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时“紫泥”非紫砂


唐时“紫泥”非紫砂

——《“紫泥”始于唐》释疑兼怀故友耀铭先生

大 茶

缘起

壬午春,潮汕茶人陈君耀铭先生莅临湖州,持来一份“紫砂泥起源”的考据手稿,称其于出行前夕,偶然发现《湖州杜孺休常侍》“再理吴兴……坐演紫泥”之史料,并戏称可作来湖探询茶事之薄礼云。耀铭先生痴茶嗜壶,收藏宏富,这篇珍贵历史文献即源自其旧藏《桂苑笔耕集》。

在湖期间,笔者陪同耀铭先生拜访了罗家庆、张葆明、蔡一平、徐荣铨和寇丹等多位名耆,并考察了长兴顾渚山、宜兴丁山等地。在寇丹先生的鼓励下,耀铭先生回汕头不久,即对“紫泥”稿进行增补完善。经寇老推荐,《“紫泥”始于唐》一文首发于《茶博览》(2002·4总第30期)。后来,又在《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2002年第2期)发表,并陆续被各类媒体转载。

此后,一篇篇如《水平壶、孟臣罐和“整容缄口”》、《精俭之辨——茶经试解》、《“以汤浇,复之”考述——兼论盖碗茶的原始》、《杭人饮天泉,秀美甲天下》和《紫砂老壶发茶香》等妙文相继发表。耀铭先生于茶和紫砂一道,提出过不少有启迪意义的见解,令茶界为之侧目。

光阴迅捷,丁亥夏至前四日,一直潜心致力于《中国工夫茶史》撰写的耀铭先生因病突逝。笔者痛惜之余,感念其生前给予的提携与教诲,遂 重新研读他的著述,以茶的方式进行缅怀。联想到耀铭先生过逝前一日,笔者恰好在湖州淡茶新斋喝茶,寇丹老人言,新近从唐代诗僧皎然《杼山集》中也发现“紫泥”一词,且时间早于崔致远的《桂苑笔耕集》。寇老还说,不久前已将这一资料寄往汕头,但尚未得到耀铭先生的回音。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耀铭先生竟然天不假年,与我们阴阳永隔了。

最近,笔者将皎然上人的诗作找了出来,题为《同诸公奉侍祭岳渎使大理卢幼平自会稽回经平望将赴于朝廷期过故林不至》,其中前四句为“望祀崇周典,皇华出汉庭。紫泥颁会计,玄酒荐芳馨。”赫然就有惹人遐想的“紫泥”二字,但通读全诗,显然与后世指代“紫砂泥”的“紫泥”无关。这里的“紫泥”其实是“紫泥书”,而“玄酒”则是古时代酒之水。

忽忆及耀铭先生《“紫泥”始于唐》旧文,笔者不禁对个中之“紫泥”萌生疑惑,遂搜寻典籍,对“紫泥”进行解析,发现《湖州杜孺休常侍》一文中的“紫泥”果然非“紫砂泥”,而是“以泥封信,泥上盖印”的紫泥书(亦名紫泥封)。兹将相关资料和考释结果罗列于后,以供读者同好参阅。


“紫泥”

紫泥之出典可追溯至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载:“天子之玺以发兵,皆以武都紫泥封,青囊白素里,两端无缝。”

南朝沈约《为始兴王让仪同表》云:“徒尘翠渥,方降紫泥,以兹上令,用隔下情。”

唐代,“紫泥”在诗文里更是随处可见。如李白《玉壶吟》“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白居易《戊申岁暮咏怀三首》“紫泥丹笔皆经手,赤绂金章尽到身。”《贺邢州卢员外》“紫泥飞诏下金銮,列象分明世仰观。”韩偓《中秋禁直》“星斗疏明禁漏残,紫泥封后独凭阑。”徐夤《赠杨著》“东郊迎入紫泥封,此日天仙下九重。”《献中书张舍人》“拜恩为养慈亲急,愿向明朝捧紫泥。”另苏颋、沈佺期等多人的诗中也有“紫泥”。

