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迈拓分享 | 走进华工——找寻岭南现代建筑的“夏式遮阳”

夏昌世与“夏式遮阳

说起夏昌世,相信是每一个华工建筑学生都耳熟能详的名字。1950年代,受到苏联影响的社会主义古典主义建筑开始主导公共领域的建设,成为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建筑表达,大屋顶盛行一时。在当时的经济困难条件下,夏昌世的设计讲求经济、实用,把大屋顶改成小屋顶,并发展了气候适应技术,寻求遮阳、隔热和通风的新对策。

不追求奇特,不盲从主流的民族样式或是苏联风格,以扎实的基本功,处理建筑功能、空间、材料、建构等基本问题,注重建筑与自然的和谐,探讨岭南的地域性特征和建筑的本质。夏昌世在创作实践形成了其独特的“夏式遮阳”系统。

 

夏昌世与何镜堂

当时,夏昌世先生在广州培养了新一代青年建筑师,包括建筑大师莫伯治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堂正是他所带的唯一毕业的研究生。

岭南地处亚热带,炎热多雨。居住在顶层的通常是炎热得如坐针毡,难耐之极,为实现屋面隔热的需要,夏昌世从中山医学院400床医院开始尝试采用曲拱屋面,通过组织隔热层通风等手段实现建筑顶层的降温。

“他把岭南气候的环境研究得很透。我们这个地区,是岭南地区,它是太阳高度角很高,很热很潮,所以他的建筑呢特别注意遮阳隔热通风防潮,他就把这几个东西做到家了,然后就用这一地方的材料,最实在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中山医学院,他搞的遮阳板非常成功,遮阳的这个体系,人家都说夏式遮阳,就是这样来的。”

——何镜堂先生忆述

夏昌世的建筑热工学研究

(亚热带建筑的降温问题,建筑学报,夏昌世,1958)

夏昌世先生探索岭南建筑的代表作品

中山医学院门诊楼(左)与中山医学院生化楼(右)

从中山医学院到华工校园
夏式遮阳被广泛借鉴

以中山医学院为代表的一整套遮阳技术的产生,从1952年中山医学院生化楼的单层现浇混凝土遮阳板,到1957年华南工学院化工楼各向不同的预制遮阳构件,在不断的研究和尝试中,“夏氏遮阳”的实用性和经济性逐步提高,广泛地被其他南方建筑师所借鉴,其“夏式遮阳”系统,亦被认为是岭南建筑风格重要源头。

当代学者曾对“夏氏遮阳”进行验证,结论是“夏氏遮阳效果较好,平均可遮挡高达80%的太阳辐射,能满足使用需求”。

令人遗憾是,夏氏的作品大都没有完整保存,要么破损,要么已被改造。如今,漫步华工的校园,我们仍能见到夏先生作品留下的一些影子(虽然有些已多次被改建)。

夏昌世先生在华工校园留下的作品有一号楼(参与指导)、二号楼、三号楼、十三号楼、十四号楼

▼ 华工一号楼

夏昌世先生曾参与指导设计的华工1号楼(1984年拍摄)

华工1号楼(2019年8月拍摄)

简约而富有古典秩序的外立面

从建筑物东翼的走廊,看过去中座的外立面

阳光洒在遮阳板上,形成一道道错落有致的投影线

连通东西两翼的中座走道,拥有着强对流,
夏日走进去,走进去凉飕飕的

▼ 华工二号楼

正在围蔽修缮的华工2号楼 (2019年8月拍摄)

华工2号楼的外立面 (2019年8月拍)

别具岭南特色的窗台,充分考虑了遮阳的需要

据说,在指导二号楼(结合山势而建)修建过程中

夏先生坚决的保护了建筑物前面的六颗树

▼ 华工三号楼

华工3号楼正外立面(2019年8月拍摄)

华工3号楼外立面 (2019年8月拍摄)

在设计形式上,除了强调遮阳的功效,夏先生也在探索遮阳与建筑的一体化,寻找着回应亚热带气候的建筑形式。简洁的线条,透露出现代主义的味道。

▼ 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旧馆

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旧馆(摄于80年代改造前)
夏昌世探索岭南建筑早期代表作品之一 


经历多次改建的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 

(2019年8月拍摄)

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旧馆,原来是中山大学图书馆,设计并建造于1951年,是夏昌世先生早期的代表作,后来扩建,一部分正立面被挡住了。

馆VS新馆

区别于现代随处可见的大体量的玻璃幕墙建筑,在物质和生产条件匮乏的年代,“遮阳、隔热、通风”的技术是岭南建筑探索首要考虑的因素,同时也成为了岭南建筑特色的所在,彰显着建筑的地域性与设计者的人文考量。

“夏天我们这里(新馆)没有装空调之前,室内能达到三十五度,非常热。夏天我们都怕老教授晕倒在里面,每天闭馆前都要进去检查的。为什么要换牌,就是怕这个,看看有没有人晕倒。但是老馆(夏昌世设计的图书馆)在夏天也就是三十一二度。当时没有这边(新馆)拦住,通风非常好,开了窗能感觉到呼呼的风。在里面工作比较舒适。因为净空很高,所以书架再高,也不觉得高。但是这边书架在六层以上,就觉得压抑。所以我觉得图书馆应该大空间结构。那年装空调的时候,老馆敲了很久都敲不动,最后没办法绕道走了。新馆的建筑质量没有办法和老馆比。……”

——据一位在图书馆工作的老师忆述

▼ 十三、十四号楼(原华南工学院化工系楼

原华工实验室大楼(华工13号楼)

原华南工学院化工楼(华工14 号楼)

位于华南理工大学中轴线南端的西侧

13、14号楼都是夏昌世先生在岭南现代校园建筑中

对遮阳、隔热设计研究成熟期的作品

鸟瞰化工楼,可见当时针对屋面隔热和通风

所设计的独特的“曲拱屋面”构造形式

作为扎根岭南的建筑大师,夏先生致力于探索现代建筑与地方性的结合,而迥异于国家主义潮流,通过将气候适应性设计、对基地地形与环境的尊重、乡土技术和具有园林精神的空间引入岭南的地域建筑实践根植岭南大地,影响了一代人,对于今日的岭南建筑的创作探索仍有着极大的启发意义。

图文/迈拓整理
参考资料:
筑行:夏昌世小传(上)(下)岭南现代建筑的开拓者
《南方建筑》“夏昌世专辑”
《新快报》岭南派先驱夏昌世最后的遗存
“其有其无:岭南现代建筑作品选展”
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疫情下,哪里玩?带你逛逛民国时期广州大学城……
你不得不知道的华工故事| 石梯砺步
985的医学院
佛甲草种置隔热屋面
这是一部华园版《石头记》
【150824】华工建筑五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