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末民初时期观前街、玄妙观风物录—朱宏涌

       观前街居苏州城之中心,街中屹立道教历史丛林“玄妙观”,它建于西晋,创号真庆道院,唐代名为开元宫,宋朝赐额天庆观,直至元朝始易今名。

观前因玄妙观得名,但历代志书之城坊篇之中无“观前街”之名,仅有宫巷、观桥。清末民初在观前街各商铺的入会登记书或广告中所书店址亦称观前、观东、观西、而不名观前街。

玄妙观自西晋咸宁二年建成后称号屡易,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方士言:“吴福太一在吴越,分太一天之贵神也,行度所至之国民受其福,故今苏州建“太一宫”,后以地远不便于祀祷,遂于京城苏村建之,今天庆观乃其旧址,乡人尚有以宫巷、宫前称者”,故居民不多,商市阒寂,玄妙观除地方官员按时祀祷祝厘外,乃是节日的士女游视胜地,至清道光年间,玄妙观已是百戏杂陈、摊肆林立的庙会场所了。

玄妙观前自醋坊桥起至察院场西口止,为长石条路,中间石条长约一米五十、横向排列,两头各有二条竖向石条,宽约四十厘米,路阔三米有余,两旁店铺多数是栅板门面,偶有石库门者如恒孚金号、王鸿翥国药铺等。栅板于黎明开店时卸下,竖在店旁墙边,或置店内,间有将部分栅板叠放在店前路旁,高若坐椅,供农民小坐憩息,中间恰好行走或上柜购物,两面店铺屋檐伸出尺余,下面还有木板“撑水闼”宽约三尺许,下挂木制店幌,有一块者,有数块者,上书店号以及所营商店。行人设遇天雨,则避在街旁店檐下行走,就无雨淋之患,三余帖云:“苏城街,雨后看绣鞋,”形容绣鞋能在雨中行走也。

农历七月二十二日到二十四日。这三天是观前晚上最热闹之日,全街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习俗每年这三天的晚上在井巷口、洙泗巷口、正山门三处由昆班与大京班各清唱一宵,张灯结彩,乐器齐奏,高歌曼唱,悦耳动听,第三日则由僧道设坛打醮名曰:“孟兰胜会”,惟正山门乃道教领地,和尚不能侵越,只准道士步罡踏斗。观西一面则无此盛会。这三天城中男妇群集,游观若狂。

观前人涌街窄,在摩肩接踵的人中,还时时响起轿班(抬轿者)或马夫的开道吆喝和驴子颈下挂呤叮叮之声,街上有二肩者轿子交错时,行人就得向路旁靠紧,轿班则互相招呼,高呼“两靠”,两轿才擦肩而过,该时妇孺与老人都坐轿代步。青年则喜租骑驴马,驴马都由私人豢养,供人租用,有集中的租赁站口,其地在察院场口关帝庙前,玄妙观东脚门内,以及兰花街清风明月楼茶馆对面凉棚下。如有人召雇,驴夫就随在驴子后面奔跑,手执驴鞭,口中打着呼哨,一路赶着驴子直至终点。

五口通商上海辟埠后,兴“东洋车”(即黄包车)。于光绪初传入苏州。车轮木制,外包铁皮。黄包车在城内行驶亦有限制,由察院场进入观西至北仓桥口,即有警察前来喝停,不准再向东进,观东则到醋坊桥堍为止,因醋坊桥桥面上建有猛将堂一座,行人在下穿行,车子无法通过。故观前自北仓桥至醋坊桥不准通车。

观前名店颇多,但明清所记的有关名店和名特产品除有“谢家糖洙泗巷口明末谢云山始创”一则外,尚少其它记载,故观前的名牌商店和著名土产乃在晚清时逐渐形成。至民国其名大著。观前规模较大的名店,有考据者大都创建于嘉道之间,有以设摊起家,有自小肆立业。