而与《湖州杜孺休常侍》同被收录于《桂苑笔耕集》的《上柳学士书》和《上柳侍郎书》中,亦有“紫泥”并“陶钧”出现,原文节录如下:

《上柳学士书》:“……啸傲霞高,从容日近,闲挥彩笔,时弄紫泥。益彰叔夜鸾鹤之恣,转映王恭神仙之状……”

《上柳侍郎书》:“往者韦相公尝谓侍郎能以书谏者,今则行执陶钧,坐登台辅,终提一笔,以绝百僚,后这来者,延颈而俟。”

此外,后晋《旧唐书》、北宋《太平御览》、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元郑光祖《立成汤伊尹耕莘》、明程登吉《幼学琼林》、清吴伟业《九峰草堂歌》、李渔《笠翁对韵》等均不乏“紫泥”之记载。

另据清王士祯《池北偶谈》(一名《石帆亭纪谈》)“第十七卷·谈艺七·紫泥”称:《青溪暇笔》(明姚福撰)云:“晋朝为诏,以青纸紫泥,紫泥犹今泥金之类。盖泥紫色以书字也。”予按汉旧仪,天子信玺六,皆以武都紫泥封之。青囊白素里,两端无缝。《西京杂记》(东晋葛洪托名西汉刘歆撰)云:“汉以武都紫泥为玺室,加绿绨其上,非以书字也。”《艺林伐山》(明杨慎撰)云:“今之紫泥,古谓之芝泥,皆濡印染籀之具也。”姚说误。

再查“紫泥”一词,解为:古人以泥封信,泥上盖印。皇帝诏书用紫泥,称为紫泥诏或紫诏,常以龙凤为图饰。成语尚有紫泥封诏、紫泥方降、黄麻紫泥等。

上述资料表明,唐时的“紫泥”与“紫砂泥”毫无关系。这从崔致远《桂苑笔耕集·谢新茶状》“所宜,烹绿乳於金鼎,泛香膏於玉瓯”句亦可参得旁证。不独如此,据考证,北宋梅尧臣“紫泥新品泛春华”,欧阳修“雪贮双砂罂”、“喜共紫瓯饮且酌”,米芾“雪溅紫瓯圆”等诗句中提及的“紫泥”、“砂罂”与“紫瓯”亦非“紫砂泥”或“紫砂器”,而是福建著名的古茶器“建盏”。

到了明代,伴随着宜兴紫砂陶艺的兴起,含有“紫砂泥”意义的“紫泥”才真正出现。

青璅,青琐

青璅即青琐,东汉班固《汉书·元后传》载:“知成都侯商擅穿帝城,决引灃水,曲阳侯根骄奢僭上,赤墀青琐。”三国魏孟康注:“以青画户边镂中,天子制也。”唐颜师古注:“孟说是。青琐者,刻为连环文,而青涂之也。”

三国吴《华核辞孙皓疏》谓:“熙光紫闼,青璅是凭。”

晋左思《吴都赋》云:“雕栾镂,青琐丹楹。图以云气,画以仙灵。”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溺惑》“贾女于青璅中看”。吴均《春咏》“云障青琐闼,风吹承露台。”北魏杨衒之《洛阳迦蓝记·永宁寺》“雕梁粉壁,青璅绮疏。”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绿墀青琐”。虞世南《门有车马客》“日斜青琐第,尘飞金谷苑。”温庭筠《菩萨蛮》“青琐对芳菲,玉关音信稀。”杜甫《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晓漏追趋青琐闼,晴窗检点白云篇。”《奉赠太常张卿垍二十韵》“通籍逾青琐,亨衢照紫泥。”皇甫曾《和谢舍人雪夜寓直》“沧洲归客梦,青琐近臣心。”李山甫《送蕲州裴员外》“五马尚迷青琐路,双鱼犹惹翠兰芬。”徐夤《送卢拾遗归华山》“惟忧急诏归青琐,不得经时卧白云。”崔道融《献浙东柳大夫》“俗眼不知青琐贵,江头争看碧油新。”张昭《汉宗庙乐舞辞》“氤氲龙麝交青琐,仿佛锡銮下蕊珠。”杨巨源《圣寿无疆词十首》:“玉漏飘青琐,金铺丽紫宸。”

