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程千帆致张三夕(节录)

三夕:

......

下面是先生回答你的问题: 许多学者一致认为寅老之文不工(有时还涉及王国维),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应当说, 现代文献学或考据学要求文章细密周衍、网罗详尽的文献,这就使文章无法简明扼要。加上文献中文言白话古今中外无所不有,都引在一篇文章之内,其风格自然无法统一,按照古人传统的办法,引文可以节要,可以櫽括,也可以改写。这就可以使之与作者的文笔形成一体,从而避免上述之病。前人名作,如汪容甫的《荀卿子通论》、章太炎先生的《五朝学》、黄季刚先生的《汉唐玄学论》即是如此。这些文章都条理细密,证据确凿,文风雅健,兼思辩与艺术之长。王、陈重在考据,所以在资料的引用方面,宁可使文章拖沓,而不愿所遗漏,即风格不纯,亦所不顾。即宁可失其美,必须求其真。因为王、陈更加接近,或者已经入资本主义学术之流,而距离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并重的标准,更远些了(二人之中,陈为尤甚)。你只要看《静庵文集》中的某些文章以及陈的《王国维挽词序》以及他的《冯友兰哲学史审查报告书》,就可以知道他们并非不能为文,而是在某些文章中,他们所追求的,放在第一位考虑的是另外一种东西,而不仅是文章之美。再譬如陈先生说“寅恪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汪荣祖竟然认为这是指他专攻中古史,即魏晋六朝、隋唐五代。这不但与事实不合,也完全不解陈先生的微旨。“不今不古”这句话是出在《太玄经》,另外有句话同它相配的是“童牛角马”,意思是自我嘲讽,觉得自己的学问既不完全符合中国的传统,也不是完全跟着现代学术走,而是斟酌古今,自成一家。表面上是自嘲,其实是自负。根据他平生的实践,确实也做到了这一点,即不古不今,亦古亦今,贯通中西,继往开来。你读他的书,不但要接受他的有详密的论证而获得的结论,更要注意论证过程中所显示的方法。这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你所得到的终究有限。我到南京来收了十几个弟子,晚年得此已是厚福。你能够在海南传学,便是我门下的南宗,我对你是有厚望的。

刘知几的札记可以慢慢整理,只要缜密无误就行。

我近几日感冒又拔牙,未能亲自执笔,只好口述,请陶芸记录,故字迹了草,盼仔细看。

顺祝

近安!

陶芸程千帆

1995年12月9日

按,录自《闲堂书简》2004版329至331页,“櫽括”一词2013版录为“概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面对质疑和错误,程千帆先生这样做
对陈寅恪“史学大家、学贯中西”的评价是否过誉?
丁帆丨先生素描(二)——中文系“三陈(程)”
10年前,陈平原”对话“程千帆先生
早在我出生前,就注定与陈小彭是朋友 | 沈亚明
关于《学林漫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