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布莱希特 | 特希莱布

柏林墙的东边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西边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一个国家曾分裂成两个部分

而一个人也会有不同的身份

布莱希特的双重身份

年轻的亚历山大征服了印度。

就凭他一人吗﹖

西泽打败了高卢人,

他该不会连个煮饭的都没带吧﹖

无敌舰队沉没的时候,

西班牙的腓力哭了。

没有别的人哭吗﹖

腓特烈大帝在七年战争中获胜。

除了他还有谁获胜﹖

页页有胜利。

谁来准备庆功宴﹖

代代出伟人。

谁来买单﹖

一大堆史实。

一大堆疑问。

——节选自德国诗人布莱希特《一个工人读历史的疑问》,冯至译

年轻的亚历山大征服了印度。

就凭他一人吗﹖

西泽打败了高卢人,

展开剩余84%

他该不会连个煮饭的都没带吧﹖

无敌舰队沉没的时候,

西班牙的腓力哭了。

没有别的人哭吗﹖

腓特烈大帝在七年战争中获胜。

除了他还有谁获胜﹖

页页有胜利。

谁来准备庆功宴﹖

代代出伟人。

谁来买单﹖

一大堆史实。

一大堆疑问。

——节选自德国诗人布莱希特《一个工人读历史的疑问》,冯至译

▲这首诗旨在阐释: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与帝王将相的风流韵事无关。同时体现布莱希特实践了马克思思想中把文学看做一种生产出来的产品,艺术并非仅仅是人类基础的一部分,也是经济基础的一部分。

布莱希特具有两重身份,一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好友本雅明的政治观念,他们俩之间的合作是马克思主义批评史上最动人的篇章之一。

▲本雅明被称为“欧洲最后一位文人”,著有《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单向街》等作品

而他的另一个身份更为人所知——剧场实践家和理论家,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所谓“间离效果”(Verfremdungseffekt)。我们可以通过布莱希特的同事曼弗雷德·韦克维尔特的解释来理解这个效果:

亚里士多德要求在戏剧里唤引起恐惧和怜悯,以达到使观众通过恐惧和怜悯得到净化的目的;而布莱希特要的,“只是”观众的惊奇。因为这个惊奇“祛除掉的”是理所当然,那由习惯而阻碍观看事物真实面目的理所当然。如果说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同情真的会引起观众的恐惧和痛苦,那么在布莱希特那里,感到惊奇则是一件相当快乐的事情,因为它导致发现。

亚里士多德要求在戏剧里唤引起恐惧和怜悯,以达到使观众通过恐惧和怜悯得到净化的目的;而布莱希特要的,“只是”观众的惊奇。因为这个惊奇“祛除掉的”是理所当然,那由习惯而阻碍观看事物真实面目的理所当然。如果说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同情真的会引起观众的恐惧和痛苦,那么在布莱希特那里,感到惊奇则是一件相当快乐的事情,因为它导致发现。

简单理解来说,布莱希特希望观众能时刻保持“我在看戏”的状态。但需要指明的是,多数人会把“陌生化效果”当做终极追求(一种误解),其实这只是手段,历史化是演剧效果,教育是终极目的

▲布莱希特在德国柏林的墓地,同在这片“名人墓”的还有费希特、黑格尔和茨威格等等

布莱希特在他的“布氏戏剧”中也多次应用了“双重身份”——如《四川好人》中平日里温和善良、戴上面具就苛刻精明的沈黛,《潘第拉先生和他的男仆马狄》中平日里冷酷剥削、喝醉酒就通情达理的潘第拉。而这两部戏先后在中国被改编演出。

布莱希特与中国的缘分

部分中国学者将布莱希特“陌生化效果”的理论起源跟他在1935年看了梅兰芳在苏联的演出扯上关系,也从那一次演出会面创出了一套“中国特有的”、实际上不被西方学界认同的“世界三大表演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梅兰芳)。