从醋坊桥走入观前,首先看到的是“陆稿荐”肉铺。虽然神话传说吕纯阳仙驾到过的陆稿荐是在阊门东中市崇真宫桥,创业于康熙年间,但凡是陆稿荐牌号者,都争为与神话有关,该店紧靠醋坊桥堍的菜贩集市。店堂里是和合柜台(对面两只柜台),一边生帐设肉案出售鲜肉,一边熟帐出售熟肉卤菜。熟帐柜里竖有一段高大的树木砧墩,斩肉师父高踞砧旁斩鸭切肉,顾客来店现买现切,酱鸭要何种部位,任客挑选,酱肉瘦肥随从客便,下面营业员收钱要高高举手,才能接到上面切就之货。除廉价食品用荷叶包成一角外,都按量放入相应的小篾篮里,盖上红色店号招牌纸,再以丝草扎好,随后递给顾客,并点头致意目送出门。该店资金充沛,进货严谨,要货数巨,货到付款,所以鸡鸭坊与生猪行有到货时必先招呼该店,首先让他选购,随后再供应其他熟铺,故陆稿荐所进之鲜货,鸭肥猪壮,都属上品。该店营业以卤菜为主,所以品种很多,除常年供应酱肉、酱鸭、酱蹄筋(采用后蹄精肉制成,特别酥嫩)外,还有许多应时卤菜,如闻名遐迩、清明节日应时的商品酱汁肉、酱汁扎骨、腿胴、门枪等,初夏时供应糟鹅、糟肉、糟脚爪。初秋供应“盆鸭”(即今之卤鸭),但与菜馆所制不同,鸭卤不用打欠制成,是用焐肉卤拼制,稠厚异常,即使在闷热气候中也不溶不化,盆鸭装在锡盆中任客挑选,售出时浇上鸭卤再淋麻油。冬令供应冻鸭杂、冻蹄膀。另有廉价商品两种:“冻肉”、“两头望”。每天下午在供应鲜肉的肉案上摆上一摊摊“两头望”,这是取猪头上脆骨、牙咬、碎头肉白煮而成,只要货上肉案即迅售一空,冻肉亦然。“两头望”名称之来历是购此物者怕人讥笑,买时先两头望望,如无相识者才伸手买下。名牌商店也不鄙视小额营业,高低商品一律认真对待,当然赢得营业久盛不衰,而成名店。

相隔数家就是沪宁线上的著名金铺恒孚银楼。此店平屋石库门,门楣上砖雕贴金“恒孚”两个大字,一排五开间,梭形水磨方砖高达6米有余。在观前建筑群中显得十分气概。恒孚银楼创建于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先后在阊门西中市大街等地设有分号,以致成为沪宁线上金业中具有极高影响之金铺。

在洙泗巷口有一家生春阳火腿店。店主许瑞卿,善于经营,始创时规模极小,逐渐成为苏州腌腊业的巨攀。但常被讹传为明代阊门内孙春阳南货铺传下的企业。实则二店互不相关。孙春阳早毁于庚申矣。

生春阳贴邻是采芝斋糖果店,小二开间门面,平屋砖木结构,一字柜台。采芝斋对面是西兴盛水烟号与吴世美茶叶店。采芝斋主人金荫之,妻谢氏乃明末谢云山后裔。夫妇于同治末年因家道中落,在两店之间路旁设摊,售糖果糊口。摊上工具熬糖锅一口,当众煎熬白糖,随后在锅旁一方大白石上边切边售。因制糖技术来自谢氏祖传,糖果做得甜润可口。地点又在前朝谢云山设摊之地洙泗巷口,给人深刻的历史印象,故生意极好,购者仍称它为“谢家糖”。糖摊晨设晚收,糖锅等可移工具,寄放在对面采芝斋骨董店内,设摊经营20余年,荫之年渐高,口髯长而且白,又喜长穿道服,故人称“老道士”,谢氏亡于光绪初,遗子忆萱,稍长助父经营。

采芝斋原为骨董店,一开间门面,以收卖古董为业。店主返甬时将店基本无偿让与荫之,免在街头日受风霜之苦。荫之移入后如鱼得水,营业日盛。买糖者素知此处乃是采芝斋,故皆呼:“到采芝斋去买糖。”荫之糖摊本无牌号,此时顺水推舟就将采芝斋作为自己店号,在子辅助下正式开店立业。不久,又扩大营业场所,成为一家中型商店,从此谢家糖更名为粽子糖。

黄天源糕团店,店堂狭小,一开间平屋。柜台一座,占屋半间。柜里有炉灶锅子,作下汤团、烧粽子等用。柜台外面靠墙安放方桌三只。柜台有半桌一只,仅此营业场所。所供应者紧五色汤团、灰汤粽、糖油山芋等寥寥数种,却是座客常满。柜台供应的糕团品种极少,只有猪油糕、黄松糕等几种。应时的有青团子、南瓜团子、重阳糕、神仙糕,岁底大量供应糖年糕时,却是花式繁多,年糕最大的几斤一方,最小的一斤十余块,自大至小可垒成宝塔。还有糖元宝,巨者如掌,微若母指,任客选择。居民购糕时必须购元宝若干。富有择则各择大小数种,携回家中装入盘内,铺上红色剪纸(类似窗花),插上柏子,再配福桔青果,于除夕安放在床前台上。盘前又供上红烛息香(并不点燃),名曰“守岁”,预祝明年福祉。