北宋韩元吉《菩萨蛮》“青琐凤凰池,十年归已迟。”刘斧有志怪小说名《青琐高议》。南宋范成大《菩萨蛮》“彤楼鼓密催金钥。沉沉青琐重重幕。”程垓《鹧鸪天》“红绡帐里橙犹在,青琐窗深菊未收。”

元郑光祖杂剧《倩女离魂》也有“青琐”一词:“调素琴王生写恨,迷青琐倩女离魂。”

明周祈《名义考》曰:“青琐,即今门之有壳隔者,刻镂为连琐文也,以青涂之,故曰青琐”。

查“青琐”词义:1、亦作“青璅”。2、装饰皇宫门窗的青色连环花纹,后华贵的宅第﹑寺院等门窗亦用此种装饰。3、借指宫廷。4、泛指豪华富丽的房屋建筑。5、刻镂成格的窗户。如“青琐第”即指贵显者的宅院,而非一般的民居。与青琐相近者,还有青琐拜、青锁闱、青琐闼等关联词。

庶品,陶钧

庶品的出典甚早,《孔子家语》曰:“穷万物之终始,协庶品之自然。”《国语》谓:“庶品使皆应其礼,复其常也。”

西汉贾谊《服鸟赋》云:“夸者死权兮,庶品每生。”

晋《荀公曾集》“其和如乐,庶品时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至于草区禽族,庶品杂类。”北齐刘昼《刘子》“夫含气庶品,未有不托附物势以成其便者也。”《宋书·文帝》“将陶钧庶品,混一殊风。”

隋薛道衡《奉和临渭源应诏诗》“庶品蒙仁泽,生灵穆太和。”

唐郑子春《北岳庙碑》“是封庶品,波委雾合。”褚亮“坤道降祥和庶品,灵心载德厚群生。”武则天《唐明堂乐章》“万方资广运,庶品荷财成。”张九龄《奉和圣制南郊礼毕酺宴》“流恩均庶品,纵观聚康庄。”

此外,《南史》、《旧唐书》、《全唐文》、《宋史》和明蕅益大师《周易禅解》等书也均有“庶品”的记载。

清代,沈初《西清笔记》一书还有“记庶品”之章节。

庶品的解释为:1、犹众物,万物。2、指众多祭品。3、众官,百官。品,品官。

陶钧一词的出现也很早,西汉司马迁《史记·邹阳传》:“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

晋荀勗《正旦大会行礼歌》:“四海同风兴至仁,济民育物拟陶钧。拟陶钧,垂惠润。”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神思》:“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藻雪精神。”

唐魏征《隋书经籍志》“实仁义之陶钧,诚道德之橐龠也。”杜甫《瞿塘怀古》“疏凿功虽美,陶钧力大哉。”刘禹锡《送张盥赴举诗》“清时为丞郎,气力侔陶钧。”李程《赋得竹箭有筠》“陶钧二仪内,柯叶四时春。”徐夤《赠垂光同年》“逸少家风惟笔札,玄成世业是陶钧。”《贺清源太保王延彬》“更待春风飞吉语,紫泥分付与陶钧。”李中《献乔侍郎》“几多沈滞者,拭目望陶钧。”

北宋苏辙《代陈述古舍人谢两府启》“私欲不违,知陶钧之有自。”《代张圣民修撰谢二府启》“分忧畿外,尤荷于陶钧。”

清末民国初,陈逢元《题湖南省大庸学堂》楹联:“天地为炉,陶钧之大;国家造士,车服以庸。”

查陶钧之词义八:1、亦作“陶均”。2、制作陶器所用的转轮。3、比喻治国的大道。4、指治理国家。5、指借以施展治国之才的权位。6、借指圣王。7、指天地造化。8、比喻陶冶﹑造就。

