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说古文中让你大跌眼镜的鸟语

最近看到有文章,说入选小学语文课本的《寒号鸟》,主角并非鸟,应该是寒号虫 。

其实,《寒号鸟》这则寓言故事,是根据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史学家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而改编的。原文是:

五台山有鸟,名曰寒号虫。 当盛暑时,文采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 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索然如鷇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

看原文可知,名为虫,实是鸟。

有意思的是,课本里寒号鸟有一句经典台词——“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这句话让我记了几十年,冬天刚脱下衣服往被窝里钻的时候,也很爱吟这句话。这话原文是没有的,而原文里,寒号鸟的叫声,其实更有意思。

夏天,叫的是“凤凰不如我”,冬天,叫的是“得过且过”,对比鲜明,开始得瑟后面悲惨,个性十分突出。“保卫萝卜”里有一种虫子,出场时配音是“要你命”,被打死时配音是“要我命”,可堪一比。


用人类语言来模仿鸟类的叫声,这事古人很爱干。根据叫声像什么,会意出许多心绪来。

杜 鹃

最有名的,是杜鹃鸟的叫声。

古人觉得,它的叫声像在说——“不如归去”。这还引出了一个神话传说。传说古蜀国有个皇帝叫杜宇,号望帝,在亡国后死去,他感念自己的故国的臣民,魂魄化为“子规”,即杜鹃鸟,每每深夜时在山中哀啼, 其声悲切, 乃至于泪尽而啼血,而啼出的血,又化成了杜鹃花。

这个故事特别凄婉,也很能打动旅人的心。天涯游子听到杜鹃叫声,立刻就联想到“不如归去”,自有悲从中来。

所以古代大量的诗词作品都用到这个典故,看到“杜鹃啼血”“子规啼月夜”“望帝托杜鹃”“不如归去旧青山”这类的句子,都是相同的用典。

杜鹃的叫声确实是比较奇特,外国人称之为布谷鸟,布谷也是从它叫声里来的。“不如归去”是比较高雅的拟称,民间可想像不出这么有文艺范的词,他们管布谷鸟叫“脱却破袴”(或脱破裤)。

宋代苏轼的《五禽言》、梁栋的《四禽言》和明代张萱的《十禽言》,都有写这个的诗。“溪边布谷儿,劝我脱破袴。不辞脱袴溪水寒,水中照见催租瘢。”饶有趣味。

鹧 鸪

《禽言》,一般是组诗。讲的就是听鸟的拟声,所思所想。比较出名的除了上述两组,还有宋梅圣俞的《四禽言》,刘克庄的《禽言九首》、明代丘濬的《三禽言》等。《禽言》诗里面最爱选的,除了杜鹃外,就是鹧鸪。

古人觉得鹧鸪的声音,如同行不得也哥哥”。这个拟声,一看又是出自文人的手笔,让游子、思妇闻之断肠。不知何时开始有这说法,但在宋代一定很流行,宋词里经常有这一句。文天祥遇难时,邓剡填《鹧鸪词》,开始和结尾都用“行不得也哥哥”,凄凉悲壮——“行不得也哥哥!瘦妻弱子羸牸驮。天长地阔多网罗,南音渐少北音多。肉飞不起可奈何,行不得也哥哥!”

鹈鹕的叫声也很有特色,古人管之叫提壶鸟,梁栋和刘克庄的禽言诗里,都有“提葫芦”的篇章,这个叫声,主要是增添酒兴,“提葫芦,年来酒贱频频沽。众人皆醉我亦醉”。

竹 鸡

看到书中说捉一只“泥滑滑”,很难猜到是什么动物,其实指的是竹鸡。竹鸡的叫声,古人觉得像“泥滑滑”,跟鹈鹕一样,也就干脆用来叫这种鸟了。

朱自清《外东消夏录》写道“那时节真所谓'天街小雨润如酥’,路相当好,有点泥滑滑,却不致于'行不得也哥哥’。”如果不知道这些典故,是看不懂他的“梗”的。

“婆饼焦”

与之类似的,还有一种鸟叫“婆饼焦”,又叫“婆饼焦”,鸟名来自人们模拟它发出的鸣声。传说“婆饼焦”鸟叫声婉转,容易引发人们的联想。宋代以来,民间不乏关于婆饼焦的故事传说,于是历代禽言诗中也就拥有它的地位。

《鄞县通志》记载了婆饼焦的故事说:

孙子饿得慌了,向祖母索要饼饵,可是家里贫穷,没钱购买饼饵,实在没有办法,祖母只好拿一块砖瓦在火中烤煨,哄孩子这是个饼饵。孙子不能识别,趁祖母不在,就拿煨红的砖瓦吞了下去。孩子就这么死了,并且化为婆饼焦鸟。

白 胸 秧 鸟

姑恶是一种生活在南方的水鸟,有说学名是“白胸秧鸟”。它的叫声像“姑恶”,也像“苦哇……苦哇……”,关于它的民间传说特别多,早已有姑恶鸟乃遣妇(被婆婆赶走的媳妇)所化之说。

古代管婆婆叫“姑”,因为婆婆虐待儿媳妇的事时有发生,所以“姑恶”这两个字特别能引起共鸣,宋代的苏轼、陆游、范成大等,都把“姑恶”这一意象,纳入自己的诗歌创作。如“君听姑恶声,无乃遣妇魂。”(陆游《夏夜舟中闻水鸟声》)。

其 它

还有一些奇特的鸟叫,因流传不广,现在也考据不出是什么鸟了。如,“麦饭熟,即快活”,苏轼的《五禽言》里就有。

宋代诗人舒岳祥写了一首长诗,题目叫《退之谓以鸟鸣春往往为以夏鸣耳古人麦黄韵鹂》,里面集萃了许多鸟声,开篇就是“麦熟即快活,汝不食麦空饶舌。前时斗粟银百星,老农无银色菜青。此鸟年年啄草子,今年草根救人死。”看着像是说麻雀,但叫声又不像。

还有一句“蚕丝一百箔”,也是苏轼《五禽言》里的,赵蕃有“蚕丝百箔旧曾闻”的诗句,说的应该就是这种鸟。我找到记载,说这种鸟雌雄叫声还不一样,雄的叫唤是“蚕丝一百箔”,雌的叫唤是“作田作掘又来掘”,更不知其为何物了。

禽鸟本无心,给它们上台词,加戏,是因寄所托,借音抒情,称得上是古人的智慧和情趣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禽言诗
传统文化杂谈 禽鸟篇(十一)禽言诗
“行不得也哥哥”-历代诗人禽言诗
古诗词中的意象解读 (11)
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原文、翻译及赏析
《倾听鸟语》教学设计(八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