该店预订生意极多,兴隆(定胜糕搬家礼物)、寿桃寿糕(送寿诞礼物)。店堂后面是一间小小工场,该处却工作紧张,除做本市供应的糕点之外,还有很多国外函购业务。

黄天源的“糖油龙头山薯”颇有名望,它进料极严,山薯购必宜兴,该处无货宁愿停止供应(据说宜兴产质地细腻易酥,它地无法相比)。白糖选用上品,烧煮过程力求粗货细做,极为认真。先将山薯洗清,用大盆堂文火焖烧,半酥时陆续加入白糖收膏,要求糖味透心,才能起锅,再浇上熬成糖油,随后上柜供应。山薯油光透亮,剖开时可看到满心通红香味浓郁,入口酥糯,味若山栗,既香又甜,十分可口,故深受苏人喜爱。连国外新加坡、东南亚一带华侨也甚爱吃,经常来函邮购,此项国外生意全年收入不小。

黄天源斜对面是乾泰祥绸布店,乾泰祥店屋砖木结构,二层楼,观前一面二开间店面栅板门。贴邻转角处是东阳源南货店,再隔壁宫巷一面是大亨布店。民国十三年(1924年)店屋改建缩进,为扩大营业场所,将大亨布店对面桂芳阁茶馆盘下改建为布店门面,出重资请大亨布店搬入开业,将大亨原址与乾泰祥打通,从此在宫巷内乾泰祥又有五开间门面的进出边门。惜中隔东阳源未能联成一气。

大成坊巷口转角处有一家苏州人欢迎的徽帮菜馆“老丹凤”。此店开设于晚清,专营徽式菜肴,尤以徽面著名,有小羊面、三虾面、鳝糊面、火鸡面,并有“锅面”供应。亲朋三五要一锅面同食,胜于每人一碗。锅面是面与浇头同烩在小铁锅内,浇头鲜味深入面中,煮成时面热烫沸,连锅端上食桌。每人取小碗按自己食量,挑面掏汤自由称心。此种供应方式既合卫生尤宜冬令,为当时面点中之异军。丹凤菜肴面点,油重味浓,不同于苏式烹调,故苏州人均喜时常来此一换口味。

在老丹凤的大成坊巷一面墙边,每至秋令,有人来此设置露天糖炒栗子摊。该摊栗子选购严格,来自良乡,个子大小均匀,重糖精炒,火候掌握适度,能够不生不焦恰到好处。出锅时栗子飘香,引人垂涎,为苏州之有名小吃,曾被人记入苏州著名小吃的有关文中。该摊顾客洛绎不绝,炒成一锅即售一空。

老丹凤对面是著名苏州菜馆松鹤楼。松鹤楼小三开间门面,二层楼砖木结构。当门一座楼梯,东半边沿街设有下面灶一座,灶后是帐房间,楼梯旁设有座位。西半边的一半出租给益源烟杂店。有旧墙半垛将两店隔断。(此墙是清初时西北街、皮市街口天后宫道院的隔河照墙)观桥河水在此照墙前缓缓流过永通桥,故观桥河的遗址即在松鹤楼的头进所在。松鹤楼楼下仅有座桌五六只,来吃阳春面者(即光面)均在楼下供应。有些进城卖菜等农民将空篮搁在店门一旁,见堂内拥挤,即端了两碗立在店前或堂内食之。故苏州有句歇后语“松鹤楼的光面——外吃”。(“外吃”是苏州话外行之意)

店堂后面是烹调之所。后门通兰花街,后门内有一口古井,乃“蚧脐泉”古迹,是玄妙观外十八景之一。当时松鹤楼用水即取自此井。

该楼上层建筑较佳,沿街一排玻璃短窗,下有朱漆花格木槛,外表裙板。窗明桌净。春秋佳日凭槛小酌浏览街景,颇有沈朝初竹枝词所咏之旧意,词曰:“苏州好,酒肆半朱楼,迟日芳樽开槛畔,月明灯火照街头,雅座殊珍馐”。前楼散堂,后楼有雅座九室,共有座桌约十六、七只。供应浇头面与另拆碗菜。楼座堂馆(即服务员)该时尚不衣工作服装,惟肩上均常搭一方长方抹布。在堂口里不断走动招呼,见座桌稍有不洁,即随手抹去。故无漆座桌长保洁净。堂馆见有顾客登楼即笑脸相迎,引至座桌,并取肩上抹布将桌椅抹过一遍,以去尘埃。随后招呼顾客入座,一面摆上餐具,一面主动介绍菜肴,动问来客需要。如逢下问则答言滔滔不绝,不仅周详,且不厌其烦,确是百问不厌的热情招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篇文章,读尽苏州老字号的前世今生
【美食攻略】观前街美食攻略
黄天源与陆稿荐的反向变化
松鹤楼陆稿荐黄天源
苏州观前街
姑苏第一街------观前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