结合上述解释,“陶钧”在《湖州杜孺休常侍》文中并非“制作陶器所用的转轮”,而是指“职权”,与“陶器”的制作工具无关。


心香一瓣

据记载,崔致远(公元857年~?)字孤云,古新罗三国时代人。公元869年(唐懿宗咸通十年),少年崔致远渡海来到中国,并在大唐国都长安求学,后宾贡进士及第,不久,补授溧水县尉。公元880年,崔致远至“桂苑”扬州,入淮南节度使兼扬州大都督府长史高骈幕府,任代笔公文的掌书记直至升任为都统巡官,并于公元884年归国。之后,崔致远将其在中国期间所撰文字辑成28卷,其中就有闻名于后世的《桂苑笔耕集》(20卷)。

近年来,随着中、韩两国文化交流之日趋频繁,在韩国被尊为“东国儒宗”、“百世之师”的崔致远也倍受关注,海内外学界研究崔致远的势头亦日益高涨。在南京溧水,韩国崔氏宗亲会和溧水县政府共同为崔致远塑立了铜像。而在扬州,中韩双方还共同出资并兴建“崔致远纪念馆”。

据当代扬州学人方晓伟《崔致远<桂苑笔耕集>新说》一文考证,《桂苑笔耕集》主要有三种版本流传于世。清末,广州潘仕成的海山仙馆,湖州陆心源的皕宋楼,南浔刘承幹的嘉业堂均珍藏有不同版本的《桂苑笔耕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潘仕成(公元1804~1873年,字德畲、德舆,祖籍福建莆田,世居广州番禺),潘氏尝在江苏宜兴订制紫砂壶,其壶形制固定,且以篆书“潘”字为识,世人遂称之为“潘壶”,至今享有雅名。可见潘仕成不仅嗜茶且谙熟紫砂陶艺,结合《湖州杜孺休常侍》一文,如果“紫泥”是“紫砂泥”的话,潘氏无疑会关注这一重大发现,但可惜不是。

至此,《桂苑笔耕集·湖州杜孺休常侍》“紫泥”一节的真正含义终于明了。对照崔氏原文:“然后入居青璅,坐演紫泥,福庶品而既多,掌陶钧而不晚。”其白话为:“入主刻镂有青色连环花纹窗饰的官邸内,处理公文紫泥书,享受众多的物品,执掌职权也就不晚了。”

今春三月,笔者与亦师亦友的耀铭先生首次也是最后一次合作撰文,名为《词海拾贝,君心若深——略说工夫茶器若深杯》。记得抱病撰稿的先生在文章末尾引用了明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茶说》结语:“是夕,船过鲁桥,月色水容,风情野态,茶烟树影,笛韵歌魂种种,逼人死矣。”未曾想一语成谶,一个多月后,耀铭先生竟因心力衰竭溘然西去。

叹拙“紫泥文”既成,耀铭先生却已无缘一睹,不禁黯然。唏嘘之余,谨以文徵明诗“铃索萧闲青琐静,词头烂熳紫泥香”及一瓯紫笋清茗以告慰先生在天之灵。

丁亥季夏,海上悟空斋

原载《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35期,署笔名“佛见笑”。

附:唐崔致远《桂苑笔耕集·湖州杜孺休常侍》

昨睹除书,伏承荣膺宠命,再理吴兴,伏惟感慰。常侍比临霅水,大振袁风,适聆高握新兰,又见重分旧竹,实谓政声日洽,人欲天从。徵黄太守之书,却随凤去;借寇使君之众,迎得春来。自此,烟封茗畦,月挂蘋渚,不咏洞庭归客,即吟金谷主人。再乐三年,终苏一境,然后入居青璅,坐演紫泥,福庶品而既多,掌陶钧而不晚。某早衔殊眷,抃慰实深,拜贺末由,瞻驰倍切云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的紫砂壶应该泡哪种茶(图文版)
送你一把绝世好壶,过过眼瘾!
喝茶用什么杯子好?看到第三款你就会爱上的紫砂杯
紫砂顺口溜,字字是精华
什么是芝麻段泥?(专业详解)
茶器│茶道之 紫砂壶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