▲1935年,京剧大师梅兰芳率团访问苏联,开始为期一个多月的巡回演出

梅兰芳的京剧演出使布莱希特大为震撼。他后来在《论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中的间离效果》(Verfremdungseffekte in der chinesischen Schauspielkunst)一文中重点分析了梅兰芳在《打渔杀家》中所演绎的姿态:

表演一位渔家姑娘怎样驾驶一叶小舟,她站立着摇着一支长不过膝的小桨,这就是驾驶小舟,但舞台上并沒有小船。现在河流越來越湍急,掌握平衡越來越困难;眼前她來到一个河湾,小桨摇得稍微慢些,看,就是这样表演驾驶小舟的。

表演一位渔家姑娘怎样驾驶一叶小舟,她站立着摇着一支长不过膝的小桨,这就是驾驶小舟,但舞台上并沒有小船。现在河流越來越湍急,掌握平衡越來越困难;眼前她來到一个河湾,小桨摇得稍微慢些,看,就是这样表演驾驶小舟的。

▲苏联剧作家特列季亚科夫将梅兰芳的做手称为“手指的舞动”

当然,中国传统戏曲中的唱、念、做、打是有一套独特体系的,布莱希特只是将他看到的作出自己理想化的解释,并发展出“间离效果”理论。

从布莱希特的剧本创作中也可以看到中国元杂剧元素的存在,比如《四川好人》脱胎自关汉卿的《救风尘》,《高加索灰阑记》选取了李行道《包待制智勘灰阑记》中的“灰阑断案”,根据张国宾的《合汗衫》创作出《例外与常规》

▲《高加索灰阑记》,柏林剧团,1986年

另外,他还从中国传统戏曲中借鉴了譬如楔子、自报家门、定场诗、下场诗、圆场等艺术程式及象征手法,加以改造、加工,运用到他的戏剧中,如在《潘第拉先生和他的男仆马狄》的第11场中,就采用了中国戏曲中惯用的象征性、虚拟化的表现手法,潘第拉和马狄登山眺望,高山就是用台球案、桌椅来代替的

布莱希特Und孟京辉

孟京辉曾对布莱希特对于社会、人类宏大命题表达过高度赞扬:

布莱希特的作品有强烈的“和社会直接对话”的感觉,而我们中国现在的作品更多是风花雪月,或者是才子佳人,更多地在关注一些细小的命题,而对这种宏大的,对人类自身的命运,对个人、集体、政治之间关系的命题关注得较少。

布莱希特的作品有强烈的“和社会直接对话”的感觉,而我们中国现在的作品更多是风花雪月,或者是才子佳人,更多地在关注一些细小的命题,而对这种宏大的,对人类自身的命运,对个人、集体、政治之间关系的命题关注得较少。

▲《四川好人》,黑猫剧团,2017年

在2014年排过《四川好人》之后,2018年,孟京辉将目光再次聚焦到布莱希特的剧本上,将《潘第拉先生和他的男仆马狄》改编成《太阳和太阳穴》,由工作室实力派担当“空花组”演出。

▲《太阳和太阳穴》排练,空花组,2018年

注释:

1、张历君. 历史十字路口上的见证:梅兰芳、特列季亚科夫与爱森斯坦. 字花,2018,第74期:56-65.

2、任子峰. 布莱希特与中国文化. 世界文化,2016,第10期.


故事讲述了一个无耻而又纯真的商人,酒精能使他变得善良,他对整个世界、对所有的人都充满爱意,甚至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而酒醒以后他又会变得尖刻、暴力、无情、目光短浅、毫无廉耻。天使和魔鬼,圣人和混蛋,诱惑和救赎,放肆和理性,这是一出疯狂喜剧,现场乐队伴随着粗糙的呐喊和叫嚷,大家赖以生存的太阳,还有直通要害的太阳穴。结局?没有结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梅兰芳体系”是个“伪命题”吗?
一叶小舟、世外桃源
《推理封面故事》
世界戏剧日| 世界戏剧知多少
与布莱希特对话
小舟从此逝第一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