那样树新义以“负如来”。在乾撼坤岌之际,陈垣有感于“世变日亟”,于是授课改讲《日知录》,对其中的经世致用之学进行表微。北平沦陷后,则又希望通过讲“全谢山之学”以振起士气。与陈垣相较,陈寅恪的“两稿”的现实省思更加含蓄,不过他的知交和后学往往能从“两稿”中读出“古今之变”的通识。

透过“两稿”偶尔透露出的现世关怀,我们当能體会到陈寅恪提振士林志气,以古儒精神共勉的“热心”。但他留给后世的印象,更多的却是一生负气,执拗孤冷。陈寅恪的文字,不论是诗歌还是论撰,都有着一种孤独与痛苦,沉静却又悲悯。北宋时,有一位学者崔子方,也是黄庭坚的知交,隐居真州六合,专治《春秋》义例之学。一次,徐积问江端礼:“崔子方秀才何如人?”江端礼回答:“与人不苟合,议论亦如此。”徐积听了,说:“不必论其他,只‘不苟合’三字,可知其所守之正。”此语似可移评陈寅恪的行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代政治史略稿》
《孟子》尽心上
巩本栋:陈寅恪先生政治史研究的特色
夷陵评论||李华章/从陈寅恪著作的“稿”名谈起
文史知识 | 蔡鸿生:从“头”学起——重温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盛唐文学的精神价值:以李白、杜甫诗歌为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